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置架及计算机服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40753发布日期:2023-03-04 02:21阅读:43来源:国知局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计算机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放置架及计算机服务器。


背景技术:

2.现有的计算机服务器的主机在放置时,采用框架型支架进行支撑,因为交换主机数量较多,加之排列紧凑需要保证高效散热主机内置有散热风扇等组件,导致机房内部杂音较大。当前针对相关技术中主机在进行散热时产生噪音,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的技术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置架及计算机服务器,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采用框架型支架支撑主机而产生噪音,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的问题。
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置架,包括:架体,具有侧壁、底壁以及由侧壁和底壁围成的容纳腔,容纳腔被构造为能够容纳主机;消音组件,包括位于容纳腔内的气囊,气囊设置在侧壁和/或底壁上,气囊被构造为能够被充入气体并膨胀发生形变,气囊具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与主机的通风通道密封连通,以使气流通道与通风通道形成封闭的气体流动通道;以及进气管,与气囊连通。
5.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气囊上开设有通气孔,气囊在膨胀状态下,通气孔与主机的通风孔密封连通。
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单个容纳腔内的气囊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气囊相对设置,气囊被充入气体膨胀后,至少两个的气囊的通气孔分别与主机两侧的通风孔密封连通。
7.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架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孔,气囊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第一气囊的通气孔与主机第一侧的通风孔密封连通,第一气囊还与进气管连通,第二气囊的通气孔与主机第二侧的通风孔密封连通,第二气囊还与排气孔连通,进气管、第一气囊的内部、第一气囊的通气孔、主机第一侧的通风孔、主机内部、第二气囊的通气孔、第二气囊的内部和排气孔形成气体流动通道。
8.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放置架还包括排气管,排气管与排气孔连通,气囊内的气体由通气孔排出至主机并流经主机后,依次从排气孔和排气管排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消音组件还包括通气板,气囊上开设有通气口,通气板覆盖在通气口上,并与通气口的边缘密封连接,通气孔开设在通气板上,通气孔与通气口连通。
9.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气囊位于主机与架体的侧壁和底壁之间,以将主机与架体隔离。
1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气囊具有至少三个膨胀壁,至少三个中的一个膨胀壁设置在侧壁上,至少三个中的另一个膨胀壁设置在底壁上,气囊被充入气体后各膨胀壁均与主机的外壁紧贴。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消音组件还包括支撑囊,支撑囊设置在气囊上,
支撑囊突出气囊,支撑囊与进气管连通,支撑囊的壁厚小于气囊的壁厚,支撑囊被构造为能够被充入气体且膨胀发生形变,以紧贴主机的外壁。
1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消音组件还包括连接管和螺纹柱,螺纹柱的至少部分位于连接管内,连接管沿径向开设有贯穿孔,螺纹柱上沿轴向开设有盲孔且沿径向开设有侧孔,侧孔和气囊均与盲孔连通,侧孔和支撑囊均与贯穿孔连通。
12.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消音组件还包括压接座和限位架,气囊上开设有安装槽,压接座设置在安装槽内,压接座内部中空,螺纹柱穿设在连接管和压接座内,连接管与压接座通过螺纹柱连接,限位架设置在压接座的端部,限位架对螺纹柱限位止挡。
13.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放置架还包括配气组件,配气组件包括配气壳,至少一个气囊和进气管通过配气壳连通,配气壳位于容纳腔内。
1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配气壳位于容纳腔的中部,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和第二腔内部均能置入一个主机,第一腔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消音组件,第二腔内设置至少两个消音组件,配气壳的两侧各设置有至少一个消音组件。
