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乐器的乐谱压具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8866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键盘乐器的乐谱压具构造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键盘乐器的乐谱压具构造。



背景技术:

以往,在键盘乐器中,在乐谱台上设置从前方进行按压的乐谱压具,以避免载置于乐谱台的乐谱合上(专利文献1、2)。在下述专利文献1的乐谱压具构造中,在配置于键盘乐器的顶面的乐谱台上,以向左右方向转动自如的方式设置乐谱压具。乐谱压具的转动轴的轴线与前后方向平行。转动轴始终被壳体向与轴线正交的方向施力,并始终相对于转动产生抵抗力。乐谱压具在使用时被倾斜地立起,在非使用时被收容于壳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588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2861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以往型(专利文献1)的倾斜立起的乐谱压具在沿转动轴的轴线方向观察时(使用时的主视下)的形状为直线的棒状。并且,在使用时,从乐谱沿与转动轴的轴线平行的方向受到反作用力。因此,为了确保足够的刚性,需要不仅在轴线方向上、也在收容时的上下方向(厚度方向)上确保壁厚,收容乐谱压具的壳体的厚度也变厚。因此,乐谱压具所配置的乐谱台的设计的自由度不高。例如,需要较薄地构成设于直立型钢琴的键盘盖的背面的乐谱台,因此难以将具有厚度的乐谱压具配置于乐谱台,实际上不能在键盘盖的背面设置乐谱压具。

另外,关于以往型的棒状的乐谱压具,实际用来按压乐谱的的接触面不大。并且,乐谱压具在转动轴的轴线方向上的端面处的特别是前端部按压乐谱,因此实际情况是以接近点接触的方式按压着乐谱。因此,一个乐谱压具仅能按压乐谱的单页,为了确保适当的按压功能,对于一张乐谱来说需要两个的乐谱压具。

另外,在以往型中,由于乐谱压具的转动轴始终被施力,因此不仅在乐谱压具的立起时或收容时、在转动中途也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因此,担心因转动动作的重复导致施力部分的摩耗恶化,立起时、收容时的姿势变得不稳定,并且耐久性降低。

本发明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乐谱台的设计自由度、并且较大地确保了与乐谱之间的接触面积的键盘乐器的乐谱压具构造。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键盘乐器的乐谱压具构造的特征在于,具有:乐谱台(20),其承受乐谱的下端以及乐谱压具(10),其以与键盘(kb)的琴键的排列方向大致平行的转动中心(c)为中心转动,在使用时,采取从前方对载置于所述乐谱台的乐谱进行按压的立起位置,并且在非使用时采取平躺位置,所述转动中心位于使用时的所述乐谱台的演奏者侧端部(20a)。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键盘乐器的乐谱压具构造的特征在于,具有:乐谱台(20),转动自如地配设于键盘盖(101)的背面,在使用时承受乐谱的下端;乐谱压具(10),其以与键盘(kb)的琴键的排列方向大致平行的转动中心(c)为中心转动自如地配设于所述乐谱台,在使用时,采取从前方对载置于所述乐谱台的乐谱进行按压的立起位置,并且在非使用时采取平躺位置。

此外,所述括弧内的附图标记为例示。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乐谱台的设计自由度,并且较大地确保与乐谱之间的接触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乐谱压具构造所适用的键盘乐器的立体图(图(a))、乐谱台的俯视图(图(b))。

图2是配设于乐谱台的一个乐谱压具的使用状态时的立体图(图(a))、乐谱压具的立体图(图(b))。

图3是使用状态时的乐谱压具的左右方向中央处的剖面图。

图4是转动中途、非使用状态时的乐谱压具的左右方向中央处的剖面图(图(a)、(b))。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沿着图3的a-a线的剖面图(图(a)、(b))。

