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拆解FPC的显示模组及涂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49899发布日期:2023-01-24 23:08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于拆解FPC的显示模组及涂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易于拆解fpc的显示模组及涂布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模组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易于拆解fpc的显示模组及涂布装置。


背景技术:

2.手机类显示模组,为了疏导esd,通常会在主屏fpc背面开窗露铜,通过导电双面粘,将露铜位置与背光铁壳粘在一起,实现接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因为背光铁壳处理不恰当、fpc露铜位处理不恰当,或者受到污染,造成了粘接界面达因值下降,使得导电双面粘粘贴不牢,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脱离、起翘的问题,导致露铜位没有接地,无法疏导esd,使得主屏受到esd破坏,造成ic损伤等严重质量问题。
3.现有的申请号为201920988999.3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背光模组,包括盖板、传感器、上偏光片、液晶显示板以及下偏光片,在下偏光片的下表面的一侧还依次设有导光板以及反射膜,以及设于反射膜下表面的背光胶铁,在液晶显示板的上表面胶合设有驱动ic以及模组fpc,在驱动ic的外部包覆有导电铜箔,导电铜箔与模组fpc的漏铜电性连接,且模组fpc与背光胶铁电性连接,在模组fpc的下表面还依次设有背光遮光胶以及背光fpc,背光fpc通过灯胶与导光板相胶合,在导光板的底端设有led灯,模组fpc与背光fpc为电性连接,在模组fpc上还设有tvs管。
4.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模组fpc的顶端与液晶显示板的自由末端之间为胶合连接,即为胶接,由于每个项目的fpc设计不一样,因此每个项目都需要设计一张导电双面粘,这使得各个型号的导电双面粘不存在替换性,每次开模都需要重新制作刀模冲切导电双面粘,增加开发成本和周期。而且,在项目开发的前期阶段,如果试验样品出现了问题,需要拆解模组进行分析,这时,通常需要将粘贴在背光铁框上的fpc剥离下来。在剥离fpc的过程中,由于导电双面粘的粘结,在剥离时用力不当,就容易扯断fpc,最终无法分析样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拆解fpc的显示模组及涂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在剥离fpc的过程中,由于导电双面粘的粘结,在剥离时用力不当,就容易扯断fpc,最终无法分析样品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于拆解fpc的显示模组及涂布装置,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易于拆解fpc的显示模组,包括:盖板、背光、石墨片、主屏fpc和背光fpc,所述背光fpc顶端为漏铜区,所述漏铜区与背光的铁壳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漏铜区表面涂有永磁涂层。
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一种优化实施方式,组成显示组件,优选的,所述背光、石墨片、主屏fpc和背光fpc均嵌设在盖板内,组成显示模组。
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一种优化实施方式,涂布永磁涂层,优选的,所述漏铜区
朝向背光的铁框面,所述永磁涂层远离背光的铁框面。
10.一种显示模组的涂布装置,所述涂布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滚涂部件,所述滚涂部件包括滚筒、滑架和转轴,所述机体内垂直开设有第一滑腔,所述滑架垂直滑动嵌设在第一滑腔内,所述滚筒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滑架内,所述滑架底部中空,且垂直开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底部朝向滚筒顶端,所述滚筒外表面与滑架底面留有间隙,所述机体内设有输液部件,所述输液部件与滑架中空部导通,所述溢流口顶端与滑架中空部导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一种优化实施方式,支撑机体的移动,优选的,所述机体底部对称设有四组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滚轮、滑杆、销轴和弹簧、所述机体内垂直开设有四个第二滑腔,所述滑杆垂直滑动安装在第二滑腔内,所述弹簧垂直设置在第二滑腔内,且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滑腔内顶壁和滑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滚轮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滑杆底部,所述滚涂部件通过升降部件与其中一组支撑部件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一种优化实施方式,对滚涂部件进行升降,便于封存,优选的,所述升降部件包括第一齿条、第二齿条、第一齿轮和撑杆,所述机体内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置腔,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撑杆转动安装在第一安置腔内,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垂直固定安装在滑架和滑杆顶端,且均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一种优化实施方式,对滚涂部件进行封存,防止涂布原料被污染,优选的,所述机体底部设有封堵部件,所述封堵部件用于将滚涂部件封存在机体内,所述封堵部件包括滑板和清洁层,所述滑板通过推拉部件水平滑动安装在机体底面,所述清洁层固定安装在滑板底面。