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向差异化离焦眼镜片及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15896发布日期:2023-03-25 01:34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向差异化离焦眼镜片及眼镜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眼视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向差异化离焦眼镜片及眼镜。


背景技术:

2.现有离焦眼镜片通过在表面设置微透镜来实现离焦的调节,但多采用统一离焦量的微透镜设计或采用离焦量完全轴对称分布的微透镜设计,这需要对微透镜的位置进行精确布置,且这样的设计形式无法适应不同视场角下离焦量变化的要求,随着视场角的增大,这种离焦量变化带来的差异更为明显,使得现有微透镜不具备针对性的离焦设计,难以起到干预眼轴增长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目的:本技术提供多向差异化离焦眼镜片,以解决现有镜片中微透镜不具备针对性离焦设计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离焦眼镜片的眼镜。
4.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多向差异化离焦眼镜片,包括:
5.镜片本体,所述镜片本体包括光学中心;所述镜片本体上设有第一离焦设置区和第二离焦设置区,所述第一离焦设置区和第二离焦设置区以所述光学中心为中心呈旋转对称分布;
6.所述第一离焦设置区内设置有多组围绕所述光学中心的第一环带,所述第一环带自所述光学中心向远离所述第二离焦设置区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离焦设置区内设置有多组围绕所述光学中心的第二环带,所述第二环带自所述光学中心向远离所述第一离焦设置区的一侧设置;
7.其中,所述第一环带和所述第二环带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离焦设置区和第二离焦设置区的交界处;在所述交界处并沿所述镜片本体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环带和所述第二环带依次交错排列。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带包括多组第一微透镜,所述第二环带包括多组第二微透镜;每一条所述第一环带中,所述第一微透镜之间彼此连接或彼此间隔设置;每一条所述第二环带中,所述第二微透镜之间彼此连接或彼此间隔设置。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带与所述镜片本体共同形成第一屈光区,所述第一屈光区的离焦量随视场角增大而增大;所述第二环带与所述镜片本体共同形成第二屈光区,所述第二屈光区的离焦量随视场角增大而增大;所述第一离焦设置区和所述第二离焦设置区共同形成第三屈光区;所述第一屈光区的离焦量大于所述第三屈光区的离焦量,所述第二屈光区的离焦量大于所述第三屈光区的离焦量。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屈光区的离焦量具有最大值d
1max
和最小值d
1min
,所述第二屈光区的离焦量具有最大值d
2max
和最小值d
2min
,满足:
11.0.25d≤d
2min-d
1min
≤2.0d,且0.25d≤d
2max-d
1max
≤5.7d。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屈光区的离焦量为所述第三屈光区中对应所述第一屈
光区位置的离焦量的1.1~50倍;和/或,
13.所述第二屈光区的离焦量为所述第三屈光区中对应所述第二屈光区位置的离焦量的1.2~60倍。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片本体包括第一光学表面和与所述第一光学表面相背离设置的第二光学表面;
15.其中,所述第一环带位于所述第一光学表面上,所述第二环带位于所述第一光学表面上;或者,
16.所述第一环带位于所述第一光学表面上,所述第二环带位于所述第二光学表面上;或者,
17.所述第一环带位于所述第二光学表面上,所第二环带位于所述第一光学表面上;或者,
18.所述第一环带位于所述第二光学表面上,所述第二环带位于所述第二光学表面上。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学表面为球面、环曲面、超环曲面、自由曲面中的任一种;和/或,
