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琴无损上弦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8242发布日期:2018-10-30 23:14阅读:8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古琴无损上弦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古琴类弦乐器辅助工具领域,跟具体的说是一种无损上弦工具。



背景技术:

古琴的琴弦,其弦头依靠打成结的“蝇头”套在“绒扣”内,通过转动“琴轸”带动“绒扣”来实现调音,而弦尾则缠绕在琴背面的“雁足”上,以此形成张紧调音机构。为了安装琴弦,传统的方法是,在将弦头的“蝇头”套在“绒扣”内之后,将琴头向下,琴面向左,琴底向右,倒竖于地板的软垫上。将“雁足”向外,琴面右侧紧靠胸前,以左手拢住琴身,右手拉住琴弦尾部,绕过琴尾的“龙龈”。预留琴弦长度超过雁足20-25厘米之后,将剩余的弦卷绕在卷紧的手帕或小毛巾上,然后以右手紧握绕好琴弦的手帕,使琴弦保持紧贴底板,用力向下拉紧琴弦。同时以左手大指在琴面一侧拨响该弦,审定音高是否基本符合要求。待音高达到要求之后,右手拉弦由雁足之间的内侧绕向琴体边缘的外侧。需要将弦紧贴琴底,紧绕在雁足根部,边绕边转手帕放出琴弦。其过程中需要尽力保持右手的拉力不变,不可松退。绕满三到五圈后,在保持不松劲的情况下,以左臂拢住琴身,以左手按住雁足上的琴弦不使松脱,腾出右手将手帕放掉,再以右手捏住琴弦,保持琴弦绷直,继续将剩余的弦绕在雁足上。剩下最后约5厘米弦尾时,将它塞在这条上好的弦与琴底板之间压住固定。如此将一至四弦先后顺时针缠绕于外雁足,将五至七弦先后逆时针缠绕于内雁足即可。由此可见,古琴徒手上弦需要经历琴弦拉伸、拨弦审音、稳定琴弦和缠绕琴弦四个关键步骤。

传统上弦方法复杂、费时、费力,而且要讲究技巧。尤其是要求在绕弦时不能松劲,否则便需要重新来过。古琴“上弦难”的问题广受历代琴人的关注,改良方案也层出不穷。但是现有的方案会对古琴琴体本身进行改造,或附加破坏古琴传统外观的附件装置,或使用不当的上弦工具造成琴弦安装过程中的挂伤拉伤擦伤磨坏琴弦,以及因不同形状不同尺寸雁足造成上弦张力难控调间困难,因此其实施受到限制而未能被广泛采用。为解决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即不损伤琴体结构又不损伤琴弦,而且安装简单方便,适用于各种不同种类的古琴,适用于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种类大小的雁足和各种不同材料的琴弦,这是一种无损琴弦的适用于各种形状尺寸雁足的古琴上弦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无损上弦工具,从而解决了以往古琴上弦方法复杂,上弦费时、费力,及琴弦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古琴无损上弦工具,包括中空结构的基座,基座一端设置有张弦组件,另一端形成雁足卡口;所述基座位于张弦组件和雁足卡口之间还设置有条形孔,条形孔内还设置有导弦组件,导弦组件部分伸出基座,且可通过张弦组件带动而沿条形孔平移。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导弦组件包括导弦轮,导弦轮的转轴上可转动的连接有拉杆,拉杆上连接有拉力回收带,拉力回收带与张弦组件连接,所述导弦轮圆周部分伸出基座。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张弦组件包括张弦轮,张弦轮通过固定轴与基座转动连接,该张弦轮内部还设置有双向棘轮,所述拉力回收带与固定轴固定连接。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拉杆为四边形拉杆,且四边形拉杆的杆体直径小于条形孔的宽度。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基座表面粘贴有软革或橡胶类软质材料。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雁足卡口的卡口面设置有塑料缓冲耐磨垫。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基座由上、下两个板体扣接而成,基座两个侧面形成开口,所述上、下两个板体均对应设置有所述条形孔。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可以轻松快速的将古琴的弦缠绕在雁足上,并且在上弦过程中弦的张力恒定,从而使上弦调音可以一次性简单轻松完成,简化上弦方法,减少上弦所需的时间,避免了断弦风险,降低了上弦难度和断弦风险,对琴体和琴弦均不损伤,省时省力,且适用于各种形状尺寸种类大小不同的雁足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标记:1-张弦轮;2-固定轴;3-拉力回收带;4-基座;5-拉杆;6-导弦轮;7-雁足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古琴无损上弦工具,包括中空结构的基座4,基座4一端设置有张弦组件,另一端形成雁足卡口7;所述基座4位于张弦组件和雁足卡口7之间还设置有条形孔,条形孔内还设置有导弦组件,导弦组件部分伸出基座4,且可通过张弦组件带动而沿条形孔平移。

