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光学元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2.随着便携式智能设备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市场对智能设备的拍照功能有了更多需求,尤其是后置主摄镜头的使用频率高,对其像质的要求也高。因此为提升像质,后置主摄镜头所含镜片数量逐渐增加。相应的,镜片成型难度以及镜头组装难度也随之增大。
3.对于多片数的成像镜头而言,单颗镜头空间占比变小及模组小型化给设计加大了难度,当成像镜头的镜筒和间隔元件设计不合理时,还容易出现光学透光效果不好、空间搭配不合理、杂光严重等问题,进而影响镜头的整体品质。因此,如何使光学成像系统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兼具大像面、长后焦以及低杂光的良好光学性能,是本领域设计者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4.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系统,该光学成像系统包括:透镜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以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其中,第二透镜为弯月形透镜;多个间隔元件,包括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五间隔元件以及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六间隔元件;以及镜筒,用于容纳透镜组和多个间隔元件;其中,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f、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第六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6m与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5m满足:2.5《f
×
tan(semi-fov)/(d6m-d5m)《11.5。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满足:-7.5《r10/r11《-1.5。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以及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中至少一个间隔元件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内径相等,且外径相等。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以及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其中,第三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3m、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34、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2s、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23满足:32.0《d3m/t34+d2s/t23《125.5。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其中,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1s、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1m、第一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1、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12与
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满足:1.0《(d1s-d1m)/(cp1-t12+ct2)《6.5。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以及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其中,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2s、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1m、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满足:7.5《(d2s+d1m)/(r1-r3)《16.0。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其中,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第四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4与第五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5满足:1.0《(ct4+ct5)/(cp4+cp5)《55.5。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其中,第六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6s、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1s、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满足:4.5《(d6s+d1s)/(r1+r11)《9.5。
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以及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其中,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f、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组合焦距f56、第三间隔元件与第六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间隔ep36与第一间隔元件至第六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之和∑cp满足:3.5《(f+f56)/(ep36-∑cp)《15.5。
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其中,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4m、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4s、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满足:0《d4m/r9+d4s/r8《6.0。
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其中,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4s、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5m、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与第六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满足:-41.5《(d4s-d5m)/(r9+r11)《12.5。
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其中,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第四间隔元件与第五间隔元件在光轴上的间隔ep45、第五间隔元件与第六间隔元件在光轴上的间隔ep56满足:4.0《(f5-f7)/(ep45+ep56)《12.5。
1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以及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其中,镜筒沿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l、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d、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任意相邻两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之和∑at、第一间隔元件至第六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之和∑cp满足:4.5《(l+td)/(∑at-∑cp)《14.5。
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5m、第六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6m、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满足:5.5《