20.所述第二光学表面为球面、环曲面、超环曲面、自由曲面中的任一种;和/或,
21.所述第一微透镜的设计面型为球面、环曲面或超环曲面中的任一种;和/或,
22.所述第二微透镜的设计面型为球面、环曲面或超环曲面中的任一种;和/或,
23.所述第一微透镜和所述第二微透镜的直径为0.8~4mm;和/或,
24.所述第一微透镜和所述第二微透镜为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或椭圆形。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带自所述光学中心向远离所述第二离焦设置区的一侧等距排列或非等距排列;和/或,
26.所述第二环带自所述光学中心向远离所述第一离焦设置区的一侧等距排列或非等距排列;
27.相邻所述第一环带或所述第二环带之间的距离为0.5~4mm。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屈光区的离焦量的最大值d
1max
和最小值d
1min
,所述第二屈光区的离焦量的最大值d
2max
和最小值d
2min
,进一步满足:
29.4.3d≤d
1max
≤7.0d;和/或,
30.2.5d≤d
1min
《4.3d;和/或,
31.4.5d≤d
2max
≤10.0d;和/或,
32.3.0d≤d
2min
《4.5d。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眼镜,所述眼镜包括所述的多向差异化离焦眼镜片。
34.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多向差异化离焦眼镜片,包括:镜片本体,镜片本体包括光学中心;镜片本体上设有第一离焦设置区和第二离焦设置区,第一离焦设置区和第二离焦设置区以光学中心为中心呈旋转对称分布;第一离焦设置区内设置有多组围绕光学中心的第一环带,第一环带自光学中心向远离第二离焦设置区的一侧设置;第二离焦设置区内设置有多组围绕光学中心的第二环带,第二环带自光学中心向远离第一离焦设置区的一侧设置;其中,第一环带和第二环带分别延伸至第一离焦设置区和第二离焦
设置区的交界处;在交界处并沿镜片本体的径向方向上,第一环带和第二环带依次交错排列。本技术的多向差异化离焦眼镜片通过设置第一离焦设置区和第二离焦设置区,可以针对性的对不同视场角下的离焦量进行补偿,且不同离焦设置区内的环带在镜片本体的径向方向上交错排列,让戴镜者视网膜周边获得更为合理且更具针对性的竞争性离焦信号刺激,从而提升镜片对眼轴发展的干预效果,可以进一步抑制眼轴异常发展导致的屈光布阵的加深。
35.可以理解的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眼镜具有上述离焦眼镜片的所有技术特征以及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36.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3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向差异化离焦眼镜片的正面示意图;
3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向差异化离焦眼镜片的正面示意图;
3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多向差异化离焦眼镜片的正面示意图;
4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竞争性离焦产生示意图;
4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向差异化离焦眼镜片的侧面示意图;
42.附图标记:100-镜片本体,101-光学中心,102-第一离焦设置区,103-第二离焦设置区,104-第一光学表面,105-第二光学表面,200-第一环带,201-第一微透镜,300-第二环带,301-第二微透镜,400-第一屈光区,500-第二屈光区,600-第三屈光区。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5.申请人发现,无论是近视儿童流行的视网膜周边远视离焦,还是远视儿童易于出现的视网膜周边近视离焦,均存在鼻侧和颞侧离焦量不同的现象,而且随着视场角的增大,这种离焦量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但现有的离焦镜片缺少对人眼不同视场角的鼻侧、颞侧存在不同远视性离焦进行针对性离焦设计,因此需要改进。
