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22887发布日期:2022-09-14 13:11阅读:56来源:国知局
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显示设备
1.本技术要求于2022年03月2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210279174.0、申请名称为“显示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以及于2022年03月2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210281470.4、申请名称为“液晶发声显示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技术中。
技术领域
2.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3.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显示设备不断在向着窄边框和轻薄化的方向发展,由于显示设备外观轻薄及安装位置所限,一般会将扬声器设置在显示屏幕下方或后方,即采用下出音或者后出音的方式,这样显示屏幕的正面看不到扬声器,外观较为美观。
4.然而,如此设置会导致形成的声像位置与图像位置分离,无法实现音画合一的视听体验,使得用户观感体验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可以破坏原有壳体的振动模态,降低壳体共振时的振动幅度,进而达到降低振动杂音的目的。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8.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
9.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板和多个间隔设置的振动传递件,所述背光板与所述显示面板间隔设置并形成气体层,所述振动传递件弹性抵压在所述背光板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10.激励器,用于带动所述背光板振动,以使所述背光板将振动传递至所述显示面板;
11.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腔体,所述腔体用于容置所述激励器,所述激励器处于振动状态时,带动壳体振动;
12.所述壳体的壁面上设置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在所述壁面上呈非对称排布,所述加强件用于降低所述壳体共振时的振动幅度。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件为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的壁面,另一端向背离所述壳体方向凸出的凸筋。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单个所述加强件的形状为非对称形状。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件间隔分布,且多个所述加强件的形状和排布方向的至少一者不相同。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件在所述壳体的壁面上的凸出高度不相等;和/或,
沿所述加强件的延伸方向,不同所述加强件的宽度不相等。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壁面倾斜设置,不同所述加强件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壁面的倾斜角度各不相同。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的至少一者;
19.其中,所述第一加强件为波浪状;
20.所述第二加强件包括多个沿和所述壳体壁面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凸筋部,各所述凸筋部相互连接,且不同所述凸筋部的延伸方向相互交错。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加强件中多个所述凸筋部分别围成至少两个封闭区域。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所述加强件围设出容置区,所述容置区围设于所述激励器之外。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具有多个不同朝向的面,多个所述面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面用于设置显示面板,所述加强件设置在多个所述面中的其他所述面的至少一个上。
