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视防控角膜接触镜

文档序号:33120165发布日期:2023-02-01 03:37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近视防控角膜接触镜

1.本实用新型属于近视防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近视防控角膜接触镜。


背景技术:

2.周边离焦的新型镜片能减少视网膜周边的远视性离焦,甚至使其变为近视性离焦,以缓解眼轴增长。这种特殊设计的光学镜片可以是角膜塑形镜(如ok镜(orthokeratology))、角膜接触镜(包括软性角膜接触镜、硬件角膜接触镜如rgp镜等)或框架眼镜(如棱镜双光框架眼镜、双光框架眼镜、渐进多焦点眼镜等)的镜片。近视眼经周边离焦的镜片矫正后,其中心视力处的物像投影至视网膜上,外围物像投影至视网膜上或投影至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性离焦效果。有研究发现,周边离焦的角膜接触镜控制近视(即抑制眼轴生长速度)的成功率可以达到30%~40%左右。
3.角膜接触镜和框架眼镜的镜片中部通常都是屈光力恒定的中央光学区,对于本技术用于近视控制的周边离焦的镜片来说,其中央光学区之外的周边区域的屈光力高于中央光学区,两者的屈光力之差用离焦量表示,以d(度数)为单位。例如,如果用于近视的镜片中央光学区的度数为-2.00d(一般该度数作为镜片的度数),而周边位置有4.5d的离焦量,则该镜片该周边位置的度数是2.5d。如果用于近视的镜片中央光学区的度数为-5.00d,该周边位置的离焦量仍为4.5d,则该镜片该周边位置的度数为-0.50d。
4.周边离焦镜片的离焦量设计与近视控制的效果相关,离焦量参数与近视控制(指控制近视发展)具有一定联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周边离焦镜片的设计和配镜能达到的近视控制效果。但是离焦量的设置很容易造成佩戴者的眩晕感,容易引起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近视防控角膜接触镜。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近视防控角膜接触镜,中央设有圆形的全矫光学区,其外设有多个离焦光学区,离焦光学区包括偶数个,离焦光学区由两条边线或三条边线围成,围成离焦光学区的边线为直线、弧线或曲线。
7.优选地,一条离焦光学区边线为全矫光学区圆形上的弧;
8.另一条离焦光学区边线为向外凸出的曲线;
9.或者,另外两条离焦光学区边线为对称设置的直线;
10.或者,另外两条离焦光学区边线对称设置,相邻两个离焦光学区相互远离的两条离焦光学区边线为能够位于同一个圆上的两段弧线。
11.优选地,离焦光学区为弧面型凸起,离焦光学区最大离焦量y为+3~+5.5d。
12.优选地,离焦光学区中央凸起,离焦量最大,边缘平滑过渡与镜面其他处相接。
13.优选地,离焦光学区位于离焦环形区,离焦环形区离焦量呈渐变分布,沿径线方向离焦量y值为离焦量,r中央光学区半径。
14.优选地,角膜接触镜为scl,rgp或ok镜。
15.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特定形状离焦区的分布和离焦量的大小定制,可提高青少年近视防控效果,适合临床上的推广应用;特定形状离焦区的设置有利于提高佩戴者的舒适度,降低眩晕概率。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离焦分布情况;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离焦分布情况;
23.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近视防控角膜接触镜与对比接触镜在单位面积的离焦总量;
24.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近视防控角膜接触镜与对比接触镜在单位面积的平均离焦量;
25.图中:
26.1、全矫光学区2、离焦光学区21、离焦光学区边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出说明。
2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近视防控角膜接触镜。角膜接触镜中央设有圆形的全矫光学区,半径为r,r∈[2.5-3.5mm],其外设有多个离焦光学区,呈偶数个对称分布排列,离焦光学区直径离焦光学区包括偶数个,离焦光学区由两条边线或三条边线围成;当离焦光学区由两条边围成时,一条离焦光学区边线为全矫光学区圆形上的弧,另一条边为设于外侧的c型曲线,偶数个离焦光学区圆周设置,围成中央光学区;当离焦光学区由三条边围成时,同样的,一条离焦光学区边线为全矫光学区圆形上的弧,另外两条离焦光学区边线为对称设置的直线;在本实用新型某些实施例中,另外两条离焦光学区边线为对称设置的弧线,优选的,如图1所示,相邻两个离焦光学区相互远离的两条离焦光学区边线为能够位于同一个圆上的两段弧线。
[0029]
离焦光学区最大离焦量y为+3~+5.5d,离焦光学区为柱状凸起或弧面型凸起,当为柱状凸起时,可为阶梯柱状凸起;当离焦光学区为弧面型凸起时,离焦光学区中央凸起,离焦量最大,边缘平滑过渡与镜面其他处相接;或者,离焦光学区位于离焦环形区,离焦环形区离焦量呈渐变分布,沿径线方向离焦量y值为离焦量,r中央光学区半径。
[0030]
近视防控角膜接触镜的离焦光学区,越靠近中央光学区其离焦范围较大,远离中央光学区时离焦呈收敛分布,这样的设计利于提高戴镜视觉质量的同时保障近视防控效果,避免佩戴者产生眩晕感。
[0031]
实施例1:
[0032]
一种近视防控角膜接触镜,如图1所示,中央设有圆形的全矫光学区,其外设有四个离焦光学区,离焦光学区由三条边线围成,一条离焦光学区边线为全矫光学区圆形上的弧;另外两条离焦光学区边线对称设置,相邻两个离焦光学区相互远离的两条离焦光学区边线为能够位于同一个圆上的两段弧线。
[0033]
如图5、图6所示,离焦光学区位于离焦环形区,离焦环形区离焦量呈渐变分布,沿径线方向离焦量y值为离焦量,r中央光学区半径。
[0034]
实施例2:
[0035]
一种近视防控角膜接触镜,如图2所示,中央设有圆形的全矫光学区,其外设有四个离焦光学区,离焦光学区由两条边线围成,一条离焦光学区边线为全矫光学区圆形上的弧;另外一条离焦光学区边线为曲线,具体落于以第一条离焦光学区边线两端连线为短轴的椭圆上。
[0036]
如图4所示,离焦光学区位弧面型凸起,中央凸起离焦量最大,边缘平滑过渡与镜面其他处相接。
[0037]
实施例3:
[0038]
一种近视防控角膜接触镜,如图3所示,中央设有圆形的全矫光学区,其外设有六个离焦光学区,离焦光学区由三条边线围成,一条离焦光学区边线为全矫光学区圆形上的弧;另外两条离焦光学区边线对称设置的弧线。
[0039]
如图5、图7所示,离焦光学区位于离焦环形区,离焦环形区离焦量呈渐变分布,沿径线方向离焦量y值为离焦量,r中央光学区半径。
[0040]
采用现有蝶适环焦型角膜触镜作为对比例,如图8-9所示,对比同类型的近视防控角膜接触镜,如实施例1公开的近视防控角膜接触镜在单位面积的离焦总量(图8)和单位面积的平均离焦量(图9)均高于对照组,因此本离焦新型设计理论上的近视控制优于现有的近视防控离焦设计。
[0041]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