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825598阅读:来源:国知局
表 面的曲率半径、屈光率、透镜厚度、非球面系数、后焦距等相关光学参数、及物侧面841的透 镜表面凹凸配置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在此为了更清楚显示图面,表面凹凸配置的特征仅标 不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处,而省略相同的处的标号。a于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8的各透 镜的各光学特性及各空气间隙的宽度,请参考图36,关于BFL/G34、T1/T2、T2/G12、AAG/T2、 T2/G23、BFL/T3、T4/T3、T1/G34、ALT/G34、BFL/AAG、T2/G34、G34/G12、ALT/T3、T3/G34、BFL/ T4、ALT/G23、ALT/G23、ALT/T2、T4/G23、T4/G12 的值,请参考图 38。
[0182] 须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8中,从第一透镜物侧面811至成像面 860在光轴上的厚度为2. 917mm,像高为1. 731mm,相较于先前技术确实缩短光学成像镜头8 的镜头长度,且本实施例的镜头长度更是缩短地比第一实施例的镜头长度还短。
[0183] 从图35(a)当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纵向球差中,由每一曲线的偏斜幅度可看出 不同高度的离轴光线的成像点偏差控制在±0. 〇6mm以内。此外,三种代表波长彼此间的 距离亦相当接近,代表不同波长光线的成像位置已相当集中,因而使色像差获得明显改善。
[0184] 从图35(b)当中可以看出弧矢方向的像散像差,三种代表波长在整个视场范围内 的焦距变化量落在±0. 15mm内。从图35(c)当中可以看出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三种代表 波长在整个视场范围内的焦距变化量落在±0. 2mm内。此外,三种代表波长彼此间的距离 已相当接近,代表轴上的色散也有明显的改善。
[0185] 图35 (d)显示光学成像镜头8的畸变像差维持在± 1. 4%的范围内。
[0186] 另一方面,从图35(a)~(d)当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8在弧矢方 向与子午方向的像散像差、畸变像差的表现都十分良好。由上述中可以得知,本实施例的光 学成像镜头8确实可维持良好光学性能,并有效缩短镜头长度。
[0187] 图 38 统列出以上八个实施例的 BFL/G34、T1/T2、T2/G12、AAG/T2、T2/G23、BFL/ T3、T4/T3、T1 /G34、ALT/G34、BFL/AAG、T2/G34、G34/G12、ALT/T3、T3/G34、BFL/T4、ALT/G23、 ALT/G23、ALT/T2、T4/G23、T4/G12的值,可看出本发明的光学成像镜头确实可满足前述条件 式⑴~(19)。
[0188] 请参阅图39,为应用前述光学成像镜头的可携式电子装置20的一第一较佳实施 例,可携式电子装置20包含一机壳21及一安装在机壳21内的影像模块22。在此仅是以 手机为例说明可携式电子装置20,但可携式电子装置20的型式不以此为限,举例来说,可 携式电子装置20还可包括但不限于相机、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 PDA)等。
[0189] 如图中所示,影像模块22内具有一焦距为固定不变的光学成像镜头,其包括一如 前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如在此示例性地选用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1、一用于供 光学成像镜头1设置的镜筒23、一用于供镜筒23设置的模块后座单元(module housing unit) 24、一供该模块后座单元24设置的基板162及一设置于光学成像镜头1像侧的影像 传感器161。成像面160是形成于影像传感器161。
[0190] 须注意的是,本实施例虽显示滤光件150,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亦可省略滤光件 150的结构,并不以滤光件150的必要为限,且机壳21、镜筒23、及/或模块后座单元24可 为单一组件或多个组件组装而成,无须限定于此;其次,乃是本实施例所使用的影像传感器 161是采用板上连接式芯片封装(Chip on Board,C0B)的封装方式直接连接在基板162上, 和传统芯片尺寸封装(Chip Scale Package, CSP)的封装方式的差别在于板上连接式芯片 封装不需使用保护玻璃(cover glass),因此在光学成像镜头1中并不需要在影像传感器 161的前设置保护玻璃,然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0191] 整体具有屈光率的四片式透镜110、120、130、140示例性地是以相对两透镜之间 分别存在一空气间隙的方式设置于镜筒23内。
[0192] 模块后座单元24包括一用以供镜筒23设置的镜头后座2401及一影像传感器后 座2406。镜筒23是和镜头后座2401沿一轴线Ι-Γ同轴设置,且镜筒23设置于镜头后座 2401内侧,影像传感器后座2406位于该镜头后座2401和该影像传感器161之间,且该影像 传感器后座2406和该镜头后座2401相贴合,然在其它的实施态样中,不一定存在影像传感 器后座2406。
[0193] 由于光学成像镜头1的长度仅3. 068mm,因此可将可携式电子装置20的尺寸设计 地更为轻薄短小,且仍然能够提供良好的光学性能与成像质量。因此,使本实施例除了具有 减少机壳原料用量的经济效益外,还能满足轻薄短小的产品设计趋势与消费需求。
[0194] 另请参阅图40,为应用前述光学成像镜头1的可携式电子装置20'的一第二较 佳实施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20'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20 的主要差别在于:镜头后座2401具有一第一座体单兀2402、一第二座体单兀2403、一线圈 2404及一磁性组件2405。第一座体单元2402与镜筒23外侧相贴合且沿一轴线Ι-Γ设置、 第二座体单元2403沿轴线Ι-Γ并环绕着第一座体单元2402外侧设置。线圈2404设置在 第一座体单元2402外侧与第二座体单元2403内侧之间。磁性组件2405设置在线圈2404 外侧与第二座体单元2403内侧之间。
[0195] 第一座体单元2402可带着镜筒23及设置在镜筒23内的光学成像镜头1沿轴线 Ι-Γ移动。可携式电子装置20'的第二实施例的其他组件结构则与第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 子装置20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0196] 类似地,由于光学成像镜头1的长度仅3. 068mm,因此可将可携式电子装置20'的 尺寸设计地更为轻薄短小,且仍然能够提供良好的光学性能与成像质量。因此,使本实施 例除了具有减少机壳原料用量的经济效益外,还能满足轻薄短小的产品设计趋势与消费需 求。
[0197] 由上述中可以得知,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透过控制四片 透镜各透镜的细部结构的设计,以维持良好光学性能,并有效缩短镜头长度。
[0198] 以上叙述依据本发明多个不同实施例,其中各项特征可以单一或不同结合方式实 施。因此,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揭露为阐明本发明原则的具体实施例,应不拘限本发明于所揭 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言之,先前叙述及其附图仅为本发明示范的用,并不受其限囿。