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及其转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0105发布日期:2019-12-06 18:26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及其转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及其转接器、以及具有它们的吹奏乐器,特别是涉及能有效地实现弱音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及其转接器、以及具有它们的吹奏乐器。



背景技术:

到现在为止,在木管乐器中,因为由簧片的振动或通过空气的流动产生的振动发音,所以通过抑制它们的振动幅度实现弱音、消音。

特别是,包含在木管乐器中的直笛,是具有由窗部及气道构成的空气簧片并通过由空气的流动引起的振动来发音的吹奏乐器,通过将构件或装置设置在此窗部和气道、边缘上来实现弱音,这已被公知(专利文献1)。

例如,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中,在包含直笛在内的具有空气簧片的吹奏乐器中,提出了一种音量调整装置,其不会改变音质地安装在可发音的气道、窗部和边缘的部分上。

特别是,在专利文献1中,关于陶笛这样的乐器,因为陶笛不像直笛的那样为筒状的形状,所以使用陶笛专用的固定用皮带和橡胶,通过使呼气遮断部滑动地降低音压来实现弱音。

另外,在金属管乐器中,安装在号口部内的弱音器已被公知(专利文献2)。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技术中,作为包含直笛在内的木管乐器用消音器具,提出了将三维网眼状的多孔质体圆柱体的器具安装在乐器主体的管内的消音器具。

[先前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3748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85960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从网站“陶笛的小径(オカリナの小道)查找“陶笛为闭管乐器吗?(オカリナは閉管楽器か)”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述的那样,关于金属管乐器、木管乐器,已开发了多种多样的弱音器,关于作为具有空气簧片的乐器的直笛、一部分木管乐器也已开发了同样的弱音器、消音器、音压调整器,该空气簧片具备气道、窗部和边缘。但是,现状是通过直接调整吹奏乐器的气息量来取得弱音效果的装置尚未被开发。

另外,在进行吹奏乐器的练习的情况下,因为音量大,所以希望利用音乐录音室、隔音设备完备的场所,但在自家的练习成为主流。特别是,在吹奏乐器当中陶笛爱好者的大部分中也是主妇层、高年龄者层,多在自家练习。

另外,如果说起近来的住宅情况,则以夜间、近邻的环境为由(因为有婴幼儿,住居为集合式住宅等原因而对乐器演奏有限制等),存在如下的问题:在练习吹奏乐器时的声音影响他人,不能演奏,或被限制的情况多等。

鉴于这样的现状,希望望能尽可能地减小吹奏乐器的音。

但是,包含上述的专利文献1及2在内,在以往的吹奏乐器例如将空气簧片乐器用弱音器安装在想弱音的乐器上的情况下,其中,存在如下的问题:随着将发音从低音部转向高音部转移,若不把气息减弱下去就可能不再发出适当的音。也就是说,虽然也存在具有不再发出适当的音的特性的种类的吹奏乐器,但在这样的乐器中,至今不存在适当的弱音器。

在此,如果参照上述专利文献1的段落(0019),则记载了“若将以往的空气簧片乐器用弱音器安装在直笛上则音程下降,但直笛的音程(pitch)调整,可通过调整头部管与中部管的接头的长度来进行”。

但是,在无这样的构造的陶笛等的吹奏乐器中,在使用作为仅安装了以往的空气簧片用弱音器的状态下的伴奏用音源的练习、与伴奏乐器的配合练习,因为伴奏(pitch)与音程变得不一致,所以从演奏精度的观点看,将以往的空气簧片乐器用弱音器适用于广泛使用的吹奏乐器是不实用的。

其次,在陶笛等的吹奏乐器中,如果以使用模具并着手于以一定的质量及形状进行吹奏乐器的大量生产的大制造商为主,包含通过一个个手捏黏土来制作的个人在内,则吹奏乐器的制作者数量是多到无法掌握的程度的数量,故不仅外观、形状、大小、材料、表面涂装是非常多种多样的,而且吹口的形状和大小、气道的形状、粗度和长度、窗部的形状和深度、边缘的形状等也是非常多种多样的,因此,考虑安装在以往的出音口(日语为“歌口”)上的形式的空气簧片乐器用弱音器适用于全部具有空气簧片的吹奏乐器是不现实的。

假设能适用于具有出音口的吹奏乐器,例如,将以往的空气簧片乐器用弱音器等的材料以黏着性高的胶带、凝胶材料粘贴于吹口(窗部与边缘部的总称)周边在物理性上是可能的。

在此情况下,吹奏乐器的涂装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塑料、金属等之外,因乐器不同也包含素烧、陶瓷、涂漆加工等。