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通过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以便于用户观看;通过包括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板和多个间隔设置的振动传递件,所述背光板与所述显示面板间隔设置并形成气体层,背光板用于产生光,以实现显示面板的亮度显示;通过形成有气体层,气体层与外部空气之间不会相互流通,并且该气体层可以等效为一个阻尼弹簧,可用于传递背光板与显示面板之间的振动;通过包括激励器,激励器用于带动所述背光板振动,以使所述背光板将振动传递至所述显示面板,从而带动显示面板振动发声;通过包括壳体,壳体具有腔体,腔体可对激励器的装配起到防护的作用,从而避免外部杂质损坏激励器的问题;通过在壳体的壁面上设置有加强件,加强件能提高壳体的平整度和刚性;通过将加强件在壁面上设置呈非对称排布,这样,当壳体处于振动状态时,能够在最大限度上破坏原有壳体的振动模态,降低壳体共振时的振动幅度,进而达到降低振动杂音的目的。
25.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一;
3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二;
31.图5为相关技术中提供的加强件设置在壳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强件设置在壳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激励器、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35.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36.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三;
37.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四;
38.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振动传递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39.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振动传递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40.附图标记:
41.100-显示设备;
ꢀꢀꢀꢀꢀꢀꢀꢀꢀ
110-显示面板;
ꢀꢀꢀꢀꢀꢀꢀꢀꢀ
120-背光模组;
42.121-背光板;
ꢀꢀꢀꢀꢀꢀꢀꢀꢀꢀꢀ
1211-背光板本体;
ꢀꢀꢀꢀꢀꢀ
1212-光源;
43.122-振动传递件;
ꢀꢀꢀꢀꢀꢀꢀ
123-气体层;
ꢀꢀꢀꢀꢀꢀꢀꢀꢀꢀꢀ
124-光学膜组件;
44.1241-荧光膜;
ꢀꢀꢀꢀꢀꢀꢀꢀꢀꢀ
1242-扩散膜;
ꢀꢀꢀꢀꢀꢀꢀꢀꢀꢀ
1243-增亮膜;
45.130-激励器;
ꢀꢀꢀꢀꢀꢀꢀꢀꢀꢀꢀ
131-激励器本体;
ꢀꢀꢀꢀꢀꢀꢀ
132-致动件;
46.140-壳体;
ꢀꢀꢀꢀꢀꢀꢀꢀꢀꢀꢀꢀꢀ
141-腔体;
ꢀꢀꢀꢀꢀꢀꢀꢀꢀꢀꢀꢀꢀ
150-背板;
47.160-加强件;
ꢀꢀꢀꢀꢀꢀꢀꢀꢀꢀꢀ
161-第一加强件;
ꢀꢀꢀꢀꢀꢀꢀ
162-第二加强件;
48.1621-凸筋;
ꢀꢀꢀꢀꢀꢀꢀꢀꢀꢀꢀꢀ
170-封闭区域;
ꢀꢀꢀꢀꢀꢀꢀꢀꢀ
180-容置区。
具体实施方式
4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0.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相互参见即可。
51.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做出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52.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3.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54.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两个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6.平板显示器、电视等显示设备可以用于显示图像,以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装置为例,液晶显示设备主要由背光模组、液晶面板和驱动电路构成。液晶面板作为显示面板,其本身不发光,需要依靠背光模组中的光学元件提供的光源实现亮度显示。液晶显示器的显像原理是将液晶置于两片导电玻璃之间,靠两个电极间电场的驱动,引起液晶分子扭曲向列的电场效应,以控制背光源透射或遮蔽功能,从而将影像显示出来。若加上彩色滤光片,则可显示彩色影像。
57.显示设备可采用扬声器发声,扬声器位于显示设备的背侧,导致显示设备的画面与声像位置分离,无法实现音画合一,用户体验较差。或者,显示设备可以采用激励器带动显示面板振动发声。以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为例,oled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包括有机自发光层,激励器可以与显示面板直接相连并带动显示面板振动发声。
