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鼻中距的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7072发布日期:2022-09-21 02:0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调节鼻中距的眼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的第一镜框组和第二镜框组,所述第一镜框组和第二镜框组均铰接有镜腿组件,所述第一镜框组和第二镜框组之间固定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和调节块,所述调节杆和调节块固定在第一镜框组和第二镜框组上,所述调节块与调节杆相对的侧面上嵌设有向内凹陷的调节腔,所述调节杆活动固定在调节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鼻中距的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可转动的固定在第二镜框组上,所述调节杆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腔内开设有内螺纹,所述调节杆通过外螺纹与调节块活动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鼻中距的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分别固定在第一镜框组和第二镜框组上,调节杆和调节块分别固定在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上,所述第一安装块上固定有第二安装块延伸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调节通道,所述第二安装块上开设有向内凹陷的调节槽,所述调节板嵌设在调节槽内,所述调节槽内固定有挡块,所述挡块穿过调节通道并位于调节通道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鼻中距的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和调节槽位于调节杆和调节块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鼻中距的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框组包括第一前镜框和第一后镜框,所述第二镜框组包括第二前镜框和第二后镜框,所述第一前镜框与第二前镜框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后镜框和第二后镜框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前镜框与第二前镜框之间和第一后镜框和第二后镜框之间均固定有调节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鼻中距的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腿组件包括第一镜腿和调节镜腿,所述第一镜腿铰接在第一后镜框和第二后镜腿上,所述调节镜腿铰接在第一前镜框和第二前镜框上,所述第一镜腿朝向第一前镜框和第二前镜框的侧面上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容纳槽,所述调节镜腿嵌设在容纳槽内,所述第一镜腿上固定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对容纳槽内的调节镜腿进行固定限位。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鼻中距的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第一镜腿上,所述固定座上活动固定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穿过固定在和第一镜腿与调节镜腿相互顶底或分离。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节鼻中距的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让位通道,所述让位通道开设有内螺纹,所述限位柱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所述限位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活动固定在让位通道内,所述限位柱的另一端套设有拨片,所述拨片驱动限位柱的前进或后退。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节鼻中距的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外侧面上开设有向内凹陷的让位槽,所述让位通道开设在让位槽内,所述限位柱和拨片位于让位槽内,所述拨片与让位槽内侧壁相互顶抵。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鼻中距的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镜腿组件还包括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后镜框和第一镜腿或第二后镜框和第一镜腿之间,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一前镜框和调节镜腿或第二前镜框和调节镜腿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调节鼻中距的眼镜,包括相对的第一镜框组和第二镜框组,所述第一镜框组和第二镜框组均铰接有镜腿组件,所述第一镜框组和第二镜框组之间固定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和调节块,所述调节杆和调节块固定在第一镜框组和第二镜框组上,所述调节块与调节杆相对的侧面上嵌设有向内凹陷的调节腔,所述调节杆活动固定在调节腔内,通过控制调节杆位于调节槽内的长度,进而控制第一镜框组和第二镜框组之间的间距,相比于常规的齿轮和齿条啮合的调节方式,调节机构更加简单,同时最大限度避免调节机构占用调节空间,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具有更高的实用性。具有更高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74)专利代理机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格莱视光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20
技术公布日:2022/9/2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