15.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配气组件还包括气管,气管与设置在配气壳相对两侧的气囊连通。
1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放置架还包括垫衬组件,垫衬组件包括衬板,衬板设置在气囊上,衬板为耐磨材料,衬板上开设有与通气孔配合的过气孔,通气孔和容纳腔均与过气孔连通。
17.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垫衬组件还包括压架,消音组件还包括加强架,加强架固定在通气孔的边缘,压架、衬板和加强架依次连接,衬板固定在压架和加强架之间。
18.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垫衬组件还包括销管,压架、衬板和加强架通过销管连接,压架上开设有与销管适配的楔形孔,衬板和加强架上开设有与销管适配的连接孔。
19.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架体上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开口,气囊和衬板均从侧壁延伸至部分底壁,气囊和衬板朝向安装开口的边缘处设置为斜坡型。
2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放置架还包括底壳组件,底壳组件包括第二壳体和连通管,第二壳体内部开设有排气通道,排气孔、排气管、连通管和排气通道依次连通。
2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底壳组件还包括与排气通道连通的排气总管以及设置在排气总管上的排气总阀。
22.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放置架还包括滚动组件,滚动组件包括压板和滚珠,压板固定在底壁上,压板上开设有孔洞,滚珠嵌入孔洞内。
23.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放置架还包括顶壳组件,顶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泵送器,第一壳体内开设有过气腔,泵送器、过气腔和进气管依次连通。
2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顶壳组件还包括排布在过气腔中的冷却管。
25.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顶壳组件还包括分隔板和导板,分隔板将过气腔分隔为多个腔室,导板位于腔室内,冷却管围绕在导板的外侧。
26.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顶壳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泵送器内的消声过滤网。
2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服务器,包括:主机;以及上述的放置架,主机位于放置架的容纳腔内。
28.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放置架设置有多个,多个放置架沿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
向排布。
29.通过本技术实施例,由于消音组件的气囊的设置,进气管能够将气体充入气囊,使气囊膨胀,膨胀的气囊外壁能够使自身的气流通道与主机的通风通道密封连通,防止主机内部的噪声从主机的通风通道散出,解决主机使用时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的问题,达到降噪消音的效果。
附图说明
30.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计算机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放置架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放置架的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囊、排气管、配气壳及三者之间相连部件的剖切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囊、支撑囊及两者之间相连部件的剖切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压架、衬板、加强架及三者之间相连部件的剖切拆分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底壳组件、架体与消音组件配合的剖切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顶壳组件的剖切示意图。
31.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第一壳体;2、衬板;3、气囊;4、排气总阀;5、第二壳体;6、主机;7、冷却管;8、排气管;9、架体;10、支撑囊;11、进气管;12、插管;13、排气孔;14、配气壳;15、压板;16、滚珠;17、销管;18、压架;19、加强架;20、导通孔;21、气管;22、通气板;23、过气孔;24、螺纹柱;25、连接管;26、压接座;27、限位架;28、排气通道;29、连通管;30、泵送器;31、分隔板;32、过气腔;33、导板;34、楔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
