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弦乐器用琴弓,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式琴弓。
背景技术:
现有的琴弓中,弓毛两端各自扎成一束,一端通过插入楔形小木塞被固定于弓头的榫眼中;另一端以同样的方式固定于尾库的榫眼中,或者是另一端设置成套环而套在尾库的挂钩上。弓毛通常用白色、灰色或黑色的马尾制作。弓杆通常由富有弹性的木材制成。琴弓通过马尾摩擦琴弦而发音,但随着马尾频繁地与琴弦发生摩擦,马尾容易松脱或是易发生断裂,从而影响发音效果。
具体地,如图1所示,一种琴弦,包括弓杆21、马尾库22和马尾23,其中马尾23的两端各自捆扎成束,其中一端插入到马尾库22的榫眼中并被固定,另一端插入到弓头的榫眼中并被固定。此种结构存在的缺点是:马尾的两端分别被固定卡死,随着马尾频繁地与琴弦发生摩擦,马尾容易松脱或是易发生断裂,当需要更换马尾时,安装拆除都不便,甚至在安装拆取时损坏弓杆。
如图2所示,另一种琴弓,包括弓杆24和固定在弓杆24一端部的马尾挂钩25以及连接马尾28的马尾护套27和马尾护套端部折叠的套圈26,其中套圈26套在马尾挂钩25中。此种结构存在的缺点是:套圈套在马尾挂钩中影响演奏者手握琴弓的舒适度,长期以来会给演奏者带来不适感进而影响演奏者的演奏效果;另外,马尾的松紧度难以调节,随着马尾频繁地与琴弦发生摩擦,马尾容易松脱或是易发生断裂,从而影响发音效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灵活调节和更换弓毛的琴弓,在保证演奏发音效果的同时确保演奏者手握的舒适度,并保护琴弓不受破坏,从而增加琴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式琴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式琴弓,包括弓毛、弓毛套管和连接座,所述弓毛的一端管束在弓毛套管一端中,而所述弓毛套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弓毛套管螺钉孔;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螺钉安装槽,所述螺钉安装槽中设置有多个螺钉安装孔;所述弓毛套管上带有弓毛套管螺钉孔的一端插入到连接座中的弓毛套管安装孔中并使弓毛套管螺钉孔与多个螺钉安装孔中任一个对齐固 定,所述螺钉安装槽的一侧边缘铰接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相对铰接边的另一边上设置有弹性卡扣,对应所述弹性卡口在螺钉安装槽的边缘上设置有卡扣孔,所述保护盖盖在螺钉安装槽上,所述保护盖边缘的弹性卡扣与螺钉安装槽边缘的卡扣孔弹性卡接。
优选地,所述保护盖盖上时的表面与连接座相邻的部位的表面平滑过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方便弓毛的调节和更换,铰接在螺钉安装槽一侧的保护盖既有助于随时打开螺钉安装槽方便弓毛的调节和更换,又有助于提升手握的舒适度,即保证握手部表面平整且与相邻的部位平滑过渡,在保证演奏时良好的发音效果的同时有起到保护琴弓不受破坏的作用,从而增加琴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琴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种琴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式琴弓的分解示意图;
图4和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式琴弓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1.弓杆,2.连接座,3.弓毛套管,31.弓毛套管螺钉孔,4.弓毛,5.螺钉安装槽,51.卡扣孔,6.螺钉安装孔,7.保护盖,71.弹性卡扣,8.螺钉,9.弓毛套管安装孔,21.弓杆,22.马尾库,23.马尾,24.弓杆,25.马尾挂钩,26.套圈,27.马尾护套,28.马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3-5所示,一种可调节式琴弓,包括弓杆1、连接座2、弓毛套管3、弓毛4和螺钉8;其中,弓毛4的一端管束在弓毛套管3一端中,而弓毛套管3的另一端上设置有弓毛套管螺钉孔31;连接座2与弓杆1的端部固定连接,且连接座2上设置有螺钉安装槽5,而螺钉安装槽5中设置有多个螺钉安装孔6;弓毛套管3上带有弓毛套管螺钉孔31的一端插入到连接座2中的弓毛套管安装孔9中,并使弓毛套管螺钉孔31与多个螺钉安装孔6中任一个对齐,然后打上螺钉8即可固定弓毛套管3即固定弓毛4。其中,弓毛套管螺钉孔31对应不同的螺钉安装孔6其端部连接的弓毛4的松紧度不同,即通过调节弓毛套管螺钉孔31的位置使其与不同位置的螺钉安装孔6上下相对进而起到调节弓毛4松紧度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根据弓毛4的使用程度通过安取螺钉8随时更换弓毛4。另外,螺钉安装槽5的一侧边缘铰接有保护盖7,而保护盖7相对铰接边的另一边上设置有弹性卡扣71,对应弹性卡口 71在螺钉安装槽5的边缘上设置有卡扣孔51,当螺钉8调试安装完成时,盖上保护盖7,使得保护盖7边缘的弹性卡扣71与螺钉安装槽5边缘的卡扣孔51弹性卡接锁定,保护盖7盖上时的表面与连接座2相邻的部位的表面平滑过渡。保护盖7的设置有助于提升手握的舒适度,即保证握手部表面平整且与相邻的部位平滑过渡。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灵活调节和更换弓毛的琴弓,满足演奏者手握的舒适度,保证演奏时良好的发音效果;同时保护琴弓不受破坏,从而增加琴弓的使用寿命。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