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由配戴者配戴的光学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49857发布日期:2024-01-26 23:07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旨在由配戴者配戴的光学镜片的制作方法

本披露内容涉及一种旨在由配戴者配戴的光学镜片,该光学镜片包括屈光区域和多个光学元件,该屈光区域具有基于配戴者的眼睛的处方的屈光力,该多个光学元件具有当在标准配戴条件下配戴光学镜片时不将图像聚焦在配戴者的眼睛的视网膜上的透明光学功能。


背景技术:

1、眼睛近视的特征是眼睛将远处的物体聚焦在其视网膜前方。通常使用凹镜片矫正近视,并且通常使用凸镜片矫正远视。

2、近视(也被称为近视眼)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公众健康问题。因此,已做出很大努力来开发旨在减缓近视发展的解决方案。

3、针对近视发展的目前管理策略中的大多数涉及使用光学离焦来作用于周边视力。这种方式已经获得了极大关注,因为对幼雏和灵长类动物的研究表明,中央凹屈光不正可以通过周边光学离焦来操纵,而无需涉及完整的中央凹。若干方法和产品通过引入这种周边光学离焦来用于减缓近视发展。在这些解决方案中,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角膜矫正隐形眼镜、双焦软性和渐进式隐形眼镜、圆形渐进式眼科眼镜、以及具有小透镜阵列的镜片已被证明或多或少有一定效果。

4、具有小透镜阵列的近视控制解决方案已经被提出了、特别是由申请人提出。这种小透镜阵列的目的是在视网膜前方提供光学模糊的图像,从而触发对眼睛生长的停止信号,同时实现良好的视力。

5、尽管大多数现有技术的研究集中在小透镜的大小、密度或光焦度的影响上,但发明人已经观察到小透镜可以具有柱镜,并且这种柱镜对配戴者的视力的质量和/或改善近视减缓功能具有影响。

6、因此,需要提供包括光学元件的光学镜片,这些光学元件具有不将图像聚焦在配戴者的视网膜上的透明光学功能,其中光学元件的柱镜是受控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披露内容提出了一种旨在由配戴者配戴(例如,在配戴者眼睛前方)的光学镜片,该光学镜片包括:

2、-屈光区域,该屈光区域具有基于配戴者的眼睛的处方的屈光力;

3、-多个光学元件,该多个光学元件具有当在标准配戴条件下配戴光学镜片时不将图像聚焦在配戴者的眼睛的视网膜上的透明光学功能,

4、-关注区,该关注区包括光学元件的子集,该子集中的每个光学元件在其表面上承载柱镜部件,

5、其中,关注区具有至少50mm2、例如至少75mm2,并且

6、包括在关注区中的每个光学元件的柱镜轴位的取向的标准偏差相对于共同预定义方向小于或等于15°、例如相对于共同预定义方向小于或等于10°。

7、有利地,具有受控的柱镜取向对于配戴者是有利的,特别是它改善了视力的质量和/或光学元件的近视减缓功能。

8、事实上,控制柱镜取向能够补偿由小透镜在周边视力中产生的散光。因此,根据本披露内容的光学镜片具有改进的精确离焦的质量,特别是由视网膜前方的小透镜产生的光斑的质量。

9、根据可以单独或组合考虑的进一步实施例:

10、-关注区包括至少10个光学元件、例如至少20个光学元件、例如至少200个光学元件、例如至少700个光学元件,这些光学元件具有当在标准配戴条件下配戴镜片元件时不将图像聚焦在配戴者的眼睛的视网膜上的透明光学功能;和/或

11、-至少50%、例如至少80%、例如所有的光学元件具有当在标准配戴条件下配戴光学镜片时(例如当考虑atchison眼睛模型时)将图像聚焦在人眼的视网膜之外的地方的光学功能;和/或

12、-至少50%、例如至少80%、例如所有的光学元件的柱镜度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0.1d、例如大于或等于0.2d;和/或

13、-光学镜片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之一的至少一部分包括至少一个涂层元件的至少一层,该至少一个涂层元件覆盖放置有光学元件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或