3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34.需要说明的是,计算机服务器是一种高性能计算机,作为网络的节点,存储、处理网络上80%的数据、信息,因此也被称为网络的灵魂,网络终端设备如家庭、企业中的微机上网,获取资讯,与外界沟通、娱乐等,也必须经过计算机服务器,因此也可以说是计算机服务器在"组织"和"领导"这些设备。
35.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置架,包括:架体9,具有侧壁、底壁以及由侧壁和底壁围成的容纳腔,容纳腔被构造为能够容纳主机6;消音组件,包括位于容纳腔内的气囊3,气囊3设置在侧壁和底壁上,气囊3被构造为能够被充入气体并膨胀发生形变,气囊3具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与主机6的通风通道密封连通,以使气流通道与通风通道形成封闭的气体流动通道;以及进气管11,与气囊3连通。
36.通过上述设置,进气管11将气体通入气囊3内,使气囊3膨胀并发生形变,膨胀的气囊3的形成气流通道,主机6的通风通道的出入口在主机6的两侧,气囊3的气流通道又正对
主机6的通风通道的出入口,因此,膨胀的气囊3的气流通道与主机的通风通道密封连通,能够防止主机6内部的噪声从主机6的通风通道散发出来,防止噪声污染,达到降噪消音的效果。
37.在一个实施例中,侧壁为竖直设置的三个,底壁为水平设置的一个,三个侧壁均与一个底壁垂直,气囊3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并占用部分底壁。
38.在一个实施例中,气囊3具有柔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气囊3具有弹性,能够通过充气和排气的方式发生弹性形变。
39.在一个实施例中,容纳腔的深度大于主机6的长度,使得主机6能够完全位于容纳腔内,最大程度实现降噪消音的作用。
40.如图2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气囊3上开设有通气孔,气囊在膨胀状态下,通气孔与主机6的通风孔密封连通。
41.在本实施例中,气囊3的气流通道的出入口为通气孔,主机6的通风通道的出入口为通风孔,气囊3通过将通气孔与主机6的通风孔密封连通的方式,使气囊3的气流通道与主机6的通风通道连通,并且,膨胀的气囊3的外壁能够紧贴主机6的外壁,由于主机6的通风孔在主机6的两侧,气囊3又正对主机6开设有通风孔的两侧,因此,膨胀的气囊3能够将主机6的通风孔密封,防止主机6内部的噪声从主机6的通风孔散发出来。
42.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单个容纳腔内的气囊3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气囊3相对设置,气囊3被充入气体膨胀后,至少两个的气囊3的通气孔分别与主机6两侧的通风孔密封连通。
43.在本实施例中,主机6开设有通风孔的两侧分别位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气囊3之间,主机6的开设有通风孔的两侧分别紧贴该两个气囊3的通气孔,使得该两个气囊3的通气孔能够分别密封连通主机6两侧的通风孔,防止主机6的噪声从主机6的任何一个通风孔散出。
44.在一个实施例中,单个容纳腔内的气囊3设置有两个,两个气囊3的“u”型开口相对设置,主机6开设有通风孔的两侧分别位于两个气囊3的内部,由于主机6的通风孔仅设置在两侧,因此在单个容纳腔内仅设置两个气囊3,分别对应主机6设置通风孔的两侧,使用最少的资源,最大程度达到消音的效果。
45.在一个实施例中,单个容纳腔内的两个气囊3之间通过主机6相互连通。
46.如图2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气囊3具有至少三个膨胀壁,至少三个中的一个膨胀壁设置在侧壁上,至少三个中的另一个膨胀壁设置在底壁上,气囊3被充入气体后各膨胀壁均与主机6的外壁紧贴。
47.在本实施例中,主机6的至少三侧外壁与气囊3紧贴,主机6内部的噪声无法从主机6与气囊3紧贴的外壁散发出来,主机6越多的外壁与气囊3紧贴,主机6的噪声就越难从主机6内部散发出来,也就是说,气囊3的膨胀壁越多,对主机6的降噪消音效果越好。
48.在一个实施例中,单个气囊3的膨胀壁有三个,三个膨胀壁形成“u”型,气囊3的“u”型开口朝向容纳腔,主机6的两侧位于“u”型的气囊3内部。气囊3的三个膨胀壁中的两个膨胀壁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该相对设置的两个膨胀壁中的一个设置在架体9的底壁上,三个膨胀壁中的另一个膨胀壁设置在架体9的侧壁上,该膨胀壁与其他两个膨胀壁均垂直。
49.如图2所示,气囊3位于主机6与架体9的侧壁和底壁之间,以将主机6与架体9隔离。
50.通过上述设置,由于架体9的侧壁和底壁均使用硬质材料,气囊3位于主机6与架体
9的侧壁和底壁之间,因此气囊3能够将主机6与硬质的侧壁和底壁分隔开,在主机6使用时,不会与侧壁和底壁之间产生共振,气囊3起到减振的作用,使得主机6与侧壁和底壁之间不会因共振发出噪声。气囊3越多,主机6越多侧的外壁能够与气囊3紧贴,对主机6产生的消音作用更强。
51.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消音组件还包括支撑囊10,支撑囊10设置在气囊3上,支撑囊10突出气囊3,支撑囊10与进气管11连通,支撑囊10的壁厚小于气囊3的壁厚,支撑囊10被构造为能够被充入气体且膨胀发生形变,以紧贴主机6的外壁。
