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2.在计算机数字技术智能化的推动下,3d打印技术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同时,3d打印机也逐步兴起。但是在3d打印机进行打印的过程中,会产生噪声,造成用户的体验较差,因此,如何降低打印过程中产生的噪声问题是亟待解决的。
3.现有技术在3d打印机打印过程中进行降噪的手段,通常是采用在3d打印机中增加隔音泡沫等隔音材料,对3d打印机打印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进行隔离,实现降噪。然而,现有技术存在降噪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降噪效果的降噪装置。
5.一种降噪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噪声采集单元、反馈回路单元、噪声反相单元和励磁振子阵列;噪声反相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噪声采集单元的输出端和反馈回路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噪声反相单元的输出端和励磁振子阵列连接;
6.噪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打印机的打印室内部的初始噪声信号;
7.反馈回路单元,用于采集打印机的打印室外部的噪声残留信号;
8.噪声反相单元,用于根据初始噪声信号和噪声残留信号生成反相噪声信号;
9.励磁振子阵列,用于根据反相噪声信号产生抵消信号,抵消信号用于抵消打印机产生的噪声信号。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噪声采集单元包括:设置于打印室内部的第一麦克风阵列;
11.第一麦克风阵列,用于采集初始噪声信号,并将初始噪声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噪声采集单元,还包括:第一滤波单元;第一滤波单元的输入端与第一麦克风阵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滤波单元的输出端与噪声反相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13.第一滤波单元,用于滤除初始噪声信号中的预设频段的噪声信号,得到待抵消的第一噪声信号,并将待抵消的第一噪声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反馈回路单元包括:设置于打印室外部的第二麦克风阵列;
15.第二麦克风阵列,用于采集噪声残留信号,并将噪声残留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反馈回路单元,还包括:第二滤波单元和放大单元;第二滤波单元的输入端与第二麦克风阵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滤波单元的输出端与放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噪声反相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17.第二滤波单元,用于滤除噪声残留信号中的预设频段的噪声残留信号,得到待抵
消的第二噪声信号,并将待抵消的第二噪声信号传输至放大单元;
18.放大单元,用于将待抵消的第二噪声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反馈回路单元,还包括:第一电位器;第一电位器与放大单元连接;
20.第一电位器,用于根据打印机的型号调整放大单元的增益。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降噪装置还包括:运算放大单元;运算放大单元的输入端与噪声采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噪声反相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22.运算放大单元,用于将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初始噪声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降噪装置装置还包括:第二电位器;第二电位器与运算放大单元连接;
24.第二电位器,用于根据打印机的型号调整运算放大单元的增益。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降噪装置还包括:功率放大单元;功率放大单元的输入端与噪声反相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功率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励磁振子阵列连接;
26.功率放大单元,用于对反相噪声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反相噪声信号传输至励磁振子阵列。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噪声反相单元包括反相器;反相器的输入端分别与噪声采集单元的输出端和反馈回路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反相器的输出端与励磁振子阵列连接。