14、-至少50%、例如至少80%、例如所有的光学元件位于光学镜片的表面之一、例如光学镜片的前表面上。

15、-至少50%、例如至少80%、例如所有的光学元件位于光学镜片的前表面与后表面之间;和/或

16、-至少50%、例如至少80%、例如所有的光学元件是折射小透镜;和/或

17、-关注区从光学镜片的光学中心径向地延伸;和/或

18、-至少50%、例如至少80%、例如所有的光学元件沿着至少5个同心环定位,并且其中,关注区在至少5个同心环上径向地延伸;和/或

19、-至少50%、例如至少80%、例如所有的光学元件定位在结构化网上,该结构化网是正方形网或蜂窝式网或三角形网或八边形网;和/或

20、-光学关注区包括光学镜片的光学中心,并且具有至少150mm2、例如至少500mm2;和/或

21、-光学关注区是以光学镜片的光学中心为中心的圆形区;和/或

22、-光学关注区是以光学镜片的光学中心为中心的圆形区,该圆形区的半径大于或等于15mm、例如大于或等于20mm、例如大于或等于25mm;和/或

23、-光学关注区具有至少700mm2、例如至少1250mm2、例如至少1900mm2;和/或

24、-光学镜片的该至少50%、例如至少90%、例如所有的光学元件的柱镜轴位的取向的标准偏差相对于共同预定义方向小于或等于20°、例如相对于共同预定义方向小于或等于15°、例如相对于共同预定义方向小于或等于10°、例如相对于共同预定义方向小于或等于5°、例如相对于共同预定义方向小于或等于2°;和/或

25、-至少20%、例如至少40%、例如至少70%、例如所有的光学元件具有相对于共同预定义方向小于或等于5°、例如小于或等于2°的柱镜轴位的取向差;和/或

26、-光学镜片包括中心区,该中心区对应于以光学镜片的光学中心为中心的区、并且不包括任何光学元件;和/或

27、-光学镜片包括空白区,该空白区以所述镜片元件的光学中心为中心并且具有大于等于7mm(例如大于或等于8mm)且小于或等于15mm(例如小于或等于12mm)的直径,该空白区不包括任何光学元件;和/或

28、-屈光区域形成为除了形成为该多个光学元件的区域之外的区域;和/或

29、-每个光学元件的面积大于或等于0.4mm2且小于或等于5mm2、例如小于或等于4mm2;和/或

30、-光学元件的总面积相对于光学镜片的表面的总面积的比率大于或等于20%(例如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或等于80%(例如小于或等于70%);和/或

31、-至少50%、例如80%、例如所有的光学元件是多焦点小透镜;和/或

32、-至少50%、例如80%、例如所有的光学元件是衍射小透镜;和/或

33、-衍射透镜是毗连的衍射小透镜;和/或

34、-至少50%、例如至少80%、例如所有的光学元件是漫射小透镜;和/或

35、-至少50%、例如至少80%、例如所有的光学元件位于光学镜片的后表面上;和/或

36、-对于半径包括在2mm与4mm之间、包括位于距面向在标准配戴条件下笔直向前注视的使用者的瞳孔的参考系大于或等于所述半径+5mm的距离处的几何中心的每个圆形区,光学元件位于所述圆形区内的部分的面积之和与所述圆形区的面积之间的比率大于或等于20%(例如大于或等于30%、例如大于或等于40%)且小于或等于80%(例如小于或等于70%、例如小于或等于60%);和/或

37、-对于半径包括在2mm与4mm之间、包括位于距面向在标准配戴条件下笔直向前注视的使用者的瞳孔的参考系等于所述半径+5mm的距离处的几何中心的每个圆形区,光学元件位于所述圆形区内的部分的面积之和与所述圆形区的面积之间的比率大于或等于20%(例如大于或等于30%、例如大于或等于40%)且小于或等于80%(例如小于或等于70%、例如小于或等于60%);和/或

38、-镜片元件进一步包括至少四个光学元件,这些光学元件被组织成至少两组毗连的光学元件;和/或

39、-每组毗连的光学元件被组织成具有相同中心的至少两个同心环,每组毗连的光学元件的同心环由对应于与所述组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元件相切的最小圆的内直径以及对应于与所述组中的至少一个光学元件相切的最大圆的外直径限定;和/或

