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07281发布日期:2023-03-10 21:04阅读:41来源:国知局
光学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光学元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手机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人们不仅对手机镜头的成像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镜头的外观也越来越关注,因此超薄大像面手机镜头逐步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是超薄大像面镜头往往存在镜筒外形尺寸极限,尤其对于多片数的成像镜头而言,其设计难度较大。例如对于6p超薄特性的大孔径、大像面成像镜头来说,镜筒整体较薄,后两片镜片的档位跨度较大,断差较大,容易对成像系统性能带来影响,光线汇聚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当成像镜头的断差较大时还容易出现组立不稳定的问题,进而影响镜头的整体品质。
3.因此,在满足客户对镜头的外观及总体尺寸要求的情形下,如何改善断差较大的镜头的组立稳定性和杂光问题,使镜头具有良好成像质量好,是设计者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系统,该光学成像系统包括:成像透镜组,由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组成,其中,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光焦度的符号正负不同,第五透镜的光焦度为正,第六透镜的光焦度为负,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至少有一个面上有一个拐点,以及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的阿贝数均小于25;多个间隔元件,包括置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之间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以及置于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之间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五间隔元件;以及镜筒,用于容纳成像透镜组和多个间隔元件;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第三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3与第五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5满足:0.7《(f5+f6)/(cp3+cp5)《11。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置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置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以及置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之间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其中,光学成像系统满足:0.5《dim/td《2.0,其中,dim为成像透镜组中阿贝数大于50的透镜的像侧面的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td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其中,i取1时,d1m表示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i取2时,d2m表示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i取3时,d3m表示第三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i取4时,d4m表示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以及i取5时,d5m表示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置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置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
面相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以及置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之间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其中,光学成像系统满足:1《f/djm《3,其中,f为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djm为成像透镜组中光焦度为负的透镜的像侧面的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其中,j取1时,d1m表示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j取2时,d2m表示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j取3时,d3m表示第三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j取4时,d4m表示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以及j取5时,d5m表示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置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其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12、镜筒靠近物侧的前端面和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间隔ep01与第一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1满足:4《f12/(ep01+cp1)《8。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置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以及置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其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1m与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2s满足:9《(r3
×
r4)/(d1m
×
d2s)《34。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至第三透镜中至少两个透镜在近轴区域是弯月型透镜。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满足:r2》r12。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置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其中,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f23与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2m满足:4《|f23|/d2m《12。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f34、第三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3s与第三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3m满足:3《|f34|/(d3s+d3m)《24。
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置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之间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其中,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4s与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4s满足:1《|f4|/(d4s+d4s)《18。
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置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之间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其中,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第三间隔元件的像侧面和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间隔ep34与第四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4满足:11《r9/(ep34+cp4)《33。
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置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之间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其中,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和第五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间隔ep45满足:-13《(r10+r11)/ep45《-5。
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5s、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5m、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满足:23《(d5s+d5m)/t56《32。
1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镜筒靠近物侧的前端面的内径d0s、镜筒靠近物侧的前端面的外径d0s与光学成像系统的入瞳直径epd满足:2《(d0s+d0s)/epd《5。