52.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囊10位于气囊3设置在底壁的部分上,支撑囊10与主机6的下表面接触,支撑囊10用于支撑主机6。支撑囊10与气囊3直接连通,即支撑囊10与进气管11通过气囊3连通,在气囊3充气膨胀时,支撑囊10与气囊3同步膨胀,挤压主机6的下表面,起到支撑作用。由于支撑囊10的壁厚小于气囊3的壁厚,因此支撑囊10比气囊3的形变更加灵敏,支撑囊10能够挤紧主机6的下表面,提高主机6的稳定性。
53.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囊10的上表面为折线形,具有多个凸起和多个凹槽,主机6下表面开设有多个卡槽,支撑囊10的每个凸起能够卡入主机6的卡槽内,使主机6与支撑囊10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固定。
54.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囊10具有柔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撑囊10具有弹性,能够通过充气和排气的方式发生弹性形变。
55.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消音组件还包括连接管25和螺纹柱24,螺纹柱24的至少部分位于连接管25内,连接管25沿径向开设有贯穿孔,螺纹柱24上沿轴向开设有盲孔且沿径向开设有侧孔,侧孔和气囊3均与盲孔连通,侧孔和支撑囊10均与贯穿孔连通。
56.在本实施例中,沿气体流动方向,气囊3、螺纹柱24的盲孔、螺纹柱24的侧孔、连接管25的贯穿孔和支撑囊10依次连通,气体从气囊3进入螺纹柱24的盲孔,再依次从螺纹柱24的盲孔、螺纹柱24的侧孔和连接管25的贯穿孔进入支撑囊10中,使支撑囊10膨胀,进而使得支撑囊10能够与气囊3同步膨胀。连接管25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螺纹柱24穿设在连接管25内,并与连接管25螺纹连接,使得气囊3与支撑囊10之间能够快速的拆卸,即在支撑囊10损坏后,能够通过拆卸螺纹柱24的方式将支撑囊10拆离气囊3,对支撑囊10进行更换,便于后续的维护。螺纹柱24的盲孔沿螺纹柱24的轴向贯穿开设,盲孔为六棱柱型,便于使用六边形的螺丝刀对螺纹柱24进行旋拧。
57.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消音组件还包括压接座26和限位架27,气囊3上开设有安装槽,压接座26设置在安装槽内,压接座26内部中空,螺纹柱24穿设在连接管25和压接座26内,连接管25与压接座26通过螺纹柱24连接,限位架27设置在压接座26的端部,限位架27对螺纹柱24限位止挡。
58.在本实施例中,压接座26内部开设有内螺纹,限位架27内部也开设有内螺纹,限位架27内部中空,其底端面沿周向延伸有环状的限位结构,限位架27的纵截面形状为两个相对的“l”型,限位架27与压接座26固定连接,螺纹柱24从连接管25旋拧至压接座26,再从压接座26旋拧至限位架27,受限位架27的环形的限位结构的阻挡,无法继续同向旋拧,此时,螺纹柱24与连接管25和限位架27均螺纹连接,螺纹柱24与压接座26滑动配合,螺纹柱24能够在压接座26内部沿轴向滑动。连接管25穿设在支撑囊10内,连接管25的顶端没入支撑囊
10内,防止连接管25突出支撑囊10而刮伤主机6外壁,限位架27用于限定螺纹柱24的旋拧深度,保证螺纹柱24的顶端完全没入连接管25中,防止螺纹柱24露出连接管25而刮伤主机6外壁。压接座26的中部沿周向开设有环形的固定槽,气囊3的安装槽沿周向延伸有环形的限位凸起,压接座26的固定槽卡入气囊3的限位凸起内,使压接座26与气囊3相对固定,此时,螺纹柱24的盲孔与气囊3连通。连接管25与压接座26为分体式结构,便于连接管25和压接座26的制作。
59.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管25、压接座26和限位架27为一体式结构,可以选择设置螺纹柱24,也可以选择不设置螺纹柱24。
60.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放置架还包括配气组件,配气组件包括配气壳14,至少一个气囊3和进气管11通过配气壳14连通,配气壳14位于容纳腔内。
61.在本实施例中,配气壳14用于将进气管11内的气体导入气囊3,使气囊3充气膨胀,进气管11内的气体流通配气壳14后,能够通过配气壳14均匀分配到不同的气囊3中,即配气壳14起到气体分配的作用,相比于复杂的管路布置,设置配气壳14更加简单,符合空间需求。
62.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配气壳14位于容纳腔的中部,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和第二腔内部均能置入一个主机6,第一腔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消音组件,第二腔内设置至少两个消音组件,配气壳14的两侧各设置有至少一个消音组件。
63.在本实施例中,配气壳14为长方体的结构,其竖直设置在容纳腔正中部的位置,将容纳腔分隔为两个容积和形状完全相同的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内相对设置有两个消音组件,第二腔内相对设置有两个消音组件,以图2所示的方位描述,左边为第一腔,右边为第二腔,第一腔内右边的气囊3和第二腔内左边的气囊3分别设置在配气壳14的相对两侧,该两个气囊3均与配气壳14连通。通过一个配气壳14,连通两个气囊3,配气壳14将气体分配给两个气囊3的同时,还起到分隔容纳腔的作用,一个配气壳14实现两个功能,最大程度利用空间,避免多余部件的使用。
