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灯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348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旋转式灯模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尤其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照明和/或信号指示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灯模块以及一种包括该灯模块的照明和/或信号指示装置。



背景技术:

照明和/或信号指示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灯模块,所述一个或多个灯模块被安装成围绕轴线旋转,尤其是解决自适应照明问题。具体地,文献ep2957464描述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照明和/或信号指示装置,其包括壳体和至少两个灯模块的组件,其中每一个灯模块的至少一部分被安装成在致动器的作用下围绕轴线可旋转地移动,以在灯模块的输出部处使对应的光束横向地移位。关联的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交通状况针对每一个灯模块不同地产生特定的照明控制指令。

应当理解,将旋转元件装配到照明装置中需要考虑对与照明装置关联的光源的供电来说必要的供电线缆。在光源被布置在装置的中心处并且线缆必须穿过该装置以给光源供电的情况下是最好的,因为旋转元件的旋转不会被线缆的出现妨碍并且该旋转不会产生这些线缆的任何减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承载光源的支撑件,所述光源在灯模块的输出部处产生投射的光束,其被配置为在不干涉旋转式灯模块的旋转移动的情况下允许光源被供电。本发明为对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用于机动车辆的照明和/或信号指示装置的改进,尤其是关于用于其所产生的光束的横向移位的灯模块的旋转引导,以及关于供电线缆在该旋转引导方面的管理。

在该双重背景下,本发明的主题为一种尤其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灯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光源,所述至少一个光源能够发射光线;至少一个支撑件,所述至少一个支撑件承载所述光源;所述至少一个光源的至少一个供电线缆;至少一个光学偏转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光学偏转元件被布置成使由所述至少一个光源发射的光线偏转,以在灯模块的输出部处形成投射的光束;引导装置,用于围绕旋转轴线旋转地引导光学偏转元件,以使投射的光束横向地移位。

根据本发明,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插入有光学偏转元件的旋转引导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支撑件的第一部件或者直接地或者间接地承载光源,例如经由固定在支撑件的该第一部件的面上的印刷电路板。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线缆穿过旋转引导装置以与所述光源连接。

光束的横向移位应当被理解为是指在模块的输出部处投射的光束的大体定向(也就是说,朝向车辆前方的道路场景的)在与光学偏转元件的旋转轴线呈直角的平面内改变。

因而,由于支撑件的特定构造,在光源附近保证了光学偏转元件可以围绕第一旋转轴线精确地旋转,尤其是借助于引导装置,在该旋转不会被线缆的出现妨碍的情况下,因为线缆基本上沿着第一旋转轴线延伸,至少延伸通过旋转引导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所述至少一个线缆或一束线缆(如果有的话)可以被分解成多个连续的部分,包括:

-第一部分,用于与控制模块连接,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支撑件的第二部件中,其尤其是可以被布置成叠覆支撑件的第一部件和旋转引导装置;

-第二中间部分,穿过旋转引导装置;和

-第三部分,用于与光源连接。

具体地,线缆束可以被设置为基本上在旋转引导装置的中心处穿过旋转引导装置,或者换句话说定心在第一旋转轴线上。

光学偏转元件在致动器的作用下可旋转地移动,所述致动器尤其是可以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沿第一旋转轴线延伸并且承载光学偏转元件。

有利地,致动器和旋转引导装置沿第一旋转轴线布置在光学偏转元件的任一侧上。应当理解,这样避免了悬伸的布置,在该悬伸的布置中光学偏转元件的与致动器相反的部分将趋于相对于旋转轴线偏移。

根据单独地或者组合地选取的第一特征序列,将能够设置:

-支撑件的第一部件具有第一面、相反的第二面和外周面,所述第一面承载光源,所述相反的第二面朝向支撑件的第二部件,所述外周面轴向地连接第一面和第二面;

-线缆束的第三部分沿第二面并且抵靠外周面地布置,使得线缆束在该第三部分相对于光学偏转元件的第一旋转轴线至少部分地偏移;

-至少在第二面上布置凹口,以容纳线缆束的第三部分;

