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键盘,尤其涉及一种音乐键盘。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脑的广泛普及,电脑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长期使用电脑必然会使使用者感到疲乏,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适当的放松;音乐是放松的一种很有效的手段,当然仅仅通过耳朵听音乐也是能够起到放松作用的,但是,如果能将耳朵和手同时结合起来,通过自己的手来弹出各种音调,这样不仅能够起到放松大脑的作用,也能够锻炼自己对音乐的掌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音乐键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音乐键盘,包括键盘本体,在键盘本体的上增加感应式发声电路板,所述感应式发声电路板包括光敏电阻、振荡模块、微处理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和音响发声模块;所述光敏电阻通过振荡模块与微处理模块相连,数码管显示模块和音响发声模块均与微处理模块相连;所述光敏电阻嵌在键盘本体的壳体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模块包括处理芯片U1、电容C1-C3、电阻R1、晶振Y1,所述电容C1的一端和处理芯片U1的电源端口均与5V纽扣电池的正极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阻R1的一端相连后接处理芯片U1的复位端口,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一端和晶振Y1的一端相连后接处理芯片U1的第一时钟端口,电容C3的一端和晶振Y1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处理芯片U1的第二时钟端口,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以及处理芯片U1的接地端口均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芯片U1采用51单片机。
进一步的,所述振荡电路包括振荡芯片U2、电容C4-C5、电阻R3,所述振荡芯片U2的复位端口和电源端口均与处理芯片U1的电源端口相连,电容C4的一端分别与振荡芯片U2的复位锁定端口和触发端口相连,电容C4的另一端和振荡芯片U2的接地端口均接地,电容C5的一端和振荡芯片U2的控制端口相连,电容C5的另一端和光敏电阻的一端,光敏电阻的另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均与处理芯片U1的电源端口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和振荡芯片U2的放电端口相连,振荡芯片U2的输出端口与处理芯片U1的输入端口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振荡芯片U2采用NE555D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数码管显示模块包括数码管D、三极管Q1、电阻R3-R10,所述数码管D为1位共阳极数码管,
所述数码管D的a信号端口串联电阻R3后接到处理芯片U1的第一I/O端口,
所述数码管D的b信号端口串联电阻R4后接到处理芯片U1的第二I/O端口,
所述数码管D的c信号端口串联电阻R5后接到处理芯片U1的第三I/O端口,
所述数码管D的d信号端口串联电阻R6后接到处理芯片U1的第四I/O端口,
所述数码管D的e信号端口串联电阻R7后接到处理芯片U1的第五I/O端口,
所述数码管D的f信号端口串联电阻R8后接到处理芯片U1的第六I/O端口,
所述数码管D的g信号端口串联电阻R9后接到处理芯片U1的第七I/O端口,
所述数码管D的DP信号端口串联电阻R10后接到处理芯片U1的第八I/O端口,
所述数码管D的公共端口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
三极管Q1的发射极均与处理芯片U1的电源端口相连,
三极管Q1的基极串联电阻R11后接到处理芯片U1的使能端口;
数码管D嵌在键盘本体的壳体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音响发声模块包括音响Ls、三极管Q2、电阻R11-R12,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处理芯片U1的电源端口,三极管Q2的基极串联电阻R11后接到处理芯片U1的信号输出端口,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音响Ls的正极和电阻R12的一端相连,音响Ls的负极和电阻R12的另一端均接地;嵌在充电宝本体的壳体表面上开有若干通孔,音响Ls固定在通孔后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键盘的基础上增加了感应式发声电路板,使用者通过手位就能发出不同的音符,起到消除在长时间敲键盘所产生的疲惫感,又能锻炼自己对音乐的掌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微处理器模块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振荡模块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数码管显示模块的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音响发声模块的电路图;