(d5m+d6m)/(ct5+ct6)《11.5。
1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其中,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4m、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4s、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t45满足:0.5《(d4m-d4s)/(ct4-t45)《6.0。
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f、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圈数fno、镜筒靠近像侧的像侧端的外径d0m与镜筒靠近像侧的像侧端的内径d0m满足:10.5《f
×
fno/(d0m-d0m)《44.5。
2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镜筒沿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l、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d、镜筒靠近像侧的像侧端的外径d0m、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之和∑ct满足:5.0《(l-d0m)/(bfl-∑ct)《19.5。
22.本技术提供的光学成像系统包括多个透镜、多个间隔元件以及镜筒,通过控制各透镜的光焦度及第二透镜的面型,保证了光学成像系统实现大像面、长后焦的良好光学性能;在透镜之间合理设置间隔元件,有利于增强镜头的稳定性以及便于后期调整镜头mtf性能且同时有效的吸收通过透镜折射后的多余光线,减少杂光,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通过约束第五间隔元件、第六间隔元件的口径差,防止光线陡升或者陡降,可有效的保证外视场的相对照度,能够合理限制入射光线的范围,剔除边缘质量较差的光线,提高镜头的成像质量。
附图说明
2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4.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排布图以及部分参数的示意图;
25.图2a至图2c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a至图3d分别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系统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27.图4a至图4c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a至图5d分别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系统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29.图6a至图6c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30.图7a至图7d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系统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将参考附图对本技术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
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32.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技术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33.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34.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靠近被摄物体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
35.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36.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3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例如,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的透镜组(即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镜筒及间隔元件之间可以任意组合,不限于一个实施例中的透镜组只能与该实施例的镜筒、间隔元件等组合。
38.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排布图以及部分参数的示意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一些本领域经常用到透镜的参数例如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未在图1中示出,图1仅示例性示出本技术的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的镜筒以及间隔元件的部分参数,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如图1所示:
39.ep12表示第一间隔元件与第二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间隔距离;
40.cp1表示第一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
41.cp6表示第六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
42.l表示镜筒沿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即镜筒的靠近物侧的物侧端至镜筒的靠近像侧的像侧端沿光轴方向的距离);
43.d0s表示镜筒靠近物侧的物侧端的外径;
44.d0s表示镜筒靠近物侧的物侧端的内径;
45.d1s表示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
46.d1s表示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
47.d1m表示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
48.d1m表示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
49.d0m表示镜筒靠近像侧的像侧端的外径;
50.d0m表示镜筒靠近像侧的像侧端的内径;
51.d6s表示第六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
52.d6s表示第六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
53.d6m表示第六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以及
54.d6m表示第六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
55.以下对本技术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56.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系统包括镜筒以及设置在镜筒内的透镜组和多个间隔元件,透镜组包括: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
57.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七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中,第二透镜为弯月形透镜,通过控制各透镜的光焦度及第二透镜的面型,保证了光学成像系统实现大像面、长后焦的良好光学性能。
58.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包括至少四个间隔元件,间隔元件有利于保证镜头组立的稳定性,可有效保证镜头中空气间隙的厚度,使镜头光学参数符合设计要求,防止组装后透镜与透镜有效径面在光轴方向发生干涉,同时可有效拦截杂散光,避免镜头外观问题发生及性能异常问题,提高外观及性能良率。
59.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可以包括:第一间隔元件、第二间隔元件、第三间隔元件、第四间隔元件、第五间隔元件以及第六间隔元件,其中,第一间隔元件置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二间隔元件置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三间隔元件置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四间隔元件置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五间隔元件置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六间隔元件置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通过第二间隔元件遮挡部分光路,既在一定范围内减小了彗差等像差,又保证相对照度在可接受状态。第三间隔元件能够限制第三透镜机构部分的光路射出,可以遮挡透镜机构部分产生的杂散光光路,进而提升有效光路的入射保证外视场的相对照度。
