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84799发布日期:2024-04-18 20:5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进步,学生日常学习不再局限性在教室上课,还可以在家庭中使用家教机、学习平板等设备辅助学习,家教机、学习平板等教育设备不仅提供了网课和学习辅助内容,还提供了娱乐与教育相结合的娱乐服务,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虽然家教机、学习平板等教育设备提供了学习辅助服务,减轻家长负担,但是学生长时间观看这些设备容易引发近视。目前,针对学生近视问题,家教机、学习平板等教育设备开始探索一种能够提升用户观看舒适度的显示方案。

2、目前,一些以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为主的教育设备主流的护眼方案是增加了抗反射玻璃和防眩光玻璃(anti-glare glass,ag)盖板,防止环境光通过玻璃盖板反射引起眩光,使显示画面更加柔和。然而,现有一些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追求中心高亮度、高对比度的设计时,往往忽视了大视角亮度不足、大视角对比度下降和大视角色偏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和家长使用设备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其能够改善大视角亮度不足、大视角对比度下降和大视角色偏的问题,提升用户观看舒适度及使用体验。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具有显示表面的第一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背离所述显示表面一侧的第二基板;以及夹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通过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中心射出的光线在所述显示表面与穿过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中心的法线的夹角为第一角度,光线通过率最大的所述第一角度在20度至25度的范围内。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通过将光线通过率最大的所述第一角度设计在20度至25度的范围内,可以有效改善大视角亮度和对比度迅速衰减以及显示色偏问题的问题,提升用户观看舒适度。

4、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中心射出的所述光线包括o光和所述e光,所述o光和所述e光光的相位差在190nm至210nm的范围内。

5、可以理解,所述o光和所述e光的相位差为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中心光延迟量,通过控制所述中心光延迟量在190nm至210nm的范围内,可以有效改善大视角亮度和对比度迅速衰减以及显示色偏问题的问题,提升用户观看舒适度。具体地,可以通过调节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盒厚(即所述液晶层的厚度),把所述中心光延迟量控制上述范围,使得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宽亮度半衰角的特性,提升全视角范围内对比度均一性,改善大视角下光延迟量增加导致的色偏问题。

6、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角度的所述光线通过率均在60%以上。

7、可以理解,通过将各所述第一角度的所述光线通过率控制在60%以上,使得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各视角的亮度均较高,从而有效改善大视角亮度和对比度迅速衰减以及显示色偏问题的问题。

8、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角度在0度至第一最大角度的范围内,随着所述第一角度从0度增加至光线通过率所述第一最大角度,所述光线通过率逐渐增大到最大值;随着所述第一角度从光线通过率最大的所述第一角度增加至所述第一最大角度,所述光线通过率从所述最大值逐渐减小。

9、可以理解,通过将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光线通过率的最大值设置在20度至25度的范围,小于上述角度范围的光线通过率逐渐减小,大于上述角度范围的光线通过率也逐渐减小,可以使得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在视角逐渐改变时,光线通过率也逐渐改变,不易出现视角逐渐改变而光线通过率骤变导致视觉效果骤变的情形,使得在不同视角观测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差异不大,提升用户观看舒适度。

10、在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最大角度大于等于80度;所述第一角度为0度的光线通过率大于所述第一最大角度的光线通过率。

11、可以理解,对于平面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最大角度为90度,对于曲面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最大角度可以为80度或者100度,且并不以此为限。此外,所述第一角度为0度的光线通过率大于所述第一最大角度的光线通过率,使得主要观看视角下的光线通过率较高,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2、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任意一实施例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一侧的背光单元,所述背光单元用于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背光光线,所述背光光线穿过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且在所述显示表面射出所述光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采用上述任意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使得将光线通过率最大的所述第一角度设计在20度至25度的范围内,由于0度视角的光线通过率非最大值,使得中心对比度有所降低,且大视角黑画面漏光可以减小,使得大视角的对比度上升,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在全视角范围内对比度更均一,即可有效改善大视角亮度和对比度迅速衰减以及显示色偏问题的问题,提升用户观看舒适度。

14、在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背光单元在出光表面射出的光线与穿过所述法线形成第二角度,亮度最高的所述第二角度为0度;亮度最低的所述第二角度的亮度为第一亮度,亮度最低的所述第二角度的亮度为第二亮度,所述第二亮度与所述第一亮度的比值大于等于85%。

15、可以理解,通过将最小的所述第二亮度与最大的所述第一亮度的比值控制在85%以上,使得所述背光单元各视角的亮度均较高且亮度差异不大,也从而有效改善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大视角亮度和对比度迅速衰减以及显示色偏问题的问题。将亮度最大的第二角度设置为0度,也可以使得主视角下观看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较高,提高用户的观看体验。上述光线通过率的最大值设置在20度至25度的范围的液晶显示面板和上述所述第二亮度与所述第一亮度的比值大于等于85%的所述背光单元,可以实现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全视角的亮度衰减(也可以说是透光率)不超过50%,提高用户的观看体验。

16、在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角度在0度至第二最大角度的范围内,所述第二最大角度大于等于80度;所述第二最大角度的亮度为所述第二亮度,随着所述第二角度从0度增加至所述第二最大角度,所述背光单元中心点在所述出光表面射出的光线的亮度逐渐减小。

17、可以理解,通过在所述第二最大角度的亮度控制为最小亮度,由于在所述第二最大角度观测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形通常较小,可以基本不影响用户的观看舒适度。随着所述第二角度从0度增加至所述第二最大角度,所述背光单元中心点在所述出光表面射出的光线亮度逐渐减小,这也使得所述背光单元的亮度逐渐改变,不易出现视角逐渐改变而光线亮度骤变导致视觉效果骤变的情形,使得在不同视角观测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差异不大,提升用户观看舒适度。

18、在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背光单元包括导光板和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一侧的光源,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量子点材料,所述量子点材料设置在所述光源、所述导光板中、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一侧、和/或所述液晶显示面板靠近所述背光单元的一侧。

19、可以理解,通过所述导光板,可以使得所述背光单元射出的所述背光光线较为均匀,进而可提高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通过设置所述量子点材料,可以提升所述背光单元出射的所述背光光线或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出射光线的色彩饱和度,基于亥姆霍兹科尔劳施效应,色彩饱和度更高的显示画面较色彩保护度较低的显示画面的人眼亮度感受更高,在不使用增亮膜和/或0度的主视角下的显示画面的亮度并非最高的情况下,人眼观测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的亮度仍然较高,观看体验仍然较高。

20、在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背光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一侧的至少一扩散膜层和/或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底面一侧反射膜层。

21、可以理解,使用所述至少一扩散膜层,替代使用增亮膜来提升背光单元的亮度,不仅可以降低增量膜的成本,还可以改善大视角下所述背光单元出光亮度衰减较大的问题,不易发生大视角观看所述液晶显示装置无法看清楚显示内容的问题,提升用户的观看体验。通过所述反射膜层,也可以提高所述光源的光利用率,提升所述背光单元的整体出光亮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