也有独自描绘的涂装方法。

鉴于这样的情况,也有如下的问题:出音口周边的涂装剥落、边缘部缺损等受到损伤的可能性变高等。

另外,陶笛等的吹奏乐器,也作为同样具有空气簧片的乐器,被分类成与前述的直笛同种的乐器,但如上所述,特别是陶笛本来为“壶状乐器”,与直笛具有构造上的不同点。

另外,与以下所述的其以外的要素相辅相成,仅保持原样不变地使用以往的空气簧片乐器用弱音器充分取得本来意图的效果是困难的。

因此,为了取得本来意图的弱音效果,希望是考虑了此构造上的不同点或吹奏乐器的共通要素以便能广泛使用地利用的装置。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通常的演奏状态下能减小声音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及其转接器、以及具有它们的吹奏乐器。

为了发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人对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进行了精心研究的结果,达到了发现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是设置在吹奏乐器的吹口上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其特征是,具有气息逃逸孔和气道宽度控制部。

另外,在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具有调整上述气息逃逸孔的大小的气息量调整部。

另外,在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气息量调整部兼作上述气道宽度控制部。

另外,在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气息量调整部是由气息量调整环调整气息量的结构。

另外,在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气道宽度控制部具有第一气息量调整孔。

另外,在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气道宽度控制部是可替换的。

另外,在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气息量调整孔的截面形状是圆弧状或半圆。

另外,在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吹奏乐器的吹口是多个,并与上述多个吹口对应。

另外,本发明的转接器是安装在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与吹奏乐器主体之间的转接器,其特征是,可装卸于上述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及上述吹奏乐器主体。

另外,在本发明的转接器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具备上述气道宽度控制部的转接器侧的功能。

另外,在本发明的转接器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具有第二气息量调整孔。

另外,在本发明的转接器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气息量调整孔的截面形状是圆弧状或半圆。

另外,在本发明的转接器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具有辅助转接器。

另外,本发明的吹奏乐器,其特征是,具有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和/或本发明的转接器。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方式中,是将吹嘴安装在陶笛等的吹奏乐器的吹口(进入气息的部分)上,来替代乐器的吹口,将气息吹入吹嘴,在气息到达乐器之前,通过将通过吹嘴内部的气息的一部分从“逃逸孔”向外部放出,进而将吹嘴内部的气道的宽度缩窄来限制到达乐器的气息的量,能在保持平时的吹奏感的同时,有意识地减少吹入陶笛主体的气息的量,最终取得弱音效果。

考虑到演奏者的气息的量因人而异、乐器的多样性,逃逸的气息的量、吹嘴内的气息的通路的宽度,也可以在吹嘴上设置气道宽度控制部、与需要相应地设置气息量调整环,并通过使它们动,灵活地进行调整。

即,本发明是设置在吹奏乐器的吹口上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吹嘴),其特征是,在吹入该吹嘴的气息到达乐器主体之前,通过设置气息量调整环,将通过吹嘴内部的气息的一部分从“逃逸孔”向外部放出,并设置吹嘴内气道宽度限制部进一步限制到达陶笛主体的气息的量,能在保持平时的吹奏感的同时,有意识地减少吹入陶笛主体的气息的量,最终取得弱音效果。

本发明是安装在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与陶笛主体之间的两阶段式转接器(转接器),其特征是,可与在乐器吹口的形状、其周边的粗度、以及乐器主体的大小方面存在的多样性对应地灵活地装卸,并且具备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内气道宽度控制部的转接器侧的功能。

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的材料,考虑到唾液的分泌,最好是防水性的。作为该材料,可以使用硅橡胶或塑料。

除了该吹嘴之外,考虑到吹奏乐器的吹口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以及从大型吹奏乐器(用于发低音域的音的低音管)到小型吹奏乐器(用于发高音域的音的高音管),吹口、以及其周边的粗度也有多样性,作为具有在吹奏乐器与吹嘴之间起接口的作用的结构,通过追加与大型吹奏乐器用和小型吹奏乐器用的两种对应并分别可装卸的转接器,能安装在所有种类的吹奏乐器上。

这样,能将本发明的吹嘴的形状统一成一种,由转接器与多种多样的形状的吹奏乐器的吹口对应地安装变得容易。材料,因为是与乐器的吹口直接接触的部分,所以为了不损伤乐器,并且为了与上述的那样的多种多样性对应而具有灵活性,可采用硅橡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起到如下的有利的效果:能在保持平常的吹奏感的同时,有意识地减少进入吹奏乐器主体的气息的量,最终取得弱音效果。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起到如下的有利的效果:在使音变时,完全不会因吹奏乐器的内部形状而影响音程、音色,能尽可能地保留没有安装本发明的装置时的吹奏感。

另外,根据本发明,因为是能调整气息的量的装置,所以除了弱音效果以外,还起到如下的有利的效果:演奏者本身能以自己喜好的吹奏感选择气息量进行演奏。本来陶笛等的吹奏乐器,与演奏者的气息量、肺活量无关,要求与乐器一致的呼吸,但基于本发明的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演奏者本身能选择气息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是说明将吹嘴(mouthpiece)g、以及转接器(adapter)h安装在陶笛上的状态下的直到达到陶笛主体为止的气息的量与流动的图。在此图2的一实施方式中,g及h分离,但它们也可一体化。