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一种优化实施方式,带动滑板移动,优选的,所述推拉部件包括滑块、螺杆、连板、螺杆、第二齿轮和第三齿条,所述机体内水平开设有第二安置腔,所述滑块水平滑动嵌设在第二安置腔内,所述滑板顶端与滑块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板垂直固定安装在滑块顶端,所述螺杆水平转动套设在机体内,且两端分别穿入其中一个第二滑腔和第二安置腔内,所述螺杆位于第二安置腔内的一端螺纹套设在连板内,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套接在螺杆位于第二安置腔内的一端,所述第三齿条垂直固定安装在滑杆侧面,且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一种优化实施方式,输送涂布原料,优选的,所述输液部件包括储液箱、软管和注液管,所述储液箱固定安装在机体内,所述机体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软管位于容纳腔内,且两端分别与滑架内中空部和储液箱内部导通,所述注液管固定套接在机体内,且与储液箱内部导通,所述注液管顶端套有可拆卸式的封盖。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的一种优化实施方式,便于装置的把持,优选的,所述机体两侧固定安装有防滑层,两个所述防滑层上均开设有防滑纹。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永磁涂层的吸附力取代电双面粘,降低了成本,在产线生产过程中,也减少了贴附导电双面粘的动作,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良率,永磁涂层取消了对背光的铁框、背光fpc的漏铜区的达因值要求,不会因为背光的铁框、背光fpc的漏铜区受污染造成接地失效,设置永磁涂层,在后期分析不良品时,容易拆解背光fpc,便于解除背光fpc与背光的铁框的贴合状态,避免背光fpc被扯断;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涂布装置,可在批量作业时,快速对漏铜区进行涂层工作,提
高生产率,同时,可在涂层之前,对待涂区域进行清洁,在涂层工作结束后,将滚涂部件封存,避免暴露,防止污染。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于拆解fpc的显示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于拆解fpc的显示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一种应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显示模组的涂布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一种应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显示模组的涂布装置的后视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一种应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显示模组的涂布装置的正视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一种应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显示模组的涂布装置图4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27.图中标号说明:
28.1、盖板;2、背光;3、石墨片;4、主屏fpc;5、背光fpc;6、漏铜区;7、永磁涂层;8、机体;9、滚筒;10、滑架;11、转轴;12、第一滑腔;13、溢流口;14、滚轮;15、滑杆;16、销轴;17、弹簧;18、第二滑腔;19、第一齿条;20、第二齿条;21、第一齿轮;22、撑杆;23、第一安置腔;24、滑板;25、清洁层;26、防滑层;27、滑块;28、封盖;29、连板;30、螺杆;31、第二齿轮;32、第三齿条;33、第二安置腔;34、储液箱;35、软管;36、注液管;37、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30.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于拆解fpc的显示模组,包括:盖板1、背光2、石墨片3、主屏fpc4和背光fpc5,背光fpc5顶端为漏铜区6,漏铜区6与背光2的铁壳之间电性连接,漏铜区6表面涂有永磁涂层7。
31.漏铜区6朝向背光2的铁框面,永磁涂层7远离背光2的铁框面。
32.利用永磁涂层7的吸附力取代电双面粘,降低了成本,在产线生产过程中,也减少了贴附导电双面粘的动作,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良率
33.请参阅图3-6,一种显示模组的涂布装置,涂布装置包括机体8,机体8内设有滚涂
