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256632阅读:来源:国知局
静电潜像。
[0026]如图2所示,作为显影部件的显影辊14,隔着规定间隔与感光鼓11的表面相向配置。显影辊14使形成于感光鼓11表面的静电潜像附着上由调色剂盒10供应的调色剂。显影辊14与感光鼓11平行设置,用并未图示的驱动装置来对其转动驱动。显影辊14构成为在非磁性的圆筒状的套管内固定有相互为不同极性的磁石(并未图示)。此外,在显影辊14的下方相向地设置有用于搅拌、传送调色剂的一对传送螺杆14a(参照图1)。
[0027]另外,显影辊14与显影偏压电源25连接。显影偏压电源25包括交流(AC)电源和直流(DC)电源,其对显影辊14施加重叠有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的显影偏压。显影辊14通过所施加的显影偏压在感光鼓11的表面(感光层21)显影调色剂像。
[0028]转印棍15与感光鼓11的表面相向设置。转印棍15使被传送的纸张S与感光鼓11压接,从而使显影于感光鼓11表面的调色剂像转印在纸张S上。转印辊15具有转印轴26和转印橡胶层27。转印轴26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导电性转印橡胶层27形成于转印轴26的外周面上。
[0029]此外,转印辊15与转印偏压电源28连接(参照图3)。转印偏压电源28对转印辊15施加转印偏压。由于转印偏压的极性与带电的调色剂的极性相反,因此感光鼓11上的调色剂像被吸引向施加了转印偏压的转印棍15的方向,并被转印在被传送到感光鼓11与转印辊15之间的纸张S上。作为被转印体的纸张S,并不局限于纸制记录介质,还可以包含树脂胶片以及OHP(Over head Projector)投影胶片等记录介质。
[0030]分离针16与感光鼓11表面相向设置,使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纸张S离开感光鼓。分离针16呈大致梳齿装,用不锈钢等导电性材料形成。分离针16配置为多个针状顶端部朝向感光鼓11的状态。由于分离针16的顶端部呈针状,所以易于从顶端部发生放电。
[0031]此外,分离针16与分离偏压电源30连接(参照图3)。分离偏压电源30对分离针16施加分离偏压。分离针16通过所施加的分离偏压使粘贴于感光鼓11表面的纸张S离开感光鼓11。
[0032]清洁装置17除去残留于转印后的感光鼓11表面的调色剂。清洁装置17于外壳31的内部具有清洁刮板32和排放螺杆33。清洁刮板32与感光鼓11的表面(感光层21)滑接。排放螺杆33用于排放所除去的调色剂(废弃调色剂)。
[0033]清洁刮板32,例如由聚氨酯橡胶形成,呈向感光鼓11的轴方向延伸的板状。清洁刮板32的上端侧固定于呈L字形状的板架34。清洁刮板32的下端侧与感光鼓11的外周面在感光鼓的转动方向相接触。此外,板架34固定于外壳31内。清洁刮板32通过并未图示的加压部件按压感光鼓11,以除去残留于感光鼓11表面的调色剂等附着物。此外,也可以不使用加压部件,而是通过清洁刮板32自身的弹性力量来按压感光鼓11。
[0034]排放螺杆33相对于清洁刮板32设置于感光鼓11的转动方向的上游侧。排放螺杆33的轴方向一端连接有废弃调色剂回收容器(并未图示)。此外,通过用并未图示的驱动方法转动驱动排放螺杆33,使废弃调色剂排放至废弃调色剂回收容器。
[0035]为了除去残留于感光鼓11的感光层21的电荷,由除电设备18对感光鼓11的表面进行光照射。
[0036]如图1所示,定影装置6具有加热辊6a和加压辊6b。加热辊6a设置于纸张S的调色剂像转印侧,可以转动驱动。加压辊6b与加热辊6a相向设置,被动转动。被转印于纸张S表面的调色剂像,通过与加热辊6a接触而使其熔化,并通过从纸张S的背面加压而使其定影于纸张S。
[0037]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8具有CPU40、存储器41、总线42、界面43。存储器41由ROM (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快速存储器等构成。总线42用于连接CPU40和存储器41。界面43与图像形成装置I的各部分连接。