图3是表示将弱音器(吹嘴)以及转接器安装在陶笛上的状态的从背面(图(a))和正面(图(b))看的状态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从正面(图(a))和背面(图(b))看的一般的陶笛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气息量调整孔3及气息量调整环4(一起在图(a)中表示)以及调整气息的逃逸孔的大小的样子(图(b))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将吹嘴g与转接器h(一起在图(a)表示)的各自的气道宽度控制部5扩大并从正面看的状态(图(b))、变更气息量调整孔的样子(图(c))、以及通过调整变化的吹嘴气道宽度限制部6(在本发明的一例中,限制了气道宽度的情况)的状态(图(d))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安装了小的尺寸的陶笛用辅助转接器(mini-adapter,迷你转接器)的状态的说明图。在此图中,是小的尺寸用的,但如果是大的吹奏乐器用的,则可以采用大的辅助转接器。

图8是表示作为与转接部一体成型了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图8(a)是从吹口方向看的图。图8(b)表示在图8(a)中的b-b方向的剖视图。图8(c)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8(d)表示在图8(a)中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8(e)表示从上看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息压调整弱音装置的图。图8(f)是表示气道宽度控制构件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实施发明的方式

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是设置在吹奏乐器的吹口上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其特征是,具有气息逃逸孔和气道宽度控制部。作为能适用的乐器,可举出具有吹口并在从吹口至发音部之间具有气道,通过吹入气体发音的构造的乐器。另外,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可以安装或预先设置在吹口上。例如,作为能适用的乐器,可举出吹奏乐器。作为吹奏乐器不特别地限定。例如,在键盘口琴、印第安长笛、陶笛、锡哨、直笛等的乐器中,可以优选地适用本发明。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是能设置在吹奏乐器的吹口上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也被称为所谓的吹嘴。

在本发明中,气息逃逸孔,只要能使通过气道的气息逃逸就不特别地限定。在本发明中,气息逃逸孔的形状、构造等也不特别地限定。

另外,在本发明中,对于气道宽度控制部,也只要能控制气道的宽度而控制通过该气道的气息的流动就不特别地限定。对于该气道宽度控制部的位置也不特别地限定。例如,既可以在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的吹口上设置气道宽度控制部,也可以在上述气息逃逸孔的附近设置气道宽度控制部(在此情况下,如后所述,能兼作气道宽度控制部和气息量调整部。即,由一个构件能控制气道宽度来调整流过气道的气息量,且也能调整从气息逃逸孔向气道外排出气息的量),也可以对转接部侧(乐器主体侧)设置气道宽度控制部。

在吹口上设置气道宽度控制部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考虑了弱音的程度的具有所希望大小的构件向吹口插入。插入的构件,如果能准备各种大小并进行替换,则能增加广泛使用性。另外,可以将窗户的那样的结构设置在吹口上,通过与所希望的弱音的程度相应地开闭窗户能调整通过气道的气息量,并能期待各种弱音效果。在本发明中,仅通过这样更换构件等,就能在如通常的演奏的那样的演奏中发挥所希望的弱音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特征是,还具有调整上述气息逃逸孔的大小的气息量调整部。气息量调整部,只要能调整气息逃逸孔的大小即可,例如,可以在气道内插入能替换的气息量调整部,以所希望的气息量从气息逃逸孔流动而使气息逃逸的方式进行设计。可以准备多个各种大小的气息量调整部,与所希望的状况相应地将最适合的气息量调整部插入气道内来调整气息量,实现所希望的弱音。气息量调整部,可以例示由空心管构成的构件、布、毛毡、绵、纱布等,在由空心管构成的构件的情况下,可以将由空心管构成的构件插入气道内来调整气息逃逸孔的开口的大小,另外,也可以将布、毛毡、绵、纱布或由它们多个制成的构件等插入气道内来调整气息逃逸孔的开口的大小。作为由空心管构成的构件的材质,例如可以举出硅橡胶、其他所有橡胶、所有木材、所有塑料类、所有玻璃、其他不易通过空气的材质等。另外,在由空心管构成的构件中,也可以设置标签部,由小镊子抓住该标签部,容易将由空心管构成的构件拉出以便容易进行装卸。

另外,在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特征是,上述气息量调整部兼作上述气道宽度控制部。例如,在将上述气息量调整部做成了空心管的情况下,也可以由空心管的外侧部分调整气息逃逸孔的开口的大小,并且改变上述空心管的内侧的空心部分的孔的大小,例如,如果空心管为圆形,则改变孔的直径,调整气息量,控制气道宽度。如果由空心管构成的构件的空心部分的孔的大小愈大则有更多的气息流动,相反地,如果空心部分的孔的大小愈小则有更少的气息流过气道内。由此,能发挥所希望的弱音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特征是,上述气息量调整部是由气息量调整环调整气息量的结构。在上述的空心管等的情况下,通过替换能调整气息逃逸孔的开口的大小或调整流过气道的气息的量,另外气息量调整环也可以替换,但也可不必替换。例如,在外侧和内侧设置2个气息量调整环,在外侧及内侧的气息量调整环上皆具备气息逃逸孔,通过使外侧或内侧的气息量调整环转动,能自由地变更气息逃逸孔的开口的大小。