60.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中至少一个间隔元件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内径相等,且外径相等。由于间隔元件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内径、外径均相等,因此组装过程中无需区分正反,使得镜头组装过程中难度大大降低,示例性,物侧面和像侧面的内径、外径均相等的间隔元件可以是较薄的间隔元件(通常厚度在0.05mm以下)。
61.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2.5《f
×
tan(semi-fov)/(d6m-d5m)《11.5,其中,f为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semi-fov为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半视场角,d6m为第六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5m为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更
具体地,f、semi-fov、d6m和d5m进一步可满足:4.2《f
×
tan(semi-fov)/(d6m-d5m)《10.0。满足2.5《f
×
tan(semi-fov)/(d6m-d5m)《11.5,在透镜之间合理设置间隔元件,有利于增强镜头的稳定性以及便于后期调整镜头mtf性能且同时有效的吸收通过透镜折射后的多余光线,减少杂光,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通过约束第五间隔元件、第六间隔元件的口径差,防止光线陡升或者陡降,可有效的保证外视场的相对照度,能够合理限制入射光线的范围,剔除边缘质量较差的光线,提高镜头的成像质量。
62.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7.5《r10/r11《-1.5,其中,r10为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为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r10和r11进一步可满足:-6.6《r10/r11《-2.3。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主要承担光线传播角度由小到大的过渡作用,满足-7.5《r10/r11《-1.5,一方面有助于满足了设计的光圈大小,另外保证了边缘视场的相对照度大小。
63.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32.0《d3m/t34+d2s/t23《125.5,其中,d3m为第三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t34为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d2s为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t23为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更具体地,d3m、t34、d2s和t23进一步可满足:36.0《d3m/t34+d2s/t23《125.0。满足32.0《d3m/t34+d2s/t23《125.5,限制光学成像系统中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可减小部分镜片表面光线的偏折,从而降低公差敏感度。
64.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1.0《(d1s-d1m)/(cp1-t12+ct2)《6.5,其中,d1s为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1m为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cp1为第一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t12为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ct2为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更具体地,d1s、d1m、cp1、t12和ct2进一步可满足:2.0《(d1s-d1m)/(cp1-t12+ct2)《6.1。满足1.0《(d1s-d1m)/(cp1-t12+ct2)《6.5,能够调整透镜间的空气间隔,降低场曲的敏感性,同时提升对透镜的厚度控制,有利于提升透镜的可成型性,此外,管控各透镜的中心厚度和约束透镜间的间隔,能保证镜头光学系统的稳定性,以获得良好的成像效果。
65.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7.5《(d2s+d1m)/(r1-r3)《16.0,其中,d2s为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1m为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r1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为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d2s、d1m、r1和r3进一步可满足:8.0《(d2s+d1m)/(r1-r3)《15.0。满足7.5《(d2s+d1m)/(r1-r3)《16.0,能够合理限制通过第一透镜射出与入射第二透镜的光路范围,剔除边缘质量较差的光线,并且能够有效提升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组立承靠的稳定性,降低透镜间组立结构的敏感性,提升镜头的成像质量。
66.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1.0《(ct4+ct5)/(cp4+cp5)《55.5,其中,ct4为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为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p4为第四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5为第五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更具体地,ct4、ct5、cp4和cp5进一步可满足:1.6《(ct4+ct5)/(cp4+cp5)《54.4。满足1.0《(ct4+ct5)/(cp4+cp5)《55.5,约束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第四间隔元件、第五间隔元件的厚度在合理范围,有利于平衡优化中减小了轴外视场的子午像散量。
67.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4.5《(d6s+d1s)/(r1+r11)《9.5,其中,d6s为第六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1s为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r1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为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d6s、d1s、r1和r11进一步可满足:5.1《(d6s+d1s)/(r1+r11)《8.7。满足4.5《(d6s+d1s)/(r1+r11)《9.5,有利于对入射及出射光线范围进行限制,进而将外视场相对照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还有利于减小组装承靠段差,提升组装稳定性。
68.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3.5《(f+f56)/(ep36-∑cp)《15.5,其中,f为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f56为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组合焦距,ep36为第三间隔元件与第六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间隔,∑cp为第一间隔元件至第六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之和。更具体地,f、f56、ep36和∑cp进一步可满足:4.4《(f+f56)/(ep36-∑cp)《14.8。满足3.5《(f+f56)/(ep36-∑cp)《15.5,有利于在ttl锁定的情况下,使bfl足够长以满足模组中其它部件的空间大小,同时保证系统的通光口径在要求范围。
