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调式吉他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086540发布日期:2022-05-18 05: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便调式吉他,包括琴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琴头(10)上端面固定有弦盖(12),所述弦盖(12)内设置有六个用于吉他调音的吉他弦调节机构,所述琴头(10)内设置有用于吉他弦松弛的吉他弦放松机构;六个所述吉他弦调节机构前后等距分布,吉他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弦盖(12)内的轴套(16),所述轴套(16)外周上固定有蜗轮(15),所述轴套(16)外周上固定有位于所述蜗轮(15)后侧的卡弦座(38),所述蜗轮(15)左侧设置有与所述蜗轮(15)啮合的蜗杆(11),所述轴套(16)内设有卡弦腔(39),所述卡弦腔(39)前侧设有开口向前的拨杆腔(42),所述拨杆腔(42)内滑动配合有拨杆(43),所述拨杆(43)后端面固定有卡弦销(40);所述吉他弦放松机构包括六个前后等距设置的复位齿轮(21),所述复位齿轮(21)左侧设置有滑动座(18),所述滑动座(18)内滑动配合有齿条(22),所述滑动座(18)端面固定有连杆(24),所述连杆(24)前侧设置有顶杆(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调式吉他,其特征在于:所述弦盖(12)内设有开口向前的调弦腔(13),所述调弦腔(13)上端壁内转动配合有六个前后等距分布的蜗杆轴(14),六个所述蜗杆轴(14)下侧部分均向下延伸贯穿所述调弦腔(13)至所述琴头(10)内,六个所述蜗杆(11)分别固定于对应侧的所述蜗杆轴(14)外周上,六个所述蜗杆(11)均位于所述调弦腔(13)内,所述调弦腔(13)前端壁内转动配合有中心轴(17),所述中心轴(17)后侧部分向后延伸贯穿所述调弦腔(13)至所述调弦腔(13)后端壁内,六个所述轴套(16)均位于所述中心轴(17)外周上,六个所述轴套(16)均与所述中心轴(17)转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调式吉他,其特征在于:六个所述卡弦座(38)均设有开口向外的环形腔(37),六个所述环形腔(37)均以所述中心轴(17)为中心环形设置,六个所述卡弦腔(39)右侧部分均向右延伸与对应侧的所述环形腔(37)连通设置,六个所述拨杆(43)后端面与对应侧的所述拨杆腔(42)底壁之间固定有拨杆弹簧(41),六个所述卡弦销(40)后侧部分均向后延伸至对应侧的所述卡弦腔(39)内,六个所述卡弦销(40)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轴套(16)滑动配合,六个所述拨杆(43)内均设有上下贯通的拨杆通腔(4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调式吉他,其特征在于:所述琴头(10)内设有复位齿轮腔(20),六个所述蜗杆轴(14)下侧部分均向下延伸贯穿所述复位齿轮腔(20)至所述琴头(10)外,六个所述蜗杆轴(14)外周上均固定有复位齿轮(21),六个所述复位齿轮(21)均位于所述复位齿轮腔(20)内,所述滑动座(18)与所述复位齿轮腔(20)滑动配合,所述滑动座(18)位于所述复位齿轮(21)左侧,所述齿条(22)与六个所述复位齿轮(21)均能够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调式吉他,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齿轮腔(20)前后两侧均连通设有开口向外的齿条通腔(28),所述齿条(22)前后两侧部分均向外延伸贯对应侧的所述齿条通腔(28),所述齿条(22)内设有两个左右贯通的限位通腔(27),二个所述齿条通腔(28)左右端壁之间均固定有限位杆(29),前后两侧的所述限位杆(29)分别贯穿对应侧的所述限位通腔(27),二个所述限位杆(29)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限位通腔(27)滑动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调式吉他,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18)左端面与所述复位齿轮腔(20)左端壁之间固定有两个前后对称的复位弹簧(30),所述复位齿轮腔(20)左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左的连杆腔(19),所述连杆(24)左侧部分向左延伸贯穿所述连杆腔(19),所述连杆(24)与所述连杆腔(19)滑动配合,所述连杆(24)内设有开口向前的斜面腔(35),所述斜面腔(35)后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后的限位腔(23),所述连杆腔(19)前侧连通设