另外,在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特征是,上述气道宽度控制部具有第一气息量调整孔。另外,在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特征是,上述气道宽度控制部是可替换的。例如,作为上述般的空心管,也可以准备具有所希望的大小的孔(气息量调整孔)的空心管,来实现所希望的弱音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中,其特征是,上述第一气息量调整孔的截面形状是圆弧状或半圆。关于上述第一气息量调整孔的截面形状,除了圆弧状或半圆之外,也可以是正圆、三角形、四边形、其他多边形等各种形状。即便为这些形状,也能将截面形状偏离于旋转轴的中心来配置。上述第二气息量调整孔的截面形状,在想通过气道宽度控制部的旋转来调整第一气息量调整孔的开口的大小的情况下,成为合适的方式的例子。圆弧状的圆弧的宽度、大小、形状不特别地限定,可以以实现所希望的弱音效果为目的来设计。

另外,在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特征是,上述吹奏乐器的吹口为多个,并与上述多个吹口对应。这在例如陶笛等的吹奏乐器的需要多个吹口的特殊吹奏乐器(多个管乐器)中,也能以通过使与该多个管吹奏乐器主体的吹口相同个数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吹嘴)以符合该多个管吹奏乐器主体的吹口的方式连结来取得与单管的乐器同样的弱音效果为目的。

另外,本发明的转接器,是安装在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与吹奏乐器主体之间的转接器,其特征是,能装卸于上述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及上述吹奏乐器主体。另外,在本发明的转接器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特征是,还具备上述气道宽度控制部的转接器侧的功能。这是指在转接器侧也可设置能控制流过气道的气息的气息量的部分。另外,在这一方式中,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与转接器成为可装卸的结构,但也可以是将上述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与转接部分进行一体成形的结构。在此情况下,作为上述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成为也具备可与吹奏乐器主体连接的转接部分的形态。

另外,在本发明的转接器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特征是,还具备第二气息量调整孔。上述第二气息量调整孔能与上述第一气息量调整孔相辅相成地调整流过气道的气息量。另外,在本发明的转接器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特征是,上述第二气息量调整孔的截面形状是圆弧状或半圆。作为上述第二气息量调整孔的截面形状,除了圆弧状或半圆之外,在正圆、三角形、四边形、其他多边形等多种多样的形状中,也可将截面形状偏离于旋转轴的中心来配置,特别是,不限定于圆弧状、半圆。在想通过气道宽度控制部的旋转调整第二气息量调整孔的开口的大小的情况下,成为合适的形态的例子。圆弧状的圆弧的宽度、大小、形状不特别地限定,可以以实现所希望的弱音效果为目的进行设计。

另外,在本发明的转接器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特征是,还具备辅助转接器。上述辅助转接器是可顺利地将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适用于各种大小的吹奏乐器的结构,例如,对于小的吹奏乐器,可以在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的转接部的内侧设置具有更小的直径的迷你转接器来适用,另一方面,对于大的吹奏乐器,可以在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的转接部的外侧设置具有更大的直径的转接器来适用。

另外,本发明的吹奏乐器,其特征是,具有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和/或本发明的转接器。即,不仅可以做成吹嘴的那样的作为外部附加的零件,通过预先将基于本发明的构造组入于乐器主体而一体化地制作,也能取得同样的弱音效果。

[实施例]

在此,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是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进行解释的。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范围内,当然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

实施例1

首先,作为吹奏乐器,以一直以来被指出难以适用以往的空气簧片乐器专用弱音器的陶笛为一例,尝试适用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吹嘴)。陶笛实质上是“壶状”,依据由来于此的特性,从专业的陶笛演奏者的观点,调整气息压,以能取得弱音效果的方式进行了研究。

陶笛由气道(吹入的气息通过的部分—图3的符号b)、边缘(从气道的出口出来的气息碰撞,起将气息向陶笛的内部与陶笛的外部分开的作用的部分—图3的符号c)、以及窗部(接受从气道的出口出来的气息,将气息向陶笛的外部放出的部分—图3的符号d)构成,但其形状与直笛类不同,因制作者不同而有多种多样的形状。

另外,因为由一个陶笛可发音的音域,一般被限定在1个8音度半,以解决该音域的狭窄为目的,根据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等音域,制作了各种大小的陶笛以及将多个音域的乐器进行了一体化的多个管乐器。

因为如果依据这些特征就将以往的空气簧片乐器用弱音器安装在陶笛上本身是困难的,所以需要在陶笛的气道、位于陶笛的背面侧的窗部、边缘部的各部分上什么都没有安装,另外也不会对位于陶笛的正面侧、背面侧的音调孔(图3的符号f)带来任何影响地能进行向陶笛的安装。