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置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以及置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其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和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间隔ep12、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和第三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间隔ep23满足:6《|f1+f2|/(ep12+ep23)《18。
19.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系统,该光学成像系统包括:成像透镜组,由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组成,其中,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光焦度的符号正负不同,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光焦度的符号正负不同,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具有反曲点,以及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的折射率均大于1.6;多个间隔元件,包括置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之间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以及置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之间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以及镜筒,用于容纳成像透镜组和多个间隔元件;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第三间隔元件的像侧面和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间隔ep34与第四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4满足:11《r9/(ep34+cp4)《33。
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置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置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以及置于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之间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五间隔元件,其中,光学成像系统满足:0.5《dim/td《2.0,其中,dim为成像透镜组中阿贝数大于50的透镜的像侧面的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td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其中,i取1时,d1m表示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i取2时,d2m表示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i取3时,d3m表示第三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i取4时,d4m表示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以及i取5时,d5m表示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
2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置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置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以及置于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之间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五间隔元件,其中,光学成像系统满足:1《f/djm《3,其中,f为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djm为成像透镜组中光焦度为负的透镜的像侧面的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其中,j取1时,d1m表示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j取2时,d2m表示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j取3时,d3m表示第三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j取4时,d4m表示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以及j取5时,d5m表示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
2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置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其中,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f12、镜筒靠近物侧的前端面和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间隔ep01与第一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1满足:4《f12/(ep01+cp1)《8。
2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置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以及置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其中,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的像侧面
的曲率半径r4,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1m与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2s满足:9《(r3
×
r4)/(d1m
×
d2s)《34。
2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至第三透镜中至少两个透镜在近轴区域是弯月型透镜。
2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满足:r2》r12。
2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置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其中,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f23与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2m满足:4《|f23|/d2m《12。
2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f34、第三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3s与第三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3m满足:3《|f34|/(d3s+d3m)《24。
2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4s与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4s满足:1《|f4|/(d4s+d4s)《18。
2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置于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之间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五间隔元件,其中,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第三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3与第五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5满足:0.7《(f5+f6)/(cp3+cp5)《11。
3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置于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之间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五间隔元件,其中,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和第五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间隔ep45满足:-13《(r10+r11)/ep45《-5。
3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置于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之间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五间隔元件,其中,第五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5s、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5m、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满足:23《(d5s+d5m)/t56《32。
3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镜筒靠近物侧的前端面的内径d0s、镜筒靠近物侧的前端面的外径d0s与光学成像系统的入瞳直径epd满足:2《(d0s+d0s)/epd《5。
