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有隔板的气冷式发光二极管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117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构成有隔板的气冷式发光二极管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构成有隔板的气冷式发光二极管灯(LED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止因吸入空气与排出空气混合而导致发生冷却效率低下的现象的构成有隔板的气冷式发光二极管灯。



背景技术:

下面,根据附图对发光二极管灯(1,LED灯)的结构及运行原理作如下说明。

图1作为显示背景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的附图而一起进行说明。

对背景技术的结构进行说明,形成发光二极管基板10,并形成安装在所述发光二极管基板10的上部而执行散热功能的散热块20。并且,形成安装在所述散热块20的上部而供流入空气的风扇30,且形成容纳所述风扇30并使空气流入上方的管状的内部主体40。而且,形成用于容纳全部所述结构而向下方开放的外部主体50,形成供收尾所述外部主体50的开放的下部的透明板60。

所述外部主体50形成供吸入空气的流入口51及供排出内部空气的排出口53。所述流入口51配置在外部主体50的侧向上部,排出口53位于外部主体的侧向下部。

所述发光二极管基板10支撑形成于外部主体50的内部。

所述散热块20构成得散热销23朝向上方,在由风扇30从上部吸入的空气快速传输至所述散热销23之间之后,通过散热销23而侧向排出。

在所述外部主体50的内部形成有变流器70,而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从而,供应至所述发光二极管基板10。

对所述背景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1的运行原理进行说明,将电施加至所述发光二极管基板10与风扇30而使安装在发光二极管基板10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并运行风扇30。然后,根据所述风扇30的运行,通过流入口51吸入的空气经由内部主体40并经过风扇30,从而快速传输至散热块20的散热销23之间。并且,由散热销23的侧向排出,从而,通过排出口53排出。因此,因冷却用于吸收发光二极管基板10的热的散热块20,从而,防止发光二极管基板10发生过热的现象。

并且,对于吸入至所述外部主体50的空气的一部分在吸收所述变流器70的热之后,通过风扇30快速传输至散热销23之间而吸收散热块20的热并排气。

对于所述背景技术,存在了如下问题。

第一,存在了冷却效率低下的问题。即,通过风扇30而快速传输至散热销23之间的空气由散热销23侧向排出之后,一部分通过排出口53排气,一部分升至上方而与通过流入口51吸入的空气混合,由此,使得流入的空气温度上升,因而,导致存在了冷却效率低下的问题。并且,因通过排出口53排出的空气再次通过流入口51流入,因而,存在了再次降低冷却性能的问题。因该现象在施加电的期间持续反复,由此,即使安装有风扇30,也会存在了因外部主体50内部的温度慢慢上升,而缩短变流器70以及发光二极管基板10的寿命的问题。

第二,因形成有所述散热块20而导致增加发光二极管灯1的整体重量,因而,存在了难以安装在天花板或道路等支柱等高的地方且制造成本昂贵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注册10-0907618号(2009年07月06日)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构成有隔板的气冷式发光二极管灯(LED灯)以如下事项为目的。

第一,防止发生通过风扇流入的空气与进行热交换而排出的空气发生混合的现象,从而提高冷却效率。即,在通过风扇流入的空气发生热交换之后,直接排出至外部。并且,排出至外部的空气也不会在通过流入口流入。

第二,因未形成冷却块,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且减轻重量,由此,能够容易安装在天花板或道路等支柱。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构成有隔板的气冷式发光二极管灯是一种包括供安装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基板、供安装所述发光二极管基板的壳体的发光二极管灯(LED灯),其中,所述壳体包括:流入口,供流入空气;排出口,供排出通过所述流入口流入的空气,并且包括:隔板,以配置在所述流入口与排出口之间的方式划分所述壳体的内部;贯通口,形成于所述隔板;风扇,以与所述贯通口对应的方式附着于所述隔板。

并且,所述壳体包括:下部壳体,为容器状,配置于下部,并下面供附着所述发光二极管基板;上部壳体,形成得覆盖所述下部壳体的上部;边缘部,其介于所述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之间,而在上部形成所述流入口,在下部形成所述排出口,而且,所述隔板以配置在所述流入口与排出口之间的方式在所述下部壳体及上部壳体中有选择地支撑。

