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装置及分光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05594发布日期:2023-09-09 19:3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分光装置及分光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通讯,尤其涉及一种分光装置及分光组件。


背景技术:

1、在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系统中,通常包括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tion,olt)、光分布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和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odn为olt和onu之间提供光传输物理通道。

2、odn一般包括分光器,分光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重新分配。分光器通常位于设置有光纤适配器的盒体内,并使分光器的接口与对应的光纤适配器插接连接,以形成分光盒。然而,分光盒的组装过程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光装置及分光组件,用于改善目前的分光盒的组装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方案:

3、一方面,提供一种分光装置,分光装置包括盒体、位于所述盒体内的分光部以及安装于盒体上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至少一个第三连接部。分光部包括基板和分光波导,分光波导位于基板上,分光波导包括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输出端。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接口和第一连接纤芯,第一连接纤芯的一端与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接口连接;第一连接接口的至少部分暴露于盒体外。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连接接口和第二连接纤芯,第二连接纤芯的一端与第一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接口连接;第二连接接口的至少部分暴露于盒体外。第三连接部包括第三连接接口和第三连接纤芯,第三连接纤芯的一端与第二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接口连接;第三连接接口的至少部分暴露于盒体外;第一连接纤芯、第二连接纤芯以及第三连接纤芯中的任意两个连接纤芯在基准面上的正投影无交叠,基准面为平行于基板的平面。

4、通过上述设置,第一连接接口可以接收光信号,并将接收到的光信号传输至分光波导的输入端,光信号经分光波导分配以后,由分光波导的第一输出端传输至第二连接接口,并由分光波导的第二输出端传输至第三连接接口,从而实现分光装置的重新分配光信号的效果。相比于相关技术中,使用人工将光纤盘绕,以实现分装盒内的光纤排布规整,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分光部,有利于提高分光装置中分光路径的规整性,节省人力;在此基础上,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至少一个第三连接部,能够实现分光装置的一体制作,避免使用人工将分光器组装到盒体内,有利于进一步节省人力,提高分光装置的组装效率。

5、同时,通过上述设置,无需预留出光纤盘绕布放的空间,从而使得盒体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提高,有利于实现分光装置的小型化,扩展分光装置的使用场景。

6、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包括纤芯安装槽,第一连接纤芯、第二连接纤芯以及第三连接纤芯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纤芯位于纤芯安装槽内。例如,分光部可以为plc(planarlightwave circuit)芯片。通过上述设置,以使连接纤芯与分光波导对准,便于光信号在连接纤芯和分光波导之间传输。

7、在一些实施例中,纤芯安装槽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邻接,且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相交。第一连接纤芯、第二连接纤芯以及第三连接纤芯中的至少一个连接纤芯同时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连接。通过上述设置,有利于降低纤芯安装槽的制作难度,提高分光部的制作效率。

8、在一些实施例中,分光波导包括主体段和分支段。主体段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子段和至少一个第二子段;第一子段与第二子段交替连接,至少两个第一子段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个第一子段的首端为分光波导的输入端,最后一个第一子段的尾端为分光波导的第一输出端。通过上述设置,输入端接收到的部分光信号,可以通过交替连接的第一子段和第二子段,传输至第一输出端。分支段连接于第一子段的尾端,分支段的尾端为分光波导的第二输出端。通过上述设置,分光波导可以通过输入端接收的光信号,并将光信号分配至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并通过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传输出去。

9、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支段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分支段包括第三子段和第四子段;一个第三子段与一个第二子段对应;第三子段与对应的第二子段连接于同一个第一子段的尾端;第四子段的首端与第三子段的相连接;第四子段的尾端为分光波导的第二输出端。通过上述设置,输入端接收到的光信号,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子段传输后,光信号被分配:一部分光信号被分配至对应的第三子段中,并进一步传输至第四子段中,进而传输至对应的第二输出端;另一部分光信号被分配至对应的第二子段中,并继续经下一级的第一子段传输后,再次被分配……。综上所述,分光波导可以通过输入端接收光信号,并将光信号分配至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并通过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传输出去。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分支段的数量为一个;分支段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段以及至少一个分支子段,连接段包括第一连接子段以及两个第二连接子段,第二连接子段的首端与第一连接子段的尾端相连接;相邻的两个连接段中,一个连接段的第一连接子段的首端连接于另一个连接段的第二连接子段的尾端,第一个连接段的第一连接子段的首端与第一子段的尾端相连接,最后一个连接段的第二连接子段的尾端与分支子段的首端相连接;分支子段的尾端为分光波导的第二输出端。通过上述设置,输入端接收到的光信号,可以通过一个第一子段传输后,光信号被分配:一部分光信号被分配至连接段中,并进一步传输至对应的分支子段中,进而传输至对应的第二输出端;另一部分光信号被分配至第二子段中,并继续经下一级的第一子段传输至第一输出端。综上所述,分光波导可以通过输入端接收光信号,并将光信号分配至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并通过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传输出去。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中的至少一个连接部被配置为:还包括保护套;保护套套装于连接部的连接纤芯外。通过上述设置,保护套可以起到防护的效果,有利于避免其内部的连接纤芯损坏,有利于延长分光装置的使用寿命。

12、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套内的连接纤芯包括弯曲部。通过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盒体内部光纤布放的规整性;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分光装置的生产一致性,进一步提高分光装置的组装效率。

13、在一些实施例中,盒体包括贯穿其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至少一个第三通孔。第一连接纤芯、第二连接纤芯以及第三连接纤芯均贴装于盒体内;第一连接接口穿设于第一通孔内;一个第三连接部与一个第三通孔对应设置,且一个第三连接接口穿设于一个第三通孔内;第二连接纤芯穿设于第二通孔内。通过上述设置,以使分光装置能够与壳体外的其他设备连接,同时有利于提高壳体对其内部结构的防护效果,延长分光装置的使用寿命。

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接口、第二连接接口以及第三连接接口中的至少一个为光纤适配器。通过上述设置,可实现连接纤芯与其他光纤之间的连接,以保证最高连接性能。

15、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分光组件,包括多个分光装置,多个分光装置包括串联的第一分光装置和第二分光装置,第一分光装置和第二分光装置均为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分光装置;第一分光装置的第二连接接口或第三连接接口,与第二分光装置的第一连接接口连接。

16、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分光组件包括如上述的分光装置,因此具有上述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17、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分光装置中的至少部分为标准件,标准件被配置为,第三连接接口的数量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例如,标准件中第三连接接口的数量为1个。当与其串联的分光装置的第三连接接口的数量为六个,且标准件的第三连接接口与分光装置的第一连接接口连接时,标准件与分光装置能够构成一个分光比为1:7的分光器。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形成更多的分光比的组合,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