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72452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在显示区域内具有窗部等非显示区域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采用液晶面板、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微机电系统)等光闸 器件的显示装置具备背光源,由于近年来薄型化的要求而优选侧面入光型(边光型)的背 光源。并且,已提出应用这种显示装置而在显示区域的一部分形成透明的窗部(非显示区 域)。
[0003]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用于形成非显示区域的栅极信号线和漏极信号线 的布设方法。
[0004] 现有抟术f献
[0005] 专利f献
[0006] 专利文献1 :特开2009-479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8] 然而,专利文献1未公开背光源。例如,在使用边光型背光源的情况下,存在如下 问题:在非显示区域的周围会产生亮度不均。即,非显示区域的光源侧周边较亮,而非显示 区域的与光源相反的一侧周边较暗。另外,在使用直下型背光源的情况下,存在显示装置会 变厚的问题。
[0009]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使用边光型背光源的显示装置中,提供降低了非显示区域 的周围的亮度不均的显示装置。
[0010]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光闸器件;导光板,其 以与该光闸器件相对的面为光出射面,以除了该光出射面及与该光出射面相对的面以外的 一个侧面为光入射面;光源,其与上述光入射面相对;以及开口部,其从上述光出射面到与 上述光出射面相对的面而贯通上述导光板,从上述光入射面至上述开口部的中央的长度是 从上述光入射面至与上述光入射面相对的侧面的长度的1/2以上。
[0012] 发明效果
[0013] 根据本发明,在使用边光型背光源的显示装置中,通过将成为非显示区域的开口 部设置得尽可能远离光源,能够降低非显示区域的周围的亮度不均。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0015]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部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俯视 图。
[0016] 图3是图2的A-A线截面图的一例。
[0017]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部的亮度分布的概况的 图。
[0018] 图5是示出比较例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部的亮度分布的概况的图。
[0019]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部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截面 图。
[0020]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部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截面 图。
[0021]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部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截面 图。
[0022]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部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俯视 图。
[0023] 图10是示出图9的点a-点b间的光提取图案的密度的坐标图。
[0024]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亮度的测定结果的坐标图。
[0025]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显示部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俯视 图。
[0026] 图13是示出图12的点c-点d间的光提取图案的密度的坐标图。
[0027] 图14是相对于表1的X1/L求取了R的坐标图。
[0028]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部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截 面图。
[0029]图16是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背光源和背光源底座的分解立体图。
[0030] 图17是在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域中配设有照相机和接 近传感器的情况下的俯视图。
[0031] 图18是以往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0032] 图19是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
[0033] 图20是示出图19的B-B线截面的主要部分构成的图。
[0034] 图2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部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截 面图。
[0035] 图2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0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部的主要部分构成的截 面图。
[0036] 图23是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的遮光层附近的透射俯视图。
[0037] 图24是图23的截面图。
[0038] 图25是本发明的第11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遮光层附近的透射俯视图。
[0039] 图26是图25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以液晶显示装置 为例来说明显示装置。此外,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不限于液晶显示装置,也同样适用于采用 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微机电系统)等其它光闸器件的显示装置。对 于各实施方式中共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各实施方式也可 以在可能的范围内适当组合。
[0041]〈第1实施方式〉
[0042]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该显示装置10是智能手机,具备显示 部11和包围显示部11的壳体12。并且,在显示部11的一部分中形成有不显示视频的非显 示区域13。此外,非显示区域13的数量没有限制,也可以形成2个以上。
[0043] 图2是示出显示部11的主要部分构成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A线截面图的一 例。显示部11具备:液晶面板20,其是闸器件;以及边光型背光源30。
[0044] 液晶面板20是从显示面侧按顺序层叠上偏振板21、夹持液晶层23的上侧的上基 板22、液晶层23及密封液晶层23的密封部件24、夹持液晶层23的下侧的下基板25以及 下偏振板26而成的。
[0045] 这样,在液晶面板20中,在2个透明基板(上基板22和下基板25)之间注入有液 晶元件(液晶层23),通过驱动液晶元件,利用背光源30进行照明来显示视频。
[0046] 另外,液晶面板20具备位于非显示区域13的孔部27。孔部27自上而下贯通液 晶面板20,与后述的导光板31的开口部34相对。孔部27在图2所示的俯视图中为圆形, 但不限于该形状,能够采用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其它多边形、其它弯曲形状等任意的形 状。
[0047] 背光源30具备导光板31、光源单元32以及反射片33。此外,在导光板31上(导 光板31与下偏振板26之间)也可以适当设置各种光学片。光学片是棱镜片、扩散片等的 总称,是这些片中的任意1枚或者将多枚组合而成的。例如,从上至下能够设为棱镜片2枚 和扩散片。
[0048] 导光板31是将从光入射面入射的光转换为面光源而将其从光出射面导出的部 件。导光板31例如为长方体,具有与液晶面板20相对的光出射面、与该光出射面相对的面 以及将这两个面相连的4个侧面。4个侧面中的一个侧面(图2中短边侧的面)是与光源 单元32相对的光入射面。作为导光板31的材料,从薄型化、轻量化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 丙烯酸、PC(聚碳酸酯)等树脂。
[0049] 光源单元32配设为与导光板31的光入射面相对。这种光源单元32的配置被 称为边光型,与直下型相比,能够更薄型化。光源单元32包含作为点状光源的LED(Light 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