而且,包括:肋片,形成于所述下部壳体的内部底面。

并且,所述边缘部包括:多个环,以形成所述流入口与排出口的方式按上下部配置;轴,介于所述环之间而保持分隔状态。

而且,所述环为板状的箍状,所述轴的外侧部分即外侧边缘部朝向下方,且内侧边缘部朝向上方。

并且,所述隔板紧贴于配置在所述流入口与排出口之间的环的内侧边缘部或形成为一体。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构成有隔板的气冷式发光二极管具有如下效果。

第一,通过隔板能够分离所流入的空气与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从而,防止发生混合的现象。即,能够防止因填充至隔板与下部壳体之间的空气逆流至隔板的上方而发生降低冷却效率的问题。

第二,因提高所述冷却效率,即使未使用散热块,也能够有效冷却发光二极管基板与变流器。因此,因未使用散热块,由此,能够减轻重量并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背景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的截面图;

图2为显示本发明的构成有隔板的气冷式发光二极管灯的立体图;

图3为显示本发明的构成有隔板的气冷式发光二极管灯的截面图;

图4为显示本发明的构成有隔板的气冷式发光二极管灯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摘要显示在本发明的构成有隔板的气冷式发光二极管灯上仅层合有环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用于解决所述问题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与运行原理作如下说明。

图2为显示本发明的构成有隔板的气冷式发光二极管灯的立体图、图3为显示本发明的构成有隔板的气冷式发光二极管灯的截面图、图4为显示本发明的构成有隔板的气冷式发光二极管灯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摘要显示在本发明的构成有隔板的气冷式发光二极管灯上仅层合有环的截面图,以下一同进行说明。

一般而言,发光二极管灯(LED灯)包括:发光二极管基板160,供安装发光二极管;壳体103,供安装所述发光二极管基板160。所述壳体103的内部容纳形成有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而供应至发光二极管基板160的变流器190。

在本发明中,将空气强制吸入所述壳体103内部而进行热交换之后,未与新流入的空气发生混合并排出,由此,能够提高冷却效率。

为此,在本发明中形成如下。

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壳体103形成供流入空气的流入口140,并形成供排出由所述流入口140流入的空气的排出口150。而且,形成有以配置在所述流入口140与排出口150之间的方式而划分所述壳体103的内部隔板170,并且,形成有在所述隔板170形成的贯通口173,形成有以与所述贯通口173对应而附着于所述隔板170的风扇180。所述风扇180,例如,附着于隔板170的上面。

参照图4对所述结构进行更具体说明,所述壳体103,形成有为容器状并配置于下部且在下面供附着所述发光二极管基板160的下部壳体110,且形成覆盖所述下部壳体110的上部的上部壳体120。并且,介于所述上部壳体120与下部壳体110之间而在上部形成有所述流入口140,在下部形成供形成所述排出口150的边缘部130。所述隔板170以配置在所述流入口140与排出口150之间的方式而在下部壳体110及上部壳体120中有选择地支撑。

所述壳体103形成有为容器状,且配置在下部并在下面供附着所述发光二极管基板160的下部壳体110。所述下部壳体110为容器状,形成有底板111并沿着底板111的边缘而形成向上方突出的侧壁115。而且,在底板111的下面附着发光二极管基板160,在发光二极管基板160的下部配置透明板S并附着于下部壳体110。以所述透明板S附着于下部壳体110为例,形成有与透明板S的边缘下面紧贴的箍T,贯通所述箍T与透明板S,因而能够通过与下部壳体110结合的螺丝K,但应当形成供螺丝K与下部壳体110结合的螺丝孔。

此时,发光二极管基板160的宽度形成为小于透明板S,未由所述螺丝K贯通。并且,在所述侧壁115的外侧面突出有散热销117,由发光二极管基板160散出的热通过底板111与侧壁115而易于进行热传输而排出。并且,因在所述下部壳体110的内部底面113,即,所述底板111的上面突出有多个肋片119,而使得延迟所流入的空气在下部壳体110内部停留的时间,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

而且,在所述底面113上支撑所述隔板170的多个螺栓B以竖立状态保持支撑。即,因螺母N与所述螺栓B结合,在隔板170贯通形成通孔H,以供插入螺栓B,通过所述螺母N支撑隔板170。所述螺母N的宽幅大于通孔H,由此,螺母N挂卡于通孔H。

