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手持观察设备的日夜两用长焦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13665发布日期:2022-10-22 09: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手持观察设备的日夜两用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该长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依次配置的物面(ob)、镜片组(g1-4)、双滤光片切换器(ir-cut)、像面(im);所述镜片组(g1-4)包括沿光轴依次配置的第一光阑(as1)、第一透镜(g1)、第二透镜(g2)、第三透镜(g3)、第二光阑(as2)、第四透镜(g4);所述镜片组(g1-4)与像面(im)可通过改变二者之间的距离实现对焦;所述第一光阑(as1)置于第一透镜(g1)前侧;所述第二光阑(as2)的直径d2大于第一光阑(as1)的直径d1;所述第一透镜(g1)的色散系数为vd1,且为50<vd1<61;所述第二透镜(g2)的色散系数为vd2,且为50<vd2<61;所述第三透镜(g3)的色散系数为vd3,且为22<vd3<26,所述第四透镜(g4)的色散系数为vd4,且为22<vd4<26;所述第一透镜(g1)的光折射率为nd1,且为1.58<nd1<1.72;所述第二透镜(g2)的光折射率为nd2,且为1.58<nd2<1.72;所述第三透镜(g3)的光折射率为nd3,且为1.8<nd3<1.86,所述第四透镜(g4)的光折射率为nd4,且为1.8<nd4<1.86;所述第一透镜(g1)和第二透镜(g2)的组合焦距为f1-2,所述第三透镜(g3)的焦距为f3,所述第一透镜(g1)、第二透镜(g2)、第三透镜(g3)的组合焦距为f1-2-3;所述第四透镜(g4)的焦距为f4;所述第一透镜(g1)和第二透镜(g2)的组合焦距与第三透镜(g3)的焦距之比为-1.5<f1-2/f3<-1.4;所述第一透镜(g1)、第二透镜(g2)、第三透镜(g3)的组合焦距与第四透镜(g4)的焦距之比为1.9<f1-2-3/f4<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手持观察设备的日夜两用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滤光片切换器(ir-cut)能切换成红外光截止滤光片、可见光截止滤光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手持观察设备的日夜两用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焦镜头在环境灯光强烈下环境使用时,所述第一光阑(as1) 为该长焦镜头的孔径光阑,所述双滤光片切换器(ir-cut)切换成红外光截止滤光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手持观察设备的日夜两用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焦镜头在环境灯光不强烈环境使用时,所述第二光阑(as2)为该长焦镜头的孔径光阑,且去除所述第一光阑(as1),所述双滤光片切换器(ir-cut)切换成近红外光截止滤光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手持观察设备的日夜两用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焦镜头在全黑环境使用时,所述第二光阑(as2)为该长焦镜头的孔径光阑,且去除所述第一光阑(as1),所述双滤光片切换器(ir-cut)切换成可见光截止滤光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手持观察设备的日夜两用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焦镜头的第一透镜(g1)、第二透镜(g2)、第三透镜(g3)、第四透镜(g4)分别为正正负正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手持观察设备的日夜两用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g2)为正弯月型透镜。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手持观察设备的日夜两用长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g3)为负弯月型透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手持观察设备的日夜两用长焦镜头,该长焦镜头包括沿光轴依次配置的物面、镜片组、双滤光片切换器、像面;所述镜片组包括沿光轴依次配置依次配置的第一光阑、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二光阑、第四透镜;所述第一光阑置于第一透镜前侧;所述第二光阑的直径D2大于第一光阑的直径D1。本实用新型无需专门对镜头进行复杂的日夜共焦设计,也无需额外添加复杂的可变光圈结构,通过简单的方法便可以实现从3米到无穷远对焦,达到日夜两用的目的。达到日夜两用的目的。达到日夜两用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爱派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7
技术公布日:2022/10/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