有顶杆腔(31),所述连杆腔(19)后侧连通设有顶杆限位腔(36),所述顶杆腔(31)内滑动配合有顶杆(34),所述顶杆腔(31)左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左的按钮腔(33),所述顶杆(34)左端面固定有按钮(32),所述按钮(32)左侧部分向左延伸贯穿所述按钮腔(33)至所述琴头(10)外,所述按钮(32)与所述按钮腔(33)滑动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调式吉他,其特征在于:所述琴头(10)后端面内转动配合有限位板轴(26),所述限位板轴(26)后侧部分向后延伸至所述琴头(10)外,所述琴头(10)位于后侧的所述齿条通腔(28)右侧,所述限位板轴(26)后侧末端固定有限位板(25)。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便调式吉他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本发明处于初始状态下时,所述齿条(22)与六个所述复位齿轮(21)均啮合,所述限位板(25)位于后侧的所述限位板(25)后侧,后侧的所述限位杆(29)与后侧的所述限位通腔(27)后端壁抵接,所述复位弹簧(30)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按钮(32)前端面与所述按钮腔(33)前端壁抵接;第二步:吉他六个吉他弦分别插入对应侧的所述卡弦腔(39)内,六个所述卡弦销(40)分别卡紧六个吉他弦,六根吉他弦分别在对应侧的所述卡弦座(38)上缠绕三圈;第三步:当需要调弦时,向后推动所述按钮(32),使得所述顶杆(34)向后运动,在所述斜面腔(35)左端壁的作用下,使得所述连杆(24)向左运动,当所述顶杆(34)向后运动至插入所述顶杆限位腔(36)内时,所述连杆(24)在所述顶杆(34)的限位作用下无法向右运动;第四步:在此过程中,所述连杆(24)带动所述滑动座(18)向左运动,从而使得所述齿条(22)向左运动至与所述复位齿轮(21)脱离啮合,所述复位弹簧(30)进一步压缩;第五步:转动对应侧的所述蜗杆轴(14),从而带动对应侧的所述蜗杆(11)转动,从而使得对应侧的所述蜗轮(15)转动,进而带动对应侧的所述轴套(16)转动,进而使得对应侧的所述卡弦座(38)转动,从而调节对应侧的吉他弦松紧度,进而使吉他弦达到需要的音色;第六步:调节完成后,向后拨动所述按钮(32),使得所述顶杆(34)向后运动,则所述齿条(22)在所述复位齿轮腔(20)的弹力作用下向右运动至与复位齿轮(21)啮合;第七步:若吉他需要长时间放置,则转动所述限位板(25),使得所述限位板(25)转动至后侧的所述齿条通腔(28)右侧,向后推动所述齿条(22),使得所述齿条(22)带动六个所述复位齿轮(21)同时转动,从而带动六个所述蜗杆轴(14)转动,则使得六个所述卡弦座(38)同时转动,使得六根吉他弦同时放松,避免吉他弦长时间绷紧而影响其使用寿命;第八步:若吉他在长时间放置后需要重新使用时,则可以通过向前推动所述齿条(22),使得六个所述复位齿轮(21)转动,使得六个所述卡弦座(38)同时转动,则六根吉他弦能同时恢复至调弦完成后的绷紧状态,使得吉他可快速进行弹奏;第九步:若需要更换吉他弦,将小木棍插入所述拨杆通腔(44)内,拨动木棍,使得拨杆(43)向前运动,从而使得卡弦销(40)向前运动至卡弦腔(39)前侧,此时可将卡弦腔(39)内的吉他弦抽出,将新的吉他弦一端插入卡弦腔(39)内,即可完成换弦。

技术总结
一种便调式吉他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吉他相关技术领域,包括琴头,琴头上端面固定有弦盖,弦盖内设置有六个用于吉他调音的吉他弦调节机构,琴头内设置有用于吉他弦松弛的吉他弦放松机构;本发明通过向前拨动拨杆,可使得卡弦销松开吉他线,从而实现了吉他线的快速更换,更换过程更加简单,便于新手操作,同时利用蜗杆与蜗轮之间的自锁作用,使得在调音之后,吉他弦的松紧程度上不会再改变,提高了吉他调音质量,而且在吉他长时间不用时,可通向后推动齿条,使得六根吉他弦同时放松,避免吉他弦长时间处于绷紧状态而减少使用寿命,而在重新需要弹奏时,可以通过向前推动齿条,使得六根吉他弦同时绷紧至调音完成的状态,使得吉他能快速投入使用。速投入使用。速投入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胡素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胡素妩
技术研发日:2022.01.18
技术公布日:2022/5/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