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声箱以及噪声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49610发布日期:2023-01-06 22:53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声箱以及噪声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噪音检测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类型噪音发声源的隔声箱以及噪声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对振动噪声要求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扬声类小型电子产品(比如小型风扇、电机、交换机、电子门把手等)的生产企业对出厂的产品的噪声及产品的一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依靠技术人员的主观评价来判断产品的好坏已变得不适用,需借助科技的手段对出厂的产品进行噪声的在线检测,从而更好控制产品的质量。但生产线上夹杂着各类振动噪声源,直接在生产线上进行产品噪声测试是不能有效判断产品本身的运行噪声大小,鉴于此,为确保准确测试出产品的实际运行噪声,并对该噪声进行分析和判断,对测试声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对于这种小型扬声器类电子产品噪音测试需要较为苛刻的声学环境,这就要求放置电子产品的箱体要有优异的隔/吸声能力、抗外界干扰能力强等优点。目前市面上的隔声箱隔声能力大小各不相同,由于一些隔声箱在结构设计上存在缺陷,导致在某些频率段的声音隔/吸声能力明显不足,无法去除外界的多类型复杂噪声,导致检测准确率较低。声学条件设计出的一些专用隔声箱,且自动化程度相对偏低,人力劳作偏多,难以满足产线快节奏、大批量的检测要求。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技术及结构上做一些改进,以满足高效、准确的测试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隔声箱隔声能力不足导致扬声类电子产品噪音检测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声能力强的隔声箱,通过该隔声箱对扬声类电子产品进行噪音检测,能够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率,从而保证产品的出厂质量。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隔声箱,包括箱体以及开设在箱体上的门体,所述箱体和门体均包括外壳和内衬板,所述外壳与内衬板之间形成空腔;还包括:
7.隔音材料,其填充于空腔内;
8.吸音材料,其位于内衬板内表面。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隔声箱,其由外壳和内衬板构成箱体,外壳与内衬板之间的形成的空腔填充有隔音材料,能有有效避免外界的噪声直接传至箱体内部,而内衬板内表面设置的吸音材料能够吸收噪音,避免其在箱体内反射,因此这种多层隔声加吸声的方案可以使得隔声箱在整个有效的声音测试频率段均具有优异的隔声性能,能够弥补现有技术中隔声箱采用单层隔声结构在某些频率段隔声性能不足的问题。
10.进一步,所述箱体的内衬板包括侧边的内衬长板和上下端的内衬短板,其中,内衬短板周侧与内衬长板焊接,内衬长板周侧与外壳焊接。该结构的限定有利于焊接固定以及
隔音材料的填充。
11.进一步,所述吸音材料内表面为凹凸结构的多孔状表面。上述限定能够大幅度增加吸音材料表面的吸声面积,能够起到更好的吸声作用。
12.进一步,所述门体外圈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条,所述门体对应的箱体内圈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密封条,在门体关闭时,第一密封条与第二密封条压紧。通过内外两个密封条可以避免漏声,提升隔声性能。
13.进一步,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错开设置。将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错开设置,使得对应的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形成双重密封,压紧时能够进一步提升隔声防漏声效果。
14.进一步,所述箱体底部设有减振软垫。该限定可以有效隔离外界对箱体造成的振动,这样外界振动通过减振软垫传递至箱体上时,其振动对检测带来的干扰被良好衰减,响应提高了数据测试的准确率。
15.进一步,所述门体一侧与箱体铰接,门体另一侧通过机械锁上锁。门体与箱体采用相同的四层结构,上述限定使得门体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关闭时能够起到良好的隔音密封效果。
16.进一步,所述箱体顶部设有吊耳。设置吊耳能够解决隔声箱在运输过程中的起吊和搬运问题。
17.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噪声检测装置,包括上述结构的隔声箱;还包括:
18.工作平台,其安装于于箱体内底部,用于放置待检测电子设备;
19.噪声传感器,其设置于箱体内壁,用于检测电子设备工作时发出的噪音;
20.至少一线束孔,其贯穿设置于箱体内底部,用于穿设电源线。
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噪声检测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待检测电子设备放入工作平台上,然后给噪声传感器和待检测电子设备通电,当待检测电子设备工作后,开启检测过程,通过隔声箱的隔声和吸声去除噪音后,就可以利用噪声传感器比较准确地检测出待检测电子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噪音,避免了外界干扰对内部测试环境的影响,为测试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工作环境。
22.优选地,所述箱体内还设有照明装置。通过照明装置可以给箱体内进行照明,方便待检测设备的检测操作。