28.上述降噪装置,由于降噪装置包括:噪声采集单元、反馈回路单元、噪声反相单元和励磁振子阵列;噪声反相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噪声采集单元的输出端和反馈回路的输出端连接,噪声反相单元的输出端和励磁振子阵列连接;噪声采集单元采集打印机的打印室内部的初始噪声信号;反馈回路单元采集打印机的打印室外部的噪声残留信号;噪声反相单元根据初始噪声信号和噪声残留信号生成反相噪声信号;励磁振子阵列根据反相噪声信号产生抵消信号。能够通过主动降噪的方式实现对噪声信号的反相,生成反相噪声信号,并驱动励磁振子阵列震动后生成抵消信号与噪声信号进行叠加抵消,且通过反馈回路单元实现对残留噪声信号的采集进而反相,生成反相噪声信号并驱动励磁振子阵列震动后生成抵消信号与噪声信号进行叠加抵消,进一步将噪声信号抵消,因此,降噪的效果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29.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降噪装置的结构框图;
30.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降噪装置的结构框图;
31.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降噪装置的结构框图;
32.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降噪装置的结构框图;
33.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降噪装置的结构框图;
34.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降噪装置的结构框图;
35.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降噪装置的结构框图;
36.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降噪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8.本技术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9.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0.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应用于3d打印机的降噪装置结构图,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降噪装置,包括:噪声采集单元101、反馈回路单元102、噪声反相单元103和励磁振子阵列104;噪声反相单元103的输入端分别与噪声采集单元101的输出端和反馈回路单元102的输出端连接,噪声反相单元103的输出端和励磁振子阵列104连接;
41.噪声采集单元101,用于采集打印机的打印室内部的初始噪声信号;
42.反馈回路单元102,用于采集打印机的打印室外部的噪声残留信号;
43.噪声反相单元103,用于根据初始噪声信号和噪声残留信号生成反相噪声信号;
44.励磁振子阵列104,用于根据反相噪声信号产生抵消信号,抵消信号用于抵消打印机产生的噪声信号。
45.其中,噪声采集单元101可以包括安装于打印机的打印室内部机壳上多个不同位置的单个麦克风组成;还可以包括安装于打印机的打印室内部机壳上多个不同位置的麦克风阵列组成;还可以包括安装于打印机的打印室内部的单个麦克风构成,在此不加以限制。
46.其中,反馈回路单元102可以包括安装于打印机的打印室外部机壳上多个不同位置的单个麦克风组成;还可以包括安装于打印机的打印室外部机壳上多个不同位置的麦克风阵列组成;还可以包括安装于打印机的打印室外部的单个麦克风构成,在此不加以限制。
47.其中,反相波形信号可以包括初始噪声信号的反相噪声信号,也可以包括残留噪声信号的反相噪声信号,还可以包括初始噪声信号和残留噪声信号叠加后的反相噪声信号,在此不加以限制。
48.其中,噪声反相单元可以是接收到初始噪声信号后,获取初始噪声信号的相位信息,并进行反相,生成噪声反相信号;也可以是接收到残留噪声信号后,获取残留噪声信号的相位信息,并根据该相位信息进行反相,生成反相噪声信号;还可以是接收到初始噪声信号和残留噪声信号叠加后的噪声信号,获取叠加后的噪声信号的相位信息,并进行反相,生成噪声反相信号,在此不加以限制。
49.其中,励磁振子阵列104设置于打印室壳体上,且阵列排布方式可以是圆形阵列、方形阵列等,在此不加以限制。
50.具体地,打印机整机属于密闭空间,打印过程中的初始噪声信号是进行打印操作时打印室内部的环境噪声,以及在打印过程中由于打印引起打印室壳体震动产生的噪声,且噪声是以空气和外壳为传播途径向外部环境传播的。当初始噪声产生后,可以通过信号采集单元进行采集,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103,噪声反相单元103根据初始噪声信号生成初始噪声信号对应的反相噪声信号。噪声反相单元将该反相噪声信号传输至励磁振子阵列104,驱动励磁振子阵列104振动,并带动打印机打印室的壳体震动,产生抵消信号,进而抵消初始噪声信号。此时为了确保将初始噪声信号完全抵消掉,可以通过反馈回路单元102采集打印室外部的残留噪声信号,并将残留噪声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由噪声反相单元生成残留噪声信号的反相噪声信号,并将残留噪声信号的反相噪声信号传输至励磁振子阵列104,驱动励磁振子阵列104震动并带动打印机打印室的壳体震动,进而抵消残留噪声信号。
5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降噪装置包括:噪声采集单元、反馈回路单元、噪声反相单元和励磁振子阵列;噪声反相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噪声采集单元的输出端和反馈回路的输出端连接,噪声反相单元的输出端和励磁振子阵列连接;噪声采集单元采集打印机的打印室内部的初始噪声信号;反馈回路单元采集打印机的打印室外部的噪声残留信号;噪声反相单元根据初始噪声信号和噪声残留信号生成反相噪声信号;励磁振子阵列根据反相噪声信号产生抵消信号。能够通过主动降噪的方式实现对噪声信号的反相,生成反相噪声信号,并驱动励磁振子阵列震动后生成抵消信号与噪声信号进行叠加抵消,且通过反馈回路单元实现对残留噪声信号的采集进而反相,生成反相噪声信号并驱动励磁振子阵列震动后生成抵消信号与噪声信号进行叠加抵消,进一步将噪声信号抵消,因此,降噪的效果显著提高。