64.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配气组件还包括气管21,气管21与设置在配气壳14相对两侧的气囊3连通。
65.在本实施例中,配气壳14与气管21连通,进气管11内的气体进入配气壳14,再进入气管21,通过气管21进入两个气囊3中,气管21的两端开口,气管21的一端与配气壳14一侧的气囊3连通,气管21的另一端与配气壳14另一侧的气囊3连通,气管21起到引流气体的作用,使得配气壳14内的气体能够准确流入至两个气囊3内。
66.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气囊3朝向容纳腔的壁面上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与容纳腔连通,架体9的侧壁上开设有排气孔13,排气孔13也与容纳腔连通,放置架还包括排气管8,排气管8与排气孔13连通,气囊3内的气体由通气孔排出至容纳腔内,流经主机6后,依次从排气孔13和排气管8排出容纳腔。
67.在本实施例中,进入气囊3内的气体,一部分作用于气囊3,使气囊3膨胀,另一部分从通气孔排出气囊3,流经主机6,将主机6的热量带出主机6后,排出容纳腔,使得气体在容纳腔内形成流动气流,在消声的同时,还对主机6起到降温的作用,防止气囊3密封主机6的通风孔后而导致主机6无法散热。通气孔设置有多个,所有通气孔均正对主机6的外壁,气囊
3内的气体持续的吹至主机6的外壁,对主机6起到持续性降温的作用。
68.具体地,排气孔13开设在排气管8上,排气管8固定在架体9的侧壁边缘处,架体9侧壁为实心的板状,内部没有气体流通,增加架体9的强度。
69.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气囊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第二气囊与排气孔13连通,气体从进气管11进入第一气囊内,一部分气体从第一气囊的通气孔排出至容纳腔内,流经主机6后,依次从第二气囊的通气孔和排气孔13排出。
70.在本实施例中,结合配气壳14分隔容纳腔的实施例,第一腔内相对设置有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第二腔内也设置有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以图2所示的方位描述,左边为第一腔,右边为第二腔,第一腔内右边的气囊3为第一气囊,第一腔内左边的气囊3为第二气囊,第二腔内左边的气囊3为第一气囊,第二腔内右边的气囊3为第二气囊,配气壳14内的气体分别进入至第一腔的第一气囊和第二腔的第二气囊内,以第一腔为例说明气体的流动路径,气体从进气管11进入配气壳14内,再从配气壳14进入第一腔的第一气囊内,从第一气囊的通气孔排出至主机6,流经主机6并带走主机6热量后,从第一腔的第二气囊的通气孔进入第二气囊内,最后从架体9左边的侧壁的排气孔13排出至排气管8,与此同时,第二腔内的气体以相同的流动路径流动,使得进气管11内的气体能够同时对第一腔和第二腔内的主机6进行消音和散热,效率高。
7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配合形成中括号形状,分别挤压在主机6两侧。
72.在一个实施例中,排气孔13连通有侧通管,排气孔13通过侧通管与第二气囊连通。
73.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消音组件还包括通气板22,气囊3朝向容纳腔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口,通气板22覆盖在通气口上,并与通气口的边缘密封连接,通气孔开设在通气板22上,通气孔与通气口连通。
74.在本实施例中,通气板22将气囊3的通气口封闭,用于排气的通气孔直接开设在通气板22上,气囊3内部的气体穿过通气板22上的通气孔排出气囊3。通气孔开设在通气板22上的设计,一方面,便于制作;另一方面,由于气囊3为软质材料,在气囊3上直接开设通气孔,会导致气囊3膨胀后,通气孔发生变形,气囊3内的部分气体无法顺利从通气孔排出。
75.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放置架还包括垫衬组件,垫衬组件包括衬板2,衬板2设置在气囊3上,衬板2为耐磨材料,衬板2上开设有与通气孔配合的过气孔23,通气孔和容纳腔均与过气孔23连通。
76.在本实施例中,衬板2的形状与气囊3完全相同,衬板2覆盖气囊3所有的膨胀壁,衬板2与气囊3之间分体式可拆卸连接,使得衬板2能够进行更换,以适应不同尺寸的主机6。衬板2采用耐磨橡胶材质,能够紧贴主机6外壁,主机6两侧的通风孔能够被衬板2压接密封,防止主机6的噪声外散。主机6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气囊3上的两个衬板2直接接触,主机6在置入容纳腔的过程中,沿衬板2滑动,衬板2用于隔离主机6与气囊3,防止主机6对气囊3造成磨损。过气孔23为矩阵排列的多个长方形孔,每个过气孔23能够露出通气板22上的多个通气孔,过气孔23与主机6的通风孔适配,并且过气孔23正对主机6的通风孔,使得气囊3内的气体能够依次穿过通气孔和过气孔23准确进入主机6内,带走主机6的热量,提高散热效率。
77.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垫衬组件还包括压架18,消音组件还包括加强架19,加强架19固定在通气孔的边缘,压架18、衬板2和加强架19依次连接,衬板2固