69.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0《d4m/r9+d4s/r8《6.0,其中,d4m为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4s为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r9为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8为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d4m、r9、d4s和r8进一步可满足:0.6《d4m/r9+d4s/r8《5.0。满足0《d4m/r9+d4s/r8《6.0,控制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与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有利于限制第四透镜的出射光线强度,改善第四透镜的内反杂光,同时结合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与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的比值,进一步限制第五透镜机构长度,更有利于镜片成型并改善组装过程中良率波动的问题。
70.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41.5《(d4s-d5m)/(r9+r11)《12.5,其中,d4s为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5m为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r9为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为第六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d4s、d5m、r9和r11进一步可满足:-41.0《(d4s-d5m)/(r9+r11)《11.6。满足-41.5《(d4s-d5m)/(r9+r11)《12.5,通过控制第四间隔元件、第五间隔元件内径落差与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的曲率半径的比值限制了透镜的光焦度,防止因镜片弯曲程度过大导致的杂光问题,同时控制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与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有利于控制第五透镜两侧的光线落差,拦截外视场多余光线,提高成像质量。
71.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4.0《(f5-f7)/(ep45+ep56)《12.5,其中,f5为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7为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ep45为第四间隔元件与第五间隔元件在光轴上的间隔,ep56为第五间隔元件与第六间隔元件在光轴上的间隔。更具体地,f5、f7、ep45和ep56进一步可满足:4.8《(f5-f7)/(ep45+ep56)《11.4。满足4.0《(f5-f7)/(ep45+ep56)《12.5,有利于合理限制通过第五透镜出射与入射第七透镜的光路范围,剔除边缘质量较差的光线,并且能够有效提升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与第七透镜组立承靠的稳定性,降低透镜间组立结构的敏感性,提升镜头的成像质量。
72.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4.5《(l+td)/(∑at-∑cp)《14.5,其中,l为镜筒沿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td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at为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任意相邻两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之
和,∑cp为第一间隔元件至第六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之和。更具体地,l、td、∑at和∑cp进一步可满足:5.7《(l+td)/(∑at-∑cp)《12.2。满足4.5《(l+td)/(∑at-∑cp)《14.5,通过限制镜头本体长度以实现镜头轻薄化,进而实现长后焦以便为马达预留更大行程空间,实现清晰对焦效果,同时合理分配透镜与间隔元件的位置关系,降低镜头场区敏感度,有利于量产良率的提升。
73.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5.5《(d5m+d6m)/(ct5+ct6)《11.5,其中,d5m为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6m为第六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ct5为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为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更具体地,d5m、d6m、ct5和ct6进一步可满足:6.2《(d5m+d6m)/(ct5+ct6)《10.2。满足5.5《(d5m+d6m)/(ct5+ct6)《11.5,限制第五间隔元件和第六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与相邻透镜中心厚度的比值,实际上是对透镜出射光线加以限制,在改善镜片内反杂光的同时又消除外视场光线对轴外像差的影响,提成像质。相应的也约束了第五、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使镜片更加均匀在合理加工范围。
74.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0.5《(d4m-d4s)/(ct4-t45)《6.0,其中,d4m为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4s为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ct4为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t45为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更具体地,d4m、d4s、ct4和t45进一步可满足:1.2《(d4m-d4s)/(ct4-t45)《5.0。满足0.5《(d4m-d4s)/(ct4-t45)《6.0,既有利于增强第四透镜的结构稳定性,同时组立过程汇总受力传导均匀,降低第三透镜与第五透镜中心受力的变化量,还有利于合理分布第三透镜与第五透镜在光学成像系统中的分布位置,降低第四透镜分别与第三透镜、第五透镜的间隙场曲敏感性,从而使光学系统获得良好的成像效果。
75.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10.5《f
×
fno/(d0m-d0m)《44.5,其中,f为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fno为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圈数,d0m为镜筒靠近像侧的像侧端的外径,d0m为镜筒靠近像侧的像侧端的内径。更具体地,f、fno、d0m和d0m进一步可满足:11.3《f
×
fno/(d0m-d0m)《43.1。满足10.5《f
×
fno/(d0m-d0m)《44.5,在固定镜筒的像侧肉厚的情况下约束镜头的光圈及有效焦距的大小,有利于保证系统的通光量在所需范围以及放大倍率的大小。
76.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5.0《(l-d0m)/(bfl-∑ct)《19.5,其中,l为镜筒沿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td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d0m为镜筒靠近像侧的像侧端的外径,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到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ct为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之和。更具体地,f、fno、d0m和d0m进一步可满足:6.2《(l-d0m)/(bfl-∑ct)《18.8。满足5.0《(l-d0m)/(bfl-∑ct)《19.5,通过限制光学本体长度达到满足透镜加工的要求,同时轴向减小镜头本体长度,在不影响进光量的前提下合理分配透镜空气间隙以提升制程良率。
77.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f可以例如在9.8mm至12.6mm的范围内,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可以例如在9.8mm与10.7mm的范围内,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可以例如在-18.4mm至-13.2mm的范围内,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可以例如在-78.9mm至-28.0mm的范围内,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可以例如在-37.7mm至32.5mm的范围内,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可以例如在5.4mm至14.5mm的范围内,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可以例如在