按此方式在螺栓B贯通通孔H的状态下,结合螺母M而压迫隔板170的上面时,能够防止隔板170滑脱。

所述上部壳体120为向下方开放的容器状,在内侧上面附着有所述变流器190。

所述边缘部130形成有供形成所述流入口140与排出口150而按上下部配置的多个环131,并形成介于所述环131之间而保持分隔状态的轴134。

所述轴134能够一体附着于环131的下面或上面,也能够分离形成。因此,如图4及图5所示,为相互层合的状态时,形成为供空气能够进出环131之间的结构。将按此方式层合的边缘部130放置在下部壳体110之后,上部壳体120紧贴于边缘部130的上端。并且,因螺丝123贯通各个环131而与下部壳体110结合,从而能够实现上部壳体120、边缘部130、下部壳体110的结合。

优选地,所述螺丝123贯通轴134,由此,能够防止发生裸露螺丝123的现象。此时,以结合所述螺丝123的方式在下部壳体110形成有螺丝孔。

而且,所述环131为板状的箍状,所述轴134的外侧部分即外侧边缘部133朝向下方,内侧边缘部135朝向下方。因此,通过外侧边缘部133,能够防止在下雨时,发生流入雨水的现象,通过内侧边缘部135使空气供应至上部壳体120的内部的上方,在与安装在上部壳体120的变流器190进行热交换之后,通过配置在下方的风扇180吸入。

并且,所述隔板170紧贴于在所述流入口140与排出口150之间配置的环131的内侧边缘部135,紧贴于内侧边缘部135的上面而完全遮盖所述内侧边缘部135。因此,将壳体103内部的空间完全分离为上下部。

而且,因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下部壳体110的n型的挂环R,而能够挂于高的地方。

对所述结构的本发明的运行原理,参照图3及图5作如下说明。

在将电源施加至所述变流器190时,电源被供应至发光二极管基板160与风扇180,因而,由安装在发光二极管基板160的发光二极管发出光,且风扇180进行旋转。此时,在所述变流器190与发光二极管基板160上产生高温。

然后,通过所述风扇180的运行,空气流入至配置在所述流入口140即所述隔板170的上部的环131与环131之间。按此方式流入的空气借助所述环131的内侧边缘部135而被供应至上部壳体120的内侧上方,由此,吸收从固定于上部壳体120的内侧上面的变流器190产生的热,之后,通过下方的风扇180吸入,而供应至隔板170的下方。并且,流入至下部壳体110的空气通过在底面113突出的肋片119而延迟流动,因此,能够有效吸收下部壳体110的热。假设,在不存在所述肋片119的情况下,因空气比存在肋片119时更快速地排出,而只能降低热交换效率。按此方式吸收下部壳体110的热的空气通过隔板170防止发生逆流至隔板170的上部,即上部壳体120的现象。因此,能够预防发生因通过所述流入口140流入的空气在下部壳体110与上部壳体120之间旋转并提高新流入的空气的温度而发生降低冷却效率的现象。如此,在下部壳体110上发生热交换的空气通过所述排出口150排气,并由配置在隔板170的下部的环131的下方排出。此时,所述环131的外侧边缘部133朝向下方,因而,朝向下方排出。因此,能够防止发生因与通过所述流入口140新吸入的空气混合而提高所流入的空气的温度,而降低冷却效率的现象。

通过所述本发明,通过隔板170而分离所流入的空气与热交换的空气,从而,能够防止发生混合的现象。即,能够防止发生因填充至隔板170与下部壳体110之间的空气向隔板170的上方逆流,而降低冷却效率的现象。因此,即使未使用散热块,也具有有效冷却发光二极管基板160与变流器190的效果。并且,因未使用散热块,从而,也具有减轻重量并降低制造成本的效果。

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实施例与附图仅用于例示说明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一部分。因此,应当理解,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是用于说明,因此,并非通过该实施例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从包含于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推理出的变形例与具体的实施例全部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附图标记:

100:构成有隔板的气冷式发光二极管灯

103:壳体

110:下部壳体

111:底板

113:底面

115:侧壁

117:散热销

119:肋片

S:透明板

T:箍

120:上部壳体

130:边缘部

131:环

133:外侧边缘部

134:轴

135:内侧边缘部

140:流入口

150:排出口

160:发光二极管基板

170:隔板

173:贯通口

190:变流器

R:挂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