46.参见图1,提供一种多向差异化离焦眼镜片,包括:镜片本体100,镜片本体100包括光学中心101;镜片本体100上设有第一离焦设置区102和第二离焦设置区103,第一离焦设置区102和第二离焦设置区103以光学中心101为中心呈旋转对称分布;第一离焦设置区102内设置有多组围绕光学中心101的第一环带200,第一环带200自光学中心101向远离第二离焦设置区103的一侧设置;第二离焦设置区103内设置有多组围绕光学中心101的第二环带
300,第二环带300自光学中心101向远离第一离焦设置区102的一侧设置;其中,第一环带200和第二环带300分别延伸至第一离焦设置区102和第二离焦设置区103的交界处;在交界处并沿镜片本体100的径向方向上,第一环带200和第二环带300依次交错排列。
47.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多向差异化离焦眼镜片中,所述设置的第一离焦设置区102和第二离焦设置区103可以分别指代戴镜后镜片靠近鼻侧的区域和靠近颞侧的区域。鼻侧、颞侧划分以眼镜片的光学中心101的垂直轴线为对称轴,靠近鼻子一侧为鼻侧,靠近耳朵一侧为颞侧。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限定的第一离焦设置区102和第二离焦设置区103仅是相对的概念,除了对应鼻侧、颞侧区域外,还可以对应人眼的上侧、下侧或者将人眼按10
°
~180
°
同心角等分多个区域,通过测量各区域的远视性离焦并根据同心角内等分的各区域中对应的各视场角确定微透镜所在眼镜片的位置,从而进行针对性、个性化远视性离焦补偿设计,以全方位进一步抑制眼睛屈光不正的进一步发展。
4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带200包括多组第一微透镜201,第二环带300包括多组第二微透镜301;每一条第一环带200中,第一微透镜201之间彼此连接或彼此间隔设置;每一条第二环带300中,第二微透镜301之间彼此连接或彼此间隔设置。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环带200中每一个第一微透镜201之间使彼此相连的,第二环带300中每一个第二微透镜301之间使彼此相连的;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的设置中,第一环带200中的第一微透镜201和第二环带300中的第二微透镜301之间是彼此间隔的,即每一个微透镜是独立的结构,如图2所示;还有一些设置中,以第一离焦设置区102和第二离焦设置区103作为分界线,即在第一离焦设置区102中的第一微透镜201之间包括彼此间隔的设置和彼此连接的设置,在第二离焦设置区103中的第二微透镜301之间是彼此连接的,如图3所示。以上仅给出了部分第一环带200和第二环带300的设计方式,但不论采用哪一种形式都应当满足在第一离焦设置区102和第二离焦设置区103的交界处的交错排列,以满足对不同区域的离焦量进行针对性的离焦量补偿的要求。
4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带200与镜片本体100共同形成第一屈光区400,第一屈光区400的离焦量随视场角增大而增大;第二环带300与镜片本体100共同形成第二屈光区500,第二屈光区500的离焦量随视场角增大而增大;第一离焦设置区102和第二离焦设置区103共同形成第三屈光区600;第一屈光区400的离焦量大于第三屈光区600的离焦量,第二屈光区500的离焦量大于第三屈光区600的离焦量。当满足上述的离焦量设置要求时,可以针对性的对不同视场角下的离焦量进行补偿,且不同离焦设置区内的环带在镜片本体的径向方向上交错排列,让戴镜者视网膜周边获得更为合理且更具针对性的竞争性离焦信号刺激,从而提升镜片对眼轴发展的干预效果,可以进一步抑制眼轴异常发展导致的屈光布阵的加深。
50.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竞争性离焦具体是指在一个瞳孔直径扫视的光学中心101以外的区域内,既有入射光线穿过镜片本体100的第三屈光区600使焦点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正焦,即图4中实线的端点,佩戴者通过此区域能够清晰看清前方物体,同时伴随着其他光线穿过第一屈光区400和第二屈光区域500,焦点落在视网膜以外的区域,即图4中虚线的端点,形成离焦,佩戴者通过此区域看不清前方的物体。同一个瞳孔扫视范围内,在正焦的附近又伴随着离焦像的信号,正焦与离焦相互竞争,从而够刺激眼轴自适应发展,以抑制青少年屈光不正进一步的发生。
5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屈光区400的离焦量具有最大值d
1max
和最小值d
1min
,第二屈光区500的离焦量具有最大值d
2max
和最小值d
2min
,满足:0.25d≤d
2min-d
1min
≤2.0d,且0.25d≤d
2max-d