定在压架18和加强架19之间。
78.在本实施例中,衬板2朝向压架18一侧的外壁开设有与压架18适配的槽,压架18卡入该槽内与衬板2连接,增加压架18与衬板2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压架18与衬板2的连接强度;压架18为长方框形,压架18围绕衬板2的过气孔23设置,即压架18固定在衬板2的过气孔23边缘,压架18能够提高衬板2的结构强度。衬板2朝向加强架19一侧的外壁开设有与加强架19适配的槽,加强架19卡入该槽内与衬板2连接,增加加强架19与衬板2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加强架19与衬板2的连接强度;加强架19为长方框形,与压架18的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以便于压架18与加强架19连接;准确地说,加强架19围绕气囊3的通气口设置,即加强架19固定在气囊3的通气口边缘,加强架19能够提高气囊3外壁的结构强度,以便于气囊3膨胀时能够带动衬板2紧贴主机6外壁。
79.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垫衬组件还包括销管17,压架18、衬板2和加强架19通过销管17连接,压架18上开设有与销管17适配的楔形孔34,衬板2和加强架19上开设有与销管17适配的连接孔。
80.在本实施例中,销管17依次塞入压架18的楔形孔34、衬板2的连接孔和加强架19的连接孔后,将压架18、衬板2和加强架19之间连接固定。销管17的第一端穿过加强架19的连接孔后,还穿入气囊3内,销管17的外壁与气囊3之间密封配合,防止气囊3内的气体从销管17与气囊3的连接处泄漏,销管17的第一端从端面向第二端的方向沿轴向开设有盲孔,该盲孔与气囊3连通,销管17采用能够形变的橡胶材质,气囊3内的气体能够从销管17的盲孔进入销管17内,使销管17充气膨胀,膨胀的销管17能够将压架18、衬板2和加强架19锁紧,提高压架18、衬板2和加强架19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销管17的外壁与压架18、衬板2和加强架19的摩擦力大于充入销管17内部的气体的压力,使得气体进入销管17不会将销管17冲离加强架19的连接孔、衬板2的连接孔和压架18的楔形孔34,保证销管17的连接功能。
81.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架体9上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安装开口,气囊3和衬板2均从侧壁延伸至部分底壁,气囊3和衬板2朝向安装开口的边缘处设置为斜坡型。
82.在本实施例中,主机6从安装开口进入容纳腔内,气囊3的斜坡型边缘和衬板2的斜坡型边缘相互适配,两者的斜坡型边缘形成斜导面,起到引导的作用,便于主机6从安装开口插入容纳腔内,减少操作人员对主机6的施力,进而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83.如图7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放置架还包括底壳组件,底壳组件包括第二壳体5和连通管29,第二壳体5内部开设有排气通道28,排气孔13、排气管8、连通管29和排气通道28依次连通。
84.在本实施例中,以单个放置架为例进行说明,第二壳体5的上表面即为架体9的底壁,连通管29为方形管,排气管8也为方形管,连通管29从排气管8的底部插入排气管8内,连通管29与排气管8连通,连通管29与排气管8的连接方式简单快速,便于底壳组件与架体9之间安装和拆卸。在底壳组件需要更换时,通过将连通管29拔出排气管8的方式,就能够将底壳组件与架体9拆离,便于底壳组件的更换。连通管29的数量与排气管8的数量相同,每个连通管29对应与一个排气管8插接,排气通道28即为开设在第一壳体1内部的通道槽,排气通道28沿连通管29的排布方向延伸,使得所有连通管29均与排气通道28连通,进而使得所有排气管8均与排气通道28连通,所有排气管8内的气体均由排气通道28排出。
85.如图7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底壳组件还包括与排气通道28连通的排气总管以及设置在排气总管上的排气总阀4。
86.在本实施例中,所有排气管8内的气体均排出至排气通道28内,排气通道28连通排气总管,使得排气通道28内的气体最终由排气总管排出,排气总阀4为能够调节出气量的阀门,根据进气量和气囊3的数量,调节排气总阀4的大小,保证在气体通入所有气囊3后,形成的气压稳定时,每个气囊3都能够保持膨胀状态,进而使得每个气囊3上的衬板2都能够紧贴主机6的通风孔,在气囊3膨胀平稳后,通过泵送器30和排气总阀4,控制进气速度和排气速度相同,保证气囊3有效膨胀的同时,保证放置架内部气体的动态平衡,并且保证容纳腔内部气体始终为流动状态,实现降噪、消音和散热的功能。排气总管的出口端位于整个放置架的最高点,由于排气管8内的气体为夹杂主机6热量的气体,即排气管8内的气体为热气体,排气通道28将所有排气管8中的热气体汇集,根据热气体向高处流动的特性,将排气总管延伸至高处,以将热气体集中排放。
87.在一个实施例中,排气总阀4使用能够控制开度的伺服电磁阀,该伺服电磁阀为现有技术,在市场上可以购买。
88.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放置架还包括滚动组件,滚动组件包括压板15和滚珠16,压板15固定在底壁上,压板15上开设有孔洞,滚珠16嵌入孔洞内。
