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荧光板及背光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53029发布日期:2022-10-11 22:5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玻璃荧光板及背光面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显示屏中的玻璃荧光板。


背景技术:

2.液晶显示器(lcd)中需要背光系统来提供均匀的面光源,而目前背光系统中常用的方案是在底部放置led光源和透镜,然后在距离h的高度位置处放置一张扩散板,把多颗led光源的光变成均匀的面光源。随着lcd技术的发展,为了追求薄型化和动态背光技术,近年出现了mini-led技术,一个带mini-led技术的lcd系统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反光板、蓝光led电路板、扩散板、qd膜(白光转化膜)、光学保护薄膜和lcd模组,mini-led是一种尺寸很小的蓝光led,通常在100-500微米之间,在一个mini-led灯板(light board)上有成千上万颗蓝光led(blue chip),扩散板用于把成千上万颗的mini-led发出来的点阵蓝光转化为均匀的面光源,由于这种led只是发蓝光,需要在扩散板表面放置一张白光转化膜,把蓝光转化为白光。常用的白光转化膜为qd膜,其是在2张高分子材料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中间封装量子点发光材料(qd)。
3.然而,由于qd材料对水和氧气敏感,需要阻隔水汽和氧气进入qd材料,因此需要在pet薄膜的表面制作无机物薄膜来阻隔水汽和氧气,这样具有无机物薄膜的pet也叫做阻隔膜。阻隔膜的生产工艺时间长,导致成本很高。另外,由于pet是有机物,其导热性能较差,而qd材料在发光的过程中会发热,热量很难通过pet散发出去。再一方面,现有的qd膜还存在一个光学视角问题,由于传统的pet阻隔膜对光没有选择作用, qd膜入射的蓝光在入射角度较小的地方,其穿透qd膜中材料厚度基本等于qd膜的厚度, qd膜入射的蓝光在入射角度较大的地方,其穿透qd膜中材料厚度远大于qd膜的厚度,这样就会造成大角度射出pet阻隔膜的白光偏黄,正视角方向的白光偏蓝,造成视角不同的色彩偏差。
4.故,急需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背光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荧光板及具有该玻璃荧光板的背光面板,该玻璃荧光板可有效降低随观看角度的倾斜出现的颜色偏差,且成本低。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荧光板,用于将某一单色光转换为白光并均匀射出,包括扩散板、设于所述扩散板上方的白光转化层以及设于所述白光转化层上的玻璃保护层,所述白光转化层将所述单色光转换为白光,所述玻璃保护层临近所述白光转化层的一侧设置有由相互交错的低折射率材料和高折射率材料依次叠加而成的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可反射白光转化层射入的所述单色光,且对所述单色光的反射率随入射角的增加而减少。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白光转化层上设置有一层反射层,可随某一单色光入射角度的增加而减少反射率,即该玻璃荧光板可拦截小角度射入的该单色光,使得在玻璃荧光板正方向该单色光减少,减少玻璃荧光板正方向和倾斜方向不同视角观看时的色
差问题。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反射层形成于玻璃保护层下表面,该玻璃保护层可作为白光转化层的保护层,由于玻璃的导热系数远高于pet薄膜,散热性能更好,且本身具有阻水汽和阻氧气的能力,无需在反射层上设置阻隔膜,成本低。
8.较佳地,所述单色光为波长在430-470纳米之间的蓝光。当然,该单色光也可以选择其他波长的光,例如紫光等等。
9.具体地,所述反射层对于波长为450nm的蓝光,在入射角为45度时的反射率大于30%,在入射角为0时的反射率大于50%。
10.较佳地,所述反射层由多个二氧化硅层和多个二氧化钛层依次叠加而成。反射层也可以选取其他的高折射率材料代替二氧化钛,选取其他的低折射率材料代替二氧化硅,只需最后制成的反射层满足该单色光反射率与入射角度的曲线要求即可。