58.其中,显示设备包括壳体,显示设备在发声的时候处于振动状态,由于壳体的面积与显示面板的面积相当,壳体会产生一定的共振。相关技术中,为了确保壳体的平整度和刚性,往往在壳体上设置有规则形状的加强筋,例如采用规则的方形或者矩形的连续网格状结构的加强筋,这样的加强筋设计简单,并且能够保证壳体的厚度均匀度;然而,由于采用了固定的等间距分割,导致壳体容易产生固定响度谐振频率。
59.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通过在壳体的壁面上设置有加强件,加强件能提高壳体的平整度和刚性;通过将加强件的形状设置为不规则,这样,当壳体处于振动状态时,能够在最大限度上破坏原有壳体的振动模态,降低壳体共振时的振动幅度,进而达到降低振动杂音的目的。
60.《显示设备的组成》
6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一,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二。
62.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10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10、背光模组120、激励器130和壳体140。
63.其中,显示面板110用于显示图像,背光模组120可以包括背光板121和多个间隔设置的振动传递件122,背光板121与显示面板110间隔设置并形成气体层123,振动传递件122弹性抵压在背光板121与显示面板110之间。
64.激励器130用于带动背光板121振动,以使背光板121将振动传递至显示面板110。
65.壳体140具有腔体141,腔体141用于容置激励器130,激励器130处于振动状态时,带动壳体140振动;壳体140的壁面上设置有加强件160。其中,通过设置加强件160,加强件160能提高壳体140的平整度和刚性;通过将加强件160在壁面上设置呈非对称排布,这样,
当壳体140处于振动状态时,能够在最大限度上破坏原有壳体140的振动模态,降低壳体140共振时的振动幅度,进而达到降低振动杂音的目的。
66.需要说明的是,加强件160呈非对称排布具体是指:加强件160在壁面上相对于某一点或者某一条直线,在内容、大小、形状和排列等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性,例如:加强件160在沿壁面的上下方向的中轴线对折时,加强件160的上下结构不能绕中轴线对折且吻合;或者,加强件160在沿壁面的左右方向的中轴线对折时,加强件160的左右结构不能绕中轴线对折且吻合。
67.下面对显示装置的各个部分依次进行说明。
68.[显示面板]
[0069]
请继续参照图1至图4,显示面板110为显示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显示面板110用于显示文字、图像等信息。显示面板110包括显示区域和位于显示区域一侧的电路板,通过电路板实现对整个显示面板110的驱动显示。
[0070]
其中,显示面板110包括液晶屏,液晶屏沿显示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依次堆叠。
[0071]
显示面板110包括天侧、左侧、右侧和地侧,其中,天侧和地侧相对,左侧和右侧相对,天侧分别与左侧的一端和右侧的一端相连,地侧分别与左侧的另一端和右侧的另一端相连。
[0072]
可以理解的是,显示面板110主要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膜(color filter,cf)基板、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基板(也称阵列基板)以及液晶(lc,liquid crystal)层,液晶层位于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其中,薄膜晶体管基板上设有数据线和扫描线,通过数据线和扫描线的通电与否来控制液晶分子改变方向,以将光源212的光线经由彩膜基板射出并生成预设颜色的画面。
[0073]
[背光模组]
[0074]
由于液晶显示面板自身不能发光,为了让显示设备正常显示,显示设备还包括背光模组120。请继续参照图3和图4所示,背光模组120可以包括背光板121和多个间隔设置的振动传递件122,背光板121与显示面板110间隔设置并形成气体层123,振动传递件122弹性抵压在背光板121与显示面板110之间。
[0075]
其中,背光板121用于产生光,背光板121包括背光板本体1211和光源1212,背光板本体1211可以为铝板、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等。光源1212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light emitting diode,mini led)或微米级发光二极管(micro-light emitting diode,micro led)。光源1212可以为多个并间隔设置在背光板本体1211上。
[0076]
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显示设备100尺寸以及背光板本体1211制作工艺等因素,显示设备100的尺寸通常大于背光板121的尺寸,即背光板121的个数通常为多个,多个背光板121阵列设置。