89.在本实施例中,压板15固定在衬板2上,衬板2上开设有半球形槽,压板15的孔洞对准半球形槽设置,滚珠16的至少一半部分穿过压板15的孔洞并嵌入衬板2的半球形槽内,滚珠16能够在半球形槽内滚动,并由压板15限位,保证滚珠16不会脱离衬板2的半球形槽。滚珠16的最高点与膨胀的支撑囊10的最高点齐平,或者,滚珠16的最高点高于未膨胀的支撑囊10的最高点,在主机6进入容纳腔内时,主机6的下表面与滚珠16接触,在主机6移动过程中,滚珠16滚动,一方面,便于主机6进入容纳腔,减少推动主机6的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减小主机6与衬板2和支撑囊10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降低主机6对支撑囊10磨损的概率。
90.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压板15上开设有两个孔洞,每个孔洞内嵌入有一个滚珠16,每个衬板2上固定有两个压板15,即四个滚珠16,两个压板15分别位于气囊3的两端,每个压板15均与气囊3保持预定距离。在主机6进入容纳腔的过程中,两个压板15上的滚珠16能够相互配合,相互分担主机6产生的压力,减少单个滚珠16承受的压力,进而减少因此造成的滚珠16损坏的概率。
91.在一个实施例中,滚动组件设置在衬板2的斜坡型的表面上,在主机6刚进入容纳腔时,滚动组件配合衬板2的斜坡型表面对主机6的移动路径进行引导,节省操作人员对主机6施加的推力。
92.如图8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放置架还包括顶壳组件,顶壳组件包括第一壳体1、泵送器30,第一壳体1内开设有过气腔32,泵送器30、过气腔32和进气管11依次连通。
93.在本实施例中,泵送器30用于将外界的气体抽至过气腔32内,过气腔32内的气体再沿进气管11进入气囊3内。泵送器30能够控制进气量,配合底壳组件的排气总阀4,保证所有气囊3均能够膨胀,并且保证容纳腔内的气体为流动状态。
94.如图8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顶壳组件还包括排布在过气腔32中的冷却管7。
95.在本实施例中,过气腔32的作用是容纳冷却管7,冷却管7内通入有冷却液,在泵送器30将外界气体送入过气腔32后,气体流经冷却管7的外壁,与冷却管7的外壁进行热交换后,形成冷气体进入气囊3中,由于主机6在使用过程中会散发大量的热量,因此设置冷却管7,对进入气囊3的气体进行降温,使被降温的冷气体能够依次穿过气囊3的通气孔和衬板2的过气孔23进入主机6内部,与主机6内部的散发的热量进行热交换后,即冷气体带走主机6的热量而变成热气体后从排气管8排出,冷气体能够增加主机6的散热效率,使得主机6能够持续性在常温或低温环境下工作,增加主机6的使用寿命。由于气囊3膨胀后密封主机6的通风孔,使主机6原本散热的路径被阻断,因此,增加冷气体对主机6进行换热,在降噪消音的同时能够保证主机6的正常运行。
96.在本实施例中,冷却管7的两端延伸至顶壳组件外部,用于与放置架外部的循环冷却液设备连通,使冷却液能够在冷却管7内持续循环,与过气腔32内的气体进行换热。循环冷却液设备为现有技术,市场上能够购买,其配套的供液系统、电磁开关以及电路、管路均能够购买。冷却液可以选择冷水。
97.如图8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顶壳组件还包括分隔板31和导板33,分隔板31将过气腔32分隔为多个腔室,导板33位于腔室内,冷却管7围绕在导板33的外侧。
98.在本实施例中,分隔板31为“十”字形板,分隔板31包括横板和竖板,横板与导板33垂直设置,竖板与导板33平行设置,导板33以分隔板31为中心对称设置。泵送器30位于过气腔32的中部,泵送器30将过气腔32分隔为相互对称的第一过气腔和第二过气腔,第一过气腔和第二过气腔内各设置有一个分隔板31,以及以该分隔板31为中心对称设置的两个导板33,第一过气腔和第二过气腔中分隔板31和导板33形成的气体流通路径为“s”形,冷却管7围绕在导板33的外侧以及分隔板31的竖板的外侧,气体沿“s”形路径流通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所有冷却管7,使得气体能够与冷却管7充分接触换热,换热效率高。第一过气腔内的气体和第二过气腔内的气体经过所有冷却管7后流动至过气腔32的同一个固定位置,进气管11与过气腔32的该位置连通,保证气体充分冷却后再通过进气管11进入配气壳14内。
99.在本实施例中,配合底壳组件,底壳组件的排气总管的出口端与顶壳组件齐平,排气总管将与主机6进行热交换后形成的热气体排出至顶壳组件附近,顶壳组件的泵送器30再将这些热气体吸入过气腔32内进行冷却后形成冷气体,通入气囊3,通过气囊3再次流经主机6,对主机6进行散热,如此往复,对放置架所在的空间内的气体进行散热,快速降低整个空间的气体温度,进行高效的主机6的散热,以及高效的放置架内外降温,在温度平衡后,使得放置架所在的空间内的温度恒定,进而使得主机6在一个适温的环境中工作,保证主机6最大的工作效率。
100.如图8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顶壳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泵送器30内的消声过滤网。
101.在本实施例中,泵送器30用于将外界的气体吸入,消声过滤网用于对外界的气体进行除尘,防止外界气体的灰尘沿泵送器30进入气囊3,再沿气囊3进入主机6中,影响主机6的正常运行。消声过滤网还用于消除泵送器30的噪声,避免泵送器30的工作噪声散发至外部,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
102.在一个实施例中,泵送器30采用隔膜泵,工作噪声小。