7.2mm至15.9mm的范围内,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可以例如在-8.2mm至-5.8mm的范围内。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圈数fno可以满足1.8《fno《2.1;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可以满足29.7
°
《semi-fov《33.0
°
;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总长度ttl可以满足11.7mm《ttl《14.8mm。
78.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镜筒沿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l与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f满足:0.7<l/f<0.9,合理控制光学成像系统的l和f的比值,有利于保持光学成像系统的小型化特征,以及获得合理的光学有效焦距。
79.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各透镜的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镜面为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可选地,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中的所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镜面。
80.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光学成像系统还可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
81.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系统可采用多片镜片,例如上文的七片。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以及各间隔元件的排布等,使透镜与镜筒配合的各档位跨度较为均匀,增强了光线汇聚的能力,保证了光学成像系统长后焦、大像面的良好成像质量。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光学成像系统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七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光学成像系统不限于包括七个透镜。如果需要,该光学成像系统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
82.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具体实施例。
83.实施例1
84.以下参照图2a至图3d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图2a至图2c分别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的结构示意图。
85.如图2a至图2c所示,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均分别包括镜筒p0、透镜组e1~e7以及多个间隔元件p1~p6。
86.如图2a至图2c所示,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采用相同的透镜组,该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以及第七透镜e7。其中,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凹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87.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的透镜组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有效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088][0089][0090]
表1
[0091]
在本示例中,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的有效焦距f为12.50mm,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的光学总长度ttl为14.70mm,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为32.93
°
,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的光圈数fno为2.09。
[0092]
在实施例1中,第一透镜e1至第七透镜e7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0093][0094]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表2-1和表2-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4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
10
、a
12
、a
14
、a
16
、a
18
、a
20
、a
22
、a
24
、a
26
、a
28
和a
30
。
[0095]
面号a4a6a8a10a12a14a16s11.32e-013.53e-021.19e-023.24e-038.74e-04-2.16e-04-4.46e-04s23.48e-01-1.48e-022.01e-02-6.87e-03-8.19e-04-1.88e-031.30e-03s3-1.03e+00-5.32e-02-1.73e-02-1.36e-02-3.83e-031.02e-031.12e-03s4-1.96e-018.84e-02-3.82e-03-5.96e-03-2.27e-033.07e-038.79e-04s5-9.44e-012.72e-02-1.24e-021.17e-04-3.39e-04-2.00e-04-3.35e-04
s6-1.07e+001.20e-01-7.90e-034.13e-03-2.17e-03-1.67e-03-1.22e-03s73.93e-01-6.69e-022.83e-021.58e-03-1.41e-04-7.97e-04-8.39e-04s8-4.80e-013.39e-022.85e-021.60e-025.38e-033.72e-035.45e-05s9-2.24e+003.66e-015.72e-03-2.19e-024.51e-035.41e-03-3.48e-03s10-2.27e+001.55e-014.09e-029.19e-032.18e-02-1.94e-03-6.35e-03s115.52e-02-1.17e-01-1.39e-012.63e-024.67e-024.83e-03-1.44e-03s123.11e+00-1.41e-013.35e-03-6.93e-023.32e-02-5.83e-035.14e-03s13-1.78e+004.97e-016.06e-02-1.03e-01-1.66e-024.03e-031.74e-02s14-7.75e+001.70e+00-3.33e-011.30e-01-7.75e-022.28e-02-1.50e-02
[0096]
表2-1
[0097][0098][0099]
表2-2
[0100]
如图2a至图2c所示,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均分别包括第一间隔元件p1、第二间隔元件p2、第三间隔元件p3、第四间隔元件p4、第五间隔元件p5、第六间隔元件p6,其中,第一间隔元件p1置于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且与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二间隔元件p2置于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且与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三间隔元件p3置于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且与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四间隔元件p4置于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且与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五间隔元件p5置于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且与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六间隔元件p6置于第六透镜e6的像侧面且与第六透镜e6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
