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466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灯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灯组件,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车辆用灯组件。



背景技术:

车辆上设置有车辆用灯组件,车辆用灯组件在车辆的行驶中调高周围的光照度来确保驾驶员的视界,或者,向外部告知车辆的当前行驶状态。

设置在车辆的灯组件可利用于前照灯及车尾灯,前照灯用于向车辆的前方照射光,车尾灯在夜间行驶或停止时,将车辆的存在告知后方车辆,或告知车辆的转弯方向,或告知是否操作制动器等。

最近正在趋于在车辆的前部或后部安装具有发光二极管(le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车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kr10-2013-0031116a(2013年03月28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灯组件,该车辆用灯组件包括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能够简化组装工序,而且能够实现小型化(紧凑化)的车辆用灯组件。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组件包括:外壳,形成有空间;外透镜,用于覆盖上述空间;框体,配置于上述空间;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以彼此隔开的方式安装于上述框体;驱动模块,用于控制上述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以及连接用柔性电路板,配置于上述外壳和框体中的至少一个,与上述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各个相连接,并与上述驱动模块相连接。

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分别的一例可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与模块柔性电路板相连接;以及支架,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相结合。支架可安装于框体。模块柔性电路板可与连接用柔性电路板相连接。

框体与支架中,至少一个可形成有用于将支架挂在框体的钩。

车辆用灯组件还可包括用于使支架与框体相紧固的紧固部件。

框体,能够以隔开的方式形成有多个支架安装部。

多个支架安装部分别可包括凸出部和支架容置部。凸出部朝向外透镜凸出。支架容置部在凸出部向外透镜相反方向凹陷,位于凸出部的内侧。支架的一部分可插入并容置于支架容置部。

支架容置部,可形成用于使模块柔性电路板贯通的贯通孔。

支架容置部可包括随着与外透镜接近逐渐扩张的扩张部。支架,可形成有倾斜部。至少倾斜部的一部分可插入并容置于扩张部。倾斜部随着与外透镜接近逐渐扩张。

框体可包括多个支架安装部。多个支架安装部的第一方向上的支架的安装角度相同。多个支架安装部的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上的支架的安装角度不同。

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还可包括回形框。回形框可与支架相结合。回形框可覆盖模块柔性电路板的一部分。

模块柔性电路板可包括隐藏部和延伸部。隐藏部可在回形框与支架之间借助回形框隐藏。延伸部可从隐藏部延伸。延伸部通过形成于框体的支架安装部,可向框体的前方延伸。

模块柔性电路板可设置有可在连接用柔性电路板进行装拆的连接器。连接器可设置于延伸部。

连接用柔性电路板可包括多个第一柔性电路板和至少一个第二柔性电路板。多个第一柔性电路板可与模块柔性电路板相连接。多个第一柔性电路板可在框体以彼此隔开的方式配置。至少一个第二柔性电路板可与多个第一柔性电路板相连接。

连接用柔性电路板可附着于框体的前部面。

连接用柔性电路板可形成有主连接器。主连接器可在驱动模块进行装拆。

在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中,沿上下方向隔开的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可与位于其上侧的其他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的一部分重叠。

在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中,沿垂直方向隔开的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可与位于其旁边的其他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的一部分重叠。

外壳可包括形成有用于容置除湿包的容置空间的除湿包容置部。在除湿包容置部,可形成有使空气通过的通孔。在除湿包容置部,可形成有使得用于升级软件的电缆通过的电缆贯通孔。

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分别的另一例可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与模块柔性电路板相连接;以及支架,安装于框体,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相结合。模块柔性电路板可与上述连接用柔性电路板相连接。支架可包括遮蔽模块柔性电路板的一部分的遮蔽部。

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分别可包括配置于有机发光二极管与支架之间的的粘结件。粘结件可使有机发光二极管与支架相结合。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分别与连接用柔性电路板相连接,连接用柔性电路板与驱动模块相连接,因此具有通过使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与驱动模块相连接的结构简单来实现小型化(紧凑化)的优点。

并且,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各自的模块柔性电路板与连接用柔性电路板相连接,因此与有机发光二极管与柔性电路板由导线连接的情况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小型化(紧凑化)的优点。

并且,能够将支架更加简便且坚固地固定于框体,能够将因车辆的振动等而产生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的晃动最小化,并且能够更加坚固地固定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

并且,框体可位于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与驱动模块之间,框体可遮蔽驱动模块。即,具有能够通过外透镜可透视简洁的内部并且在最广的面积设置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优点。

并且,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位于框体的后方,驱动模块及连接用柔性电路板位于框体的前方,因此可将从有机发光二极管向驱动模块及连接用柔性电路板传递的热量最小化。而且,具有能够使在驱动模块的温度上升时所产生的性能降低最小化的优点。

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隐藏并保护模块柔性电路板,因此具有可使设计高级化且使模块柔性电路板的损伤最小化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组件的后视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组件的内部的主视图。

图3为将在图2示出的驱动模块分离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组件的纵向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组件的横向剖视图。

图7为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组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的纵向剖视图。

图8为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组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9为在图3中示出的c-c线剖视图。

图10为在图3中示出的d-d线剖视图。

图11为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组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的纵向剖视图。

图12为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组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图1为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组件的后视图。

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组件l可设置于车辆的车身b的后方部,或设置于车辆的后备箱t。