-通过机械加工外周面轴向地形成平坦部,所述线缆束被压靠在所述平坦部的面上。

在光源直接由支撑件的第一部件承载的情况下,光源以及与形成光源的发光二极管关联的印刷电路板(如果需要的话)的支撑板具有承载光源的第一面和抵靠支撑件的第一部件的第一面布置的第二面,所述线缆束与支撑板的相反的第二面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模块可以包括固定在支撑件的第一部件上的用于线缆束的引导套。该套将尤其是能够至少在凹口处固定在支撑件的第一部件上。

此外,本发明具有孤立地或者组合地考虑的下面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支撑件的第一部件和/或支撑件的第二部件用导热金属材料(尤其是铝)制造;

-旋转引导装置由定子和转子组成,所述定子固定在支撑件的第二部件上,所述转子固定在光学偏转元件上并且被配置为围绕定子旋转;

-转子和/或定子可以用塑料材料制造;

-定子具有带有圆形截面的圆柱形形状;

-转子具有被尺寸化为包围所述定子的环形部分;

-转子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固定光学偏转元件的凸耳,其被布置为从所述环形部分上突出;优选地,两个固定凸耳直径上对置;

-每一个固定凸耳可以包括从环形引导部分上轴向地延伸的腿部和从所述腿部的自由端上基本上呈直角地延伸的指部;

-固定凸耳被固定在光学偏转元件上,尤其是通过快速铆接、螺固或焊接;

-旋转引导装置可以包括布置在转子和定子之间的球轴承;

-定子被夹在支撑件的两个部件之间;

-定子可以包括用于固定支撑件的两个部件和定子的常用设备,尤其是紧固螺钉;

-支撑件的第一部件具有背离定子和支撑件的第二部件的外面,所述光源被承载在所述外面上;

-至少定子被轴向地穿通以允许光源的供电线缆通过;也将可以设置支撑件的部件中的一个和/或另一个也被穿通;

-支撑件的第二部件具有用于接收定子和支撑件的第一部件的空腔,所述定子和转子的环形部分可以缩进到所述空腔中。

光学偏转元件可以由基本上椭圆形形状的反射器组成,光源基本上位于所述反射器的第一焦点附近。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光学偏转元件还可以被安装成围绕基本上与第一旋转轴线呈直角的第二旋转轴线可旋转地移动,以在灯模块的输出部处沿与前述横向方向不同的方向(例如沿竖直方向)使对应的光束移位。优选地,第二旋转轴线由与灯模块关联的支撑件的第二部件承载。

针对光源,根据本发明的单独地或者与前述特征组合地选取的另一个特征序列,将能够设置:

-光源包括至少一个半导体发射元件;

-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模块包括能够给光源供电的电连接基板;

-连接基板为印刷电路板、柔性印刷电路板或具有可变几何尺寸的互连装置;

-光源被布置在电连接基板上。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照明和/或信号指示的灯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如前所述的灯模块。所述装置尤其是可以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用封闭外透镜限定用于接收至少一个灯模块的壳体。在灯模块的输出部处投射的光束被配置为在被投射到车辆前方的道路场景之前穿过该封闭外透镜。优选地,该照明和/或信号指示装置包括三个根据本发明的灯模块。具体地在该实例中,和在具有布置在共用灯装置中的几个灯模块时,由模块中的每一个投射的光束被配置为形成尤其是满足法规的机动车辆的照明和/或信号指示标准的全局光束。

附图说明

根据描述和附图本发明的其它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地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为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灯模块的前部观察的四分之三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灯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从图1所示的灯模块的后部观察的四分之三立体图,这里叠覆图1中的模块的部分没有被示出,以使附图更易于理解;

-图4为图3所示的灯模块的细节的立体图;

-图5为从包括三个如图1-4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灯模块的组件的照明和/或信号指示装置的前部观察的四分之三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以非限制性的方式,纵向、竖直和横向定向将根据传统上在汽车工业中所使用的定向而被采用。而且,应当按照物体处于正常使用位置时理解术语底部和顶部。

图1-3示出了围绕旋转轴线4可旋转地移动的灯模块2。

该灯模块2包括用于由光源8发射的光线的至少一个光学偏转元件6,所述光源由支撑件10承载。一个或多个光学偏转元件6围绕旋转轴线4布置,并且它们被致动器12围绕旋转轴线4旋转地驱动,以在灯模块2的输出部处使对应的光束横向地移位。

