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提琴用便携式防磕碰琴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62722发布日期:2019-12-20 20:57阅读:1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提琴用便携式防磕碰琴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提琴用便携式防磕碰琴包,适合于儿童或成人学习或演奏大提琴使用。



背景技术:

大提琴属于弦乐乐器中的一种,由于其价格昂贵且占用体积较大,通常被放置于一个容器中保护起来,现有的大提琴保护装置分为两种:一种是塑形很好的琴盒,一种是便于携带的琴包。对于前者所述的琴盒,其材质较硬,所占体积较大且整体质量较重,当将大提琴放置在琴盒中时,琴盒和大提琴的整体重量将会很重,虽然对大提琴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但对于大提琴初学者或个头不高的儿童,双肩背起装有大提琴的琴盒赶赴学习或表演场所会消耗较大的体力;对于后者所述的琴包,与琴盒的保护作用相比,琴包的保护作用虽然较弱些,但是由于其表面较软,质量轻,且可以很好地与大提琴相贴合,因此,对于同一规格大小的两把大提琴,分别装在琴盒和琴包中进行比较,琴包所占体积较小,更便于初学者和儿童独立携带去学习或演奏场所。

现有的琴包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缺陷:

(1)新的琴包布料较硬,当琴包使用一段时间后,琴头所对应的位置会逐渐变薄,长时间使用后,琴包甚至会被磨破,这样会不利于大提琴的整体塑形保护;

(2)大提琴装入琴包时,先将琴包上的拉链完全拉开,将大提琴的琴头装入琴包上端,然后再将琴包的中部掀开,将琴码位置小心地装入琴包中,最后再将拉链拉上,此时的琴头位置在每次直立装琴和取琴时都将作为支撑点顶起琴包的上端,只有背起琴包时,才会避免琴头与琴包之间产生摩擦;但是,当背起琴包行走时,琴码位置会与琴包的内侧面产生摩擦,同时大提琴的琴头位置也会与琴包产生摩擦,从而会改变琴头两侧位置声音调节旋钮的原有位置,使已调节好的声音在下次使用时造成不准,因此,在每次使用大提琴时都需要进行声音校准,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避免因琴码和琴头与琴包摩擦而造成的每次校音问题,提供一种大提琴用便携式防磕碰琴包。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提琴用便携式防磕碰琴包,包括底盖和上盖,所述底盖和上盖通过拉链锁合后形成可以放置大提琴的柔性琴包,所述底盖的上部且与大提琴琴头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琴头保护罩,所述琴头保护罩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大提琴琴头的保护绳,所述上盖的下部内侧且与大提琴琴码相对应的位置还设有琴码保护罩。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上还设有一个具有刚性结构的弓子安装包,所述弓子安装包沿着所述上盖的长度方向设置。

其中,所述琴头保护罩包括刚性的上底板和垂直设置于所述上底板上的刚性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下部开口,所述弧形板的内侧面设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表面包覆有布面层,所述上底板与所述底盖呈固定连接。

所述弧形板的开口两端位置分别固定一刚性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内侧面依次设有海绵层和布面层,所述保护绳系于两所述导向板上。

所述琴码保护罩包括两块呈相对设置的刚性弧形扣板,所述弧形扣板呈垂直固定于所述上盖的内侧面上,每块所述弧形扣板的内侧面上分别铺设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表面包覆有布面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扣板垂直固定于刚性的下底板上,所述下底板固定于所述上盖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盖的下端内侧面和所述底盖的下端内侧面分别设置一用于承托大提琴弧形下端面的具有刚性的弧形托板。

位于大提琴箱体一侧的所述上盖与底盖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上盖和底盖的其余部分通过所述拉链锁合。