52.上述实施例对降噪装置进行了说明,在降噪装置中首先需要利用噪声采集单元对噪声信号进行采集,现以一个实施例对噪声信号采集单元进一步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噪声采集单元101包括:设置于打印室内部的第一麦克风阵列1011;
53.第一麦克风阵列1011,用于采集初始噪声信号,并将初始噪声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103。
54.其中,第一麦克风阵列的排布方式可以是圆形阵列、方形阵列等,在此不加以限制。第一麦克风阵列可以设置于打印室内部的一处,也可以设置于打印室内部的多处,在此不加以限制。
55.具体地,第一麦克风阵列采集打印室内部打印时的环境噪声信号以及打印时引起打印室机壳震动的噪声信号作为初始噪声信号,并将初始噪声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
56.可选地,噪声反相单元103包括反相器1031;反相器1031的输入端分别与噪声采集单元101的输出端和反馈回路单元102的输出端连接,反相器1031的输出端与励磁振子阵列104连接。
57.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噪声采集单元包括:设置于打印室内部的第一麦克风阵列;第一麦克风阵列采集初始噪声信号,并将初始噪声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能够实现多点噪声信号的采集,为后续根据噪声信号生成反相噪声信号提供基础。
58.上述实施例对噪声采集单元进行了说明,在采集到噪声信号后,为了更好的去除
噪声信号,可以先对噪声进行处理,现以一个实施例如何对噪声信号进行处理进行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噪声采集单元101,还包括:第一滤波单元201;第一滤波单元201的输入端与第一麦克风阵列101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滤波单元201的输出端与噪声反相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59.第一滤波单元201,用于滤除初始噪声信号中的预设频段的噪声信号,得到待抵消的第一噪声信号,并将待抵消的第一噪声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
60.具体地,由于打印机型号的不同,打印时的材料不同,造成打印时产生的噪声信号的频段不相同,且噪声信号中混杂有外界环境噪声,可以对打印时产生的噪声信号的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得到待抵消的第一噪声信号,并将第一噪声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也可以是消除外界环境噪声的特定频率的声波信号,得到待抵消的第一噪声信号,并将第一噪声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在此不加以限制。其中,第一滤波单元201可以包括滤波器。
6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噪声采集单元还包括:第一滤波单元;第一滤波单元的输入端与第一麦克风阵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滤波单元的输出端与噪声反相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滤波单元滤除初始噪声信号中的预设频段的噪声信号,得到待抵消的第一噪声信号,并将待抵消的第一噪声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能够滤除其他外界的自然声波,针对打印机打印时产生的噪声信号进行抵消。
62.上述实施例对降噪装置中的噪声采集单元进行了说明,现以一个实施例对反馈回路单元进一步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反馈回路单元102包括:设置于打印室外部的第二麦克风阵列1021;
63.第二麦克风阵列1021,用于采集噪声残留信号,并将噪声残留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103。
64.其中,第二麦克风阵列的排布方式可以是圆形阵列、方形阵列等,在此不加以限制。第二麦克风阵列可以设置于打印室外部并且在打印机内部的一处,也可以设置于打印室外部并且在打印机内部的多处,在此不加以限制。
65.具体地,第二麦克风阵列采集对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抵消后的残留噪声信号,并将残留噪声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
66.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反馈回路单元包括:设置于打印室外部的第二麦克风阵列;第二麦克风阵列采集噪声残留信号,并将噪声残留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能够实现对抵消初始噪声后的残留噪声信号的采集,进而进一步提高降噪的效果。
67.上述实施例对反馈回路单元进行了说明,在反馈回路单元中的第二麦克风阵列采集到噪声残留信号后,为了更好的去除噪声残留信号,还可以对噪声残留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处理,现以一个实施例对反馈回路单元进一步说明,如图5所示,反馈回路单元102,还包括:第二滤波单元301和放大单元302;第二滤波单元301的输入端与第二麦克风阵列102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滤波单元301的输出端与放大单元302的输入端连接,放大单元302的输出端与噪声反相单元103的输入端连接;