[0038]CPU40按照存储于存储器41的各程序执行运算处理。存储器41存储有控制图像形成处理所必要的程序以及其他用于集中控制图像形成装置I的程序。此外,存储器41还预先存储有感光鼓11的表面电位的目标值(以下称“目标电位”)、带电偏压、显影偏压、转印偏压以及分离偏压等额定值等。
[0039]界面43与曝光器13、带电偏压电源24、显影偏压电源25、转印偏压电源28以及分离偏压电源30等(以下称“电源等”)连接。因而,可以由控制装置8向电源等发送各种控制信号。即,控制装置8通过由CPU40执行存储于存储器41的各程序等,来控制电源等。此外,虽然并未图示,但是界面43与构成图像形成装置I的各部分连接,并在控制装置8和各部分之间发送接收各种控制信号。
[0040]在这里,参照图1以及图2说明图像形成装置I的动作。图像形成装置I在接通电源后,开始执行各种参数的初始化等。而且,由与图像形成装置I连接的个人电脑等输入图像数据,图像形成装置I (控制装置8)在收到开始印刷的指示后,按照如下方式执行图像形成处理。
[0041]带电辊12使感光鼓11 (感光层21)的表面带电。然后,曝光器13对应于图像数据在感光鼓11表面进行曝光(参照箭头P),从而形成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辊14显影成调色剂像。通过对转印辊15施加转印偏压(负极性),使调色剂像转印在从收纸部3传送到传送通路4的纸张S上。调色剂像通过定影装置6定影于纸张S。定影有调色剂像的纸张S通过一对排纸辊7a排至出纸部7。此外,通过清洁装置17除去残留于转印后的感光鼓11的感光层21的调色剂,并通过除电设备18除去残留于感光层21的电荷。
[0042]接下来,参照图4说明由控制装置8控制图像形成部5的过程。在这里,图4是说明在由控制装置8控制图像形成部5的过程中,对各部件施加的电位与时间的关系的图。图4所示的电位值未必是准确的,其只是大致表示电位的极性以及变化。
[0043]通常,由于由OPC构成的感光鼓11的感光层21的表面电位不容易上升,因而在图像形成处理开始以前对带电辊12施加带电偏压。在图像形成处理开始以前使感光鼓11带电的处理称为“前带电处理”。例如,如图4所示,在作为前带电处理使感光鼓11转动2圈(R1,R2)的情况下,感光鼓11的表面电位在其每转一圈时呈阶梯式上升。而且,在这个例子中,在感光鼓11转动2圈后开始图像形成处理。
[0044]此外,考虑到起动需要时间,为了做好开始图像形成处理的准备,通常在图像形成处理开始以前(前带电处理中)开始向显影辊14施加显影偏压。例如,如图4所示,自前带电处理开始时起,在感光鼓11大致转动了 1.5圈后(距离图像形成处理开始大致半圈之前)开始施加显影偏压。
[0045]在这里,在对带电辊12施加带电偏压的前带电处理结束(开始图像形成处理)的时间点,感光鼓11的表面电位,例如,上升到图4中虚线L所示的电位。这时的感光鼓11的表面电位虽然没有上升到目标电位,但已经达到能够执行图像形成处理的电位。但是,在感光鼓11的表面电位与目标电位相距甚远的情况下,在该时间点的感光鼓11的表面电位与显影偏压的电位差A比额定的电位差的额定电位差B显著减小。因此,在图像形成处理时,有时会发生调色剂从显影辊14向感光鼓11侧移动并附着于纸张S的未形成图像的空白区域的现象(以下称“灰雾”)。
[0046]因此,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控制装置8,为了防止因灰雾导致图像不良现象发生而执行前带电控制和后带电控制。具体来说,在图像形成处理开始以前,控制装置8控制带电偏压电源24,执行使感光鼓11表面带电的前带电控制。另夕卜,在图像形成处理开始以后,控制装置8控制带电偏压电源24以及显影偏压电源25,执行后带电控制,即,使感光鼓11的表面电位与显影偏压的电位差变为能够防止图像不良现象发生的有效电位差C。下面,详细说明控制装置8所执行的各控制过程。
[0047]例如,接通电源并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