11.较佳地,所述单色光为波长在430-470纳米之间的蓝光,所述反射层包括设于所述玻璃保护层下方且厚度为30纳米的第一二氧化钛层、设于所述第一二氧化钛层下方且厚度为101纳米的第一二氧化硅层、设于所述第一二氧化硅层下方且厚度为130纳米的第二二氧化钛层,以及设于所述第二二氧化钛层下方且厚度为50纳米的第二二氧化硅层。当然,反射层中,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的层数不限于四层,每层的厚度也不限于上述数据,只需要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的层数和厚度配合,满足该单色光反射率与入射角度的曲线要求即可。
12.较佳地,所述白光转化层为qd膜,包括两pet薄膜和封装于两所述pet薄膜中间的红光qd材料和绿光qd材料。
13.较佳地,所述反射层沉积于所述玻璃保护层上。
14.较佳地,所述扩散板为玻璃扩散板。
15.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背光面板,包括led电路板及玻璃荧光板,所述玻璃荧光板为如上所述的玻璃荧光板,所述led电路板发出所述单色光,所述led电路板以一定间距安装于所述扩散板下方。
16.较佳地,所述led电路板上设置有若干蓝光mini-led。
17.较佳地,所述led电路板下方还设置有反光板。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光面板的结构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玻璃保护层上设置反射层的结构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反射层的反射率与入射角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2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光面板100,包括led电路板50、以一定间距设于所述led电路板50上的玻璃荧光板2,所述led电路板50发出蓝光,所述玻璃荧光板2将蓝光进行扩散后转换为白光均匀射出。
23.本实施例中,所述led电路板50上设置有若干蓝光mini-led51。
24.其中,所述led电路板50下方还设置有反光板60。
25.参考图1至图3,该玻璃荧光板2用于将蓝光转换为白光并均匀射出,包括扩散板10、设于所述扩散板10上方的白光转化层20以及设于所述白光转化层20上的玻璃保护层40,所述白光转化层20将蓝光转换为白光,所述玻璃保护层40临近所述白光转化层20的一侧设置有反射层30,所述反射层30由相互交错的低折射率材料和高折射率材料依次叠加而成,所述反射层30可反射白光转化层20射入的蓝光,且对射入蓝光的反射率随入射角的增加而减少。其中,本实施例的蓝光波长在430-470纳米之间。
26.其中,led电路板50安装于扩散板10下,扩散板10对led电路板50发出的蓝光进行扩散并输送至所述白光转化层20中,白光转化层20将蓝光转化为白光并射入反射层30,经由反射层30射入玻璃保护层40,通过玻璃保护层40输出。反射层30选择性的反射蓝光,并将射入反射层30的白光中的蓝光进行反射,且对蓝光的反射率,在玻璃荧光板2正视角方向的反射率大于偏视角方向的反射率,其反射率可随着视角所在位置的偏移而逐渐变小,即经过白光转化层20的厚度越厚,对蓝光的反射率越小。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单色光代替蓝光,此时,反射层30选择性的反射该单色光。
27.对于450nm的光波,所述反射层30对射入的光的反射率曲线如图3所示,所述反射层30在入射角为45度时的反射率大于30%,在入射角为0时的反射率大于50%。
28.参考图2,所述反射层30由多个二氧化硅层和多个二氧化钛层依次叠加而成。其中,所述反射层30从上至下包括设于所述玻璃保护层40下方且厚度为30纳米的第一二氧化钛层31、设于所述第一二氧化钛层31下方且厚度为101纳米的第一二氧化硅层32、设于所述第一二氧化硅层32下方且厚度为130纳米的第二二氧化钛层33,以及设于所述第二二氧化钛层33下方且厚度为50纳米的第二二氧化硅层34。
29.参考图1,所述白光转化层20为qd膜,包括两pet薄膜21、23和封装于两所述pet薄膜21、23中间的量子点发光材料22,该量子点发光材料为红光qd材料和绿光qd材料。
30.参考图1和图2,所述反射层30沉积于所述玻璃保护层40上。
31.其中,所述扩散板10为玻璃扩散板。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玻璃荧光板2在顶层的玻璃(玻璃保护层40)下表面设置由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两种材料交替组成的反射层,用于降低蓝光在小角度方向的出光比例,增加蓝光小角度的反射率,改善不同视角下qd膜发白光时的颜色差异问题。本实施例中,对于小角度的蓝光,接近一半的蓝光被反射层30反射回到白光转化层20,使得小角度射出玻璃荧光板2的白光颜色接近大角度的白光颜色。
33.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