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投射灯。
背景技术:
投射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应用的越来越多,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车站、码头、广场、体育馆等各种场所的照明中。一般的投射灯都不具备很好的防水性能,在使用时,特别是在阴雨天气或空气湿度比较大的环境中,内部可能进水,从而对内部电器原件造成损坏,降低其使用寿命。传统投射灯中通常使用普通的防水圈进行防水,这种方式防水性能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一般的投射灯防水性能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投射灯。
一种投射灯,包括前环、散热壳体和前环防水圈,所述前环设置于所述散热壳体的一端,所述前环防水圈设于所述前环与所述散热壳体之间,所述前环防水圈包括第一防水部和与所述第一防水部连接并相对于所述第一防水部呈一定角度延伸的第二防水部,所述第一防水部与所述第二防水部向靠近所述散热壳体方向依次形成设置于所述前环与所述散热壳体之间的第一层防水墙与第二层防水墙。
上述投射灯在前环与散热壳体之间设置前环防水圈,前环防水圈具有第一防水部和第二防水部分别形成第一层防水墙和第二层防水墙,对投射灯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进行双层防水,防水性能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水部由所述第一防水部的一端垂直延伸而成,所述第一防水部沿周向延伸设置形成第一层防水墙,所述第二防水部沿所述前环防水圈的轴向延伸设置形成第二层防水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环防水圈内壁上设有固定件,所述前环上设有与所述固定件配合的凹陷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沿所述前环防水圈的周向延长,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前环防水圈的内壁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壳体延长方向的两端相向凹陷形成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所述前环设置于所述散热壳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凹陷部相对所述第二凹陷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界定形成前收容腔;所述投射灯包括后盖,所述后盖设置于所述散热壳体上且位于第二凹陷部相对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凹陷部界定形成后收容腔;所述投射灯包括光源组件及用于为所述光源组件提供电驱动的电源,所述光源组件收容于所述前收容腔内,所述电源收容于所述后收容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隔热防水圈,所述隔热防水圈设于所述散热壳体与所述后盖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后容纳腔内的电源散热板,所述电源设于所述电源散热板上,所述电源与所述散热壳体间隔设置形成散热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散热板包括用于使其与所述后盖固定连接的导热板,所述电源的热量通过所述电源散热板传导至所述后盖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遮光板,所述遮光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前环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环上远离所述遮光板的一侧开设有长条形的漏水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投射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投射灯的前环防水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投射灯的前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投射灯100,包括前环10、散热壳体20和前环防水圈30,前环10设置于散热壳体20的一端,前环防水圈30设于散热壳体20与前环10之间,前环防水圈30包括第一防水部32和与第一防水部32连接并相对于第一防水部32呈一定角度延伸的第二防水部34,第一防水部32与第二防水部34向靠近散热壳体20的方向依次形成设置于前环10与散热壳体20之间的第一层防水墙与第二层防水墙。
上述投射灯100在前环10与散热壳体20之间设置前环防水圈30,前环防水圈30具有第一防水部32和第二防水部34分别形成第一层防水墙和第二层防水墙,对投射灯100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进行双层防水,防水性能好。
第二防水部34由第一防水部32的一端垂直延伸而成,第一防水部32沿前环防水圈30的周向延伸设置形成第一层防水墙,第二防水部34沿前环防水圈30的轴向延伸设置形成第二层防水墙。
如图2及图3所示,前环防水圈30的内壁上设有固定件36,前环10上设有与固定件36配合的凹陷部12,通过固定件36与凹陷部12的配合可以使前环防水圈30固定于前环10上。
具体地,固定件36包括第一固定部361和第二固定部363,第一固定部361沿前环防水圈30的周向延伸,第二固定部363连接于第一固定部361与前环防水圈30的内壁之间。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部363与第一固定部361垂直设置。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固定件36为T字型,前环10上的凹陷部12为两端开口的凹槽,前环防水圈30的内壁与凹槽远离前环10中心的一端接触,第一固定部361抵挡于凹槽靠近前环10的中心的一端,第二固定部363卡设于凹槽内,如此防止前环防水圈30转动或移出前环10。
如图1所示,散热壳体20延长方向的两端相向凹陷形成第一凹陷部21和第二凹陷部23,前环10设置于散热壳体20上并位于第一凹陷部21相对第二凹陷部23的一端与第一凹陷21部界定形成前收容腔212;投射灯100包括后盖40,后盖40设置于散热壳体20上并位于第二凹陷部23相对第一凹陷部21的一端与第二凹陷部23界定形成后收容腔232;投射灯100包括光源组件50及用于为光源组件50提供电驱动的电源60,光源组件50收容于前收容腔212内,电源60收容于后收容腔232内。
光源组件50包括光源52、反光杯54和反光杯固定环56,反光杯54为开口朝向前环10设置的锥形,反光杯固定环56设于反光杯54与前环10之间,使反光杯54更加稳固的安装于前容纳腔212内。
投射灯100还包括隔热防水圈70,隔热防水圈70设于后盖40和散热壳体20之间。隔热防水圈70为硅胶圈,不仅可以防水,还可以隔离散热壳体20与后盖40之间的热量传递。
投射灯100还包括设于后容纳腔232内的电源散热板80,电源60设于电源散热板80上,电源60与散热壳体20无直接接触,即间隔设置形成散热空间,使电源60不影响光源52通过散热壳体20散热。
电源散热板80包括用于使其与后盖40固定连接的导热版81,电源60的热量通过电源散热板80上的导热版81传导至后盖40上进行散热,使电源60的散热不影响光源52的散热,且电源60装配于投射灯100尾部,容易更换。
投射灯100还包括遮光板90,遮光板90连接于前环10上方。更具体地,透射灯100可包括多个不同型号的遮光板90,多个遮光板90择一地可拆卸地连接于前环10,以适用不同的应用需求,避免光线向上溢出,有效防止光污染,改善光线利用率。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遮光板90为圆弧形板,且圆弧形板的宽度由中间向两端逐渐递减。可以理解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遮光板的宽度可以不变,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1及3所示,前环10上远离遮光板90的一侧开设有一长条形漏水孔14,漏水孔14的横截面积较大,可以更快的排出积水,防止积水进入投射灯100内降低其使用寿命。优选的,漏水孔14设于前环10下方的中心,使前环10两侧的积水都可以通过漏水孔14排出。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