另外,要注意不能因为安装而妨碍陶笛演奏时的指法。

陶笛虽也有塑料制的陶笛在市面上出售,但因为主流仍为“陶器”,所以非常容易损坏。

特别是气道、窗部、边缘,因为用于发音,所以是最重要的部位,如果损伤了此部位,则在最坏的情况下不能发音。

因此,需要能不会损伤这些部位地进行装卸。

陶笛虽然被分类成与直笛、长笛等的吹奏乐器(空气簧片乐器)相同的种类,但如果与直笛、长笛比较,则外形以及共振系统的形状显著不同。

如果对外形以及共振系统的形状的具体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则在直笛、长笛的情况下,是将主体的两端开放的开管乐器(圆筒管),位于筒状的主体的管内部的空气的柱(气柱)共振(或共鸣)而发音。

与此相对,在陶笛的情况下,是将主体的一端开放并将另一端封闭的闭管乐器(圆锥管),另外,其具有一端的内径小且内径朝向多端逐渐地变大的特征,管内部的空气共振而发音。

进而,如果详细地研究,则陶笛实质上是左右非对称的壶状,将陶笛作为“管”的定义是不适当的。

虽然为壶状,但与直笛等比较,陶笛的音质接近泛音少的正弦波。

即使是同样地指法(即,即使想要奏出同样的音程的音),如果要调整吹入陶笛的气息的强弱,则音量与音程也连动,与适当的高度相比会上下地颤动,同时音质也劣化。

所谓“劣化”,是指从陶笛特有的接近正弦波的音偏向。

另外,使发音从低音部向高音部转移。

例如,在从“do”的音要依序发出“re”、“mi”、“fa”音时,为了以正确的音程发音,需要随着从低音部向高音部转移渐渐地增强吹入的气息。

因此,由其他的具有空气簧片的管乐器能实现的音量调整(动态的表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这如上所述,作为陶笛的特征,随着使发音从低音部转移至高音部,本来需要将气息加强下去,但如果将以往的空气簧片乐器用的弱音器适用于陶笛,则意味着必须使吹入的气息的强弱调整的进行方向成为反方向。

因此,在演奏技术为初级、中级程度的演奏者将以往的空气簧片乐器用的弱音器安装在陶笛上进行吹奏的情况下,不仅气息的调整变难,不能进行正确的发音的可能性极高,而且还有在演奏者的气息的调整(与音程一致地调整气息的量)方法上养成不适当的习惯的可能性。

另外,因为陶笛为单音乐器,所以在演奏时大多需要伴奏,现实情况是配合伴奏用音源来练习陶笛的机会也多。

在不能发出大的音的环境中,也有以小的音配合伴奏乐器的情况。

在陶笛的情况下,出音口特别是边缘部的状况的优劣给音质带来很大的影响。

以关于陶笛的一般性的常识来说,在与此部分接触时,即使是专业的演奏者也要求极慎重的操作。

更不用说不是专业演奏者的一般的爱好者在与此部分接触时,也容易发生破损等的事态,这是可以料想到的。

因此,如果可能,极力避免与此部分接触的行为,这被认为是陶笛的适当的操作方法。

归纳以上说明,若将以往的空气簧片乐器用弱音器安装在此部分上,则因为陶笛是壶状乐器,所以与直笛比较,调整气息量的方向变得相反,且音程(pitch)也变低,另外,因为陶笛在形状等方面具有多样性,所以不仅需要依照制造商的类别准备大量不同形状的弱音装置,而且对每一个个体也需要进行安装时的微调整。

根据安装的方法不同也可能变得完全不发音。

甚至有损害此重要的部分的危险。

因此,即使将以往的空气簧片乐器用弱音器适用于陶笛,在现阶段不仅不能充分地发挥本来意图的弱音效果,而且在演奏者侧的负担也大。

因此,本发明人,以作为特殊的吹奏乐器的陶笛为切入点,尝试了本发明的具有广泛使用性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的开发。