68.第二滤波单元301,用于滤除噪声残留信号中的预设频段的噪声残留信号,得到待抵消的第二噪声信号,并将待抵消的第二噪声信号传输至放大单元302;
69.放大单元302,用于将待抵消的第二噪声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信号传输至
噪声反相单元103。
70.具体地,在对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抵消完成后,由于可能存在一些残留噪声信号,此时由于需要对残留噪声信号进行抵消,则可以对打印时产生的噪声信号的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得到待抵消的第二噪声信号,并将第二噪声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也可以是消除外界环境噪声的特定频率的声波信号,得到待抵消的第二噪声信号,并将第二噪声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在此不加以限制。为了满足信号输出的条件,可通过放大单元对第二噪声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进行反相。其中,第二滤波单元可以包括滤波器。放大单元可以包括运算放大器。
71.可选地,反馈回路单元102,还包括:第一电位器303;第一电位器303与放大单元302连接;第一电位器303,用于根据打印机的型号调整放大单元的增益。
72.在本实施例中,反馈回路单元,还包括:第二滤波单元和放大单元;第二滤波单元的输入端与第二麦克风阵列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滤波单元的输出端与放大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噪声反相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滤波单元滤除噪声残留信号中的预设频段的噪声残留信号,得到待抵消的第二噪声信号,并将待抵消的第二噪声信号传输至放大单元;放大单元将待抵消的第二噪声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通过对环境噪声的滤除,更加准确地将打印机打印时产生的噪声信号进行滤出,并通过放大单元满足信号输出需求,同时,可以通过电位器根据打印机的型号调整放大单元的增益,满足多种打印机的降噪需求。并且,该装置全部由硬件装置实现,无需软件参与实现,因此响应速度快。能够进一步提高降噪的效果。
73.上述实施例对降噪装置进行了说明,在采集到噪声信号后,为了更好的去除噪声信号,可以先对噪声进行处理,现以一个实施例如何对噪声信号进行处理进行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降噪装置还包括:运算放大单元105;运算放大单元105的输入端与噪声采集单元101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单元105的输出端与噪声反相单元103的输入端连接;
74.运算放大单元105,用于将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初始噪声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
75.具体地,为了满足信号输出,在将初始噪声采集后,通过运算放大单元对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初始噪声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其中,运算放大单元可以包括运算放大器。
76.可选地,降噪装置还包括:第二电位器106;第二电位器106与运算放大单元105连接;
77.第二电位器106,用于根据打印机的型号调整运算放大单元的增益。
78.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降噪装置还包括:运算放大单元;运算放大单元的输入端与噪声采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噪声反相单元的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单元将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初始噪声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能够满足信号输出需求,进而实现对初始噪声信号的抵消。同时,可以通过电位器根据打印机的型号调整运算放大单元的增益,满足多种打印机的降噪需求。并且,该装置全部由硬件装置实现,无需软件参与实现,因此响应速度快。
79.上述实施例对降噪装置进行了说明,在噪声反相单元生成反相噪声信号后,需要
对反相噪声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满足驱动励磁振子振动,产生抵消信号,现以一个实施例对进行功率放大的功率放大单元进行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降噪装置还包括:功率放大单元107;功率放大单元107的输入端与噪声反相单元103的输出端连接,功率放大单元107的输出端与励磁振子阵列104连接;
80.功率放大单元107,用于对反相噪声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反相噪声信号传输至励磁振子阵列104。
81.具体地,在噪声反相单元对噪声信号进行反相后,为了满足驱动励磁振子阵列进行震动,需要对反相噪声信号的功率进行放大,利用功率放大单元对反相噪声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反相噪声信号传输至励磁振子阵列。