图6是关闭了键盘盖的状态下的键盘附近的示意图(图(a)、(b))。

附图标记说明

10乐谱压具,14第1卡合部,15第2卡合部,20乐谱台,20a演奏者侧端部,23止动器部,101键盘盖,103乐谱,103a下端,c转动中心,h突出高度,t1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实施的形态】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乐谱压具构造所适用的键盘乐器的立体图。该键盘乐器100作为直立型的钢琴而构成,具备将键盘kb覆盖的键盘盖101。在键盘盖101的背面设置乐谱台20。图1(b)是乐谱台20的俯视图。乐谱台20在作为键盘kb的琴键的排列方向的左右方向上较长地构成为大致板状。乐谱台20通过由合叶等构成的多个转动轴102转动自如地配设于键盘盖101的背面。在图1(a)中,示出了乐谱台20的非使用时的状态,在图1(b)中,示出了乐谱台20的使用时的状态。在使用乐谱台20时,以打开了键盘盖101的状态使乐谱台20向倒向演奏者侧的方向转动。图1(b)的下方为演奏者侧(前侧)。

虽然之后详细叙述,在使用时的乐谱台20的上侧配设四个乐谱压具10。各乐谱压具10均以转动中心c为中心(绕转动轴c)转动自如地配设于乐谱台20。转动中心c位于乐谱台20的前端部(乐谱台20位于后述的打开状态时的、乐谱台20的距键盘盖101最远的端部),即,位于使用状态下的乐谱台20的演奏者侧端部20a。各乐谱压具10的结构为共同,因此以下,代表性地详细叙述一个乐谱压具10的结构。

图2(a)是配设于乐谱台20的一个乐谱压具10的使用状态时的立体图。图2(b)是乐谱压具10的立体图。图3是使用状态时的乐谱压具10的左右方向中央处的剖面图。图4(a)、(b)分别是转动中途、非使用状态时的乐谱压具10的左右方向中央处的剖面图。图5(a)是沿着图3的a-a线的剖面图。

首先,主要参照图2(b)、图3、图5(a),对乐谱压具10的单体结构进行说明。乐谱压具10具有大致圆柱状的轴机构部11与板状的按压部件12,由树脂等形成为一体。轴机构部11以转动中心c的方向(与转动中心c平行的方向)为长边方向。此外,在轴机构部11配设于乐谱台20时,转动中心c与键盘kb的键的排列方向大致平行,即与左右方向大致平行。换言之,沿左右方向排列的键盘kb的各键的前端所成的直线与转动中心c的轴线大致平行。在轴机构部11的半径方向外侧,稍微突出地形成第1卡合部14以及第2卡合部15,并且,在轴机构部11的内侧形成空洞部11b。因此,轴机构部11具有空洞部11b,由此成为圆柱状形状的侧方的一部分开口的形状。在转动中心c的方向上的轴机构部11的两端部,突出地形成有轴支承于乐谱台20的轴部13a、13b。第1卡合部14与第2卡合部15位于隔着转动中心c对置的位置。另外,第1卡合部14在乐谱压具10位于后述的立起位置时,位于比转动中心c靠下方的位置,并从轴机构部11向下方突出,第2卡合部15在乐谱压具部10位于后述的平躺位置时,位于比转动中心c靠后方的位置,并从轴机构部11向后方突出。由于存在空洞部11b,因此在第1卡合部14与转动中心c之间、第2卡合部15与转动中心c之间形成间隙(图3)。

接下来,主要参照图2(a)、图3、图5(a),对乐谱台20的结构进行说明。乐谱台20通过使第1壳体21以及第2壳体22组合而构成,但也可以使两者形成为一体。在乐谱台20形成用于配设乐谱压具10的凹部29。在第1壳体21形成有轴支承轴机构部11的轴部13a、13b的轴承部27a、27b(图5(a))。将轴承部27a、27b的形成位置设定为,转动中心c位于使键盘盖101为打开状态且使乐谱台20为打开状态(支承乐谱103的状态)的使用状态下的、凹部29的靠演奏者侧。在使用乐谱台20时,乐谱台20支承乐谱103的下端103a(图3)。

