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补光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广播电视编导用补光灯支架。
背景技术:2.摄像补光灯也叫摄像灯、机头灯、新闻灯等。其主要作用是在缺乏光线条件情况下拍摄时提供辅助光线,以得到合理的画面素材。摄像补光灯已经具有调节亮度、色温,显示剩余电量等优良的操控性能。
3.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16052560u公开了一种广播电视编导用补光灯支架,包括立杆,所述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灯座,所述立杆的顶端铰接有悬臂,所述立杆中部安装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和悬臂首尾连接,且所述升降组件和悬臂之间安装设置有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与悬臂之间转动连接有装配板,所述装配板上可拆卸连接有补光灯本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广播电视编导用补光灯支架,通过升降组件、悬臂的设置,可调整悬臂的倾斜角度,进而改变补光灯的高度,且悬臂支撑补光灯悬挂在高处,不会对摄像设备造成阻碍,方便拍摄过程进行,通过角度调节组件的设置,可站在补光灯支架一侧调整补光灯的照射角度,无需将补光灯支架放倒调整,方便了调节过程。
4.现有技术中cn216052560u在进行使用时无法快速对补光灯进行限位和固定,且无法根据补光灯的实际大小进行调节和夹持,影响后期使用和操作,且无法根据实际照射的位置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广播电视编导用补光灯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广播电视编导用补光灯支架,包括底座、隔板和液压杆,所述底座的顶端面通过固定块焊接有固定架,所述隔板的顶端面焊接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侧端面固定有机箱,且机箱的侧端面通过第一转轴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限位板内固定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侧端面通过挡板安装有第二转轴。
7.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端面安装有万向轮,万向轮共设有四个,且四个万向轮相对底座呈矩形阵列分布。通过底座的底端面安装有万向轮,方便人员推动底座到达需要使用的位置。
8.优选的,所述隔板滑动套接在固定架上,且固定架的大小和隔板的内径大小相适配。通过隔板滑动套接在固定架上,方便将隔板安装在固定架上。
9.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和隔板的后端面均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内滑动套接有固定销。通过限位孔内滑动套接有固定销,使人员滑动隔板移动到不同的高度后通过固定销进行固定和限位。
10.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上焊接有第二固定件,且第二固定件和第一固定件内滑动
套接有补光灯本体。通过第二固定件和第一固定件内滑动套接有补光灯本体,方便对补光灯本体进行夹持和限位。
11.优选的,所述挡板背离第二转轴的一端焊接有第一限位杆,第一限位杆上滑动套接有第二限位杆,且第二限位杆背离第一限位杆的一端焊接在第二限位板内。通过第一限位杆上滑动套接有第二限位杆,使挡板与第二限位板进行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人员在对补光灯本体进行使用时,人员将补光灯本体滑动套接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内,套接后人员打开液压杆推动第二固定件将补光灯本体夹持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内,夹持后方便人员对补光灯本体进行固定,固定后保持补光灯本体使用时的稳定性,方便人员进行安装和限位,且方便根据实际大小的补光灯本体进行调节和使用。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隔板,人员在对补光灯本体进行夹持后,人员滑动隔板到达固定架的不同高度,到达后通过限位孔内滑动套接有固定销,使人员滑动隔板移动到不同的高度后通过固定销进行固定和限位,固定后人员外接电源打开动力装置带动第一转轴上第一固定件进行转动,第一固定件转动时带动补光灯本体进行转动,补光灯本体转动时第二固定件通过第二转轴与挡板进行连接后保持补光灯本体的转动,方便根据照射角度进行调节,方便人员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万向轮;2、底座;3、固定块;4、固定架;5、补光灯本体;6、隔板;7、机箱;8、第一限位板;9、第一转轴;10、第一固定件;11、第二固定件;12、第一限位杆;13、液压杆;14、第二限位杆;15、第二转轴;16、固定销;17、限位孔;18、第二限位板;19、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
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实施例一
23.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广播电视编导用补光灯支架,包括底座2、隔板6和液压杆13,底座2的顶端面通过固定块3焊接有固定架4,底座2的底端面安装有万向轮1,万向轮1共设有四个,且四个万向轮1相对底座2呈矩形阵列分布,通过底座2的底端面安装有万向轮1,方便人员推动底座2到达需要使用的位置。
24.隔板6的顶端面焊接有第一限位板8和第二限位板18,固定架4和隔板6的后端面均开设有限位孔17,且限位孔17内滑动套接有固定销16,通过限位孔17内滑动套接有固定销16,使人员滑动隔板6移动到不同的高度后通过固定销16进行固定和限位。
25.第一限位板8的侧端面固定有机箱7,且机箱7的侧端面通过第一转轴9设置有第一固定件10,第二限位板18内固定有液压杆13,且液压杆13的侧端面通过挡板19安装有第二转轴15,第二转轴15上焊接有第二固定件11,且第二固定件11和第一固定件10内滑动套接有补光灯本体5,通过第二固定件11和第一固定件10内滑动套接有补光灯本体5,方便对补光灯本体5进行夹持和限位。
26.挡板19背离第二转轴15的一端焊接有第一限位杆12,第一限位杆12上滑动套接有第二限位杆14,且第二限位杆14背离第一限位杆12的一端焊接在第二限位板18内,通过第一限位杆12上滑动套接有第二限位杆14,使挡板19与第二限位板18进行连接,连接后保持挡板19使用时的稳定性。
27.基于实施例1所示:人员在对补光灯本体5进行使用时,人员将补光灯本体5滑动套接在第一固定件10和第二固定件11内,套接后人员打开液压杆13推动第二固定件11将补光灯本体5夹持第一固定件10和第二固定件11内,夹持后方便人员对补光灯本体5进行固定,固定后保持补光灯本体5使用时的稳定性,方便人员进行安装和限位,且方便根据实际大小的补光灯本体5进行调节和使用。
28.实施例二
29.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广播电视编导用补光灯支架,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底座2、隔板6和液压杆13,底座2的顶端面通过固定块3焊接有固定架4,隔板6的顶端面焊接有第一限位板8和第二限位板18,隔板6滑动套接在固定架4上,且固定架4的大小和隔板6的内径大小相适配,通过隔板6滑动套接在固定架4上,方便将隔板6安装在固定架4上。
30.第一限位板8的侧端面固定有机箱7,且机箱7的侧端面通过第一转轴9设置有第一固定件10,第一转轴9需要提供动力装置以使得其正常工作,并且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机箱7内安装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的提供司空见惯,其均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动力装置带动第一转轴9发生转动。
31.第二限位板18内固定有液压杆13,且液压杆13的侧端面通过挡板19安装有第二转轴15。
32.基于实施例2所示:人员在对补光灯本体5进行夹持后,人员滑动隔板6到达固定架4的不同高度,到达后通过限位孔17内滑动套接有固定销16,使人员滑动隔板6移动到不同
的高度后通过固定销16进行固定和限位,固定后人员外接电源打开动力装置带动第一转轴9上第一固定件10进行转动,第一固定件10转动时带动补光灯本体5进行转动,补光灯本体5转动时第二固定件11通过第二转轴15与挡板19进行连接后保持补光灯本体5的转动。
3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