1max
≤5.7d。当满足以上的关系时,可以保证颞侧的离焦量大于鼻侧的离焦量,使得各侧的微透镜离焦量从靠近光学中心101一侧向外随视场角增大而增大,因此在佩戴者的视网膜周边能够形成更为合理的竞争性离焦信号,从而更有效地干预青少年眼轴进一步发生、发展。
52.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供竞争性离焦的刺激效果,第一屈光区400的离焦量为第三屈光区600中对应第一屈光区400位置的离焦量的1.1~50倍,优选为1.1~15倍;第二屈光区500的离焦量为第三屈光区600中对应第二屈光区500位置的离焦量的1.2~60倍,优选为1.5~20倍。当分别满足上述倍数的要求时,可以至少对远视性离焦量形成矫枉过正的效果,第二屈光区105相对于同一位置的第三屈光区600的离焦量比例略高于第一屈光区400相对于同一位置的第三屈光区600的离焦量比例,这也进一步符合第二离焦设置区103的离焦量大于第一离焦设置区102离焦量的要求,以保证戴镜者的视网膜周边的形成更为合理的竞争性离焦信号,从而更有效地干预眼轴增长。
53.在一些实施例中,离焦量为单个微透镜的屈光力与镜片本体的光学中心的平均屈光力差的绝对值,其中,最大值d
1max
的表达式为:d
1max
=|d
1max-d0|;最小值d
1min
的表达式为:d
1min
=|d
1min-d0|;最大值d
2max
的表达式为:d
2max
=|d
2max-d0|;最小值d
2min
的表达式为:d
2min
=|d
2min-d0|;式中,d
2max
表示第二微透镜301的最大屈光力,d
2min
表示第二微透镜301的最小屈光力,d
1max
表示第一微透镜201的最大屈光力,d
1min
表示第一微透镜201的最小屈光力,d0表示光学中心101的平均屈光力。通过对第一屈光区400和第二屈光区500的离焦量进行差异化的设置,以适配不同视线方向的要求,通过离焦、正焦的互相刺激以达到眼轴自适应的发展。
5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屈光区400的离焦量的最大值d
1max
和最小值d
1min
,第二屈光区500的离焦量的最大值d
2max
和最小值d
2min
,进一步满足:4.3d≤d
1max
≤7.0d;2.5d≤d
1min
《4.3d;4.5d≤d
2max
≤10.0d;3.0d≤d
2min
《4.5d。优选的,5.5d≤d
1max
≤6.5d;3.0d≤d
1min
《3.5d;6.0d≤d
2max
≤8.0d;3.5d≤d
2min
《4.0d。
55.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镜片本体100包括第一光学表面104和与第一光学表面104相背离设置的第二光学表面105,第一光学表面104为靠近眼镜的一侧,第二光学表面105为远离眼镜的一侧;其中,第一环带200位于第一光学表面104上,第二环带300位于第一光学表面104上;或者,第一环带200位于第一光学表面104上,第二环带300位于第二光学表面105上;或者,第一环带200位于第二光学表面105上,所第二环带300位于第一光学表面104上;或者,第一环带200位于第二光学表面105上,第二环带300位于第二光学表面105上。
5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学表面104为球面、环曲面、超环曲面、自由曲面中的任一种;第二光学表面105为球面、环曲面、超环曲面、自由曲面中的任一种;第一微透镜201的设计面型为球面、环曲面或超环曲面中的任一种;第二微透镜301的设计面型为球面、环曲面或超环曲面中的任一种;第一微透镜201和第二微透镜301的直径为0.8~4mm;第一微透镜201和第二微透镜301为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或椭圆形。
57.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相对设置的第一光学表面104或第二光学表面105为球面面型时,第三屈光区域600的屈光度自光学中心向外,离开光学中心101任意一点的屈光度与光
学中心101的屈光度相同;当相对设置的第一光学表面104或第二光学表面105为非球面面型时,第三屈光区域600的屈光度自光学中心向外,屈光度呈递增或递减,至少在离开光学中心101半径20毫米处的屈光度与光学中心的屈光差的绝对值占光学中心屈光度5%~20%;当相对设置的第一光学表面104或第二光学表面105为环曲面型时,第三屈光区域600的屈光度具有柱镜度;当相对设置的第一光学表面104或第二光学表面105为自由曲面面型时,第三屈光区域600的屈光度具有自由面型,自由面型可以是渐进多焦点设计面型、非旋转对称设计面型等。