本实施例张弦组件和导弦组件分别用于琴弦张紧和牵引导向,雁足卡口7用于与古琴雁足配合定位,条形孔则用于导弦组件的运动方向定位和导向,通过张弦组件控制导弦组件的位置,从而可以调节穿过导弦组件的琴弦张紧,进而可以调节琴弦琴音,并可将琴弦方便的安装至古琴上。

本实施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轻松快速的将古琴的弦缠绕在雁足上,简化了上弦方法,减少了上弦所需的时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优化了以下结构:导弦组件包括导弦轮6,导弦轮6的转轴上可转动的连接有拉杆5,拉杆5上连接有拉力回收带3,拉力回收带3与张弦组件连接,所述导弦轮6圆周部分伸出基座4。

本实施例中,琴弦穿过拉杆5和导弦轮6之间并定位在导弦轮6圆周的轮槽内,拉力回收带3在张弦组件作用下拉动导弦轮6沿条形孔平移,从而可以将琴弦拉紧或放松,进而可以根据弦音进行调节.调音方便。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优化了以下结构:张弦组件包括张弦轮1,张弦轮1通过固定轴2与基座4转动连接,该张弦轮1内部还设置有双向棘轮,所述拉力回收带3与固定轴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固定轴2为张弦轮1的旋转轴,拉力回收带3与其固定后可随张弦轮1转动而缠绕在固定轴2上,或从固定轴2上转出,进行可以通过张弦轮1旋转控制导弦轮6的平移,进而方便的调整琴弦松紧,同时张弦轮1内部还设置有双向棘轮,在双向棘轮作用下,导弦轮6位置不变,从而可以固定琴弦张力,使其保持张力不变,方便调音和上弦。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实施例的拉杆5为四边形拉杆,且四边形拉杆的杆体直径小于条形孔的宽度。拉杆5为四边形拉杆,且其两端与导弦轮6侧面中轴连接,从而可方便的带动其平移,其四边形拉杆穿过条形孔并伸出,使得拉杆5只能沿条形孔平移,也具有很好的定位作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实施例3中任一实施例基础上,增加了以下结构:所述基座4表面粘贴有软革或橡胶类软质材料。

本实施例基座4正反表面粘贴有软革或橡胶类软质材料,可以防止在使用时进行上弦的过程中上弦工具对古琴造成刮花或碰伤,对古琴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结构:所述雁足卡口7的卡口面设置有塑料缓冲耐磨垫。

本实施例中,雁足卡口7呈U形开口,开口大小比古琴雁足的外径大小略大,并设置塑料缓冲耐磨垫,具有耐滑动摩擦抗缓冲耐磨功能,不损伤雁足,能保证轻松稳定顺滑而不损伤雁足,从而保证上弦的稳定性,提高上弦及调音的准确性。因半圆U形结构设计,可以轻松围绕任何截面形状的雁足柱转动,普适性高。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优化了以下结构:所述基座4由上、下两个板体合接而成刚性整体,基座4两个侧面形成开口,所述上、下两个板体均对应设置有所述条形孔。

本实施例基座4由上、下两个板体合接而成刚性整体,从而结构简单装卸方便,并且导弦轮6的圆周部分伸出开口,使得其平移时结构平稳无阻碍,可提高琴弦张力的准确度。

实施例7

如图1-3所示,一种古琴无损上弦工具,包括中空结构的基座4,基座4一端设置有张弦组件,另一端形成雁足卡口7;所述基座4位于张弦组件和雁足卡口7之间还设置有条形孔,条形孔内还设置有导弦组件,导弦组件部分伸出基座4,且可通过张弦组件带动而沿条形孔平移;导弦组件包括导弦轮6,导弦轮6的转轴上可转动的连接有拉杆5,拉杆5上连接有拉力回收带3,拉力回收带3与张弦组件连接,所述导弦轮6圆周部分伸出基座4;张弦组件包括张弦轮1,张弦轮1通过固定轴2与基座4转动连接,该张弦轮1内部还设置有双向棘轮,所述拉力回收带3与固定轴2固定连接;所述拉杆5为四边形拉杆,且四边形拉杆的杆体直径小于条形孔的宽度;所述基座4表面粘贴有软革或橡胶类软质材料;所述雁足卡口7的卡口面设置有塑料缓冲耐磨垫。

