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08395发布日期:2023-10-22 04:0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光学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学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八片式光学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对智能手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中的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像要求越来越严格,例如,通过对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学设计,使得光学成像系统满足大像面的要求。

2、为了满足大像面的要求,光学成像系统通常设置为八片式透镜的结构形式,在八片式光学成像系统中,最后两片透镜具有较大的段差,从而会导致光学成像系统的组装良率变差,并影响光学成像系统的产品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可至少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或者其它问题的光学成像系统。

2、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系统,其包括镜筒以及置于镜筒内的八片式透镜组和间隔元件组,八片式透镜组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七透镜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八透镜,第八透镜的物侧面在近轴处为凸面,像侧面在近轴处为凹面;间隔元件组包括置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七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的第七间隔元件;第八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5、第八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6、第七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7m与第七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7m满足:4<d7m/r16+d7m/r15<18,以及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第八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8与第七间隔元件的最大厚度cp7满足:-45<f8/(ct8-cp7)-f7(ct8+cp7)<-6。

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置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其中,镜筒的物侧端面的内径d0s、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1s与光学成像系统的光圈数fno满足:7<d0s×d1s/fno<26。

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光学成像系统的总有效焦距f、光学成像系统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semi-fov与镜筒在光轴所在方向上的长度l满足:55mm2<f/tan(semi-fov)×l<95mm2。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置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的第一间隔元件,其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1s与第一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1m满足:-25<(f2-f1)/(d1m-d1s)<-4。

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光学成像系统还满足:r2/r1>1,r4/r3>0,r6/r5>0,其中,r1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为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3为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4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5为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为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

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第一间隔元件、第二间隔元件和第三间隔元件,第一间隔元件置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第二间隔元件置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第三间隔元件置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接触,

8、其中,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第一间隔元件和第二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ep12与第二间隔元件和第三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ep23满足:30<(r2-r3)/ep12+(r5-r4)/ep23<60。

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置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的第四间隔元件,其中,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4s与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4s满足:-28<f4/d4s+f5/d4s<-1。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置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的第六间隔元件,其中,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3、第六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6m与第六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6m满足:6mm<(r13-r12)/d6m×d6m<30mm。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置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的第五间隔元件,其中,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5m与第五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5m满足:26<(f5×f6)/(d5m×d5m)<66。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第三间隔元件和第四间隔元件,第三间隔元件置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三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第四间隔元件置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接触,其中,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第三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3m、第四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4m与第四间隔元件的最大厚度cp4满足:-17<d4m/cp4-d3m/ct3<0。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第一间隔元件和第四间隔元件,第一间隔元件置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第四间隔元件置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接触,

14、其中,光学成像系统还满足:0<fi/dis<7,i=1、4或7,其中,i取1时,fi表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dis表示第一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i取4时,fi表示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dis表示第四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i取7时,fi表示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dis表示第七间隔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第四间隔元件和第五间隔元件,第四间隔元件置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四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第五间隔元件置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五透镜的像侧面接触,其中,第四间隔元件和第五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ep45、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t56、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满足:0<(t56/ep45)×(r8/r11)<9。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第一间隔元件和第二间隔元件,第一间隔元件置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一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第二间隔元件置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二透镜的像侧面接触,

17、其中,第二透镜和第五透镜的折射率大于1.60,并且,光学成像系统还满足:ep12>t12,ep45<t45,其中,ep12为第一间隔元件和第二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t12为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ep45为第四间隔元件和第五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t45为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

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间隔元件组还包括置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且与第六透镜的像侧面接触的第六间隔元件,其中,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6、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第六间隔元件的最大厚度cp6、第七间隔元件的最大厚度cp7与第六间隔元件和第七间隔元件沿光轴的间隔ep67满足:-30<(f6+f7+f8)/(cp6+ep67+cp7)<-6。

1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镜筒的物侧端面的外径d0s、镜筒的像侧端面的外径d0m、光学成像系统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满足:-17<(d0m-d0s)/f×f8<-4。

20、本技术在使得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的相关面的曲率半径限制在一定范围的同时对第七间隔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外径进行约束,可以保证第七透镜、第八透镜以及第七间隔元件所形成的成像元件组具有最优的外径段差,从而提升光学成像系统的组装良率以及产品竞争力;本技术还对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以及相关中心厚度的尺寸关系进行约束,保证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的形状均匀且平稳,进而提高光学成像系统的成型及组装可行性,确保光学成像系统的品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