乐谱压具10以转动中心c为中心转动,在使用时采取从前方按压载置于乐谱台20的乐谱103的立起位置(直立位置)(图3),在非使用时采取比载置于乐谱台20的乐谱103的下端103a靠下方的位置即平躺位置(倒伏位置)(图4(b))。乐谱压具10在立起位置与平躺位置之间转动自如(图4(a))。在乐谱压具10位于立起位置时,第1卡合部14朝向下方,第2卡合部15朝向上方(图3)。另一方面,在乐谱压具10位于平躺位置时,第1卡合部14朝向乐谱台20的前端侧,第2卡合部15朝向转动轴102的一侧(图4(b))。

凹部29内的第2壳体22的底部上面(作为凹部29内的朝向上方的面的底面)的一部分在乐谱压具10位于立起位置时,作为与第1卡合部14压接的第1被压接部24发挥功能(图3)。通过第1卡合部14与第1被压接部24的抵接,将乐谱压具10的立起位置定位。凹部29内的第2壳体22的前端侧的端面(凹部29内的朝向前方的面)的一部分在乐谱压具10位于平躺位置时,作为与第2卡合部15压接的第2被压接部25发挥功能(图4(b))。通过第2卡合部15与第2被压接部25的抵接,将乐谱压具10的平躺位置定位。轴机构部11的外周面11a位于比第1卡合部14、第2卡合部15靠半径方向内侧的位置,并在乐谱压具10的转动中途与第1被压接部24以及第2被压接部25都不接触。

在凹部29内的第1壳体21形成有作为转动轴102侧的端面止动器部23。在乐谱压具10被施加过度的负荷,超过图3所示的立起位置而转动时,乐谱压具10的按压部件12与止动器部23抵接,防止了第1卡合部14以及第1被压接部24的过大的变形。在使用时在第1壳体21的上方露出的面的大致整体被人工皮革等的罩部件26覆盖。第1壳体21与第2壳体22虽然通过螺丝紧固,但该螺丝被罩部件26遮蔽而不表现在外观上。

在该结构中,在为了载置乐谱103而使用乐谱台20以及乐谱压具10时,用户使键盘盖101为打开状态,进而使乐谱台20为打开状态。然后,用户使必要的乐谱压具10转动至立起位置。例如,在希望在键盘乐器100的左右方向中央保持一个乐谱103的情况下,只要使四个乐谱压具10中的中央两个立起即可。或者,在希望在左右将两个乐谱103排列地保持的情况下,将四个乐谱压具10立起较为适当。除此之外,在希望仅在低音侧、仅在高音侧保持乐谱103的情况下,也可考虑将左侧的两个、或者右侧的两个乐谱压具10立起的方式。总之,立起的乐谱压具10的按压部件12确保了后面(与键盘盖101的背面对置的面)的面积较为宽阔,与以往型的倾斜地立起的乐谱压具相比,能够与乐谱103接触的面积较大。按压部件12从前方按压乐谱103。

然而,在乐谱压具10的立起位置、平躺位置中,卡合部14、15的各平坦面与被压接部24、25压接。在使乐谱压具10从立起位置向平躺方向转动时,在第1卡合部14的平坦面离开第1被压接部24的同时,第1卡合部14的角部14a(图3)抵接于第1被压接部24。若进一步使乐谱压具10向平躺方向转动,则角部14a与第1被压接部24滑动接触,随后,角部14a也离开第1被压接部24,移至转动中途的阶段。这里,由于第1卡合部14与第1被压接部24的压接,对于将要从立起位置向平躺方向的转动产生抵抗力,特别是,在角部14a与第1被压接部24抵接然后离开的期间,产生最大的抵抗力。因此,在乐谱压具10脱离立起位置的转动初期,产生抵抗力的峰值。