3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还包括置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以及置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其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和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间隔ep12、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和第三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间隔ep23满足:6《|f1+f2|/(ep12+ep23)《18。
34.本技术提供的光学成像系统为段差较大的六片式镜头,一方面通过合理配置各个透镜的光焦度和部分面型,可保证透镜在良好加工可行性的前提下实现镜头超薄化,为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外形设计提供较大空间。通过控制第二透镜与第四透镜的阿贝数均小于25,能有效保证光学成像系统的光线走向,在平衡色散的基础上,降低杂散光产生的风险。还通过在透镜间设置间隔元件,可以改善杂光,还使得光学成像系统满足组立稳定性和信赖性的要求。
35.本技术提供的光学成像系统为段差较大的六片式镜头,通过控制第五透镜和第六
透镜的有效焦距,有利于保证更多光线进入到像面,还有利于控制镜头的总长,保证镜头满足超薄及小型化的要求,再根据光学成像系统的间隔来选择第三间隔元件以及第五间隔元件的厚度,合理优化系统结构,保证了镜头的整体强度,使得镜头满足组立要求及信赖性的要求。
36.本技术提供的光学成像系统为段差较大的六片式镜头,通过控制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改善第五透镜的物侧面轮廓情况,通过控制第三间隔元件像侧面和第四间隔元件物侧面沿光轴的间隔ep34优化第四透镜的边厚情况,进而有效防止由第五透镜的边缘反射到第四透镜的内反杂光。进一步地,通过调整第四间隔元件的厚度,在保证肉厚的情况下,有利于保证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的组立间隔稳定,还有利于调整场曲,提升良率。
附图说明
3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38.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排布图以及部分参数的示意图;
39.图2a至图2c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40.图3a至图3c分别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系统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畸变曲线;
41.图4a至图4c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42.图5a至图5c分别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系统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畸变曲线;
43.图6a至图6c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44.图7a至图7c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系统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以及畸变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45.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将参考附图对本技术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46.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技术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47.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48.在本文中,曲率或近轴曲率均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的曲率。若透镜表面的曲率为正且未界定该曲率的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的曲率为正;若透镜表面的曲率为负且未界定该曲率的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的曲率为负。每
个透镜最靠近被摄物体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最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
49.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50.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5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例如,本技术的各实施例中的透镜组(即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镜筒结构及间隔元件之间可以任意组合,不限于一个实施例中的透镜组只能与该实施例的镜筒结构、间隔元件等组合。
52.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的结构排布图以及部分参数的示意图。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一些本领域经常用到的参数例如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未在图1中示出,图1仅示例性示出本技术的一种光学成像系统的镜筒以及间隔元件的部分参数,以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如图1所示,l表示镜筒沿光轴方向的最大高度;ep01表示镜筒靠近物侧的前端面和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间隔;ep12表示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与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上的间隔;cp5表示第五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d1s表示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1s表示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0s表示镜筒靠近物侧的前端面的外径;d0s表示镜筒靠近物侧的前端面的内径;d5m表示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5m表示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0m表示镜筒的靠近像侧的后端面的外径;d0m表示镜筒的靠近像侧的后端面的内径。
53.以下对本技术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54.根据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系统包括成像透镜组和多个间隔元件,其中,成像透镜组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光焦度的符号正负不同,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中至少有一个面上有一个拐点,以及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的阿贝数均小于25。通过合理配置各个透镜的光焦度和面型,可保证透镜在良好加工可行性的前提下实现镜头超薄化,为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外形设计提供较大空间。控制第二透镜与第四透
镜的阿贝数均小于25,能有效保证光学成像系统的光线走向,在平衡色散的基础上降低杂散光产生的风险。
55.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系统还包括用于容纳成像透镜组和多个间隔元件的镜筒。
56.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至第三透镜中至少两个透镜是弯月型透镜。更具体地,第一透镜至第三透镜中至少两个透镜在近轴区域是弯月型透镜。不同形状的透镜面的焦距不同,对光线有不同的处理效果,成像透镜组即是不同透镜面的叠加,通过不同透镜面的焦距叠加达到一定的成像效果,弯月型透镜可以稳定增大成像尺寸,在保证良好加工性的同时可有效缩短镜头总长,实现超薄化特点以及满足镜头的成像需求,提升成像品质。
57.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多个间隔元件可以包括置于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置于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二间隔元件、置于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之间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三间隔元件、置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之间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以及置于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之间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相接触的第五间隔元件。
58.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不具体限定间隔元件的数量,在任意两透镜之间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间隔元件,整个光学成像系统也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间隔元件。间隔元件有助于光学成像系统拦截多余的折反射光路,减少杂光、鬼影的产生。间隔元件和镜筒间增加辅助承靠有利于改善镜片间由于大段差造成的组立稳定性差、性能良率低等问题。