[0101]
如图2a所示,光学成像系统1001的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置于第一间隔元件p1的像侧面且与第一间隔元件p1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一辅助间隔元件p1b以及置于第四间隔元件p4的像侧面且与第四间隔元件p4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四辅助间隔元件p4b;如图2b所示,光学成像系统1002的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置于第一间隔元件p1的像侧面且与第一间隔元件p1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一辅助间隔元件p1b;如图2c所示,光学成像系统1003的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置于第四间隔元件p4的像侧面且与第四间隔元件p4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四辅助间隔元件p4b。
[0102]
上述间隔元件可以阻拦外部多余的光线进入,使镜片与镜筒更好地承靠,并且增
强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的结构稳定性。
[0103]
表3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的间隔元件以及镜筒的基本参数。
[0104][0105][0106]
表3
[0107]
图3a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3b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3c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3d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3a至图3d可知,实施例1所给出的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08]
实施例2
[0109]
以下参照图4a至图5d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4a至图4c分别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的结构示意图。
[0110]
如图4a至图4c所示,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均分别包括镜筒p0、透镜组e1~e7以及多个间隔元件p1~p6。
[0111]
如图4a至图4c所示,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采用相同的透镜组,该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
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以及第七透镜e7。其中,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0112]
在本示例中,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的有效焦距f为10.19mm,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的光学总长度ttl为12.04mm,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为29.75
°
,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的光圈数fno为1.85。
[0113]
表4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的透镜组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有效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5-1和表5-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14][0115]
表4
[0116][0117][0118]
表5-1
[0119]
面号a18a20a22a24a26a28a30s1-1.24e-058.54e-063.34e-06-1.15e-06-5.97e-060.00e+000.00e+00s21.26e-04-7.31e-052.42e-05-2.57e-051.54e-050.00e+000.00e+00s31.22e-04-4.86e-051.67e-05-2.17e-056.37e-06-6.28e-071.48e-06s4-6.67e-05-7.23e-05-5.13e-05-2.83e-05-9.94e-060.00e+000.00e+00s5-1.09e-04-1.16e-04-6.84e-05-4.87e-05-2.52e-05-1.20e-050.00e+00s65.83e-06-8.77e-05-1.75e-06-2.01e-05-2.96e-060.00e+000.00e+00s71.36e-04-7.04e-053.48e-05-1.39e-051.75e-060.00e+000.00e+00s86.50e-04-2.76e-041.18e-04-5.27e-052.11e-05-4.07e-060.00e+00s95.13e-04-3.84e-041.22e-04-5.06e-052.69e-050.00e+000.00e+00s101.28e-045.60e-05-1.00e-04-1.67e-052.40e-072.25e-050.00e+00s11-1.14e-051.52e-04-3.19e-053.83e-05-9.84e-061.63e-05-3.89e-06s12-7.20e-045.66e-042.03e-042.17e-05-1.15e-04-6.72e-060.00e+00s131.12e-033.43e-04-1.62e-05-5.57e-05-6.50e-051.27e-050.00e+00s142.56e-03-1.16e-035.65e-04-2.42e-041.23e-04-4.27e-052.34e-05
[0120]
表5-2
[0121]
如图4a至图4c所示,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均分别包括第一间隔元件p1、第二间隔元件p2、第三间隔元件p3、第四间隔元件p4、第五间隔元件p5、第六间隔元件p6,其中,第一间隔元件p1置于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且与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二间隔元件p2置于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且与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三间隔元件p3置于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且与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四间隔元件p4置于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且与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五间隔元件p5置于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且与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六间隔元件p6置于第六透镜e6的像侧面且与第六透镜e6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
[0122]
如图4a所示,光学成像系统2001的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置于第三间隔元件p3的像侧面且与第三间隔元件p3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三辅助间隔元件p3b。
[0123]
上述间隔元件可以阻拦外部多余的光线进入,使镜片与镜筒更好地承靠,并且增强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的结构稳定性。
[0124]
表6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的间隔元件以及镜筒的基本参数。
[0125][0126][0127]
表6
[0128]
图5a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5b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5c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5d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5a至图5d可知,实施例2所给出的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29]
实施例3
[0130]
以下参照图6a至图7d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图6a至图6c分别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的结构示意图。