[0077]
其中,气体层123内的气体可以具有较好的密闭效果,也可以是呈不完全密封的状态。
[007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气体层123可设置为封闭式,也就是气体层123与外部空气之间可以相不流通。该气体层123可以等效为一个阻尼弹簧,用于传递背光板210与显示面板110之间的振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100,其激励器310可通过显示面板110与背
光板210之间的气体层123带动显示面板110振动发声,声学效果较好,且易于实现音画合一。气体层123的密封可以通过在背光板210四周边缘设置密封件,例如缓冲双面胶条而实现。
[0079]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10和背光板210之间并没有密封,从而让气体层123可以通过部件之间的装配间隙等结构和外界空气连通,此时,气体层123中的气体可以通过这些间隙而和外界维持一定的连通性。只要气体层123能够正常传递激励器的振动力,使得显示面板正常振动发声即可。
[0080]
可以理解的,在气体层123为密闭的情况下,背光板210振动幅度较大时,气体层123内的气体受压压缩,且气体压力较大,这样,容易导致液晶层内的液晶受压变形,进而导致显示装置出现显示问题。相应的,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10和背光板210之间的侧方间隙中还可以设置特定的导气通道,以使气体层123与外界空气连通的同时,对气体层123传递的振动具有一定的滤波效果。具体的,可以通过背光板210和显示面板110的粘接或封闭结构构成具有顺性的弹性结构件,该弹性结构件具有连通气体层123和外界的导气通道。弹性结构件具有高频滤波而传递低频的作用,使得低频声波可经由导气通道而在气体层123和外界大气之间传播,避免显示面板110中的液晶层受压变形;而无法通过导气通道的高频声波,其引起的振幅较小,也可以避免液晶层受压变形。
[0081]
此外,气体层123还可以有其它的封闭或者不封闭形式,此处对气体层123的密封状态不加以限制。
[0082]
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10的边缘与背光板121的边缘密封连接,从而形成密闭的气体层123;而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10和背光板121之间并没有密封,从而让气体层123可以通过部件之间的装配间隙等结构和外界空气连通;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10和背光板121之间的侧方间隙中还可以设置特定的连通通道,以使气体层123与外界空气连通的同时,对气体层123传递的振动具有一定的滤波效果。只要气体层123能够正常传递激励器130的振动力,使得显示面板110正常振动发声即可,此处对气体层123的密封状态不加以限制。
[0083]
由于次毫米发光二极管等类型的光源具有较为紧凑的尺寸,因此相应会让背光板121和显示面板110之间具有较小的间隙,从而减小气体层123的厚度,提高气体层123的振动传递效果,因此本实施例中,主要以背光模组120的光源为次毫米发光二极管进行说明。
[0084]
气体层123的间隙大小可以根据光源1212的大小进行确定,该间隙可以为0.3mm-10mm,例如可以为0.3mm、1mm、2mm、3mm、4mm、5mm或10mm,或者该间隙可以为0.3mm-10mm之间的任意值。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的数值和数值范围为近似值,受制造工艺的影响,可能会存在一定范围的误差,这部分误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为忽略不计。
[0085]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气体层123的间隙较大时,例如该间隙为4mm-10mm时,背光板本体1211振动时,气体层123内的气压变化敏感度较低,为提高激励器130的振动传递效率,可以在气体层123内设置填充物,以减小气体层123的气体体积,提高气压变化敏感度。在一些实施例中,填充物可以与背光板本体1211固定连接,例如粘接、卡接或螺接等。
[0086]
在一些实施例中,填充物的表面可以贴设反射件或喷涂反射材料,以减小填充物对光源212发射出的光线的吸收量。
[0087]
[光学膜组件]
[0088]
根据光源1212发射出的光线种类不同,还包括有光学膜组件124,光学膜组件124可以为不同的种类。例如,光源1212发射出白光时,光学膜组件124可以包括反射片、导光板、增亮膜等。其中,反射片贴装在背光板本体1211的设置光源1212的侧面上
[0089]
光源1212发射出蓝光时,光学膜组件124可以包括扩散膜、荧光膜和增亮膜,扩散膜设置在光源1212的前侧,用户将多个光源1212的光线混合均匀,即将点光源1212转换为面光源1212。荧光膜将光源1212发出的光线转换为白色光线,这样,可以不限制光源1212发出的光线的颜色,光源1212可以发出蓝色光线或紫色光线。增亮膜用于提高光线的亮度。可以理解的,当光源1212发射出白光时,光学膜组件124也可以包括扩散膜、荧光膜和增亮膜,本实施例以光学膜组件124包括扩散膜、荧光膜和增亮膜为例进行说明。
