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88495发布日期:2019-12-13 17:24阅读:569来源:国知局
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特别为一种应用在户外、工业、商用、交通载具、或大型户外土工机械载具上的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



背景技术:

机、复印机、报警器、电子玩具、汽车电子设备、电话机、定时器…等电子产品中作发声器件。蜂鸣器与喇叭是不同的产品,蜂鸣器通电后会发出震动警示音,用于防盗或其它警示用途。

现有习知的蜂鸣器结构,当只能单向出音或者音域广度不够,只能有单一声调,当要应用于比较复杂或希望有更多元音色时,往往无法产生多元音色,同时也会有音压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其主要是要解决兼顾维持蜂鸣器腔室内高音压,又要增加蜂鸣器音域广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其包括:中空壳体,其具有腔室、第一出音口形成于腔室的第一侧面,又第二出音口相对于第一侧面而设置;压电音片,设置于腔室内,又压电音片具有第一出音面及第二出音面,第二出音面朝向第二出音口而设置;以及音盆,其底部与第一出音面相连动结合,又音盆的开口部朝向且覆盖住第一出音口。

前述的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其中该中空壳体结合有音源导线,又该音源导线的第一电极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出音面及该第二出音面的第一信号端,又该音源导线的第二电极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出音面及该第二出音面的第二信号端。

前述的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其中该中空壳体结合有第一插脚及第二插脚,又该第一插脚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出音面及该第二出音面的第一信号端,又该第二插脚电性连接于该第一出音面及该第二出音面的第二信号端。

前述的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其中该第二出音口结合有盖板,又该盖板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出音口。

前述的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其中该中空壳体为圆筒状结构。

前述的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其中该腔室为圆筒状中空部。

前述的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其中该压电音片为压电陶瓷蜂鸣片。

前述的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其中该压电音片为3,000hz至5,500hz的压电音片。

前述的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其中该音盆为纸盆振膜、塑胶振膜、金属振膜、或合成纤维振膜的音盆。

前述的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其中该音盆为圆锥状结构。

借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可达到下列进步功效:

一、可以增加蜂鸣器音域的广度。

二、可以维持蜂鸣器腔室内高音压。

为了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目的及优点,因此将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分解立体实施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立体结合实施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剖视实施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正面实施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背面实施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电路结构实施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外接插脚实施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频率响应实施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10:中空壳体

110:腔室111:第一出音面

120:第一出音口130:第二出音口

140:盖板141:第三出音口

20:压电音片210:第一出音面

220:第二出音面230:第一信号端

240:第二信号端30:音盆

40:音源导线410:第一电极

420:第二电极510:第一插脚

520:第二插脚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100,其包括:中空壳体10;压电音片20;以及音盆30。

中空壳体10,其为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100壳体,中空壳体10可以为圆筒状结构;又中空壳体10具有腔室110、第一出音口120、及第二出音口130。又腔室110,可以为圆筒状中空部,腔室110主要作为音腔。

第一出音口120是形成于腔室110的第一侧面110,又第二出音口130相对于第一侧面110而设置;第二出音口130可以是无盖板140,但亦可进一步结合有盖板140,又盖板140可以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出音口141,借由盖板140的设置,可以再次提升音压。

如图2及图6所示,为了有效输入声音信号,中空壳体10可以结合有音源导线40,又音源导线40的第一电极410是电性连接于压电音片20其第一出音面210及第二出音面220的第一信号端230,又音源导线40的第二电极420是电性连接于压电音片20其第一出音面210及第二出音面220的第二信号端240。

如图6及图7所示,除了上述以音源导线40输入信号外,中空壳体10亦可结合有第一插脚510及第二插脚520,又第一插脚510是电性连接于压电音片20其第一出音面210及第二出音面220的第一信号端230,又第二插脚520是电性连接于压电音片20其第一出音面210及第二出音面220的第二信号端240。

又如图1至第图6所示,压电音片20,可以为3,000hz至5,500hz的压电音片20,又压电音片20可以为压电陶瓷蜂鸣片。压电音片20是设置于腔室110内且为双面出音的压电音片20,因此压电音片20具有第一出音面210及第二出音面220,又因为第二出音面220是朝向第二出音口130而设置,所以第二出音面220产生的声音可以借由第二出音口130输出。

音盆30,可以为圆锥状结构,音盆30的底部是与第一出音面210相连动结合,又音盆30的开口部是朝向第一出音口120且覆盖住第一出音口120,所以第一出音面210所产生的声音,可以借由音盆30加以扩大,最后再借由第一出音口120输出,又音盆30可以为纸盆振膜、塑胶振膜、金属振膜、或合成纤维振膜的音盆30。

如图8所示,经测试本实施例双向出音的蜂鸣器结构100,在测量距离30cm,以28vpp正弦波进行驱动的测试条件下,使在3.400k至6.000khz的广音域下,音压仍可达到110db,因此完全符合市场及顾客产品的需求下,且已超越警报器法规的3m/85db的标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