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照明内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63122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照明内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照明内饰,其包括基材、装饰内衬以及整合在这些组件之间的一组LED,这组LED可提供装饰照明,使得当它们开启时是通过装饰内衬作为轮廓分明的光点而可见的,而当它们关闭时是看不见的。

此外,当车辆乘坐者相对于光点改变其视角时,将因直射光区域与遮挡区域之间的反差而看到一组具有可变强度的光点,从而产生闪光效果。



背景技术:

已知用于车辆的内饰整合有包括一组LED点光源的照明装置,使得所述LED隐藏在内饰层之间。

由LED发射的光通过在装饰内衬中形成的开口或在使用半透明装饰内衬的情况下通过装饰内衬本身被传输到车辆内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装饰内衬允许传输光而同时又隐藏照明装置。描述此解决方案的一个实例是专利WO2014029802。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光必须穿过装饰内衬的事实造成扩散效应,从而产生不需要的光晕,损失光点的清晰度,损失强度,并且因此对所获得的装饰照明的质量是有害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呈轮廓分明的光点形式的装饰照明的内饰,所述轮廓分明的光点是由点光源产生,所述点光源是整合在基材与装饰内衬之间,使得所述装饰内衬当它们关闭时隐藏光源,并且使得所述装饰内衬根据乘坐者相对于光点的视角而允许可变强度的照明,从而获得闪光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车辆的照明内饰,包括:

基材2,

装饰内衬3,其覆盖所述基材2的面2.1中的一个,所述基材包括:

最靠近所述基材2定位的第一层3.1织物,

远离所述基材2定位的第二层3.2织物,以及

由连接所述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的丝线3.3.1形成的中间层3.3,

其中,所述第一层3.1、第二层3.2以及中间层3.3形成单一三维织物,

一组LED 4,其位于所述基材2与所述装饰内衬3之间,其中所述LED 4具有对应于所述LED 4的光发射表面的最小宽度的尺寸a,

其中所述第一层3.1包括不透明丝线3.1.1,所述不透明丝线彼此编织在一起以形成具有小于所述尺寸a的最大尺寸b的孔口3.1.2,

其中形成所述中间层3.3的所述丝线3.3.1是不透明的,

并且其中所述LED 4与所述第一层3.1接触。

优选地,所述LED 4的发射角θ为145°。

优选地,所述第二层3.2包括丝线3.2.1,其彼此编织在一起以形成具有大于所述尺寸a的最小尺寸c的孔口3.2.2。

首先,本发明的构造允许获得轮廓分明的光点。

归因于LED与装饰内衬之间接触,导致产生光晕的光扩散效应减少,并且因此所述光的强度损失也减少,从而允许维持由LED发射由装饰内衬接收的光的高清晰度,由此有助于获得轮廓分明的光点。

由于第一层包括不透明丝线,所述不透明丝线彼此编织在一起以形成最大尺寸小于与所述层接触的LED的光发射面的最小尺寸的孔口,所以产生没有光晕的限定轮廓的照明表面,从而有助于获得轮廓分明的光点。

其次,由于在将光传输到车辆内部的第一层与第二层装饰内衬之间插入不透明丝线,所以确定了直射光发射区域和遮挡区域。

所述不透明丝线阻断由上述光点通过装饰内衬,特别是通过形成其一部位的中间层发射的直射光,从而在直射光发射区域之间形成所述遮挡区域。

因此,当沿特定视角观测由光点中的一个发射的直射光时,完全看到直射光,而当所述视角改变时所看到的光的强度下降,因为在乘坐者与所述光点之间将插入中间层的丝线。

因此,当乘坐者相对于光点改变其视角时,将因直射光区域与遮挡区域之间的反差而看到一组具有可变强度的光点,从而产生闪光效果。

因此,上文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内饰的特征的组合,即允许获得轮廓分明的光点的特征与允许形成遮挡区域和直射光发射区域的特征的组合允许当乘坐者相对于光点改变其视角时获得本发明的闪光效果目标。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是以一组图式加以补充,这些图式说明优选实施方案,其决不旨在限制本发明。

