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变焦透镜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42470发布日期:2022-10-26 03:2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变焦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物侧至像侧沿光轴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光学变焦元件、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凹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焦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变焦透镜组件满足如下条件:2.0<f/epd;其中,f为所述自动变焦透镜组件的焦距,epd为所述自动变焦透镜组件的入瞳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焦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变焦透镜组件满足如下条件:0.1<r11/r12<0.5;其中,r11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2为所述第一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焦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变焦透镜组件满足如下条件:3.0<(r21+r22)/(r21-r22)<5.4;其中,r21为所述第二透镜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22为所述第二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焦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变焦透镜组件满足如下条件:0.05<tlens/ttl<0.1;其中,tlens为所述光学变焦元件的厚度,ttl为所述自动变焦透镜组件的总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焦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变焦透镜组件满足如下条件:15.0<f3/ct3<30.0;其中,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ct3为所述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焦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变焦透镜组件满足如下条件:4.70<f4/ct4<6.05;其中,f4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ct4为所述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焦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变焦透镜组件满足如下条件:2.3<r52/yc52<3.2;其中,r52为所述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yc52为所述第五透镜像侧表面的反曲
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焦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变焦透镜组件还包括光阑,所述光阑设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变焦透镜组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变焦透镜组件及电子设备,包括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第二和第三透镜之间设有光学变焦元件;第一、第三和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其余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一和第二透镜的物侧表面近光轴处为凸面、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及像侧表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中置式光学变焦元件与多片透镜进行光学组合,从而缩小了镜头的前端体积;同时,通过对各透镜的屈折力及面型进行合理搭配,在实现自动变焦的同时满足了限制镜头前段最大有效镜的要求,从而显著提高了镜头的解析力。头的解析力。头的解析力。


技术研发人员:林肖怡 陈天谋 袁嘉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2
技术公布日:2022/10/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