本实施例可以轻松快速的将古琴的弦缠绕在雁足上,并且在上弦过程中弦的张力恒定,从而使上弦调音可以一次性简单轻松完成,简化上弦方法,减少上弦所需的时间,避免了断弦风险,降低了上弦难度和断弦风险,对琴体和琴弦均不损伤,省时省力,且适用于各种形状尺寸种类大小不同的雁足使用。

本实施例中,条形孔供拉杆5移动,其长度为100毫米(因琴弦的拉伸长度基本在50毫米以下,从而可以适用于所有不同材质琴弦使用),条形孔开口尺寸与拉杆5间隙配合;基座4一端安装张弦组件处为半圆形,另一端形状收薄成U形孔其尺寸略大于通用雁足绕弦圆柱外径,并设置塑料缓冲耐磨垫,具有耐滑动摩擦抗缓冲耐磨功能,不损伤雁足,能保证轻松稳定顺滑而不损伤雁足,从而保证上弦的稳定性,提高上弦及调音的准确性。因半圆U形结构设计,可以轻松围绕任何截面形状的雁足柱转动,普适性高;张弦轮1可正向收紧反向放松拉力回收带3,拉力回收带3可在张弦轮1反向放松时自动伸展并将导弦轮6向基座4的雁足卡口7方向伸展。

本实施例使用时,固定轴2保证张弦轮1旋转时,张弦轮1正反向棘轮自锁功能保证张力恒定,张弦轮1轴部有安装拉力回收带3的安装固定孔,可以稳固拉力回收带3,当反向旋转张弦轮1时,拉力回收带3释放,使张力松驰。

基于以上实施例,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古琴无损上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琴弦的弦头固定在绒扣上,弦尾则拉紧至两雁足中间靠近需要上弦一方的雁足侧边位置,将古琴无损上弦工具放置于雁足处靠近琴头的一侧,并使其雁足卡口7紧贴在雁足柱和雁足帽连接处的根部,雁足卡口7与根部间隔2~3毫米,将弦尾头部穿过导弦轮6,使其位于拉杆5和导弦轮6之间,并通过导弦轮6的轮槽定位,,将通过的弦尾拉紧后缠绕至雁足根部留出的位置2~3圈,完成后将弦尾剩余部分拉至另一侧的雁足处并缠绕两圈后锁紧;此步骤中导弦轮6将弦头部分与弦尾部分分开,并形成动连接,这样弦头部分过来的弦紧贴在雁足处直至“龙龈”,弦尾部分紧紧预绕在雁足上并固定,为下一步骤张弦作准备;

S2将基座4调整至与古琴背板平行、与雁足垂直的状态,旋转张弦轮1使拉力回收带3收紧卷绕至固定轴2,带动导弦轮6沿条形孔向张弦轮1方向平移,从而将琴弦拉紧,在弦尾固定的情况下,琴弦靠近弦头的一端被拉紧,导弦轮6平移过程中进行调音,当调音完成后,保持不动,在双向棘轮自锁作用下张弦轮1张力恒定固定不动,保证琴弦拉力不变;由于弦尾部已经预绕紧到雁足上,这部分固定不动,而弦的向弦头方向一边为松边,在导弦轮6移动时,弦头方向松边就被拉紧,这样边旋转张弦轮1就可以边调音,直至音高达到要求;此步骤可以保证弦尾部充分紧固,弦头方向部分逐步拉紧调正琴的音高,由于张弦轮1是棘轮机构自锁,所以音高调好后,在下一步骤绕弦的过程中保证不松动不跑音;

S3将雁足卡口7与紧贴的雁足完全贴合,以雁足为旋转轴,在双向棘轮自锁作用下,向靠近琴外侧方向旋转基座4,将缠绕在根部的2~3圈琴弦从雁足上替换出来,将调音后多余的靠近弦头方向部分的琴弦完全替换;此步骤通过旋转将预绕弦部分释放并将弦逐渐绕到正确位置;

S4替换完成后,琴弦的状态始终处于张力恒定状态,此时拉住琴弦尾部,松开理顺固定在另一只雁足的弦尾头部,取下基座4,将此部分拉紧绕完到雁足上并按常规弦尾固定处理方法锁紧,至此,琴弦上弦和调音完成;

S5重复步骤S1~S4,完成所有琴弦的上弦和调音。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轻松快速的实现上弦和调音,并且降低了上弦难度、时间及断弦风险,对琴体和琴弦均不损伤,适用于各种形状尺寸种类大小不同的雁足使用。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前文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各个优选实施例,各个优选实施例中的优选实施方式如果不是明显自相矛盾或以某一优选实施方式为前提,各个优选实施方式都可以任意叠加组合使用,所述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仅是为了清楚表述实用新型人的实用新型验证过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然以其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