光学偏转元件6尤其是经由旋转引导装置14(尤其是在图2中可见)与支撑件10协作,所述支撑件叠覆灯模块2。应当理解,支撑件10一方面承载朝向光学偏转元件6发射光线的光源8,另一方面承载用于围绕旋转轴线4旋转地引导光学偏转元件6的装置14的一部分。后面将更详细地描述的光学偏转元件6沿旋转轴线4相对于引导装置和致动器的布置抵靠引导装置14和致动器12布置。

控制设备(这里未示出)驱动致动器12。通过该致动器12将移动传输给输出轴16,所述输出轴将围绕旋转轴线4被控制的旋转移动传输给光学偏转元件6。如图所示,输出轴16在第一端18被固定在光学偏转元件6上,这里第一端被视为相对于前面限定的定向的底端。

这里光学偏转元件6由椭圆形的或者抛物线形的反射器组成,反射器具有被配置为反射由光源8发射的光线的反射面20,所述光源基本上布置在光学偏转元件6的第一焦点附近。因而光束被产生,以形成从机动车辆的照明和/或信号指示的视点来说是法规性的光束。

应当注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背景的情况下,光学偏转元件6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条件是它们在第一端处相对于旋转轴线4通过致动器12被旋转地驱动,并且它们相对于光源的布置使得能够形成法规性的光束。

在光学偏转元件6的第二端22附近,这里该端根据前述的定向被称为顶端,也就是说,该端与致动器12在那里延伸的第一端18相反,布置有旋转引导装置14,经由该旋转引导装置光学偏转元件6与支撑件10协作。

尤其是为了允许该旋转引导装置14的一部分固定在光学偏转元件6上,在第二端22处设置边缘23,所述边缘在反射面20的外周处形成用于旋转引导装置的该部分的承载表面。

应当理解,在光学偏转元件6的任一侧上的旋转引导装置14以及致动器12和输出轴16形成的驱动设备的布置允许围绕旋转轴线旋转地光学引导光学偏转元件。

旋转引导装置14和输出轴16使光学偏转元件6能够执行围绕基本上竖直的第一旋转轴线4多达360度的旋转,而在致动器12上没有载荷,并且在光学偏转元件6和光源8的相对定位方面具有较大的精度,有利地定心在旋转轴线4上。

现在更详细地描述刚刚已经给出的支撑件10和旋转引导装置14,尤其是参照图2,图2以分解图示出了支撑件10。

支撑件10由两个部件形成,旋转引导装置14布置在两个部件之间,所述旋转引导装置包括转子24和定子26,一个固定在光学偏转元件6上,并且另一个固定在支撑件10上。

支撑件10包括第一部件28和第二部件30,它们可以形成用导热金属材料(尤其是用铝)制造的散热器。支撑件10的这两个部件能够承载旋转引导装置14和/或一个或多个光源。

支撑件10的第一部件28具有基本上圆柱形的形状,具有限定的参数和非零厚度,其尺寸被限定为允许与引导装置14和支撑件10的第二部件30的一部分协作和形状互补,如下所述。

尤其是如图2所示,支撑件10的第一部件28具有两个相反的端面和轴向地连接这两个端面的外周面32。被称为外端面的第一端面承载定心在旋转轴线4上的光源8,该外第一面指向光学偏转元件6。在该特别图示的实例中,光源8布置在第一支撑板34的第一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板被增加到支撑件10的第一部件28的外端面上。支撑件10的第一部件28的被称为内端面的第二端面36朝向支撑件10的第二部件30(在图2中可见)。该内第二端面36具有凹口38,所述凹口被尺寸化为能够使光源的供电线缆束40缩进,如下所述,无需防止定子26压靠在支撑件10的第一部件28的内端面36上的光源的供电线缆。

而且,如尤其是在图3和4中可以看到的,支撑件10的第一部件28包括平坦部42,所述平坦部被机械加工在外周面32上,支撑件的第一部件布置在灯模块中使得该平坦部朝向灯模块的后部,也就是说,它不能被外部观察者看到。