部件,机体8底部对称设有四组支撑部件,滚涂部件通过升降部件与其中一组支撑部件连接。
34.机体8底部设有封堵部件,封堵部件用于将滚涂部件封存在机体8内,封堵部件包括滑板24和清洁层25,滑板24通过推拉部件水平滑动安装在机体8底面。
35.可在批量生产时,可对漏铜区6快速涂层,提升生产率。
3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7.因此,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和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组合。
3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40.实施例1:
41.请参阅图1-2,一种易于拆解fpc的显示模组,包括:盖板1、背光2、石墨片3、主屏fpc4和背光fpc5,背光fpc5顶端为漏铜区6,漏铜区6与背光2的铁壳之间电性连接,漏铜区6表面涂有永磁涂层7。
42.背光2、石墨片3、主屏fpc4和背光fpc5均嵌设在盖板1内,组成显示模组。
43.漏铜区6朝向背光2的铁框面,永磁涂层7远离背光2的铁框面。
44.在漏铜区6远离背光2的一面涂上永磁涂层7,使用时,将背光fpc5翻折到背光2的铁框上,由于永磁涂层7的磁力作用,漏铜区6贴附到背光2的铁框上,实现接地。
45.当需要分析不良样品时,只需顺着背光2的铁框表面的方向用力,即可轻松解除背光fpc5与铁框的贴合状态,不会因牵拉不当造成背光fpc5损坏。
46.通过上述方式,永磁涂层7对背光2的铁框、背光fpc5的漏铜区6的达因值无要求,不会因为背光2的铁框、背光fpc5的漏铜区6受污染造成接地失效。
47.利用永磁涂层7的吸附力取代电双面粘,降低了成本,在产线生产过程中,也减少了贴附导电双面粘的动作,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良率。
48.设置永磁涂层7,在后期分析不良品时,容易拆解背光fpc5,便于解除背光fpc5与背光2的铁框的贴合状态,避免背光fpc5被扯断。
49.实施例2:
50.请参阅图3-6,基于实施例1有所不同的是;涂布装置包括机体8,机体8内设有滚涂部件,滚涂部件包括滚筒9、滑架10和转轴11,机体8内垂直开设有第一滑腔12,滑架10垂直滑动嵌设在第一滑腔12内,滚筒9通过转轴11转动安装在滑架10内,滑架10底部中空,且垂直开设有溢流口13,溢流口13底部朝向滚筒9顶端,滚筒9外表面与滑架10底面留有间隙,机体8内设有输液部件,输液部件与滑架10中空部导通,溢流口13顶端与滑架10中空部导通。
51.机体8底部对称设有四组支撑部件,支撑部件包括滚轮14、滑杆15、销轴16和弹簧
17、机体8内垂直开设有四个第二滑腔18,滑杆15垂直滑动安装在第二滑腔18内,弹簧17垂直设置在第二滑腔18内,且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滑腔18内顶壁和滑杆15顶端固定连接,滚轮14通过销轴16转动安装在滑杆15底部,滚涂部件通过升降部件与其中一组支撑部件连接。
52.升降部件包括第一齿条19、第二齿条20、第一齿轮21和撑杆22,机体8内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置腔23,第一齿轮21通过撑杆22转动安装在第一安置腔23内,第一齿条19和第二齿条20分别垂直固定安装在滑架10和滑杆15顶端,且均与第一齿轮21啮合连接。
53.机体8底部设有封堵部件,封堵部件用于将滚涂部件封存在机体8内,封堵部件包括滑板24和清洁层25,滑板24通过推拉部件水平滑动安装在机体8底面,清洁层25固定安装在滑板24底面。
54.推拉部件包括滑块27、连板29、螺杆30、第二齿轮31和第三齿条32,机体8内水平开设有第二安置腔33,滑块27水平滑动嵌设在第二安置腔33内,滑板24顶端与滑块27底面固定连接,连板29垂直固定安装在滑块27顶端,螺杆30水平转动套设在机体8内,且两端分别穿入其中一个第二滑腔18和第二安置腔33内,螺杆30位于第二安置腔33内的一端螺纹套设在连板29内,第二齿轮31固定套接在螺杆30位于第二安置腔33内的一端,第三齿条32垂直固定安装在滑杆15侧面,且与第二齿轮31啮合连接。
55.实施例3:
56.作为实施例2的进一步优化,如图4-6,输液部件包括储液箱34、软管35和注液管36,储液箱34固定安装在机体8内,机体8内开设有容纳腔37,软管35位于容纳腔37内,且两端分别与滑架10内中空部和储液箱34内部导通,注液管36固定套接在机体8内,且与储液箱34内部导通,注液管36顶端套有可拆卸式的封盖28。
57.机体8两侧固定安装有防滑层26,两个防滑层26上均开设有防滑纹。
58.在生产时,可利用涂布装置快速对漏铜区6表面涂布永磁涂层7,在涂布时,手持机体8,将装置对准漏铜区6,向下按压机体8,滑杆15向上滑动,压缩弹簧17,同时驱使第二齿条20上移,第二齿条20带动第一齿轮21转动,第一齿轮21转动,驱使第一齿条19下降,第一齿条19带动滑架10下移,滑架10带动滚筒9下移,滑出第一滑腔12,同时滑杆15的下移,带动第三齿条32移动,第三齿条32驱使第二齿轮31转动,第二齿轮31转动,带动螺杆30转动,螺杆30驱使连板29带动滑块27移动,滑块27带动滑板24移动,使得第一滑腔12导通,当按压到位后,滚筒9底部、滚轮14底部和清洁层25底部均位于同一平面,均与漏铜区6表面接触,推动机体8移动,在滚轮14的支撑下,装置移动,滚筒9转动,将从溢流口13漏出的永磁涂层7均匀的涂抹到漏铜区6表面,同时,清洁层25在前滚筒9前侧移动,在滚涂之前,将待涂层区域表面清洁干净,待涂层完毕,解除下压力,弹簧17恢复原长,使得滚筒9收回第一滑腔12内,并驱使滑板24复位,将滚筒9封存在第一滑腔12内,防止涂层原料被污染或风干,此装置,可在批量生产时,可对漏铜区6快速涂层,提升生产率。
5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60.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