其他组 件的变化或组合皆可能,且不悖于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 三透镜、及一第四透镜,每一透镜都具有屈光率,且具有一朝向物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物 侧面及一朝向像侧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其中: 该第一透镜的该物侧面包括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该第一透镜的该像侧面包 含一位于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及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凹面部; 该第二透镜具有正屈光率,该第二透镜的该物侧面包括一位于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 部以及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的凸面部; 该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具有一位于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以及一位于圆周附近区域 的凹面部,该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包括一位于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部以及一位于圆周附近 区域的凸面部; 该第四透镜具有正屈光率,该第四透镜的该物侧面包括一位于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凸面 部,该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包括一位于该光轴附近区域的凹面部;其中该光学成像镜头只具 备四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镜,BFL代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一后焦距,即该第四透镜的该像侧面 至一成像面在该光轴上的距离,G34代表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之间在该光轴上的空气 间隙宽度,满足BFL/G34彡13. 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T1代表该第一透镜在该光轴上 的厚度,T2代表该第二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满足T1/T2 < 1. 6。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G12代表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 镜之间在该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满足G34/G12 < 2. 2。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T2代表该第二透镜在该光 轴上的厚度,G12代表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之间在该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满足 1. 2 彡 T2/G12。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ALT代表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四 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四片透镜厚度总和,T3代表该第三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满足ALT/ T3 彡 10. 0〇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AAG代表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四透 镜之间在该光轴上的三个空气间隙宽度总和,T2代表该第二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满足 AAG/T2 彡 2. 0。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T3代表该第三透镜在该光轴上 的厚度,满足1.0彡T3/G34。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Τ2代表该第二透镜在该光 轴上的厚度,G23代表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在该光轴上的空气间隙宽度,满足 1. 0 彡 T2/G23。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Τ4代表该第四透镜在该光轴上 的厚度,满足1.0彡BFL/T4。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Τ3代表该第三透镜在该光轴上 的厚度,满足BFL/T3彡5. 0。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ALT代表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四 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四片透镜厚度总和,G23代表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在该光轴上 的空气间隙宽度,满足4. 5彡ALT/AG23。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T3代表该第三透镜在该光轴上 的厚度,Τ4代表该第四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满足Τ4/Τ3 < 3. 5。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ALT代表该第一透镜至该第 四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四片透镜厚度总和,T2代表该第二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满足ALT/ T2 彡 5. 0。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T1代表该第一透镜在该光轴上 的厚度,满足1.2彡T1/G34。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T4代表该第四透镜在该光轴 上的厚度,满足1.5彡T4/G23。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ALT代表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四 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四片透镜厚度总和,满足7彡ALT/G34。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T1代表该第一透镜在该光轴 上的厚度,满足1.6彡T1/G34。1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AAG代表该第一透镜至该第四 透镜之间在该光轴上的三个空气间隙宽度总和,满足1. 2彡BFL/AAG。1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T4代表该第四透镜在该光轴上 的厚度,满足2. 2彡T4/G34。20. -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 一机壳;及 一影像模块,安装于该机壳内,包括: 一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 一镜筒,俾供设置该光学成像镜头; 一模块后座单元,俾供设置该镜筒;及 一影像传感器,设置于该光学成像镜头的像侧。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其中光学成像镜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一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透镜。本发明透过控制各透镜的凹凸曲面排列,而在维持良好光学性能的条件下,缩短镜头长度。
【IPC分类】G02B13/18, G02B7/02
【公开号】CN105589183
【申请号】CN201410578074
【发明人】陈锋, 叶龙, 陈雁斌
【申请人】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8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24日
【公告号】US20160116708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