通过在外周面32的整个高度上从内端面36到外端面切割轴向地形成平坦部42,留下支撑板34的一部分,使得在平坦部42和支撑板34的外周边缘46之间形成台阶44。因而产生自由位置以形成成束的线缆的端部和支撑板之间的连接。

支撑件10的第二部件30叠覆灯模块2,尤其是光学偏转元件6和支撑件10的第一部件28。支撑件10的该第二部件30主要包括中央部分48和一个或多个外周部分49,所述一个或多个外周部分侧向地延长所述中央部分48。

中央部分48采取杯的形式,所述杯包括底壁和外周壁,所述外周壁在其整个周长上基本上呈直角地延长底壁。中央部分48具有圆形截面的基本上圆柱形的形状。如将在后面更详细地描述的,第二部件30相对于第一部件28定向使得形成在杯内部的空腔朝向第一部件,以形成用于该第一部件28和旋转引导部件的壳体。

换句话说,中央部分48由用于接收灯模块2的部件的一部分(尤其是旋转引导装置14和支撑件10的第一部件28的一部分)的空腔组成。该接收空腔的尺寸将取决于其必须容纳的部件的尺寸。

而且,中央部分48的底壁被用两个允许螺固设备(这里未示出)穿过的通孔50穿通,用于将支撑件10的该第二部件30固定在旋转引导装置14的至少一部分上。将能够设置穿过这些通孔50的螺固设备,以便也允许第二部件30与支撑件10的第一部件28固定。

支撑件10的第二部件30具有至少一个窗口52,用于进入形成用于旋转引导装置和支撑件10的第一部件28的壳体的空腔的内部。这些窗口允许将在后面描述的用于给光源供电的线缆束通过,同时使得减轻支撑件10的第二部件30。

外周部分采取平台的形式,所述平台沿中央部分48的外周壁的基本上呈直角的延伸部延伸。当灯模块2被装配在车辆中时该外周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车辆的前部延伸。所述平台49是基本上平坦的,并且与旋转轴线4呈直角,并且其在其底面(也就是说,面向光学偏转元件6的面)上承载至少一个附加的光源54。应当理解,平台49的长度将必须允许该附加的光源的布置以使得其相对于旋转轴线4横向地偏移。平台49的底面将能够接收第二印刷电路板56,附加的光源54布置在该第二印刷电路板上。

现在将更具体地描述围绕灯模块2的旋转轴线4的旋转引导装置14。如前所述,该旋转引导装置14由转子24和定子26组成,定子布置在支撑件10的两个部件28、30之间。

定子26固定在支撑件10的两个部件28、30中的每一个上,并且被布置成围绕定子26旋转的转子24固定在光学偏转元件6上。

定子26具有带有圆形截面的圆柱形形状,包括两个相反的平行面(称为顶面58和底面)和侧向面60,所述侧向面轴向地连接两个相反的面。定子包括孔,所述孔从顶面58到底面轴向地穿过定子,使得前述的并且未示出的螺固设备允许一方面通过将定子压在支撑件的该第二部件30的接收空腔的底部上而将定子固定在支撑件10的第二部件30上,并且另一方面固定在支撑件10的第一部件28上,所述第一部件被压靠在定子的底面上。

因而定子26被夹在支撑件10的两个部件28、30之间。

定子26在其中心处被用中央孔61穿通,以允许用于连接光源8的线缆束40穿过,该线缆束40源自于模块的外部,并且首先穿过支撑件的第二部件30。应当理解,线缆束40通过中心穿过定子是重要的,以便不妨碍转子24围绕固定的定子26旋转。在已经在定子的中心处穿过定子并且在凹口38中沿支撑件10的第一部件28行进(以便再一次地不会妨碍转子的旋转)之后线缆束与第一印刷电路板34的第二面连接。

转子24包括环形部分62,环形部分具有比定子26的外直径大的内直径,以便包围定子26。至少两个固定凸耳64从环形部分62上突出地延伸。如图所示,两个固定凸耳64在环形部分62的每一侧上在直径上对置。每一个固定凸耳64由从环形部分62上轴向地延长的腿部66和从所述腿部66的自由端上基本上呈直角地延长的指部68组成。所述指部68包括孔或固定设备70,其被配置为与设置在光学偏转元件6的顶端22处的边缘23协作。将能够通过快速铆接、铆接或者甚至通过螺固提供固定(不带有特定的偏好)。