所述琴码保护罩、琴头保护罩、弓子安装包和弧形托板均为铝板材或塑料板材制成。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a.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大提琴琴头位置设置刚性的琴头保护罩,及在琴码位置设置琴码保护罩,同时还设置的起到固定琴头作用的保护绳,使琴头和琴码置于所设定的保护区域内,在水平携带琴包或双肩背着大提琴时,不会造成大提琴的大幅摆动,因而不会造成调音旋钮的位置变化及琴码的位置滑动问题,解决琴包磨损的技术问题。

b.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琴码保护罩和琴头保护罩采用刚性和柔性相结合的形式,在琴码两侧位置设置带有海绵层的弧形扣板,同时在琴头位置设置带有海绵层的弧形板,有效避免了琴码和琴头的磕碰问题,还对琴包表面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长期使用后琴包被磨破表面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琴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有大提琴的琴包侧面结构透视图;

图2为打开状态下的大提琴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大提琴包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大提琴包后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盖;2-上盖;3-拉链

4-大提琴

41-大提琴琴头,42-大提琴琴码,43-大提琴箱体

5-琴头保护罩

51-上底板,52-弧形板,53-导向板

6-保护绳

7-琴码保护罩

71-弧形扣板,72-下底板

8-弓子安装包;9-海绵层;10-布面层;20-弧形托板;30-弓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提琴用便携式防磕碰琴包,包括底盖1和上盖2,底盖1和上盖2通过拉链3锁合后形成可以放置大提琴的柔性琴包,在底盖1的上部且与大提琴琴头4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琴头保护罩5,琴头保护罩5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大提琴琴头41的保护绳6,上盖2的下部内侧且与大提琴琴码42相对应的位置还设有琴码保护罩7,这里的保护绳6端部可以通过锁扣将大提琴琴头41固定在底盖1上,防止大提琴4产生摆动。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在上盖2上设有一个具有刚性结构的弓子安装包8,弓子安装包8沿着上盖2的长度方向设置,采用刚性的弓子安装包8,取出大提琴后,刚性的弓子安装包可以保持其形状,避免了由于琴包弯折而发生弓子30被折断的问题,更加安全可靠。

如图2和图3所示,这里的琴头保护罩5包括刚性的上底板51和垂直设置于上底板51上的刚性弧形板52,弧形板52的下部开口,使琴头放置在刚性弧形板的保护范围内,在弧形板52的内侧面设有海绵层9,在海绵层9的表面包覆有布面层10,上底板51与底盖1呈固定连接。在琴头位置采用刚性与柔性海绵层相结合的形式,可以对琴头充分保护起来,防止调节旋钮产生微调,使已调节好的声音在下次使用时还可以保持音准,另外,由于弧形板的上端对琴包的顶部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大大延长了琴包的使用寿命。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在弧形板52的开口两端位置分别固定一刚性的导向板53,导向板53的内侧面依次设有海绵层9和布面层10,保护绳6系于两导向板53上。当将大提琴竖立装在琴包时,导向板53起到很好地导向作用,有助于保护琴包。

这里的琴码保护罩7包括两块呈相对设置的刚性弧形扣板71,弧形扣板71呈垂直固定于上盖2的内侧面上,每块弧形扣板71的内侧面上分别铺设有海绵层9,海绵层9的表面包覆有布面层10。弧形扣板可以分置于琴码的两侧,在海绵层和布面层10的保护作用下,避免了琴码的磕碰问题。

这里的弧形扣板71垂直固定于刚性的下底板72上,下底板72固定于上盖2上,使得整个琴码位置不会产生变形,下底板72呈现向外凸的结构形式,两块弧形扣板支撑在琴码的两侧,进一步提高琴码保护力度。

为了更好地保护琴包的上盖下端和底盖下端,提高其承托能力,避免产生快速磨损问题,在上盖2的下端内侧面和底盖1的下端内侧面分别设置一用于承托大提琴4弧形下端面的具有刚性的弧形托板20。

如图2所示,位于大提琴箱体43一侧的上盖2与底盖1固定连接在一起,采用缝合方式将二者连接,上盖2和底盖1的其余部分通过拉链3锁合,此种方式,提高了拉链的开合范围,更有利于保护拉链。

上述的琴码保护罩7、琴头保护罩5、弓子安装包8和弧形托板20均为铝板材或塑料板材制成,也可以采用其它轻型的薄金属板制成,使整个琴包重量更加轻,方便携带。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