图1示出了处于开启状态的内饰的透视图,还示出了由光点产生的各个遮挡和直射光发射区域。

图2示出了沿图1中所呈现的线AA的剖视图,其对应于内饰的截面。

图3示出了图2的细节D,其揭示装饰内衬的结构以及LED相对于所述装饰内衬的排列。

图4示出了图2的细节E,其示出装饰内衬的孔口和LED的尺寸。

图5示出了图2的细节D,其示出由光点产生的各个遮挡和直射光发射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示出了处于开启状态的用于车辆的照明内饰1,其中存在一组轮廓分明的光点。

具体地说,举例来说图1示出了顶篷;然而,本发明的内饰1可为任何其他类型的车辆内饰,诸如门板、侧面修饰元件、仪表板、后备箱内衬或防晒板。

图2示出了照明内饰1的结构构造,并且具体地说是一组LED 4在形成所述内饰1的基材2与装饰内衬3之间的整合排列。

具体地说,如图2、3以及4中所示,内饰1包括:

基材2,其包括内饰1的刚性部分,其具有主要结构功能,即首先在处理期间并且然后当组装于车辆上时在其寿命期间支撑典型载荷的内饰1,

半透明装饰内衬3,其覆盖基材2的面中的一个,所述基材包括:

最靠近基材2定位的第一层3.1织物,

远离基材2定位的第二层3.2织物,以及

由连接所述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的丝线3.3.1形成的中间层3.3,

其中所述第一层3.1、第二层3.2以及中间层3.3形成单一三维织物,

一组LED 4,其位于基材2与装饰内衬3之间,其中所述LED 4具有对应于LED 4的光发射表面的最小宽度的尺寸a,

其中第一层3.1包括不透明丝线3.3.1,所述不透明丝线彼此编织在一起以形成具有小于尺寸a的最大尺寸b的孔口3.1.2,

其中形成中间层3.3的丝线3.3.1是不透明的,

并且其中LED 4与第一层3.1接触。

所描述的构造允许当LED4开启时,产生轮廓分明的光点7。

所述光点7包括LED 4的光发射表面的由不透明丝线3.3.1界定的一部分,所述不透明丝线彼此编织在一起以形成装饰内衬3的第一层3.1的孔口3.1.2,使得LED 4的发光表面的其余部分被覆盖。

如图1中所示,如图5的细节图D中所示,视乘坐者相对于光点7的位置而定,乘坐者将由第一位置M1以光点7相对于LED 4的主轴s的视觉角度α观察到由光点7直接发射并且通过第二层3.2传输的光形成的直射光发射区域5,或者由位置M2以光点7相对于LED 4的主轴s的视觉角度β观察到由光点7发射并且被形成中间层3.3的丝线3.3.1阻碍的光形成的遮挡区域6。

因此,当乘坐者相对于光点改变其视角时,将因直射光区域与遮挡区域之间的反差而看到一组具有可变强度的光点,从而产生闪光效果。

因此,乘坐者相对于光点7移动产生因直射光区域5与遮挡区域6之间的反差产生的一组具有可变强度的光点7而被察觉到的闪光效果。

在特定情况下,第二层3.2包括丝线3.2.1,其彼此编织在一起以形成具有大于尺寸a的最小尺寸c的孔口3.2.2。这使得归因于中间层3.3中存在不透明丝线3.3.1而由直射光区域5与遮挡区域6的组合产生的闪光效果增加,因为乘坐者可通过第二层3.2的孔口3.2.1看到更大数目的直射光发射区域5和遮挡区域6。

在特定情况下并且为了进一步确定光点,所用的LED 4的发射角θ为145°,从而允许将由所述LED 4发射的光集中,从而有助于改善光点7的清晰度,增强直射光区域与遮挡区域之间的反差并且因此增强所察觉的闪光效果。

在特定情况下,LED 4归因于其小尺寸而属于SMD (表面安装装置)类型,从而允许改善其在基材与装饰内衬之间的整合,从而当所述LED 4关闭时隐藏其存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