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阀线圈,尤其涉及一种灯壳的直线型固定结构,利用PCB板于线圈配合PCB灯壳组合时,利用线圈的PIN脚配合PIB灯壳内的定位柱,让PCB板的上、下两侧受其顶抵,使PCB板达到稳固定位,且能保护连结于PCB板上的电线免受外力损坏的目的,更能利用自动化实施组装。
背景技术:
一般于机械生产制造的加工过程中,电磁阀的使用是为平常易见的,而电磁阀主要通过线圈配合电力驱动产生运作,因此,线圈的耗损更换率也高于其它零件。
然而,常用线圈通常是采用一体包覆成型的技术,常会造成电线连结处断裂或破损情况,所以为防前述情况一再发生,其过程中需仰赖人力配合检查及调整,避免不良品的数量飙升;虽说线圈零件的售价并不昂贵,但若故障频率过高,对于高精密需求的加工工艺而言,无法保持流程的一贯稳定性,也是非常困扰的。
因此,凭借前述结构于实际应用与研究后知悉,为让线圈零件保有一定良率,且能同时降低其组装所耗的人工成本,是为目前亟需改良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结构所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灯壳的直线型固定结构,主要在结构上进行改良,能让组装过程以机械进行自动化生产,借以降低目前组装所耗人力成本,且能确保零件的良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壳的直线型固定结构的具体解决方案是:一线圈,上方设有一对PIN脚;一PCB板,具有一对穿孔以及一对电线,该穿孔能供该PIN脚穿设固定;一PCB灯壳,具有一对电线定位孔,该对电线定位孔能供该对电线穿设,且该PCB灯壳的内部另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定位柱;该PCB板于上方受该定位柱顶抵一侧,且该PCB板下方受该PIN脚穿设顶抵另一侧,让该PCB板(2)得以稳固定位,并保护该电线(22)免受外力损坏的目的。
借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灯壳的直线型固定结构,利用该PCB板于上方受该定位柱顶一侧,而该PCB板下方受该PIN脚穿设顶抵另一侧,让该PCB板得以稳固定位,能保护电线免受外力损坏,能借由整体结构简化以机械设备进行自动化生产装配,改善人力支出成本,以及提高零件生产的良率。
附图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于图2的A-A剖面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线圈 2-PCB板 3-PCB灯壳 11-PIN脚
21-穿孔 22-电线 31-定位柱 32-电线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通常根据本实用新型,该最佳的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后,以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了解。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灯壳的直线型固定结构,由图1和图2可见,其主要由一线圈(1)于上方设有一对PIN脚(11),该对PIN脚(11)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两个,主要为配合PCB板(2)电性连结使用,可依实际生产需求增减,以便获得最佳适用的目的;
一PCB板(2)具有一对穿孔(21)以及一对电线(22),该穿孔(21)主要对应该PIN脚(11)穿设固定用;一PCB灯壳(3),具有一对电线定位孔(32),而该对电线定位孔(32)主要为对应该电线(22)穿设;至此,可见该PCB板(2)利用穿孔(21)配合PIN脚(11)以及电线(22)配合电线定位孔(32)穿设,使PCB板(2)能设于该线圈(1)与该PCB灯壳(3)之间,且该PCB板(2)能额外设置LED,通过前述PIN脚(11)配合电线(22)供应电源,能以灯号表示该线圈(1)运作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结构上相较于现有结构需额外配置灯号配件,更为简单易用。
再请参阅图3所示,该PCB灯壳(3)的内部还另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定位柱(31),配合前述结构可见该PCB板(2)于上方受该定位柱(31)顶抵一侧,且该PCB板(2)下方受该PIN脚(11)穿设顶抵另一侧,让该PCB板(2)稳固定位,更能保护电线(22)避免受外力影响而损坏连结,且该PCB板(2)能免于被电线(22)拉扯发生位移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壳的直线型固定结构,利用前述结构让PCB板(2)除了稳固定位外,且能改以机械设备进行自动化生产装配,进而改善人力支出成本,以及提高零件生产的良率。
需说明的是,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等效实施例,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型新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