[0090]
其中,扩散膜1242与光源1212在显示设备100的厚度方向上可以相互抵接,这样,气体层123的间隙较小,显示设备100的厚度较小。此时,光源1212可以采用软质封装材料,以避免扩散膜1242与光源1212之间因刚性碰撞生成杂音。
[009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扩散膜1242可以与光源1212之间还可以间隔设置,以避免扩散膜1242与光源1212之间发生刚性碰撞生成杂音。
[0092]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背光模组120可以包括振动传递件122,振动传递件122弹性抵压在背光板121与显示面板110之间。
[0093]
其中,振动传递件122的材质可以为硅胶或橡胶等,振动传递件122的个数为多个,多个振动传递件122间隔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传递件122为弹性支撑件。
[0094]
通过在背光板121与显示面板110之间设置振动传递件122,可以将显示面板110与背光板121连接为一个整体,即可以等效为一个单层屏,避免因气体层123间隙过大,导致显示面板110与背光板121之间出现相对移动。
[0095]
且由于光学膜组件124会转换并均匀化光源1212生成的光线,即使在背光板本体1211的设置光源1212的一侧设置振动传递件122,也不会在显示面板110上生成阴影,导致显示面板110亮度不均匀。这样,可以不对振动传递件122的形状、振动传递件122与扩散膜1242的接触面积等进行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振动传递件122的截面(该斜面与显示设备垂直)形状可以为锥形(如图12所示)、梯形、哑铃形(如图13所示)或其他形状等。
[0096]
示例性的,振动传递件122可以为圆锥状结构(如图9所示)或四棱柱锥状结构,且振动传递件122的横截面尺寸从背光板本体1211的一端到扩散膜的一端可以逐渐减小,光源1212发射出的光束与振动传递件122的外壁面相邻,即振动传递件122未设置在光源1212的射出的光线的路径上,这样,可使得显示屏的亮度分布较为均匀,具有对光源1212发出光线的匀光效果。
[0097]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考虑到显示设备100的尺寸较大,显示设备100组装过程中,背光板本体1211或扩散膜可能会发生变形,即在显示设备100不同位置处,背光板本体1211与扩散膜之间的间隙不同,通过在背光板本体1211与扩散膜之间设置多个振动传递件122,可以使得背光板本体1211与扩散膜之间的间隙维持在预设范围内,避免出现光源1212与扩散膜在某一位置出现相互接触的状况。
[0098]
另外,振动传递件122可以为具有设定透明度的硅胶材料,例如可以通过在振动传递件122中设置多个气泡或者填充例如二氧化硅粒子以实现振动传递件122的匀光功能,可以设置气泡或者二氧化硅粒子沿远离振动传递件122纵向中心轴方向的分布密度逐渐减
小。另外,振动传递件122具有控光效果,在local dimming(区域调光)显示模式下,振动传递件122的设置能够减少对其它控光区域的影响,例如可以通过在振动传递件122表面涂覆反射材料,避免不同local dimming显示区域之间的光线干扰。
[0099]
[激励器]
[0100]
请参照图3所示,激励器130设置在背光板121背离显示面板110的显示面的一侧,用于驱动背光板121振动,以带动显示面板110振动发声。
[0101]
其中,激励器130可通过显示面板110与背光板121之间的气隙层m带动显示面板110振动发声,声学效果较好,且易于实现音画合一。
[0102]
激励器130可以为电磁激励器、磁致伸缩激励器和压电激励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适用性较高。在一些实施例中,激励器还可以包括磁场生成单元(例如磁铁)和振动线圈,磁场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磁场,通过在振动线圈中输入不断变化的电流,使得振动线圈在磁场生成单元生成的磁场中的作用力不断变化,从而产生振动。
[0103]
其中,参照图3所示,激励器130可以包括激励器本体131和致动件132,且致动件132与背光板本体1211连接,激励器130启动时,致动件132振动并用于带动背光板本体1211振动,并经由气体层123将背光板本体1211的振动传递至显示面板110,以带动显示面板110振动发声。
[0104]
其中,气体层123可以等效为阻尼弹簧,致动件132带动背光板本体1211振动后,背光板121的振动可以经由气体层123传递至显示面板110,并带动显示面板110振动发声,即实现带动液晶显示设备100的显示面板110振动发声。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100可以实现前侧发声,且声像位置与画面中心位置近似重合,实现音画合一,用户的视听效果较好。
[0105]
[壳体]
[0106]
请继续参照图4所示,显示设备100还包括壳体140,壳体140位于背板150的背离显示面板110的一侧,即壳体140设置在背板150的后侧,显示设备100的控制器、电连接线等可以设置在背板150与壳体140之间,以简化显示设备100的外观。壳体140的材质可以为塑料、金属等。
