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调可调的中音四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0020阅读:16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音调可调的中音四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族乐器,具体是一种音调可调的中音四胡。



背景技术:

四胡又名四股子、四弦或提琴。蒙古族称之为呼日。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它如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及四川等地也见流行。其四根弦发音是成双的,两匹弓毛分别夹在一二、三四弦之间,张丝弦或金属弦。四胡不仅能演奏单旋律,同时也能演奏较简单的和声音程与复调旋律。中音四胡作为高音四胡和低音四胡中间音发出者,它的音调往往是最难调整的。想通过琴筒的单个琴板的厚薄来调整中音的音调是很难做到的,迫切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音调可调的中音四胡,本实用新型将八角琴筒的每个筒板上设置可以抽取的挡板,通过抽取挡板的个数,不仅可以调整四胡的音调,同时给琴筒起到了内部支撑的作用,提高了四胡的结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通过挡板的设计降低了中音四胡调音的难度,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音调可调的中音四胡,包括:琴头、琴杆、弦丝、弦、马尾、千金、弦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琴头固定连接琴杆,所述琴杆固定连接琴筒,所述琴杆上端设置弦轴,弦轴上绕弦丝,且所述弦丝穿过固定于琴杆上的千金固定于琴筒下方,所述弦丝与琴杆之间贯穿马尾,且所述马尾两端由弦固定支撑;所述琴筒由八块长方形筒板拼接组成,且所述筒板上设置活动连接的挡板。

进一步,所述筒板上设有凹槽,所述挡板下端固定设置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凸块,所述筒板与挡板通过凹槽与凸块契合。

进一步,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筒板的中部。

进一步,所述挡板的长度和所述八块筒板拼接后内面宽度相同,所述挡板厚度比所述筒板薄。

进一步,八块长方形筒板由胶水或固定卡丝固定拼接为八角形琴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将八角琴筒的每个筒板上设置可以抽取的挡板,通过抽取挡板的个数,不仅可以调整四胡的音调,同时给琴筒起到了内部支撑的作用,提高了四胡的结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通过挡板的设计降低了中音四胡调音的难度,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四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四胡的筒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筒板上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音调可调的中音四胡,包括:琴头1、琴杆2、弦丝8、弦5、马尾6、千金3、弦轴7;其特征在于:所述琴头1固定连接琴杆2,所述琴杆2固定连接琴筒4,所述琴杆2上端设置弦轴7,弦轴7上绕弦丝8,且所述弦丝8穿过固定于琴杆2上的千金3固定于琴筒4下方,所述弦丝8与琴杆2之间贯穿马尾6,且所述马尾6两端由弦5固定支撑;所述琴筒4由八块长方形筒板9拼接组成,且所述筒板9上设置活动连接的挡板10。

进一步,所述筒板9上设有凹槽11,所述挡板10下端固定设置与所述凹槽11对应的凸块12,所述筒板9与挡板10通过凹槽11与凸块12契合。

进一步,所述凹槽11位于所述筒板9的中部。

进一步,所述挡板10的长度和所述八块筒板9拼接后内面宽度相同,所述挡板10厚度比所述筒板9薄。

进一步,八块长方形筒板9由胶水或固定卡丝固定拼接为八角形琴筒4。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步骤如下:

挡板的增加可以闷住琴声,使琴声变得更加低沉,使用时,如果中音四胡的声音因八块挡板的增加而倾向于低音时,可去掉其中一块挡板,使音调加高。反之中音四胡音调偏高,可增加挡板的个数来降低音调。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