40、-至少一部分、例如所有的光学元件同心环以镜片元件的设置有所述光学元件的表面的光学中心为中心;和/或

41、-光学元件的同心环的直径大于或等于9.0mm且小于或等于60mm;和/或

42、-光学元件的两个相继同心环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m、例如大于或等于2mm,两个相继同心环之间的距离由第一同心环的外直径与第二同心环的内直径之间的差来限定,第二同心环更靠近镜片元件的周边;和/或

43、-至少60%、例如至少75%、例如至少90%、例如所有的光学元件的柱镜轴位具有径向取向;和/或

44、-至少60%、例如至少75%、例如至少90%、例如所有的光学元件的各自柱镜轴位的取向与相对于光学镜片的光学中心的局部径向方向的偏差小于或等于5°、例如小于或等于2°;和/或

45、-至少60%、例如至少75%、例如至少90%、例如所有的光学元件的柱镜轴位具有与径向正交的取向;和/或

46、-至少0%、例如至少75%、例如至少90%、例如所有的光学元件的各自柱镜轴位的取向与相对于光学镜片的光学中心的与径向正交的局部方向的偏差小于或等于5°、例如小于或等于2°;和/或

47、-光学元件进一步包括径向定位在两个同心环之间的光学元件;和/或

48、-网结构是随机网,例如voronoid网;和/或

49、-至少一部分、例如所有的光学元件在两个毗连的光学元件之间具有恒定的光焦度和不连续的一阶导数;和/或

50、-至少一部分、例如所有的光学元件在两个毗连的光学元件之间具有变化的光焦度和连续的一阶导数;和/或

51、-光学元件被配置为使得沿着镜片元件的至少一个区段、例如沿着至少十个均匀分布的区段(例如经过镜片元件的光学中心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光学元件的平均球镜从所述区段的点(例如光学中心)朝向所述区段的周边部分增大;和/或

52、-光学元件被配置为使得沿着镜片的至少一个区段、例如沿着至少十个均匀分布的区段,光学元件的柱镜度从所述一个或多个区段的点(例如光学中心)朝向所述区段的周边部分增大;和/或

53、-光学元件被配置为使得沿着镜片的至少一个区段、例如沿着至少十个均匀分布的区段,光学元件的平均球镜和/或柱镜从所述区段的中心朝向所述区段的周边部分增大;和/或

54、-屈光区域包括光学中心,并且光学元件被配置为使得沿着经过镜片的光学中心的至少一个、例如至少50%、例如任何区段,光学元件的平均球镜和/或柱镜度从光学中心朝向镜片的周边部分增大;和/或

55、-屈光区域包括视远参考点、视近参考点、以及连接视远参考点和视近参考点的子午线,光学元件被配置为使得在标准配戴条件下沿着镜片的任何水平区段,光学元件的平均球镜和/或柱镜从所述水平区段与子午线的交叉点朝向镜片的周边部分增大;和/或

56、-沿着区段的平均球镜和/或柱镜度增大函数取决于所述区段沿着子午线的位置而不同;和/或

57、-沿着区段的平均球镜和/或柱镜度增大函数是不对称的;和/或

58、-光学元件被配置为使得在标准配戴条件下,该至少一个区段是水平区段;和/或

59、-光学元件的平均球镜和/或柱镜度从所述区段的第一点朝向所述区段的周边部分增大,并且从所述区段的第二点朝向所述区段的周边部分减小,第二点比第一点更靠近所述区段的周边部分;和/或

60、-沿着该至少一个区段的平均球镜和/或柱镜度增大函数是高斯函数;和/或

61、-沿着该至少一个区段的平均球镜和/或柱镜度增大函数是二次函数;和/或

62、-光学元件被配置为使得穿过每个光学元件的光线的平均焦点在距视网膜相同距离处;和/或

63、-屈光区域形成为除了形成为该多个光学元件的区域之外的区域;和/或

64、-至少一个、例如所有的光学元件是复曲面折射小透镜;和/或

65、-光学镜片是经磨边或未经磨边的眼镜镜片;和/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