图中:键盘本体1、光敏电阻2、通孔3、数码管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音乐键盘,包括键盘本体1,在键盘本体1的上增加感应式发声电路板,所述感应式发声电路板包括光敏电阻2、振荡模块、微处理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和音响发声模块;所述光敏电阻2通过振荡模块与微处理模块相连,数码管显示模块和音响发声模块均与微处理模块相连;所述光敏电阻2嵌在键盘本体1的壳体表面。所述键盘本体1为现有市面上出售的常规键盘。感应式发声电路板的工作电源线与键盘本体1上的USB电源线相连。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微处理模块包括处理芯片U1、电容C1-C3、电阻R1、晶振Y1,所述电容C1的一端和处理芯片U1的电源端口均与键盘本体1上的USB电源线的正极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阻R1的一端相连后接处理芯片U1的复位端口,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的一端和晶振Y1的一端相连后接处理芯片U1的第一时钟端口,电容C3的一端和晶振Y1的另一端相连后接处理芯片U1的第二时钟端口,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以及处理芯片U1的接地端口均接地,晶振Y1与电容C2和电容C3构成晶体振荡器,产生振荡频率。所述处理芯片U1采用51单片机,更具体的可以采用AT89C2051信号的单片机,当然不限于此。通过将MSC-51系列8051这款芯片作为微处理器模块所使用的芯片,该芯片引脚数目少、所占体积小、价格低廉、性价比高。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振荡电路包括振荡芯片U2、电容C4-C5、电阻R3,所述振荡芯片U2的复位端口和电源端口均与处理芯片U1的电源端口相连,电容C4的一端分别与振荡芯片U2的复位锁定端口和触发端口相连,电容C4的另一端和振荡芯片U2的接地端口均接地,电容C5的一端和振荡芯片U2的控制端口相连,电容C5的另一端和光敏电阻的一端,光敏电阻的另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均与处理芯片U1的电源端口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和振荡芯片U2的放电端口相连,振荡芯片U2的输出端口输出频率信号到处理芯片U1的输入端口。所述振荡芯片U2采用NE555D芯片,通过NE555D芯片将阻值的变化转变为频率数字信号变化,该芯片只需少数的电阻和电容,便可产生数位电路所需的各种不同频率之脉波讯号。通过光敏电阻和NE555D芯片完成电阻模拟信号的变化到频率数字信号的转变,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使用。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数码管显示模块包括数码管D、三极管Q1、电阻R3-R10,所述数码管D为1位共阳极数码管,
所述数码管D的a信号端口串联电阻R3后接到处理芯片U1的第一I/O端口,
所述数码管D的b信号端口串联电阻R4后接到处理芯片U1的第二I/O端口,
所述数码管D的c信号端口串联电阻R5后接到处理芯片U1的第三I/O端口,
所述数码管D的d信号端口串联电阻R6后接到处理芯片U1的第四I/O端口,
所述数码管D的e信号端口串联电阻R7后接到处理芯片U1的第五I/O端口,
所述数码管D的f信号端口串联电阻R8后接到处理芯片U1的第六I/O端口,
所述数码管D的g信号端口串联电阻R9后接到处理芯片U1的第七I/O端口,
所述数码管D的DP信号端口串联电阻R10后接到处理芯片U1的第八I/O端口,
所述数码管D的公共端口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
三极管Q1的发射极均与处理芯片U1的电源端口相连,
三极管Q1的基极串联电阻R11后接到处理芯片U1的使能端口;
数码管D嵌在键盘本体1的壳体表面。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音响发声模块包括音响Ls、三极管Q2、电阻R11-R12,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处理芯片U1的电源端口,三极管Q2的基极串联电阻R11后接到处理芯片U1的信号输出端口,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音响Ls的正极和电阻R12的一端相连,音响Ls的负极和电阻R1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音响Ls采用压电式音响;键盘本体1的壳体上开有若干通孔3,音响Ls固定在通孔3后面,使得音频更容易传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者调节手指与光敏电阻之间的距离,使得光敏电阻接收到的光照强度发生变化,从而光敏电阻将光照信号转化为自身阻值的变化;振荡模块将阻值的变化转变为频率数字信号变化;单片机检测频率数字信号,通过音响输出对应频率的音频信号,并通过数码管显示当前播放的音阶(1、2、3、4、5、6、7、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