[0131]
如图6a至图6c所示,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均分别包括镜筒p0、透镜组e1~e7以及多个间隔元件p1~p6。
[0132]
如图6a至图6c所示,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采用相同的透镜组,该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
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以及第七透镜e7。其中,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凹面。第六透镜e6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凸面。第七透镜e7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3为凸面,像侧面s14为凹面。滤光片e8具有物侧面s15和像侧面s16。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6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7上。
[0133]
在本示例中,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的有效焦距f为9.81mm,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的光学总长度ttl为11.80mm,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的最大半视场角semi-fov为32.46
°
,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的光圈数fno为1.85。
[0134]
表7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的透镜组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有效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8-1和表8-2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35][0136]
表7
[0137][0138][0139]
表8-1
[0140]
面号a18a20a22a24a26a28a30s1-1.97e-05-5.09e-061.68e-066.25e-064.31e-060.00e+000.00e+00s24.01e-05-1.36e-051.33e-05-2.12e-065.44e-060.00e+000.00e+00s36.24e-052.72e-062.56e-056.70e-061.38e-052.60e-064.40e-06s4-1.11e-04-5.97e-05-2.66e-05-1.18e-050.00e+000.00e+000.00e+00s5-4.38e-05-4.49e-05-2.80e-05-1.83e-05-7.68e-06-5.39e-060.00e+00s64.47e-04-2.05e-041.06e-042.70e-060.00e+000.00e+000.00e+00s75.00e-04-2.92e-041.56e-04-6.81e-06-1.03e-06-4.00e-061.59e-06s88.69e-04-3.57e-041.89e-04-8.28e-053.88e-05-1.79e-054.69e-06s96.79e-04-4.42e-041.74e-04-8.52e-054.90e-05-1.34e-051.12e-05s10-2.43e-042.01e-057.89e-064.57e-052.56e-051.13e-050.00e+00s11-3.43e-04-1.16e-04-6.73e-05-9.97e-06-9.08e-06-1.33e-05-2.85e-06s12-9.45e-045.96e-042.76e-052.68e-05-6.01e-051.99e-053.91e-06s135.28e-044.74e-04-9.47e-05-2.54e-05-1.32e-042.18e-05-1.92e-05s142.47e-03-1.63e-035.83e-04-3.93e-041.32e-04-6.66e-054.36e-05
[0141]
表8-2
[0142]
如图6a至图6c所示,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均分别包括第一间隔元件p1、第二间隔元件p2、第三间隔元件p3、第四间隔元件p4、第五间隔元件p5、第六间隔元件p6,其中,第一间隔元件p1置于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且与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二间隔元件p2置于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且与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三间隔元件p3置于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且与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四间隔元件p4置于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且与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五间隔元件p5置于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且与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第六间隔元件p6置于第六透镜e6的像侧面且与第六透镜e6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
[0143]
如图6a所示,光学成像系统3001的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置于第一间隔元件p1的像侧面且与第一间隔元件p1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一辅助间隔元件p1b以及置于第四间
隔元件p4的像侧面且与第四间隔元件p4的像侧面至少部分接触的第四辅助间隔元件p4b。
[0144]
上述间隔元件可以阻拦外部多余的光线进入,使镜片与镜筒更好地承靠,并且增强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的结构稳定性。
[0145]
表9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的间隔元件以及镜筒的基本参数。
[0146]
参数/光学成像系统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光学成像系统3003d1s5.1645.6055.071d1m5.1646.0215.071d1s7.1008.7647.617d1m7.1008.7007.617d2s7.3007.5267.789d3m4.7354.7354.681d4s4.8416.4224.976d4m7.5009.0008.900d5m5.2025.1455.182d6m6.6786.0326.018d6s9.76810.1689.600d0m10.09911.01110.444d0m11.00012.20012.040cp40.0180.7300.580ep451.1500.4300.390cp50.0180.0180.018ep561.6831.3731.163l7.8007.8307.700∑cp0.1081.2740.670ep363.3593.1592.909cp10.0180.4680.018
[0147]
表9
[0148]
图7a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7b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7c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图7d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7a至图7d可知,实施例3所给出的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49]
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系统1001、1002、1003、2001、2002、2003、3001、3002和3003满足表10中所示的关系。
[0150][0151][0152]
表10
[0153]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电子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成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成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成像模块。该成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光学成像系统。
[0154]
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