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01289发布日期:2024-05-17 12:07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通信,特别涉及一种连接盒。


背景技术:

1、光分配网络(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odn)是指光线路终端(opticalline terminal,olt)和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之间所有无源光纤、无源设备(比如光分路器)组成的一个网络。odn将一个olt设备和多个onu设备连接起来,提供光信号的双向传输。odn工程中采用连接盒(例如光交接盒、光配线盒、光分纤盒等),在这些连接盒内部集成不同数量、不同种类的无源光器件,以满足光纤部署和管理的需求。随着odn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连接盒产品的成本问题已然成为重要问题之一,市场对连接盒产品的低成本、高可靠的诉求空前强烈。

2、通常,连接盒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转接面板,转接面板上设置有适配器,在壳体内远离转接面板的一端设置有分光器,分光器与适配器之间通过光纤进行连接。在壳体内通常还设置有盘纤板,盘纤板用于为分光器与适配器之间光纤提供盘绕场所,以对光纤进行固定。其中,盘纤板通常采用优质的高分子材料单独注塑形成,然后,再通过卡扣等方式连接在转接面板上。

3、然而,上述的连接盒中,采用优质高分子材料制备的盘纤板其成本较高,且盘纤板与壳体之间的组装工序较为繁琐复杂,增加了连接盒的组装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盒,可以有效降低连接盒的材料成本,简化连接盒的组装工序,降低连接盒的组装成本。

2、本技术的提供一种连接盒,包括壳体和与所述壳体连接的转接面板,所述壳体与所述转接面板共同围设形成容纳腔;

3、所述转接面板上设置有多个转接件,所述转接面板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面背向所述容纳腔,每个所述转接件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面,每个所述转接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面;

4、每个所述转接件的一端用于与第一光纤连接器连接,每个所述转接件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二光纤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和所述第二光纤连接器通过所述转接件进行连接;

5、还包括分光器,所述分光器位于所述转接面板的所述第一面上并与所述转接面板相连,所述分光器与所述转接件之间通过光纤连接。

6、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将分光器和转接件均集成在转接面板上,可以大大缩短分光器与转接件之间的距离,这样分光器与转接件之间的光纤可以设置的较短,分光器与转接件之间的光纤无需进行盘绕和固定,可以省去在壳体内设置盘纤板以及用于固定光纤的卡槽等结构,可以有效降低连接盒的材料成本。并且,还可以省去盘纤板的组装工序,能够有效简化连接盒的组装工序,降低连接盒的组装成本。

7、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分光器包括至少一个输入端和多个输出端,且所述输入端的数量小于所述输出端的数量;

8、所述输入端和所述输出端分别位于所述分光器相对的两端;

9、所述输入端与部分所述转接件通过光纤相连,所述输出端与其余所述转接件通过光纤相连。

10、与分光器输入端相连的转接件可以作为连接盒的输入端口,而与分光器输出端相连的转接件可以作为里连接盒的输出端口。这样就使连接盒可以将少量的输入端转换为多个输出端,以增加连接盒的信号输出端口。

11、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分光器的输入端临近所述转接面板的边缘设置。这样可以便于光纤的弯曲,增加光纤弯曲的弯曲半径,能够减少或避免光纤因弯曲半径过小而出现断裂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光纤布置的合理性。

12、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转接面板的所述第一面上并与所述转接面板相连;所述分光器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固定件可以为分光器体用固定平台,可以减少或避免分光器直接与转接面板连接而出现贴合不佳等问题,进而影响分光器与转接面板之间的正常连接,有利于提高分光器与转接面板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提升连接盒的结构稳定性。

13、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具有固定槽,所述分光器位于所述固定槽内并与所述固定槽的底壁粘接。固定槽可以为分光器提供限位作用,能够避免分光器发生偏移或倾倒等情况,有助于提高分光器在转接面板上设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4、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固定件包括底壁和围设在所述底壁上的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围设形成所述固定槽;所述底壁背向所述固定槽的一面与所述转接面板相连。固定件的底壁可以为分光器提供连接平台,以使分光器可以通过固定件的底壁与转接面板相连,从而提高分光器与转接面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固定件的侧壁可以为分光器提供限位作用,能够减少或避免分光器发生偏移或倾倒等情况,有助于提高分光器在转接面板上设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5、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固定件的所述侧壁上开设与第一出纤口,所述分光器的所述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出纤口相对齐。第一出纤口可便于与分光器输入端相连的光纤从固定件的侧壁中穿过,能够减少或避免光纤因固定件的侧壁过高而使分光器输入端光纤发生弯折,进而因弯曲而引起断裂。有助于提高对分光器输入端光纤的保护,防止光纤断裂而影响分光器输入端与转接件之间的光信号传输,有利于提高分光器对光信号输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6、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固定件的所述侧壁上还开设有多个第二出纤口,所述多个第二出纤口位于所述固定件上与所述第一出纤口相对的一端。第二出纤口可便于与分光器输出端相连的光纤从固定件的侧壁中穿过,能够减少或避免光纤因固定件的侧壁过高而使分光器输出端光纤发生弯折,进而因弯曲而引起断裂,有助于提高对分光器输出端光纤的保护,防止光纤断裂而影响分光器输出端与转接件之间的光信号传输,有利于提高分光器对光信号输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7、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固定平台,所述固定平台位于所述转接面板的第一面上并与所述转接面板相连;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固定平台上。固定平台可以为固定件提供安装平台,以便于固定件在转接面板上的安装与固定,可以有效提高分光器与转接面板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升连接盒的结构稳定性。

18、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转接面板为一体式结构。这样可以省去在固定件与转接面板之间设置用于连接的器件,能够省去固定件与转接面板之间的组装作业,简化连接盒的制备过程,有助于提高连接盒的生产效率。而且,一体化结构还能够提高固定件与转接面板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固定件与转接面板之间发生分离,有助于提高连接盒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19、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多个第一光纤连接器,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转接件的一端相连;

20、部分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分光器的输入端通过光纤相连,另一部分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的另一端与所述分光器的输出端通过光纤相连。

21、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所述第一光纤的一端与所述分光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光纤的另一端与部分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相连;

22、所述第二光纤的一端与所述分光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光纤的另一端与其余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相连。

23、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转接件与所述转接面板为一体式结构。这样可以有效简化连接盒的组装作业,缩短连接盒的装配时长,从而有效降低连接盒的组装成本。而且,还能够有效提高转接件与转接面板之间的密封性。

24、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转接件包括内部相连通的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

25、所述第一转接部朝向所述转接面板内部延伸并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第二转接部朝向所述转接面板外部延伸并与所述转接面板的外部相连通;所述第一转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连接,所述第二转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二光纤连接器连接。这样可以使第一光纤连接器与第二光纤连接器可以通过第一转接部和第二转接部进行导通,以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26、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转接面板的外周上具有第一卡接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相配合的第二卡接部;所述转接面板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之间的配合进行连接。卡接连接操作方便,连接可靠,并且便于安装与拆卸,可以提高转接面板与壳体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还能够方便转接面板与壳体之间的安装与拆卸,便于连接盒的后期维修。

27、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转接面板与所述壳体之间,所述密封圈用于为所述转接面板与所述壳体之间提供密封。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壳体与转接面板之间连接的密封性,能够有效减少或避免外部的水渍、油渍等污渍进入到壳体的容纳腔内,防止上述污渍进入到容纳腔内而影响内部光纤之间的信号传输,从而有效提高连接盒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