59.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0.7《(f5+f6)/(cp3+cp5)《11,其中,f5为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6为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cp3为第三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cp5为第五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满足0.7《(f5+f6)/(cp3+cp5)《11,有利于控制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光焦度,保证更多光线进入到像面,再根据光学成像系统的间隔来选择第三间隔元件以及第五间隔元件的厚度,合理优化系统结构,保证了镜头的整体强度,使得镜头满足组立要求及信赖性的要求。
60.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0.5《dim/td《2.0,其中,dim为成像透镜组中阿贝数大于50的透镜的像侧面的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td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示例性地,i取1时,d1m表示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i取2时,d2m表示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i取3时,d3m表示第三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i取4时,d4m表示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i取5时,d5m表示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由于光学成像系统的设计前期需要控制镜头整体的色差,在材料上合理选择低折射率、高阿贝数的材料,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满足0.5《dim/td《2.0,可以保证镜头的整体高度,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还能节约成本,减小整体的空间,很好的满足了超薄大像面镜头的特点。
61.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1《f/djm《3,其中,f为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djm为成像透镜组中光焦度为负的透镜的像侧面的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示例性地,j取1时,d1m表示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j取2时,d2m表示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j取3时,d3m表示第三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j取4时,d4m表示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以及j取5时,d5m表示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满足1《f/djm《3,可有效控制光线的陡峭程度,保证镜头的光学参数稳定,另外可有效改
善镜头的杂光,提高成像质量。
62.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4《f12/(ep01+cp1)《8,其中,f12为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ep01为镜筒靠近物侧的前端面和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间隔,cp1为第一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满足4《f12/(ep01+cp1)《8,通过控制镜筒靠近物侧的前端面和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的间隔ep01,有利于保证镜筒前端的肉厚及第一透镜的边缘厚度,镜筒前端的肉厚越厚对镜筒成型越有利,光阑口的填充会饱满,镜筒絮状杂光风险会更低。其次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的组合焦距和第一透镜的边厚直接影响其成型,由于第一透镜是整个镜头的关键一环,因此第一透镜的加工性好对镜头整体性能越有利,在试做过程中选择不同厚度的cp1可以优化场曲,提升性能良率。
63.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9《(r3
×
r4)/(d1m
×
d2s)《34,其中,r3为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d1m为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2s为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满足9《(r3
×
r4)/(d1m
×
d2s)《34,通过控制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与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可以保证第二透镜的加工性,另外通过控制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和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可以降低第一间隔元件、第二间隔元件的内径面反射杂光的风险,改善杂光状态,提升成像质量。
64.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r2》r12,其中,r2为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为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r2和r12进一步可满足:r2》r12》0。满足r2》r12,通过控制第一透镜和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的关系,有利于优化第一透镜和第六透镜的形状,改善第一透镜和第六透镜的加工工艺性。
65.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4《|f23|/d2m《12,其中,f23为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d2m为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满足4《|f23|/d2m《12,通过控制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f23与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2m的比值,可以有效保证光学参数的相对照度满足客户要求,另外可以减小内径面反射杂光的风险。
66.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3《|f34|/(d3s+d3m)《24,其中,f34为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d3s为第三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3m为第三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满足3《|f34|/(d3s+d3m)《24,通过控制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f34可有效保证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镜片轮廓的可加工性,通过控制第三间隔元件的物侧面、像侧面的外径基本可以锁定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的外径大小,整体控制镜片的均匀性,保证面型稳定。
67.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1《|f4|/(d4s+d4s)《18,其中,f4为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d4s为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4s为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满足1《|f4|/(d4s+d4s)《18,通过控制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外径的比值,可保证光学成像镜头的组立与改善杂光的需要,受间隔元件的原材料的厚度影响,所需要的间隔元件结构越复杂,杂光状态也就越复杂;满足该条件式1《|f4|/(d4s+d4s)《18的第四间隔元件物侧面的内外径尺寸d4s与d4s,决定了间隔元件与第四透镜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组立结构越稳定。
68.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11《r9/(ep34+cp4)《33,其中,r9为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ep34为第三间隔元件的像侧面和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间隔,cp4为第四间隔元件沿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满足11《r9/(ep34+cp4)《33,有利于保证镜头组立稳定性的需要,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决定第五透镜的物侧面轮廓情况。第三间隔元件像侧面和第四间隔元件物侧面沿光轴的间隔ep34决定第四透镜的边厚情况,可以有效防止由第五透镜的边缘反射到第四透镜的内反杂光。第四间隔元件采用塑料隔圈,有利于在保证肉厚的情况下,加工精度高,组立间隔稳定,同样也可以通过调整第四间隔元件的厚度来调整场曲,提升良率。
69.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13《(r10+r11)/ep45《-5,其中,r10为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为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ep45为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和第五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间隔。满足-13《(r10+r11)/ep45《-5,通过控制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有利于控制轴外视场的光线在成像面的入射角度,增加与感光元件和带通滤光片的匹配性;此外,控制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和第五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间隔,可以保证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通过该条件还有利于控制后两枚透镜的厚薄比与面型,保证后两枚透镜具有良好加工可行性。