[0107]
其中,壳体140具有腔体141,腔体141用于容置激励器130,激励器130处于振动状态时,带动壳体140振动,其中,本实施例中,腔体141可对激励器130的装配起到防护的作用,从而避免外部的杂质损坏激励器130的问题。
[0108]
壳体140的壁面上设置有加强件160,加强件160能提高壳体140的平整度和刚性;通过将加强件160的形状设置为不规则,这样,当壳体140处于振动状态时,能够在最大限度上破坏原有壳体140的振动模态,降低壳体140共振时的振动幅度,进而达到降低振动杂音的目的。
[0109]
请继续参照图5至图11所示。
[0110]
图5为相关技术中提供的加强件160'设置在壳体140'上的结构示意图。
[0111]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使得壳体140'具有较好的平整度和刚度,往往在壳体140'上设置有加强件160',加强件160'通常为规则的几何形状,结构较为简单,例如加强件160'的形状为尺寸相同的网格状、圆形、条形等,然而,规则形状的加强件160'容易导致壳体140'产生固定响度的谐振频率。
[0112]
为避免壳体140因谐振产生杂音,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40上设置有加强件160,加强件160在壳体140的壁面上呈非对称排布,其中,非对称排布的加强件160可以为形状呈非对称排布、网格尺寸呈非对称排布、延伸方向呈非对称排布、凸出高度呈非对称排布、宽度呈非对称排布等。
[0113]
通过设置非对称排布的加强件160,可以破坏原有壳体140的振动模态,丰富壳体140的振动模态,即壳体140的各个谐振频率较为分散,以降低壳体140共振时的振动幅度,从而达到避免壳体140生成杂音。
[0114]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40具有多个不同朝向的面,多个面的至少一个面用于设置显示面板110,加强件160设置在多个面中的其他面的至少一个上。
[0115]
例如,加强件160可以设置在壳体140的内壁面上,或者,加强件160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40的外壁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具体以加强件160设置在壳体140的内壁面上为例进行说明。
[0116]
例如,加强件160可以设置在壳体140的底壁面、侧壁面或者顶壁面中的任意一个壁面上。
[011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强件160和壳体140可以为一体结构。
[0118]
可以理解的是,加强件160和壳体140设置为一体结构,可以保证加强件160和壳体140一体成型加工制造并且彼此是不可分离的结构,一方面,可以减小零部件的使用数量,降低组装难度和装配精度要求,省去了加强件160和壳体140连接的工序,提高了装配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壳体140的整体刚度,降低加强件160和壳体140之间发生松动的可能性,结构强度较高。
[0119]
另外,通过将加强件160和壳体140设置为一体结构,不仅可以提高加强件160和壳体140之间的连接强度,还可以实现加强件160和壳体140的无缝连接,进而提高加强件160的安装效率,并且降低在加强件160和壳体140的连接位置发生开裂的风险。
[01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件160和壳体140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例如,可以采用粘接、焊接、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任意一种方式,只要能够能够在最大限度上破坏原有壳体140的振动模态,降低壳体140共振时的振动幅度,进而达到降低振动杂音的目的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12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强件160可以为一端连接于壳体140的壁面,另一端向背离壳体140方向凸出的凸筋。通过将加强件160设置为凸筋,凸筋具有一定的厚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壳体140的整体刚度。
[012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6所示,加强件160为非对称结构。
[0123]
其中,非对称结构具体可以为:加强件160的形状不对称、加强件160的延伸方向不对称、加强件160的凸出高度不对称、加强件160的宽度不对称以及加强件160的网格尺寸不对称等。
[0124]
示例性的,加强件160的形状不对称具体可以为:加强件160的形状可以为蜂窝状网格(具体参见图10所示)、梯形网格(具体参见图8所示)或矩形网格(具体参见图9和图11所示),或者加强件160的形状还可以为其他任意不规则形状。
[0125]
加强件160的延伸方向不对称具体可以为,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件160相对于壳体140的壁面倾斜设置,不同加强件160相对于壳体140的壁面的倾斜角度各不相同,即,加
