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隔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06060发布日期:2021-03-17 00: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吸隔音结构,具有吸隔音构件、第一划分构件以及第二划分构件,所述第一划分构件设置在所述吸隔音构件与第一声源之间,所述第二划分构件设置在所述吸隔音构件与第二声源之间,所述吸隔音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吸隔音构件是以交替地与所述第一划分构件和所述第二划分构件抵接的方式弯曲形成的板状构件,具有多个中空的凸部,该凸部以填埋两个划分构件之间的间隙的方式突出,

在所述第一划分构件与所述第二划分构件之间,形成有被所述第一划分构件封闭的所述凸部内的第一空间部和设置在相邻的凸部彼此之间且被所述第二划分构件封闭的第二空间部,

所述第一空间部和所述第二空间部通过连通部而相连,所述连通部由所述凸部的一部分形成且将所述凸部的内外连通,所述连通部的第二空间部侧的开口设置于配置在所述第一划分构件与所述第二划分构件之间的所述凸部的侧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隔音构件由多个纤维素类纤维以层叠状态一体化而成的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是具有帽状截面形状的筒状的部位,具有以面对面状配置的一对侧壁部,

所述一对侧壁部的一个侧壁部设有所述连通部的开口,并且随着从所述第二划分构件朝向所述第一划分构件而逐渐向远离另一个侧壁部的方向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具有与所述第二划分构件贴靠抵接的板状的顶壁部和设置在所述顶壁部的所述连通部,

所述连通部具有排成一串的第一通路部位和第二通路部位,所述第一通路部位在所述顶壁部的厚度方向上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空间部连通,所述第二通路部位以槽状形成在所述顶壁部且在所述侧壁部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隔音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划分构件、所述第二划分构件以及所述吸隔音构件构成车辆的一部分,

所述吸隔音构件由多个纤维素类纤维以层叠状态一体化而成的材料构成,并且所述吸隔音构件的配置在所述车辆的车厢侧的外表面具有比与所述外表面相反的内表面大的凹凸形状。


技术总结
吸隔音构件(13)是以交替地与第一划分构件(11)和第二划分构件(12)抵接的方式弯曲形成的板状构件,具有多个中空的凸部(15),该凸部(15)以填埋两个划分构件之间的间隙的方式突出,在第一划分构件(11)与第二划分构件(12)之间,形成有被第一划分构件(11)封闭的凸部(15)内的第一空间部和设置在相邻的凸部(15)彼此之间且被第二划分构件(12)封闭的第二空间部,第一空间部与第二空间部通过连通部(30)而相连,该连通部(30)由凸部(15)的一部分形成且将凸部(15)的内外连通,连通部(30)的第二空间部侧的开口设置于配置在第一划分构件(11)与第二划分构件(12)之间的凸部(15)的侧壁部。

技术研发人员:瀬木真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19.08.01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