5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带200自光学中心101向远离第二离焦设置区103的一侧等距排列或非等距排列;第二环带300自光学中心101向远离第一离焦设置区102的一侧等距排列或非等距排列;相邻第一环带200或第二环带300之间的距离为0.5~4mm;等距排列具体是指各个环带之间的距离为0.5毫米、1毫米等;非等距排列具体指两个相邻的环带之间的距离是无序增大或减小的。
59.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眼镜,眼镜包括两组上述的多向差异化离焦眼镜片,在两组多向差异化离焦眼镜片中,第一离焦设置区12为靠近鼻侧的区域,第二离焦设置区13为靠近颞侧的区域。
60.在一些实施例中,眼镜片可以由金属模具注塑成型或由玻璃模具浇筑成型成所需的处方光度或半成品,后经车房加工半成品内表面得到所需的处方光焦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眼镜片还可以通过金属和玻璃模具利用uv光固化工艺制成眼镜片毛坯,后经车房加工毛坯表面制成的佩戴者所需的眼镜镜片或通过贴合工艺制成的眼镜片或眼镜片毛坯。
61.在一些实施例中,镜片本体1的材质包括高分子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中,高分子材料包括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玻璃等。热塑性树脂包括聚碳酸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热固性树脂包括丙烯酸树脂、环硫树脂、硫代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烯丙基树脂以及聚氨基甲酸酯中的任一种。
62.在一些实施例中,镜片本体1至少一侧的表面形成有包覆膜,包覆膜包括增加镜片透光度的透明涂膜,包括增加镜片耐久度的硬质涂膜、包括阻挡有害光线的反射膜、包括实现成像可视性的减反射增透膜、包括具有变色功能的偏光膜或者包括掺杂对紫外线敏感材料的其它变色膜等。包覆膜本身可以具有不同的颜色,在反光情况下目视的颜色可以是绿色、蓝色、黄色、紫色等,也可以是其他颜色。
63.在一些实施例中,眼镜片直接通过模具制备,模具可以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的工作面为凹面,用于成型眼镜片的第一光学表面104,下模座的工作面为凸面,用于成型眼镜片的第二光学表面105。
64.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上述工艺所得的眼镜片与眼镜框架组合后可以进一步得到眼镜,眼镜片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类椭圆形或其他异形结构。需要说明的是,眼镜片的形状大致为上述形状即可,不限于为完美的几何形状。
65.以图1的结构为例,在10
°
~70
°
半视场角内配置第一环带200和第二环带300,各相邻环带按5
°
一档配置环带间隔,第一环带200和第二环带300分别形成按镜片本体1径向方向排列的编号为1至13的若干环带,第一离焦设置区102和第二离焦设置区103中各环带在交界处交错排布,且各环带的微透镜在各视场角对应眼镜片光学中心101的半径位置如下表所示。
[0066][0067][0068]
各环带的微透镜的离焦量是镜片本体1对应位置处的远视性离焦量的10倍、单个第一微透镜201或第二微透镜301的离焦量至少≥2.5d,作为离焦量设计标准,第一离焦设置区102和第二离焦设置区103中各环带单个微透镜离焦配置如下表所示。
[0069][0070]
将上表各微透镜所在环带的位置以及各环带中各为微透镜离焦配置在镜片本体1的第二光学表面105,第一光学表面104是球面,第二光学表面105与第一光学表面104共同形成第三屈光区域600,第三屈光区域600包括光学中心101,光学中心101的屈光度为-2.30d,光学中心101具有提供佩戴者所需的处方平均屈光力,每个微透镜的平均屈光力与处方平均屈光力之差形成微透镜离焦量,各位置微透镜离焦量参见上表,具有成像在视网膜以外的位置成像,形成离焦,第三屈光区域600能够成像在视网膜上,形成正焦,正焦与离焦相互矛盾,相互竞争,从而形成竞争性离焦,以抑制眼轴异常发展导致的屈光不正。且根
据各视场角的远视性离焦量(rpre)不同,第一离焦设置区102和第二离焦设置区103的远视性离焦量不同,实现了分别对鼻颞侧进行针对性远视性离焦补偿设计,以进一步抑制眼轴异常发展导致的屈光布阵的加深。
[0071]
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向差异化离焦眼镜片及眼镜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