光接收次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14769发布日期:2022-12-20 21:06阅读:43来源:国知局
光接收次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是关于光学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光接收次模块。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为平衡光接收次模块响应度和回波损耗问题,光纤和光探测器需要偏心设置,通常为了增加回波损耗,需要增加光纤和光探测之间偏心距离。然而,通过增加偏心距离的方式来增加回波损耗,会牺牲掉一部分响应度。
3.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光接收次模块。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接收次模块,其具有高回波损耗和响应度。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6.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接收次模块,其包括:
7.光纤,具有研磨角度为a的研磨端面,所述研磨端面上设有镀膜层,所述镀膜层对于入射角小于a的光线的通过率小于或等于1%,对于入射角大于a+2
°
的光线的通过率大于或等于99.5%;
8.光探测器,对应于所述研磨端面设置;
9.聚焦透镜,设于所述光纤和所述光探测器之间,聚焦透镜用于将从所述光纤射出的光纤聚焦于所述光探测器上。
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研磨端面的研磨角度为6~10
°

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研磨端面的研磨角度为8
°

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镀膜层对于入射角小于8
°
的光线的通过率小于或等于1%,对于入射角大于10
°
的光线的通过率大于或等于99.5%。
1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探测器为光电二极管。
14.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接收次模块,其包括:
15.光纤,具有研磨角度为0
°
的研磨端面;
16.棱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光面和第二透光面,所述第一透光面正对所述研磨端面设置且与所述研磨端面平行,所述第二透光面相对于所述第一透光面倾斜且倾斜角度为a,所述述第二透光面上设有镀膜层,所述镀膜层对于入射角小于a的光线的通过率小于或等于1%,对于入射角大于a+2
°
的光线的通过率大于或等于99.5%;
17.光探测器,对应于所述第二透光面设置;
18.聚焦透镜,设于所述棱镜和所述光探测器之间,聚焦透镜用于将从所述光纤射出的光纤聚焦于所述光探测器上。
1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透光面的倾斜角度为6~10
°

2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透光面的倾斜角度为8
°

2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镀膜层对于入射角小于8
°
的光线的通过率小于或
等于1%,对于入射角大于10
°
的光线的通过率大于或等于99.5%。
2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探测器为光电二极管。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光接收次模块,通过镀膜层的设置,能够阻碍光探测器反射回的光线进入光纤中,从而可达到增加回波损耗的作用,而无需增加光纤与光探测器偏心距离,以确保光接收次模块的响应度。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光接收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光接收次模块一使用场景下的光路示意图;
26.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光接收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光接收次模块一使用场景下的光路示意图。
28.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29.21-光纤,211-研磨端面,22-光探测器,23-聚焦透镜,24-棱镜,3-,4-。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31.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32.实施例1
33.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光接收次模块,其包括:光纤11、光探测器12和聚焦透镜13。
34.其中,光纤11具有研磨角度为a的研磨端面111,所述研磨端面111上设有镀膜层,所述镀膜层对于入射角小于a的光线的通过率小于或等于1%,对于入射角大于a+2
°
的光线的通过率大于或等于99.5%。光探测器12对应于所述研磨端面111设置。聚焦透镜13设于所述光纤11和所述光探测器12之间,聚焦透镜13用于将从所述光纤11射出的光纤11聚焦于所述光探测器12上。
35.具体地,光纤11的研磨端面111为apc(angled physical contact)面,其研磨角度为6~10
°
,即研磨端面111被设置成角度为6~10
°
斜面。研磨端面111的研磨角度优选为8
°
角斜面,8
°
角研磨端面111能够使入射光线,通过其斜面角度反射到光纤11包层,避免光纤11直接返回到光源处。
36.进一步地,镀膜层对于入射角小于8
°
的光线的通过率小于或等于1%,对于入射角大于10
°
的光线的通过率大于或等于99.5%。通过镀膜层的设置,能够阻碍光探测器12反射回的光线进入光纤11中,从而可达到增加回波损耗的作用,而无需增加光纤11与光探测器12偏心距离,以确保光接收次模块的响应度。
37.具体地,光探测器12为光电二极管。
38.请参照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光纤11的研磨端面1118
°
角时一使用场景下的光路示意图。光纤11出射的光线角度(与研磨端面111的法线之间的夹角)约为11.8
°
,光线出射
后射向聚焦透镜13,经聚焦透镜13聚焦后射向光探测器12。射向光探测器12的光线,有一部分被光探测器12反射,并经过透镜偏折后以约为4.5
°
的角度(与研磨端面111的法线之间的夹角)射向光纤11的研磨端面111,该反射回光纤11的光线能够被研磨端面111上的镀膜层阻挡,从而达到增加回波损耗的效果。
39.实施例2
40.请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光接收次模块,其包括:光纤21、光探测器22、聚焦透镜23和棱镜24。
41.其中,光纤21具有研磨角度为0
°
的研磨端面211。棱镜2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光面和第二透光面,所述第一透光面正对所述研磨端面211设置且与所述研磨端面211平行,所述第二透光面相对于所述第一透光面倾斜且倾斜角度为a,所述述第二透光面上设有镀膜层,所述镀膜层对于入射角小于a的光线的通过率小于或等于1%,对于入射角大于a+2
°
的光线的通过率大于或等于99.5%。光探测器22对应于所述第二透光面设置。聚焦透镜23设于所述棱镜24和所述光探测器22之间,聚焦透镜23用于将从所述光纤21射出的光纤21聚焦于所述光探测器22上。
42.具体地,棱镜24的第二透光面的倾斜角度为6~10
°
。优选地,第二透光面的倾斜角度为8
°

43.进一步地,镀膜层对于入射角小于8
°
的光线的通过率小于或等于1%,对于入射角大于10
°
的光线的通过率大于或等于99.5%。通过镀膜层的设置,能够阻碍光探测器22反射回的光线进入光纤21中,从而可达到增加回波损耗的作用,而无需增加光纤21与光探测器22偏心距离,以确保光接收次模块的响应度。
44.具体地,光探测器22为光电二极管。
45.请参照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中棱镜24的第二透光面的倾斜角度为8
°
时一使用场景下的光路示意图。光纤21出射的光线垂直射向棱镜24的第一透光面后,以约为11.8
°
角度(与第二透光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从第二透光面出射,光线出射后射向聚焦透镜23,经聚焦透镜23聚焦后射向光探测器22。射向光探测器22的光线,有一部分被光探测器22反射,并经过透镜偏折后以约为4.5
°
的角度(与第二透光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射向第二透光面,该反射回的光线能够被第二透光面上的镀膜层阻挡,以避免反射回的光纤21透过棱镜24返回光纤21中,从而达到增加回波损耗的效果。
46.实施例2中通过棱镜24的第二透光面242,来代替实施例1中的光纤11的研磨端面111,同样能够实现增加回波损耗的效果。
47.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