另一方面,在乐谱压具10在立起位置与平躺位置之间转动时,经过轴机构部11的外周面11a与第1被压接部24以及第2被压接部25的哪一个都不接触的行程(图4(a))。因此,在乐谱压具10脱离立起位置时产生的抵抗力的最大值,比在转动中途产生的抵抗力的最小值大。

对此,在使乐谱压具10从平躺方向向立起位置转动时也能够相同地认定。即,在第2卡合部15的平坦面离开第2被压接部25的同时,第2卡合部15的角部15a(图3)抵接于第2被压接部25。之后,在角部15a与第2被压接部25滑动接触之后,从第2被压接部25离开,移至转动中途的阶段。因此,在乐谱压具10脱离平躺位置的转动初期,产生抵抗力的峰值。在乐谱压具10脱离平躺位置时产生的抵抗力的最大值,比在转动中途产生的抵抗力的最小值大。

这样,在乐谱压具10脱离立起位置或者平躺位置时产生的抵抗力的最大值比在转动中途产生的抵抗力的最小值大,因此立起位置、平躺位置的乐谱压具10的姿势稳定。而且,在乐谱压具10从转动中途的阶段到达立起位置或者平躺位置时,也经过产生抵抗力的峰值的阶段。由此,能够在立起位置、平躺位置的牢固位置获得节制感(日文:節度感),能够实现伴随着舒适的卡入感(日文:クリック感)的转动操作。另外,由于在乐谱压具10的转动中途,乐谱压具10几乎不产生摩擦或抵抗力,因此确保了乐谱压具10的顺畅的转动与耐久性。另外,通过在卡合部14、15间形成空洞部11b,易于在半径方向上使卡合部14、15挠曲,能够发挥适度的按压力。而且,能够简化结构。

如图4(b)所示,在平躺位置,乐谱压具10处于乐谱台20的厚度t1的范围内,不从乐谱台20突出。此外,在平躺位置,乐谱压具10的按压部件12的成为上侧的面与乐谱台20的上表面也可以成为一个面。另外,乐谱压具10的按压部件12的厚度t2是乐谱台20的厚度t1的一半以下。由此,能够维持乐谱台20的刚性以及薄度。特别是,易于避免在乐谱台20的背侧(使用时的底面)表现出螺丝,能够避免外观变差。

图6(a)、(b)是关闭了键盘盖101的状态下的键盘kb附近的示意图。由于按压部件12薄,由此能够将乐谱台20也设计为不厚。因此,如图6(a)所示,在关闭了乐谱台20的状态下,即使关闭键盘盖101,乐谱台20也不会干扰键盘kb。在本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将乐谱压具10的立起位置的按压部件12距乐谱台20的突出高度h设定为,即使忘记关闭了乐谱压具10以及乐谱台20地关闭键盘盖101,乐谱台20也不会干扰键盘kb。即,突出高度h(图3)被设定为如下高度:即使使乐谱压具10保持立起位置地对乐谱台20进行转动操作,进而成为按压部件12的前端部抵接于键盘盖101的状态,并且键盘盖101也被关闭,乐谱台20也不会接触于键盘kb(图6(b))。由此,即使进行了无意的操作,也能够避免键盘kb与键盘盖101的干扰。