70.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23《(d5s+d5m)/t56《32,其中,d5s为第五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5m为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t56为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第五间隔元件在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正是处于大像面机种段差最大的位置,因此满足23《(d5s+d5m)/t56《32,通过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物侧面内径控制第五间隔元件的内径斜面角度,有效规避从滤光片反射在该处的杂光,另外为了稳定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该处的第五间隔元件为塑料隔圈,采用与镜筒辅助承靠的方式,有利于减小间隙的稳定性。
71.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2《(d0s+d0s)/epd《5,其中,d0s为镜筒靠近物侧的前端面的内径,d0s为镜筒靠近物侧的前端面的外径,epd为光学成像系统的入瞳直径。满足2《(d0s+d0s)/epd《5,控制镜筒前端面的内外径可以保证组立承靠的长度,长度越长组立的稳定性会越好。另外入瞳位置的选择可以有效保证光学性能的满足要求,还可以规避出孔处的镜筒肉厚带来的杂光风险。
72.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技术的光学成像系统可满足:6《|f1+f2|/(ep12+ep23)《18,其中,f1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ep12为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和第二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间隔,ep23为第二间隔元件的像侧面和第三间隔元件的物侧面沿光轴方向的间隔。满足6《|f1+f2|/(ep12+ep23)《18,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和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可以保证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边缘的曲率,可以有效降低有效直径边缘产生漏光的风险。第一间隔元件像侧面和第二间隔元件物侧面沿光轴的间隔ep12和第二间隔元件像侧面和第三间隔元件物侧面沿光轴的间隔ep23可以影响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边厚。保证前三片的透镜的肉厚均匀性,保证模具的强度及加工精密性是提升镜头性能良率的前提。
73.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光学成像系统还可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
成像系统可采用多片镜片,例如上文的六片。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可有效地汇聚入射光线、降低成像镜头的光学总长并提高成像镜头的可加工性,使得光学成像系统更有利于生产加工。
74.在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中,各透镜的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即,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中的至少一个镜面为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可选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中的每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镜面。
75.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系统的具体实施例。
76.实施例1
77.以下参照图2a至图3c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图2a至图2c分别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的结构示意图。
78.如图2a至图2c所示,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均分别包括镜筒p0、成像透镜组e1~e6以及多个间隔元件p1~p5。
79.如图2a至图2c所示,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采用相同的成像透镜组,该成像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以及第六透镜e6。其中,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且具有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且具有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且具有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且具有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且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且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滤光片e7(未示出)具有物侧面s13(未示出)和像侧面s14(未示出),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未示出)上。
80.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的成像透镜组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有效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081][0082]
表1
[0083]
在本示例中,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还具有以下基本参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d为5.185mm,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4.75mm,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f为5.57mm,光学成像系统的入瞳直径epd为3.01mm。
[0084]
在实施例1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为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0085][0086]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表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
10
、a
12
、a
14
、a
16
、a
18
和a
20

[0087][0088]
表2
[0089]
如图2a至图2c所示,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的多个间隔元件均分别包括第一间隔元件p1、第二间隔元件p2、第三间隔元件p3、第四间隔元件p4以及第五间隔元件p5。其中,第一间隔元件p1设置在第一透镜e1与第二透镜e2之间且与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相接触;第二间隔元件p2设置在第二透镜e2与第三透镜e3之间且与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相接触;第三间隔元件p3设置在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且与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相接触;第四间隔元件p4设置在第四透镜e4与第五透镜e5之间且与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相接触;第五间隔元件p5设置在第五透镜e5与第六透镜e6之间且与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相接触。上述多个间隔元件可以阻拦外部多余的光线进入,使镜片与镜筒更好地承靠,并且增强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的结构稳定性。
[0090]
表3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的间隔元件以及镜筒的基本参数,表3中各参数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091][0092][0093]
表3
[0094]
图3a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3b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3c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3a至图3c可知,实施例1所给出的光学成像系统1001、光学成像系统1002和光学成像系统1003能够实现
良好的成像品质。
[0095]
实施例2
[0096]
以下参照图4a至图5c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4a至图4c分别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的结构示意图。
[0097]
如图4a至图4c所示,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均分别包括镜筒p0、成像透镜组e1~e6以及多个间隔元件p1~p5。
[0098]
