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提琴用调弦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6541发布日期:2019-07-24 09:2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提琴用调弦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提琴用调弦机器人。



背景技术:

小提琴每使用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弦轴松动导致发声不准的问题,使用者通常采用人耳听音加手动拧弦轴的调弦方法来恢复小提琴的音准,这种方法耗时长,且手动调节四个弦轴时容易互相影响,导致需要反复调节,容易损坏弦轴箱上的弦轴孔。

现有的调弦装置注重精确调节弦轴转动角度,对琴弦振动的频率还是靠人工听辨音,无法实现自动化听音、辨音、调弦的闭环反馈流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提琴用调弦机器人,能实现自动听音、辨音、调弦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提琴用调弦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小提琴琴头的外框支架、通过分别安装在外框支架内部的电机的传动轴连接的弦轴套,以及安装在外框支架内部的控制系统;所述的外框支架为无顶盖的中空立方体,外框支架的底板上表面和放置小提琴琴颈的开口处分别设有琴头固定装置和琴颈固定装置,可固定小提琴琴头使其相对于外框支架不发生移动;所述的弦轴套顶端表面刻有与小提琴弦轴轴头外形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MCU(微处理器单元)和连接在MCU外围电路的麦克风、电机驱动电路。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外框支架设有电源开关按钮、弦选择按钮、开始按钮、停止按钮。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外框支架设有能伸出电源线的出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提琴用调弦机器人,通过传感器听音、控制系统运算比较频率辨音、电机转动弦轴能实现自动听音、辨音、调弦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的能够提高小提琴调弦过程的效率,减少小提琴弦轴箱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隐藏外框支架侧面的内部结构图。

其中:1.外框支架;2.弦轴套;3.琴头固定装置;4.琴颈固定装置;5.电源开关按钮;6.弦选择按钮;7.开始按钮;8.停止按钮;9.出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提琴用调弦机器人包括放置小提琴琴头的外框支架1、通过分别安装在外框支架1的内部的电机的传动轴连接的弦轴套2,以及安装在外框支架1的内部的控制系统。

外框支架1为无顶盖的中空立方体,其底板上表面设有琴头固定装置3可固定小提琴的琴头,放置小提琴琴颈的开口处设有琴颈固定装置4可固定小提琴的琴颈,使小提琴琴头相对于外框支架1不发生移动。

小提琴固定好后,将四个顶端刻有与小提琴弦轴轴头外形相配合的凹槽的弦轴套2向外框支架1内部推入并分别卡紧在小提琴的四个弦轴轴头上。

将外框支架外表面的电源线的出线孔9伸出的电源线插头接入市电,打开外框支架1的顶面的电源开关按钮5,每次调弦选择四个弦选择按钮6中的一个,对应的按钮指示灯亮,按下开始按钮7,拨动所选择的的弦,控制系统的麦克风将声音的频率转化成电信号发送给MCU,MCU通过比较所选择的弦对应发声的预存频率数值判断电机是否需要转动和往哪个方向转动。若MCU比较麦克风拾音的频率与预设值相等,则判断本次调弦满足要求,则弦选择按钮指示灯灭,可进行下一根弦的调弦过程;若MCU比较麦克风拾音的频率与预设值不相等,则判断本次调弦不满足要求,弦选择按钮指示灯不灭,MCU控制电机带动弦轴转动调整绷弦的松紧,待电机停止后再次拨动该弦,MCU继续进行判断的过程(如选择A弦,按下A弦选择按钮且指示灯亮,对应的MCU预存的A弦振动频率为440Hz,则拨动A弦后,MCU比较接收到的麦克风的数据,若等于440,则电机不动作,A弦选择按钮指示灯灭;若大于440,则A弦选择按钮指示灯不灭, MCU控制电机带动弦轴转动使弦绷紧,电机停止后再次拨动A弦,若MCU接收麦克风的数据小于440,则A弦选择按钮指示灯不灭,MCU控制电机带动弦轴转动使弦放松;如此循环直至MCU接收麦克风的数据等于440为止)。若MCU 程序或电机在调弦过程中出现跑飞等紧急情况,则按下停止按钮8可紧急停止系统的工作,保护小提琴不被损坏。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以,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原理、设计思路所作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