强件160的延伸方向与壳体140的横向或者纵向之间具有夹角,且各个夹角也各不相同。
[0126]
例如,参照图8所示,加强件160的延伸方向与壳体140的横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a1,其中,a1的角度大于90
°
,或者,加强件160的延伸方向与壳体140的横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a2,其中,a2的角度小于90
°

[0127]
通过将加强件160设置非对称结构,可以破坏原有壳体140的振动模态,丰富壳体140的振动模态,即壳体140的各个谐振频率较为分散,以降低壳体140共振时的振动幅度,从而达到避免壳体140生成杂音。
[012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7至图11所示,加强件160可以包括曲线段和直线段中的至少一者,其中,曲线段和直线段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壳体140的壁面。
[0129]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件160可以仅包括曲线段,或者,加强件160可以仅包括直线段;又或者,加强件160还可以同时包括曲线段和直线段,本实施例中对此不作进一步限定。
[0130]
示例性的,加强件160包括曲线段,其中,曲线段可以参照图6和图7中所示,曲线段的光滑度更高,并且曲线段没有尖角,这样在装配时,能尽量避免加强件160和壳体140之间出现划伤、磨损等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壳体140的美观性,以及延长了壳体140和显示设备100的使用寿命。
[0131]
另外,加强件160包括直线段,其中,直线段可以参照图6和图7中所示,直线段的加强件160的可操作性更强,简单且便于装配,从而有利于节省加强和壳体140之间的装配时间。需要说明的是,直线段可以为条状,可以为折线状,或者还可以为其他形状。
[0132]
通过包括曲线段和直线段,这样,当壳体140处于振动状态时,由于曲线段在抗压、缓冲以及减震等方面的能力均较强于直线段,曲线段的谐振频率较高于直线段的谐振频率,从而可以丰富壳体140的振动模态,使得壳体140的各个谐振频率较为分散,进而降低壳体140共振时的振动幅度。
[013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继续参照图6所示,加强件160可以为多个,多个加强件160间隔分布,且多个加强件160的形状和排布方向的至少一者不相同。其中,通过设置多个加强件160,这样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壳体140的整体刚度。
[0134]
通过将多个加强件160的形状和排布方向的至少一者不相同,例如:可以仅将多个加强件160的形状设置为不同,或者,可以仅将多个加强件160的排布方向设置为不同,或者,可以同时将多个加强件160的形状和排布方向均设置为不同。
[0135]
多个加强件160的形状设置为不同,例如,参照图8至图11所示,加强件160的形状可以为蜂窝状、梯形状、矩形状或者为其他任意不规则形状。这样,不同形状的加强件160可以丰富壳体140的振动模态,使得壳体140的各个谐振频率较为分散,从而降低壳体140共振时的振动幅度。
[0136]
多个加强件160的排布方向设置为不同,例如,参照图7所示,蜂窝状、梯形状、矩形状等的加强件160可以排布在壳体140的任意位置,例如,梯形状的加强件160和矩形状的加强件160可以沿壳体140的横向或者纵向排布在同侧,蜂窝状的加强件160和矩形状的加强件160也可以沿壳体140的横向或者纵向排布在同侧,或者,也可以互换排布。
[013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强件160在壳体140的壁面上的凸出高度可以不相等。
[0138]
例如,参照图6所示,位于壳体140壁面外围的加强件160的高度可以设置的比较高,位于壳体140壁面内部的加强件160的高度可以设置的比较低,这样,能在最大程度上保
证加强件160与壳体140之间的装配稳定性,从而避免加强件160与壳体140之间晃动的问题。
[0139]
或者,也可以将蜂窝状的加强件160的高度设置的较高,矩形状的加强件160的高度设置的较低,或者,还可以将梯形状的加强件160的高度设置的较高,本实施例中对此不作进一步限定。
[0140]
另外,沿加强件160的延伸方向,不同加强件160的宽度可以不相等,不同加强件160的长度也可以不相等,或者,相邻两个加强件160之间的间距也可以不相等。
[0141]
例如,参照图9所示,相邻两个加强件160之间的间距可以为l1,相邻两个加强件160之间的间距也可以为l2,其中,l1和l2的距离不相等。
[0142]
通过将加强件160在壳体140的壁面上的凸出高度以及宽度等均设置为不相等,这样,不同尺寸的加强件160可以丰富壳体140的振动模态,使得壳体140的各个谐振频率较为分散,从而降低壳体140共振时的振动幅度。