现在将更详细地描述灯模块2中的旋转引导装置14和支撑件10的布置。

如前所述,转子24和定子26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支撑件10的第一部件28和第二部件30之间,尤其是通过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形成在支撑件10的第二部件30的中央部分48中的接收空腔中,该空腔被尺寸化为接收定子26、转子24的一部分和支撑件10的第一部件28的一部分,这些部件以一个在另一个的顶部的方式堆叠。

这些不同的部件的堆叠需要这些部件之间的形状的互补性。定子26的直径和转子24的环形部分62的厚度被相对于接收空腔的尺寸限定。定子26必须能够被容纳在空腔中,并且在接收空腔内在限定该空腔的中央部分48的外周壁和定子26的侧向面60之间必须留下足够的自由空间,用于转子24的环形部分62能够被插入中央部分的外周壁和定子26的侧向面60之间,并且用于该环形部分能够在空腔内部围绕定子26自由地旋转。

在不同部件的组装位置,转子24在其环形部分62的区域中围绕定子布置,并且其在其两个在该第一部件28的任一侧上直径上对置地布置的固定凸耳64的区域内沿支撑件10的第一部件28延伸。转子24使用两个固定翼片64被固定在光学偏转元件6上。转子24沿支撑件10的第一部件28的外周面轴向地延伸至光学偏转元件6,使得当组件被固定时支撑件10的第一部件28布置在转子内部。

可以理解,当组件被安装时,转子24和定子26由允许转子24和关联的光学偏转元件6围绕固定在支撑件10上的定子26旋转的两个互补的形状组成。在未示出的变形实施例中,转子24和光学偏转元件6可以形成单个件、一体件,其中这两个部件的分离导致一个或另一个部件毁坏,使得避免了转子24和光学偏转元件6之间的安装间隙,所述安装间隙在这两个件分开地被制造时出现。

已经在前面指明,支撑件10的两个部件有利地被制造成形成散热器,并且为此它们将能够被设置为用金属材料制造。转子24和/或定子26能够用塑料材料制造,并且举例来说,用聚甲醛(pom)或具有低摩擦系数的任何其它材料制造,低摩擦系数允许转子围绕定子容易地旋转。

根据也未示出的另一个变形实施例,旋转引导装置14可以包括布置在定子26和转子24的环形部分62之间的滚动轴承(尤其是球轴承),以便于转子相对于定子旋转并且改进旋转引导功能。

不同的光源8、54为半导体光源,并且优选地为发光二极管类型的半导体光源,并且关联的支撑板由印刷电路板组成。

光源8基本上对齐在旋转轴线4上。用语“基本上对齐”应当被理解为是指诸如发光二极管的光源的几何中心和灯模块2的旋转轴线4之间的距离不大于发光二极管的尺寸。如前所述,光源8经由第一印刷电路板34被固定和定位在支撑件10的第一部件28的第一外面上。

光源被固定在灯模块2中,并且它们的发射的光线远离支撑件10的第二部件30定向。这些光源8、54可以在灯模块2中具有照明和/或信号指示功能,所述照明和/或信号指示功能根据它们的位置以及根据道路状况的控制指示而不同。具体地,光源8被布置成朝向光学偏转元件6的反射面20发射光线,而一个或多个附加的光源被布置成在参与审美功能的半透明屏71内部发射。

现在将更详细地描述灯模块中的线缆束40的根据本发明的布置。

值得注意的是,线缆束40包括第一部分401、第二中间部分402和第三部分403,所述第一部分用于与控制模块连接、至少部分地布置在支撑件的第二部件中,所述第二中间部分穿过旋转引导装置14,所述第三部分用于与光源8连接。

第一连接部分401与控制模块(未示出)的连接器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可以嵌入在支撑件的第二部件30上,或者不然所述控制模块可以布置在灯模块的外部,使得第一连接部分通过特别地穿过进入窗口52而延伸超过第二部件30。