根据本实施方式,转动中心c位于使用时的乐谱台20的演奏者侧端部20a。另外,乐谱压具10以与琴键的排列方向大致平行的转动中心c为中心转动自如,在使用时所采取的立起位置,按压部件12从前方按压乐谱103。即,与乐谱压具的转动轴的轴线平行于前后方向的以往结构不同。据此,能够确保从转动中心c至转动轴102的距离较长,能够将正交于转动中心c的方向上的乐谱压具10的按压部件12的长度(高度)也设定得较长。并且,由于从乐谱103承受的反作用力是与转动中心c正交方向、而并非平行的方向,因此无需过度加厚按压部件12,乐谱台20的厚度的限制也较少。另外,左右方向上的乐谱压具10的长度能够自由地设计,如果较长则能够在较宽的范围内按压乐谱103。因此,能够提高乐谱台20的设计自由度,并且确保按压部件12与乐谱103的接触面积较大。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乐谱压具10脱离立起位置时以及脱离平躺位置时相对于乐谱压具10的转动产生的抵抗力的最大值,均比在转动中途产生的抵抗力的最小值大,因此乐谱压具10的立起位置、平躺位置的姿势稳定。另外,能够以设置第1卡合部14、第2卡合部15、第1被压接部以及第2被压接部25这一简单的结构,使乐谱压具10以稳定的两个状态具有节制感持。而且,在乐谱压具10在立起位置与平躺位置之间转动时,经过轴机构部11的外周面11a与第1被压接部24以及第2被压接部25的哪一个都不接触的行程。由此,能够避免在转动中途产生较大的抵抗力·摩擦,确保顺畅的转动,并且能够抑制摩耗的恶化、耐久性的降低。另外,由于将止动器部23设于乐谱台20,因此相对于过度的转动力承受乐谱压具10,能够提高耐久性。另外,由于乐谱台20转动自如地配设于键盘盖101的背面,因此能够在键盘盖101的背面载置乐谱103,也能够应用于直立型钢琴。

然而,以往的倾斜地立起的棒状的乐谱压具几乎仅用前端部以接近点接触的方式按压乐谱。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按压部件12在左右方向上也较长,在左右方向的哪个位置都能够发挥按压乐谱103的功能。因此,也能够实现用一个乐谱压具10同时按压两个乐谱103这样的使用方法。例如,通过使左侧的乐谱103的右端与右侧的乐谱103的左端位于一个按压部件12的左右方向中央,从而发挥按压两个乐谱103的单页的功能。如果加长按压部件12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就能够充分地实现这一点。因此,通过设置三个乐谱压具10,能够同时按压两个乐谱103。这样的使用方法在以往型中是极其困难的。

此外,出于使乐谱压具10的立起位置、平躺位置的姿势稳定的观点,也可以考虑如下。首先,在乐谱压具10脱离立起位置或者平躺位置时产生的抵抗力的最大值比在转动中途产生的抵抗力的最小值大即可。因此,在乐谱压具10在立起位置与平躺位置开之间转动时,并非必须经过轴机构部11的外周面11a与第1被压接部24以及第2被压接部25的哪一个都不接触的行程。另外,只要是至少在乐谱压具10脱离立起位置或者平躺位置时产生抵抗力的结构即可。因此,在立起、平躺状态时,卡合部14、15并非必须分别压接于被压接部24、25,也可以是仅有某一单方的组进行压接的结构。另外,乐谱压具10只要是至少在脱离立起、平躺状态时的转动起初由卡合部14、15中的角部14a、15b分别抵接于被压接部24、25的结构即可,也并非必须是在立起、平躺状态时卡合部14、15的平坦面抵接于被压接部24、25。而且,也并非必须是在乐谱压具10脱离立起、平躺状态时的转动起初产生抵抗力的峰值的结构,例如,并不排除卡合部14、15是以转动中心c为中心的恒定曲率的曲面这样的结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由轴承部27a、27b轴支承轴机构部11的轴部13a、13b的结构,但也可以使凹凸关系与其相反。即,也可以如图5(b)中变形例所示,采用在轴机构部11的两端部形成凹部16a、16b、并且在形成于第1壳体21的轴部28a、28b轴支承凹部16a、16b的结构。

此外,为了与乐谱压具10卡合而形成于乐谱台20的部分,只要在机构上允许,则也可以设于乐谱台20的任意部分,还可以形成于第1壳体21或者第2壳体22中的某一个。另外,乐谱台20也可以由三个以上的部件组合而构成,在该情况下,与乐谱压具10卡合的部分也可以形成于任意一个部件。此外,不论本发明的乐谱压具构造所适用的乐谱台的配置位置,也可以在配置于键盘乐器的顶板的乐谱台应用乐谱压具构造。

以上,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叙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特定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该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各种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