[014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7所示,加强件160可以包括第一加强件161和第二加强件162的至少一者,示例性的,加强件160可以仅包括第一加强件161,或者,加强件160可以仅包括第二加强件162,或者,加强件160还可以同时包括第一加强件161和第二加强件162,本实施例中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0144]
其中,参照图7所示,第一加强件161可以为波浪状,波浪状具有多个波峰部和多个波谷部,并且多个波峰部和多个波谷部交错排布在壳体140的壁面上。
[0145]
通过设置第一加强件161为波浪状,并且波峰部和波谷部之间为光滑过渡,波浪形相比直线型而言,抗压、缓冲以及减震等方面的能力均较强。同时,波浪状的加强件160可以丰富壳体140的振动模态,使得壳体140的各个谐振频率较为分散,从而降低壳体140共振时的振动幅度。
[0146]
继续参照图7所示,第二加强件162可以包括多个沿和壳体140壁面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凸筋部1621,各凸筋部1621相互连接,且不同凸筋部1621的延伸方向相互交错。
[0147]
该结构的加强件160同样能够丰富壳体140的振动模态,使得壳体140的各个谐振频率较为分散,从而降低壳体140共振时的振动幅度。
[014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7所示,第二加强件162中的多个凸筋部1621分别围成至少两个封闭区域170,两个封闭区域170可以位于壳体140的壁面的相对两侧。
[0149]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封闭区域170的划分区域以及区域数量不做进一步限定,示例性的,可以围成两个封闭区域170、三个封闭区域170或者多个封闭区域170,本实施例中,具体以围成两个封闭区域170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多个加强件160中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其中一个封闭区域170中,多个加强件160中的另一部分可以设置在另一个封闭区域170中。
[0150]
例如,参照图6所示,梯形状的加强件160和矩形状的加强件160可以设置在同一个封闭区域170中,蜂窝状的加强件160和矩形状的加强件160可以设置在同一个封闭区域170中。
[0151]
蜂窝状的加强件160,因其为多墙面的排列和一系列连续的网状结构,可以分散承担来自各方的压力,使得蜂窝结构对挤压力的抵抗,比任何圆形或正方形要高的多,即使是非常纤薄的材料,只要将其制作成蜂窝形状,就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0152]
梯形状的加强件160属于一种更为稳定的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制作时,能
够降低加强件160的整体中心位置,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壳体140的整体抗倾覆能力。
[0153]
通过设置梯形状和蜂窝状的加强件160,加强件160的排布方式比较多样,从而能在最大程度上丰富壳体140的振动模态,使得壳体140的各个谐振频率较为分散,从而降低壳体140共振时的振动幅度。
[015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照图6所示,至少两个加强件160可以围设出容置区180,容置区180围设于激励器130之外。
[0155]
其中,参照图6所示,梯形状的加强件160和矩形状的加强件160在其中一个封闭区域170中围设出一个容置区180,激励器130位于容置区180中;另外,蜂窝状的加强件160和矩形状的加强件160在另一个封闭区域170中围设出一个容置区180,激励器130位于容置区180中。
[0156]
通过围设出容置区180,并且激励器130位于容置区180中,这样,当激励器130振动并带动壳体140振动时,加强件160可从不同方位破坏原有壳体140的振动模态,降低壳体140共振时的振动幅度,进而达到降低振动杂音的目的。
[0157]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100,通过包括显示面板110,显示面板110用于显示图像,以便于用户观看;通过包括背光模组120,背光模组120包括背光板121和多个间隔设置的振动传递件122,背光板121与显示面板110间隔设置并形成气体层123,背光板121用于产生光,以实现亮度显示;通过形成有气体层123,气体层123与外部空气之间不会相互流通,并且该气体层123可以等效为一个阻尼弹簧,用于传递背光板121与显示面板110之间的振动;通过包括激励器130,激励器130用于带动背光板121振动,以使背光板121将振动传递至显示面板110,从而带动显示面板110振动发声;通过包括壳体140,壳体140具有腔体141,腔体141可对激励器130的装配起到防护的作用,从而避免外部的杂质损坏激励器130的问题;通过在壳体140的壁面上设置有加强件160,加强件160能提高壳体140的平整度和刚性;通过将加强件160的形状设置为不规则,这样,当壳体140处于振动状态时,能够在最大限度上破坏原有壳体140的振动模态,降低壳体140共振时的振动幅度,进而达到降低振动杂音的目的。
[015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