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表示于图2中。

此图表示将吹嘴g、以及转接器h安装在陶笛主体上的内部的状态。

通过将硅橡胶作为吹嘴g与转接器h的材质使用,可以不会损伤吹嘴g和陶笛主体接触部7地安装以及密闭。

图3表示将本发明的吹嘴g和转接器h安装在陶笛主体上并从背面看的情况(图(a))和从正面看的情况(图(b))。

在图2中,从吹嘴吹口1吹入的气息8的量与流动,由箭头的条数和方向来表示。

对于气息逃逸孔3,因为在空气流动时,气息与气道的壁、多种多样的障害物接触而产生杂音(所谓齿擦音),所以通过斜向开设气息逃逸孔3来减低此杂音。

演奏者将嘴贴在安装在陶笛上的吹嘴的吹口1上吹入空气。

吹入的气息8,首先通过吹嘴内气道2。

然后,来到气息逃逸孔3中的气息8的一部分从气息逃逸孔3往吹嘴外部排出。

此时,被排出至外部的气息的量,通过将气息量调节环4转动调节气息逃逸孔3的大小(关于调整方法,表示在图5中)来设定。

由此,在使到达陶笛主体的气息的量减少的同时,使在吹入气息时产生的阻力感减轻。

这样将气息的一部分9从气息逃逸孔3排出,没有排出的气息到达吹嘴内气道宽度限制部6(气道宽度控制部的一部分)。

在此,因为宽度进一步变得狭窄,所以气息停留,速度降低(如符号10所示)。

通过调整吹嘴内气道宽度控制部5(即,吹嘴g及转接器h的各自一部分接触的部分)(关于调整方法,表示在图6中),进一步限制气息的量。

这样,通过由气息逃逸孔3和吹嘴内气道宽度限制部6将气息的量在两个阶段中进行调节,当初从吹嘴吹口1吹入的气息8经吹嘴气道宽度限制部6大幅地限制,到达陶笛主体。

符号11表示该气息量大幅地减少。

因此,即使如平时的那样进入了气息,气息的量也被极其抑制,即使不用纤细的气息的控制,保持平时的吹奏感不变地,也能仅使微量的气息到达陶笛主体。

将调整气息逃逸孔3的大小的状态表示在图5中。

如该图5的图(a)所示,通过将气息量调整环4如在该图5的图(b)中所示的那样向箭头方向转动减小气息逃逸孔3的大小(如符号3a所示),从气息逃逸孔3向外排出的气息的量变少,通过进一步将气息量调整环4向相同方向转动下去,气息逃逸孔3能完全封闭(如符号3b所示)。

由此能自由地调整逃逸的气息的量。

将气道宽度的调整方法及其原理表示在图6中。

在吹嘴侧g与转接器侧h(一起在图(a)中表示)的各自的气道宽度限制部6,开设了相同大小、形状的调整孔12和调整孔13,如果将吹嘴g与转接器h组合,则调整孔12与调整孔13的面紧贴。

相互重叠了的调整孔12以及调整孔13,位于从圆的中心偏离了的部位。

将位于吹嘴侧g的吹嘴内气道宽度限制部6扩大并从正面看的图6(b),表示调整孔全开放的状态。

换言之,是指调整孔12与调整孔13的形状和位置正好相互重叠。

从侧向看吹嘴侧g的气道宽度控制部5a与位于转接器侧h的气道宽度控制部5b在接触并相互重叠的状态的图6(c),表示将吹嘴侧g的吹嘴内气道宽度控制部5a向箭头14的方向转动。

由此,正好相互重叠了的调整孔12与调整孔13,即使在使位置偏移后,也仅是重叠不变的部分成为开放的状态。

由此,能自由地调整气道宽度限制部6的宽度。

在吹嘴g与转接器h接合的部分上,也可以涂光泽剂等,使旋转变得顺畅。

将用于与陶笛的尺寸对应的迷你转接器表示在图7中。

考虑到陶笛的多样性,通过将同样的硅橡胶制的迷你转接器安装在吹嘴与陶笛主体接触部7的内侧,以便即使是小的尺寸的陶笛(高音陶笛)也能密闭地安装,使得从小的陶笛到大的陶笛全都能安装。

这样,本发明通过考虑具备相同性质的其他材料、大小,能进行更多的变形,这样的变更以及变形,都包含在本发明的概念的范围内,不限定于上述说明的实施例1。

陶笛如前所述,具有“壶状”的特征,故本来就具备能“保持音程、音质不变地”以极小的音量发音的特性,灵活运用该特性的演奏,已作为本专利申请人本人提出的“米尔特式静音奏法(日文原文为“みると式ミュート奏法”,其中,“みると”是人名,英文为“milt”)”确立了。

但是,为了以此奏法进行演奏,因为需要极纤细的气息(气息的量、强弱的调整),所以即使是专业演奏者,能做到这样的气息的人也是极少数,事实上,作为陶笛,被认为是等同于没有弱音功能。

不仅如此,因为难易度极度地高,所以即使在现在的陶笛的业界内(大部分专业演奏者、业界关系者、爱好者之间),存在此功能的情况本身也未被知晓,在陶笛中实现弱音被认为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次,通过本发明,可以清楚地知道即使在如陶笛的那样的特殊的吹奏乐器中,谁都能简单地灵活运用其弱音功能。即,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吹嘴,即使不用极纤细的气息也能灵活地调整进入乐器的气息的量,即可以清楚地知道,可以以与未安装吹嘴的情况大致相同的吹奏感,不会给音程和音质带来影响地以极小的音量(通过简易测定,降低25db左右,即降低原来音量的1/10以上)发音来演奏陶笛。

另外,也可以清楚地知道各种效果,以下对第一个补充的效果进行说明。即使在作为不得已存在音程不适当地下降的问题、对乐器有损伤、以及对演奏者有经济上的负担等的结构适用了以往的空气簧片用弱音器的情况下,仍可将本发明的吹嘴以及两阶段式转接器并用,通过对吹嘴的调整部的设定下功夫,能以与平常大致相同的吹奏感进行演奏。