如图4a至图4c所示,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采用相同的成像透镜组,该成像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以及第六透镜e6。其中,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且具有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且具有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且具有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且具有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且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且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滤光片e7(未示出)具有物侧面s13(未示出)和像侧面s14(未示出),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未示出)上。
[0099]
在本示例中,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还具有以下基本参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d为4.558mm,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4.75mm,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f为4.65mm,光学成像系统的入瞳直径epd为2.51mm。
[0100]
表4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的成像透镜组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有效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5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01][0102]
表4
[0103][0104]
表5
[0105]
如图4a至图4c所示,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的多个间隔元件均分别包括第一间隔元件p1、第二间隔元件p2、第三间隔元件p3、第四间隔元件p4以及第五间隔元件p5。其中,第一间隔元件p1设置在第一透镜e1与第二透镜e2之间且与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相接触;第二间隔元件p2设置在第二透镜e2与第三透镜e3之间且与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相接触;第三间隔元件p3设置在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且与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相接触;第四间隔元件p4设置在第四透镜e4与第五透镜e5之间且与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相接触;第五间隔元件p5设置在第五透镜e5与第六透镜e6之间且与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相接触。上述多个间隔元件可以阻拦外部多余的光线进入,使镜片与镜筒更好地承靠,并且增强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的结构稳定性。
[0106]
表6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的间隔元件以及镜筒的基本参数,表6中各参数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07]
实施例参数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光学成像系统2003d1m2.3222.3532.343d1m3.9283.7134.204d2s2.1692.1622.123d2m2.1692.1622.123d3m2.4712.5352.511d3s4.3084.2965.310d3m4.3084.2965.310d4s3.8683.8233.701d4m3.8683.8233.701d4s7.3756.7786.656d5s5.9075.9075.948d5m6.9016.9276.846d5m7.5047.5307.392d0s3.7993.7833.819d0s6.0115.4825.127ep010.8940.8810.964cp10.0180.0180.019ep120.3790.3700.351ep230.4100.4060.374cp30.0180.0180.030ep340.5670.5920.567cp40.0300.0370.037ep450.4290.4520.494cp50.4630.4330.504
[0108]
表6
[0109]
图5a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5b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5c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5a至图5c可知,实施例2所给出的光学成像系统2001、光学成像系统2002和光学成像系统2003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10]
实施例3
[0111]
以下参照图6a至图7c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图6a至图6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的结构示意图。
[0112]
如图6a至图6c所示,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均分别包括镜筒p0、成像透镜组e1~e6以及多个间隔元件p1~p5。
[0113]
如图6a至图6c所示,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采用相同的成像透镜组,该成像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以及第六透镜e6。其中,其中,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且具有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且具有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第三透镜e3具有正光焦度,且具有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且具有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且具有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且具有物侧面s11和像侧面s12。滤光片e7(未示出)具有物侧面s13(未示出)和像侧面s14(未示出),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未示出)上。
[0114]
在本示例中,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还具有以下基本参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d为5.242mm,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为4.74mm,光学成像系统的有效焦距f为5.24mm,光学成像系统的入瞳直径epd为2.86mm。
[0115]
表7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的成像透镜组的基本参数表,其中,曲率半径、厚度和有效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mm)。表8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0116][0117][0118]
表7
[0119][0120]
表8
[0121]
如图6a至图6c所示,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的多个间隔元件均分别包括第一间隔元件p1、第二间隔元件p2、第三间隔元件p3、第四间隔元件p4以及第五间隔元件p5。其中,第一间隔元件p1设置在第一透镜e1与第二透镜e2之间且与第一透镜e1的像侧面相接触;第二间隔元件p2设置在第二透镜e2与第三透镜e3之间且与第二透镜e2的像侧面相接触;第三间隔元件p3设置在第三透镜e3与第四透镜e4之间且与第三透镜e3的像侧面相接触;第四间隔元件p4设置在第四透镜e4与第五透镜e5之间且与第四透镜e4的像侧面相接触;第五间隔元件p5设置在第五透镜e5与第六透镜e6之间且与第五透镜e5的像侧面相接触。上述多个间隔元件可以阻拦外部多余的光线进入,使镜片与镜筒更好地承靠,并且增强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的结构稳定性。
[0122]
表9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的间隔元件以及镜筒的基本参数,表9中各参数的单位均为毫米(mm)。
[0123]
[0124][0125]
表9
[0126]
图7a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7b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7c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像高对应的畸变大小值。根据图7a至图7c可知,实施例3所给出的光学成像系统3001、光学成像系统3002和光学成像系统3003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0127]
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系统1001、1002、1003、2001、2002、2003、3001、3002和3003满足表10中所示的关系。
[0128]
[0129][0130]
表10
[0131]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电子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成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成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成像模块。该成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光学成像系统。
[0132]
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