8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降噪装置还包括:功率放大单元;功率放大单元的输入端与噪声反相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功率放大单元的输出端与励磁振子阵列连接;功率放大单元对反相噪声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反相噪声信号传输至励磁振子阵列。能够对反相噪声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满足驱动励磁振子振动,进而产生抵消信号,对噪声信号进行抵消。
8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现以一个实施例对降噪装置进一步说明,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降噪装置包括:噪声采集单元801、反馈回路单元802、噪声反相单元803、功率放大单元804和励磁振子阵列805;噪声反相单元803的输入端分别与噪声采集单元801的输出端和反馈回路的输出端连接,噪声反相单元803的输出端和励磁振子阵列805连接;功率放大单元804的输入端与噪声反相单元803的输出端连接;功率放大单元804的输出端与励磁振子阵列805连接;
84.噪声采集单元801,用于采集打印机的打印室内部的初始噪声信号;反馈回路单元802,用于采集打印机的打印室外部的噪声残留信号;噪声反相单元803,用于根据初始噪声信号和噪声残留信号生成反相噪声信号;功率放大单元804,用于对反相噪声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反相噪声信号传输至励磁振子阵列805;励磁振子阵列805,用于根据反相噪声信号产生抵消信号,抵消信号用于抵消打印机产生的噪声信号;
85.噪声采集单元801包括:设置于打印室内部的第一麦克风阵列8011、第一滤波单元8012、运算放大单元8013、第二电位器8014;
86.第一麦克风阵列8011,用于采集初始噪声信号,并将初始噪声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803;
87.第一滤波单元8012的输入端与第一麦克风阵列801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滤波单元8012的输出端与噪声反相单元803的输入端连接;
88.第一滤波单元8012,用于滤除初始噪声信号中的预设频段的噪声信号,得到待抵消的第一噪声信号,并将待抵消的第一噪声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803。
89.运算放大单元8013的输入端与噪声采集单元801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单元8013的输出端与噪声反相单元803的输入端连接;
90.运算放大单元8013,用于将初始噪声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初始噪声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803。第二电位器8014与运算放大单元8013连接;
91.第二电位器8014,用于根据打印机的型号调整运算放大单元8013的增益。
92.噪声反相单元803包括反相器;反相器的输入端分别与噪声采集单元801的输出端
和反馈回路单元802的输出端连接,反相器的输出端与励磁振子阵列805连接。
93.反馈回路单元802包括:设置于打印室外部的第二麦克风阵列8021、第二滤波单元8022、放大单元8023、第一电位器8024;
94.第二麦克风阵列8021,用于采集噪声残留信号,并将噪声残留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803。
95.第二滤波单元8022的输入端与第二麦克风阵列802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滤波单元8022的输出端与放大单元8023的输入端连接,放大单元8023的输出端与噪声反相单元803的输入端连接;
96.第二滤波单元8022,用于滤除噪声残留信号中的预设频段的噪声残留信号,得到待抵消的第二噪声信号,并将待抵消的第二噪声信号传输至放大单元;
97.放大单元8023,用于将待抵消的第二噪声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信号传输至噪声反相单元803。
98.第一电位器8024与放大单元8023连接;
99.第一电位器80224,用于根据打印机的型号调整放大单元的增益。
100.功率放大单元804的输入端与噪声反相单元803的输出端连接,功率放大单元804的输出端与励磁振子阵列805连接;
101.功率放大单元804,用于对反相噪声信号进行放大,并将放大后的反相噪声信号传输至励磁振子阵列805。
10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降噪装置包括:噪声采集单元、反馈回路单元、噪声反相单元和励磁振子阵列;噪声反相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噪声采集单元的输出端和反馈回路的输出端连接,噪声反相单元的输出端和励磁振子阵列连接;噪声采集单元采集打印机的打印室内部的初始噪声信号;反馈回路单元采集打印机的打印室外部的噪声残留信号;噪声反相单元根据初始噪声信号和噪声残留信号生成反相噪声信号;励磁振子阵列根据反相噪声信号产生抵消信号。能够通过主动降噪的方式实现对噪声信号的反相,生成反相噪声信号,并驱动励磁振子阵列震动后生成抵消信号与噪声信号进行叠加抵消,且通过反馈回路单元实现对残留噪声信号的采集进而反相,生成反相噪声信号并驱动励磁振子阵列震动后生成抵消信号与噪声信号进行叠加抵消,进一步将噪声信号抵消,因此,降噪的效果显著提高。同时,该降噪装置全部由硬件装置组成,无需软件参与,信号响应速度快。
103.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10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