以下叙述第二个补充的效果。陶笛因制造商和个体而在品质上存在很大差异,从需要强的气息的陶笛到需要纤细的弱的气息的陶笛是多种多样的。

即使演奏者本身以强度“10”进入气息是本身在身体能力上最适合的气息,但因乐器不同,因为物理性的构造上的理由(吹口、出音口狭窄,陶笛本身小等),为了适当地发音,有的只能进入强度“7”的气息。

此数值,是为了说明进入气息的强弱程度的方便而附加的。

在此情况下,通常是演奏者本身应配合乐器减弱气息以便成为强度“7”来进行演奏,但在此时由于受到呼气不完全而残留于肺部的二氧化碳的影响,存在演奏者陷入缺氧状态的情况。

另外,也存在如下的情况:不能良好地调整气息而对乐器过多地进入气息,在视听后陶笛的音成为耳朵的负担,成为伴随着不舒服感的大音量等,不能以适当的音色和音程进行演奏。

即使面对这样的问题,通过安装本发明的吹嘴,也能以平常的那样的吹奏感向陶笛传送最合适的气息的量。

最后,说明能对陶笛业界整体期待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这些效果,可不在意夜间、近邻的环境地进行练习,实质上陶笛的练习时间增加。

这关系到演奏的水平提升,另外,对于一般爱好者而言,也有助于想披露练习的成果的动机的提高,能增加希望参加在全国各地展开并处于增加的倾向的陶笛节日、与陶笛有关的活动等的人。

其次,因为在日本已固定下来的陶笛的“治疗”的印象,以及即使不花费多的资金也能轻松地开始,所以在日本的陶笛爱好者的大约八成是高龄者,且为女性(主要为主妇层)。

因此,陶笛制造商、与陶笛有关的活动的企划者、乐器小卖店、陶笛教室营运者、与陶笛有关的书籍、教材和商品的销售者,与其说将日本的陶笛市场视为成熟市场,倒不如说对于现在的状况担心将来的市场的饱和以及枯竭的声音也多。

另一方面,在台湾、韩国等日本以外陶笛正在普及的各国当中,从幼少的时候有接触陶笛的机会,在教育机构中也作为正规乐器采用。

因此,在将来也继续稳定地需要陶笛可以看作是可预估的活跃的市场。

实施例2

接着,尝试了另一方式中的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图8是表示作为与转接部一体成型了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图8(a)是从吹口方向看的图。图8(b)表示在图8(a)中的b-b方向的剖视图。图8(c)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8(d)表示在图8(a)中的a-a方向的剖视图。图8(e)表示从上看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息压调整弱音装置的图。图8(f)是表示气道宽度控制构件的一例的图。在图8中,符号20表示吹口,21表示气息逃逸孔,22表示气道,23表示转接部,24表示气道宽度控制构件、25表示气道宽度控制构件的插入的例子,26表示吹口部,27表示气道宽度控制构件的内径。

从吹口20进入的气息通过气道22,并通过气息逃逸孔21。此时,做成如图8(f)所示的那样的由空心管构成的气道宽度控制构件24,从箭头25的方向插入。例如,准备多个改变了由该空心管构成的气道宽度控制构件24的长度的结构。于是,长的气道宽度控制构件24能大地堵塞气息逃逸孔21的开口部分,能减少从气息逃逸孔21排出的气息量。相反地,若准备短的气道宽度控制构件24,则能增多从气息逃逸孔21排出的气息量。由此,能调整来自气息逃逸孔21的气息的气息量。在此情况下,气息量调整部能由该空心管构成的气道宽度控制24构成,但不限定与此。

另外,对于气息量调整部等,也可不改变长度而根据插入状况进行调整,也可以准备多个相同直径的尺寸不同的结构。

即,由该空心管构成的气道宽度控制构件24的外侧部分与气息逃逸孔21的内侧(气道侧)部分的孔接触,能调整气息量。

在与气息逃逸孔21的开口部分不同的部位,空心管作为气道宽度控制构件发挥作用。在图8(f)中,是圆筒形状,但空心管可以与吹口20的孔一致地制作,在想在吹口部分中调整气息量的情况下是很方便的。在此情况下,如图8(c)所示,若能替换吹口部26,则可以对空心管的内径27从小到大准备各种吹口部。在想增多气息量的情况下,只要插入空心管的内径27大的结构,就能实现所希望的弱音效果,相反,在想减少气息量的情况下,只要插入内径27小的结构,就能实现所希望的弱音效果。

如果将空心管设定成所希望的长度,则能由1个空心管起到气息量调整部和气道宽度控制部的作用。即,能由空心管的外侧调整气息逃逸孔21的开闭状态,并且通过将空心管的内径调整至所希望的大小来控制气道宽度。这样的形态也被包含在本发明中。

另外,在此例中,转接器是被一体成型于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的方式。在此例中,如果在转接部的内侧设置辅助转接器,则可以适用于更小的吹奏乐器,如果在转接部的外侧设置辅助转接器,则可以适用于更大的吹奏乐器。