线缆束的第三连接部分403与光源的支撑板34连接,并且更具体地是在图示的示例中的步骤44中。第三连接部分初始地通过被按压在灯模块2的后部处的外周面上而基本上与支撑板34呈直角、沿着平坦部42延伸,并且它其次地在凹口38中在内第二端面36的一部分上延伸。更具体地,内第二端面36的线缆束被按压在其上的该部分从平坦部42的边缘向支撑件10的第一部件28的中心延伸。

第二中间部分402从支撑件的第一部件28的中心开始演第三连接部分403的延伸部基本上呈直角地延伸。以这种方式,线缆束40通过穿过引导装置14以与支撑件10的第二部件30汇合而基本上平行于灯模块的旋转轴线4地延伸。线缆束40尤其是在转子24的环形部分32的中心处和在定子26的中心处穿过引导装置14。

在支撑件10的第一部件28中产生的以使线缆束40穿过引导装置14的该布置允许光学偏转元件6围绕旋转轴线4枢转多达360度,而没有妨碍,因为线缆束40经由引导装置14穿过支撑件10。而且,线缆束可以被缩进于其中的凹口的存在使得能够在内端面36上不形成任何突起,并且能够使定子24尽可能地靠近在支撑件的第一部件28上。

在未示出的变形实施例中,空隙可以被轴向地配置为通过支撑件10的第一部件28,并且尤其是沿线缆束穿过旋转引导装置14的延伸部基本上在其中心处,使得第二部分和第三连接部分基本上平行地延伸。

套可以有利地布置在支撑件10的第一部件28上,尤其是在凹口38上。该套尤其是通过粘结至少在凹口38处固定在第一部件28上。被尺寸化为容纳线缆束的套然后起到保护和引导布置在支撑件10的第一部件28上的供电线缆束40的作用。

将能够安装支撑件和转子-定子组件的不同部件,例如通过翻转支撑件的第二部件,并且通过在接收空腔中顺序地布置被按压在该接收空腔的底壁上的定子、围绕定子布置的转子、然后的支撑件的第一部件28,所述第一部件被滑入固定凸耳64之间以使其承载在定子26上。当该堆叠完成时,通过紧固穿过这些部件中的每一个的螺钉而组装支撑件的两个部件和定子,转子沿堆叠的方向(也就是说,螺固的方向)轴向地固定在空腔的底壁和支撑件的第一部件28的内端面36之间,可以理解,转子的环形部分62的直径为使得它可以包围定子以及可能的关联的滚动轴承,并且使得该环形部分邻接在支撑件的第一部件28的内端面36上。应当理解,具有低摩擦系数的材料的使用使得能够在尽管存在该邻接的情况下也不会在转子相对于支撑件的第一部件的相对旋转方面被妨碍。作为一个变形例,定子将能够被设置为具有从定子的承载在支撑件的第一部件的内端面36上的端部上延伸的套环,并且转子将能够被设置为承载在该套环上而不是支撑件上,以便限制摩擦。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支撑件10的第二部件30可以被设置为能够具有凸起72,所述突起尤其是从中央部分48上突出,所述突起在直径上对置,并且对齐以形成能够与轴承(在图5中可见)防作的附加的旋转轴线74(在图5中可见),所述轴承将在后面描述。突起72可以由圆柱销组成。

应当理解,这些突起这里被制造以形成与前述的第一旋转轴线不同的附加的旋转轴线,光学偏转元件可以被配置为经由致动器12和旋转引导装置14围绕该第一旋转轴线旋转。附加的旋转轴线74允许灯模块2枢转并且保证在灯模块2的输出部处的光束的竖直移动。

明显地,由引导装置14提供的围绕第一旋转轴线的旋转引导功能以及在该给光源供电的线缆束的背景下的优化布置(如前面已经描述的)不需要出现这些突起和该附加的旋转轴线。应当理解,这些突起的出现是可选的。然而,有趣的是注意到,该附加的旋转移动的实施被围绕第一轴线的非常准确的旋转引导促进,因为如果在围绕第一轴线的旋转的表现中产生悬伸的效果那么围绕该附加的旋转轴线的旋转将很难实施。并且应当注意到,线缆束40允许该围绕附加的轴线的旋转,因为它具有足够大以呈现操作间隙的第三部分,所述操作间隙可以伴随模块的摆动。在围绕附加的旋转轴线的转动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到,线缆束的第一部分保持按压在支撑件的第一部件上,有利地在由凹口形成的壳体中,并且第二部分通过旋转引导装置14以及尤其是在定子的中心处沿第一旋转轴线保持拉紧。