23.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隔声箱采用外层隔声和内层吸声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外界噪音传至箱体内部,同时避免电子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在箱体内发射干扰检测结果,经检测,本技术在模拟工作环境下的隔声量测试值可达到45db以上,与现有的隔声箱比较,即使是在嘈杂生产线也能提供较为优异的信噪比,可实现在线检测的需求。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技术隔声箱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技术隔声箱实施例的剖面图;
26.图3为本技术隔声箱实施例的另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吸音材料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28.图中标记说明:1-箱体,11-外壳,12-内衬板,121-内衬长板,122-内衬短板,13-第二密封条,2-门体,21-第一密封条,22-合页,23-机械锁,3-隔音材料,4-吸音材料,5-工作平台,6-减振软垫,7-吊耳,8-操作机构,9-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0.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隔声箱,能够有效隔绝外界噪音传至箱体1内部,所述隔声箱包括箱体1以及开设在箱体1上的门体2,所述箱体1包括外壳11和内衬板12,所述外壳11与内衬板12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填充有高密度隔音材料3,能够在外壳11和内衬板12的隔音基础上进一步隔断外界的噪音,在内衬板12内表面设置有吸音材料4来吸收噪音,防止噪音在箱体1内反射。
31.门体2也是采用箱体1类似的结构,即也是包括外壳11和内衬板12,中间填充隔音材料3,内衬板12内表面粘合吸音材料4。
32.在保证隔音的效果上,外壳11和内衬板12分别采用钢板或铅板类重而密实的材料,没有空隙或缝隙,空腔内的隔音材料3要减弱透射声能,阻挡声音的传播,可以选用隔音棉,其主要材料是软质纤维,或者通过聚碳酸酯板制作而成,其表面没有孔,属于一种高密度的材料,也可以采用聚氨酯制成的泡沫塑料。
33.而用于吸音效果的吸音材料4与隔音材料3有所不同,吸音材料4可以是吸音棉、海绵、隔音毡等,以吸音棉为例,其表面有很多的孔隙,能够起到吸音、消音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将声音转化为热能,这样使得声音不在继续传播,防止其反射。吸音棉是一种纤维材质,可以通过一些石英砂、白云石再配合纯碱制作而成,在融化的状态之下能够变成纤维,互相缠绕,表面有很多的孔隙,起到吸音的作用。
34.对于箱体1来说,其内衬板12包括侧边的内衬长板121和上下端的内衬短板122,如图2所示,其在制造时,内衬短板122周侧与内衬长板121焊接,内衬长板121周侧与外壳11焊接。
35.在另一实施例中,吸音材料4内表面为凹凸结构的多孔状表面,这样能够大幅度增加吸音材料4表面的吸声面积,起到更好的吸声作用,也可以采用图4所示的带有圆锥形凹凸结构的吸音棉表面。
36.如图3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在门体2和箱体1的接合处所对应的门体2上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条21,所对应的箱体1上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二密封条13,通过内外两个密封条压紧可以避免漏声,提升隔声性能。
37.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错开设置更好,这样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对应的第一密封条21和第二密封条13能够形成双重密封,通过同时压紧两条密封条进行密封,基本可解决漏声问题,对隔声性能提升较为显著。
38.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箱体1的抗振性能,在箱体1底部四角设有减振软垫6,这样可以避免偶发性的地面强烈振动直接传递至箱体1上,甚至传到箱体1内部,降低隔声效果。减振软垫6采用橡胶与钣金硫化制成,其底部预留有安装孔,通过螺栓可以与箱体1底部连接。
39.对于门体2来说,其采用铰接式开关,比如一端通过合页22与箱体1外壳11固定,另
一端通过机械锁23进行闭锁,保证密封条的压紧密封。
40.考虑到隔声箱的运输情况,在箱体1顶部四个角设置有吊耳7,通过吊耳7可以方便吊装和搬运。
41.在本实施例中,利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隔声箱可以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扬声类电子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噪声的噪声检测装置,具体为:
42.在箱体1内底部设置一个工作平台5,用于放置待检测的电子设备,箱体1内壁上安装一个噪声传感器来检测电子设备工作时发出的噪音,具体地,噪声传感器可以设置在箱体1内顶部,通过一个支架来固定,为了确保箱体1内的照明,可以在箱体1内侧壁设置照明装置。
43.同时为了给噪声传感器、待检测电子设备以及照明装置等可能需要电源供给的用电设备输入电源,在箱体1内,比如底部,开设一个线束孔,用于穿设连接用电设备的电源线。
44.使用时,先打开照明装置,将待检测电子设备放入工作平台5上,启动噪声传感器工作,然后给待检测电子设备通电,当待检测电子设备工作后,关闭门体2,通过操作机构8开启检测过程,通过隔声箱的隔声和吸声去除噪音后,就可以利用噪声传感器比较准确地检测出待检测电子设备工作时产生的噪音。
45.为了方便控制检测过程的启动,可以设置一个能够在门体2关闭时即可触发的开关(原理可参考冰箱门),当门体2关闭时,挤压开关,就开启检测过程,可以避免没有关闭门体2的时候误启动检测操作。
46.以上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隔声箱以及噪声检测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