虽未图示,但只要预先在气道宽度控制构件24上加上标签部(突出部),则能耐由镊子夹该标签部,能容易地替换。

另外,由于从吹口20到转接部23有气道,所以也可以在此之间设置一个或多个气道宽度控制部。例如,也可以设置在吹口20以及气息逃逸孔21的近旁等。也可以在气道的一部分或全部上设置一个或多个气道宽度控制部。

另外,作为气息量调节部的例子,使用了由空心管构成的构件,但不限于此。本发明可以清楚地知道,通过调整由空心管构成的构件的长度,调节气息逃逸孔的大小,能使从吹嘴的吹口来到气息逃逸孔的气息的一部分从气息逃逸孔朝向吹嘴外部排出,使在吹入气息时产生的阻力感减轻。

对在此阶段中没有被排出的气息,调节在吹嘴内气道宽度控制部中流动的气息量。作为气道宽度控制部的例子,使用了由空心管构成的构件。也可以清楚地知道,通过调节由空心管构成的构件的空心部分的孔的大小,能控制向气道宽度流动的气息的量,实现所希望的弱音。通过在此两个阶段中的气息量的控制,能将气息量进一步减少,使经过吹嘴内气道宽度控制部到达吹奏乐器主体的气息的量大幅减少。

由此,可以清楚地知道能保持平时的吹奏感不变地得到弱音效果。

实施例3

接着,使用直笛作为吹奏乐器,尝试了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由于在条件最严格的陶笛中能发挥弱音效果,所以对于其他的吹奏乐器试验了一下效果。

其结果,如果调整转接部分,则在直笛中也能没有问题地安装,能以通常的那样的吹奏感、保持气息压力不变地使到达乐器的气息量减少。结果,可以清楚地知道音程虽然下降一些,但仍发挥弱音效果。

基于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因为具备与由于多种多样的吹奏乐器的形状产生的特性或构造而形成的特征无关地可容易装卸的灵活性,所以不会因为使用基于本发明的气息压力调整弱音装置而重新购入另外的乐器等,不会对演奏者强加经济上的负担,就可以利用已有的乐器来适用本发明。

作为直接与乐器接触的部分,因为使用硅橡胶等的软质材料,所以施加于乐器上的物理性的负担少。

通过使用这样的材料,生产和加工也容易且廉价,也能具有色彩的多样性、设计性。

唾液的除去、清扫等的保养也容易。

另外,因为此吹嘴的功能的本质是“调整演奏者的气息压力”,所以除了弱音效果之外也可以期待各种补充的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陶笛等的吹奏乐器向在日本的年轻人层的普及,是面对业界整体的活性化及扩大的大的课题,这是业界关系者之间的周知的事实。

鉴于这样的日本的状况以及陶笛等吹奏乐器正在普及的台湾、韩国等的事例、需要的预估,通过本发明,与吹奏乐器相互接触的机会增加,通过练习时间的增加而提升演奏技术的水平,与此相伴的一般爱好者的动机提高并且和演奏机会增加,由此,能期待更进一步展现出吹奏乐器本身的魅力。

再者,这也关系到未来对年轻一代也招引吹奏乐器的存在以及演奏的乐趣。

本发明总的来说有助于成为悬案的乐器业界整体的活性化及扩大,作为能轻松演奏的乐器提供一种创造可与直笛等一起在教育机构中使用的机会的可能性。

符号的说明

a:吹口

b:气道

c:边缘部

d:窗部

e:出音口

f:音调孔(指孔)

g:本发明的吹嘴(简称为吹嘴)

h:本发明的转接器(简称为转接器)

1:吹嘴吹口

2:吹嘴内气道

3:气息的逃逸孔

3a:将气息量调整环4向箭头方向转动而将逃逸孔的大小缩小了的状态

3b:将气息量调整环4向箭头方向转动而将逃逸孔完全封闭了的状态

4:气息量调整环

5:吹嘴内气道宽度调整部(实质上因为吹嘴g整体动,所以符号5构成了吹嘴g的一部分)

5a:从正面看吹嘴内气道宽度调整部的状态

5b:将吹嘴内气道宽度调整部扩大了的状态

6:吹嘴内气道宽度限制部

7:吹嘴与陶笛主体接触部

8:从陶笛的吹口进入的气息的量

9:从气息的逃逸孔向吹嘴外出来的气息

10:在吹嘴内气道中流动被限制的气息

11:到达陶笛主体的气息

12:调整孔(气道宽度限制部的吹嘴侧)

13:调整孔(气道宽度限制部的两阶段式转接器侧)

14:使气道宽度限制部的吹嘴侧转动的方向

15:两阶段式转接器内的迷你转接器(小的陶笛用)

16:小的陶笛(高音管等)

20:吹口

21:气息逃逸孔

22:气道

23:转接部

24:气道宽度控制构件

25:气道宽度控制构件的插入的例子26:吹口部

27:气道宽度控制构件的内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