如刚刚已经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灯模块参与照明和/或信号指示装置的形成,因为它被布置在由投射外透镜封闭的机动车辆的前照灯的外壳(未示出)中,以限定用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模块的壳体。应当理解,将能够布置多个如刚刚已经描述的灯模块以形成照明和/或信号指示装置。注意有利的是,两个前照灯(左和右)包括具有同等数量的灯模块的同等的装置。

根据用于光源的照明控制执行以及根据用于灯模块2的旋转控制指令,本发明使得能够产生不同的功能组合,并且增宽照明区域。至少一个灯模块2的横向枢转允许根据交通和道路状况照明车辆的左侧或右侧。

为此,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检测驾驶状态的设备、用于根据由这些检测设备发送的信息计算用于一个或多个灯模块2的操作控制指令的设备。这些控制指令允许至少一个模块水平地和/或竖直地旋转移动,使得其所产生的在灯模块2的输出部处的光束可以被定向成覆盖较大的照明和/或信号指示区域,同时观察到灯装置的体积约束。

图5示出包括三个灯模块2的照明和/或信号指示装置,所述三个灯模块为可旋转地移动的,以便使由照明和/或信号指示模块发射的总体光束的其所产生的部分横向地移位。

每一个灯模块2与叠覆支撑件10的第二部件30的板76或板76的一部分关联。板76固定在外壳上,并且其被配置为相对于前照灯定位支撑件10的第二部件30。

如图5所示,装置包括单一的板,所示单一的板覆盖包含在外壳中的所有灯模块2,但是应当理解,每一个灯模块2可以与独立于其它板的单独的板关联。

三个灯模块2中的每一个围绕针对于其的旋转轴线4可旋转地移动,并且在这些灯模块中的至少一个中,该旋转被旋转引导装置14促进,如刚刚已经描述的。在图5中已经针对灯模块2中的一个示出了旋转轴线4,并且有利地,针对每一个灯模块2的旋转轴线基本上与邻近的灯模块2的旋转轴线平行。

在图示的应用的示例中,板76参与一个或多个灯模块的围绕针对于它们的附加的旋转轴线74的旋转。为此,板76承载至少两个接收凸耳77,其由与板为一体的件制成或者增加到板上并且与板整体制成。对于给定的灯模块,两个接收凸耳77被布置在模块的任一侧上,以形成用于接收从支撑件10上突出的元件(尤其是如前所述的突起72)的步骤。所述两个接收凸耳77每一个具有限定槽78的钩形状,在槽中插入有支撑件10的所述第二部件30的突起72中的一个。槽78被同心地布置,并且接收凸耳77和突起72的布置限定用于灯模块2的附加的旋转轴线74,在该实施例中,灯模块按照两个不同的并且非平行的并且有利地彼此呈直角的旋转轴线4和74可旋转地移动。

在给定构造中,第一旋转轴线4是基本上竖直的,并且允许在灯装置中在对应的灯模块2的输出部处光束的水平旋转(沿左-右和右-左的方向)。附加的旋转轴线74是基本上水平的,并且允许在灯装置中在对应的灯模块2的输出部处光束的竖直移位(沿上下方向)。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灯模块2可以包括透明屏71,所述透明屏布置在来自灯模块2的光束的输出路径上。该屏71被布置为接收由一个或多个附加的光源54发射的光线。屏71因而用于在附加的光源54开启时产生造型效果,而在主光源8开启时不妨碍法规的光束的形成。应当理解,这里屏71的出现仅具有一个附加的功能,并且如图1-3所示,灯模块2不能包括该面向光学偏转元件6的屏。

灯模块2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从车辆状态传感器接收的信息用公式表达待发送给致动器12和负责围绕附加的旋转轴线74的旋转移动的致动设备(未示出)的控制指令。所述指令在于围绕旋转轴线4以及可能的围绕附加的旋转轴线74驱动灯模块2的角位置。