103.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服务器,包括:主机6;以及上述
的放置架,主机6位于放置架的容纳腔内。
104.计算机服务器的放置架具有上述放置架的所有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105.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放置架设置有多个,多个放置架沿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排布。
10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多个放置架横向排布的方向,多个放置架之间横向排布时,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也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第二方向为多个放置架纵向排布的方向,多个放置架纵向排布时,所有放置架层叠设置,排气管8的连通方式为:单个放置架的排气管8顶端延伸有插管12,下一列的放置架的插管12插入上一列的排气管8的底端,且两者连通,插管12与排气管8的形状和尺寸均适配,即插管12为方形管,排气管8为四棱柱形,插管12与排气管8插接的方式使得多个纵向排布的放置架安装更加方便快捷,在其中一个放置架需要维修或更换时,通过将插管12拔出排气管8的方式,就能够将待维修或更换的放置架与其上一列和下一列的放置架拆离,操作方便。多个放置架纵向排布时,进气管11的连通方式为:配气壳14顶端延伸有导通管,配气壳14的底端开设有导通孔20,下一列的配气壳14的导通管插入上一列的配气壳14的导通孔20中,且两者连通,导通孔20与导通管的形状和尺寸均适配,导通管与导通孔20插接的方式使得多个纵向排布的放置架安装更加方便快捷,在其中一个放置架需要维修或更换时,通过将导通管拔出导通孔20的方式,就能够将待维修或更换的放置架与其上一列和下一列的放置架拆离,操作方便。
107.如图1至图3、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顶壳组件为一个,位于最上方的放置架的上部,底壳组件也为一个,位于最下方的放置架的下部,最大程度节约部件的设置,节约资源。
108.在一个实施例中,架体9的相对两个侧壁中的每个侧壁上固定两个排气管8,每个配气壳14上延伸有两个导通管。
109.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1)通过气囊的设置,气囊能够充气膨胀,同时气体会进入到支撑囊中,搭配气囊将主机柔性挤压固定,避免主机直接接触硬质的架体,避免主机和架体之间产生共振,以进行有效的减振,并且支撑的气囊会将主机的通风孔密封,有效防止主机内部的噪声从主机的通风孔散发出来,以进行有效的降噪消音;即通过气囊的设置,一方面,由于架体的侧壁和底壁均使用硬质材料,气囊位于主机与架体的侧壁和底壁之间,因此气囊能够将主机与硬质的侧壁和底壁分隔开,在主机使用时,不会与侧壁和底壁之间产生共振,气囊起到减振的作用,使得主机与侧壁和底壁之间不会因共振发出噪声;另一方面,进气管将气体通入气囊内,使气囊膨胀并发生形变,膨胀的气囊的外壁能够紧贴主机的外壁,由于主机的通风孔在主机的两侧,气囊又正对主机开设有通风孔的两侧,因此,膨胀的气囊能够将主机的通风孔密封,防止主机内部的噪声从主机的通风孔散发出来,防止噪声污染。
110.(2)通过支撑囊的设置,支撑囊通过螺纹柱搭配压接座和气囊旋接装配,支撑囊内部安装有带有侧孔的连接管,连接管和螺纹柱旋接装配,并且螺纹柱下部设置开口向下的盲孔,并且螺纹柱中部开设有和盲孔导通的侧口,使得支撑囊和气囊的导通位置可以进行快速的拆卸,方便更换支撑囊,便于后续维护;(3)通过配气壳的设置,配气壳会将顶壳组件的过气腔内的气体导入气囊中,将气
囊充气膨胀,并且气囊的壁面上开设有和主机的通风孔配合的通气板,通气板上开设有通气孔,使得外界气体能够进入到主机中,并通过排气管将主机中流出的气流引到容纳腔的外部,在进行排气时能够通过调节排气总阀调节排气的速率,能够保证气囊中的气体动态平衡,进而在柔性支撑的同时利用气流保证主机的散热;(4)顶壳组件和底壳组件相互配合,底壳组件的排气总管的出口端与顶壳组件齐平,排气总管将与主机进行热交换后形成的热气体排出至顶壳组件附近,顶壳组件的泵送器再将这些热气体吸入过气腔内进行冷却后形成冷气体,通入气囊,通过气囊再次流经主机,对主机进行散热,如此往复,对放置架所在的空间内的气体进行散热,快速降低整个空间的气体温度,进行高效的主机的散热,以及放置架内外的高效降温,在温度平衡后,使得放置架所在的空间内的温度恒定,进而使得主机在一个适温的环境中工作,保证主机最大的工作效率;(5)顶壳组件的泵送器和底壳组件的排气总阀相互配合实现气体的动态平衡,所有排气管内的气体均排出至排气通道内,排气通道连通排气总管,使得排气通道内的气体最终由排气总管排出,排气总阀为能够调节出气量的阀门,根据进气量和气囊的数量,调节排气总阀的大小,保证在气体通入所有气囊后,形成的气压稳定时,每个气囊都能够保持膨胀状态,进而使得每个气囊上的衬板都能够紧贴主机的通风孔,在气囊膨胀平稳后,通过泵送器和排气总阀,控制进气速度和排气速度一整,保证气囊有效膨胀的同时,保证放置架内部气体的动态平衡,并且保证容纳腔内部气体始终为流动状态,实现降噪、消音和散热的功能。
111.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12.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11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