照明功能然后可以借助于致动器12以及针对围绕灯模块2的附加的旋转轴线74的旋转移动的致动设备而为方向性的。围绕旋转轴线4以及围绕附加的旋转轴线74的旋转移动可以是同时的,并且在两个轴线之间或者完全独立地被校准。

由于当灯模块2围绕附加的轴线74旋转地被驱动时旋转的致动器12与灯模块2一起的驱动,同时的旋转尤其是可能的。应当理解,当灯模块2围绕附加的轴线74旋转地被驱动时,根据第一旋转轴线4的旋转借助于为此目的设置的构造是尤其可能的。

现在将描述灯装置的操作,并且具体地描述在灯模块2的输出部处的光束水平地移位的第一模式以及在灯模块的输出部处的光束竖直地移位的第二模式。这两种操作模式可以同时地或者交替地操作。

第一操作模式在于使致动器12将旋转移动传输给输出轴16,所述输出轴16围绕旋转轴线4旋转地驱动光学偏转元件6,该旋转沿着由旋转引导装置14的构造限定的路径被引导。光学偏转元件6围绕旋转轴线4旋转由待发送给致动器的控制指令限定的角度,同时支撑件10以及其所支撑的光源保持固定。支架支撑件80通过一方面被固定在支撑件的第二部件30上并且另一方面被固定在致动器12的固定支撑件82上、借助于固定设备(这里为布置在支架支撑件和固定支撑件之间并且被紧固螺钉穿过的螺固扳手,所述紧固螺钉不可见,所述紧固螺钉将支架支撑件固定在固定支撑件上)而形成光源的支撑件10和致动器12之间的连接。该支架支撑件在光学偏转元件围绕旋转轴线4的旋转过程中保持固定。该光学偏转元件围绕旋转轴线4的旋转产生由光源8发射的光线的移位,使得能够在照明和/或信号指示装置的输出部处产生光束的横向移动。应当理解,根据本发明,光学偏转元件的旋转是在不被线缆束妨碍的情况下完成的,所述线缆束在其第一部分和其第二部分中在支撑件的第二部件和第一部件之间保持拉紧,支撑件的第二部件和第一部件在该光学偏转元件的旋转过程中被固定。

第二操作模式在于使致动设备(图5中未示出)远离支撑件10,所述致动设备能够推动在其底部分中的支架支撑件80。该对支架支撑件80的推动导致模块组件围绕附加的旋转轴线74枢转。从支撑件10的第二部件30上突出的突起72在由板76承载的固定支承77中旋转。支架支撑件的底部分在其围绕附加的旋转轴线74的旋转中枢转驱动致动器12的固定支撑件82、致动器12、输出轴16、光学偏转元件6、旋转引导装置14以及支撑件10的不同部件。应当理解,当支架支撑件枢转时,支撑件10的第二部件30也围绕附加的旋转轴线旋转地被驱动,在相同的旋转中其驱动旋转引导装置14和支撑件的第一部件28,然后驱动光学偏转元件和致动器。所有这些部件因而被看作单一的组件,所述单一的组件围绕附加的旋转轴线74旋转地被固定,以在灯模块2的输出部处产生光束的竖直移位。

上面的描述清楚地解释了本发明如何能够获得为其设定的目标,并且具体地提出了照明和/或信号指示灯模块,所述照明和/或信号指示灯模块可借助于致动器12并且不因为旋转引导装置14而受约束地根据至少一个旋转轴线旋转地移动。根据本发明,在光学偏转元件的与输出轴16和致动器12相反的端部处的引导装置14的位置使得光学偏转元件6能够在旋转过程中被保持在顶部分中,并且最好地将光源的位置调节在光学偏转元件的焦点处。

旋转引导装置14的特定构造,即该引导装置的不同部件与承载光源的支撑件10的不同部件的堆叠使得能够有利地提出一种组件,所述组件是紧凑的并且具有最小的灯模块2的不同部件之间的间隙,因而导致较少的震动以及不同部件的过早磨损。然后增大了在引导路径中围绕灯模块2的旋转轴线4的旋转移动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