车辆用灯组件l可设置于车辆的车身b的后方部来作为尾灯(taillamp)来使用,或者,可设置于车辆的后备箱t来作为制动/转向灯(stop/turnlamp)来使用。

可将大小或形状彼此不同的两个车辆用灯组件l中的一个设置于车辆的车身b的后方部来作为第一灯来使用,将另一个设置于车辆的后备箱t来作为第二灯来使用。

两个车辆用灯组件l可形成互相独立的照明模式。

两个车辆用灯组件l可实现多种照明模式。可根据形成于两个车辆用灯组件l中的一个的照明模式和形成于另一个车辆用灯组件l照明模式的组合来构成多种照明模式。两个车辆用灯组件l可形成可使照明模式的形状或位置变化的动画(animation)照明等多种照明模式。

图2为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组件的内部的主视图,图3为将在图2示出的驱动模块分离的主视图,图4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组件的纵向剖视图,图6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组件的横向剖视图,图7为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组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的纵向剖视图,图8为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组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本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组件包括:外壳1,形成空间s;外透镜2,用于覆盖空间s;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框体(bezel)4,配置于空间s,彼此隔开安装有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驱动模块5,用于控制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以及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与上述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各个相连接,并与上述驱动模块5相连接。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配置于上述外壳1和框体4中的至少一个。

车辆用灯组件还可包括:反射镜7,配置于空间s;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模块8,安装于反射镜7;以及发光二极管驱动模块9,安装于反射镜7,用于控制发光二极管模块8。发光二极管模块8可具有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81。

车辆用灯组件可由包括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及发光二极管模块8的双灯组件构成。此时,车辆用灯组件能够以更多种照明模式来实现。车辆用灯组件可由设置于车辆后尾的后组合灯构成。

外壳1可形成车辆用灯组件的外观。外壳1包括安装于车辆的紧固部。紧固部可借助螺栓等紧固部件来安装于车辆的车身或车辆的后备箱。

外壳1的背面可开放,内部可形成有空间s。外壳1可呈背面开放,上部面、下部面、左侧面、右侧面及内部面封闭的形状。外壳1可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

如图4及图5所示,外壳1可包括用于容置除湿包11的除湿包容置部12。

除湿包11可以是内部填充有用于吸附空气中的水分的水分吸附剂的干燥袋(drybag)。

在除湿包容置部12可形成有内部容置除湿包11的除湿包容置空间13。在除湿包容置部12可形成有使空气通过的通孔14。

除湿包容置部12可形成于外壳1的下部。除湿包容置部12可在外壳1的下板部朝向空间s凸出。除湿包容置部12可呈底面开放,上部面和前、后、左、右面封闭的箱子形状。

在除湿包容置部12可形成有使得用于升级软件的电缆通过的电缆贯通孔15。电缆贯通孔15可大于通孔14。

服务商或制造商可将电缆从外壳1的外部向除湿包容置空间13引入后使电缆贯通电缆贯通孔15,并且使电缆与配置于外壳1的内部的驱动模块5或后述的连接器电路板55相联接。

服务商或制造商可利用除湿包容置空间13及以贯通电缆贯通孔15的方式配置的电缆来升级车辆用灯组件的程序。

除湿包容置空间13和空间s可借助通孔14及电缆贯通孔15相连通,从而使空间s的湿气最少化。

车辆用灯组件还可包括封闭除湿包容置部12的下部面的除湿包盖16。除湿包盖16可借助钩等的卡止部或螺栓等的紧固部件与外壳1的下部面相紧固。

在除湿包盖16从外壳1分离的状态下,可向外壳1的外部引出容置于除湿包容置空间13的除湿包11,由此可将新的除湿包插入到除湿包容置空间13。

外透镜2可封闭外壳1的背面。外透镜2的前部面可朝向空间s,外透镜2的背面可向车辆的外部露出。

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框体4、驱动模块5及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可容置于外透镜2与外壳1之间,可受到外透镜2和外壳1的保护。

反射镜7、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模块8和发光二极管驱动模块9可容置于外透镜2与外壳1之间,可受到外透镜2和外壳1的保护。

外透镜2能够以透明或半透明的方式形成,以使光透射。可在外透镜2形成用于使装饰美最佳化的装饰图案,装饰图案图可由印刷等来形成。

如图5至图8所示,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分别可包括模块柔性电路板31、与模块柔性电路板31相连接的有机发光二极管35(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s)和安装于框体4且与有机发光二极管35相结合的支架36。

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还可分别包括回形框(clipbezel)37。回形框37可与支架36相结合。回形框37可覆盖模块柔性电路板31的一部分。

而且,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分别还可包括配置于有机发光二极管35与支架36之间的粘结件40。粘结件40可使有机发光二极管35与支架36相结合。

模块柔性电路板31的一端可与有机发光二极管35相连接。模块柔性电路板31的一部分可沿支架36的外部面配置于支架36与回形框37之间。模块柔性电路板31的一部分可被支架36及回形框37固定并受到保护。

在车辆用灯组件中,可通过外透镜2观察外透镜2与框体4之间。优选地,模块柔性电路板31以从外部最大限度看不到的方式配置。

模块柔性电路板31的一部分可位于支架36与回形框37之间的缝隙g。模块柔性电路板31的一部分可借助回形框37遮蔽,并受到回形框37的保护。

不能从外部看到模块柔性电路板31,该模块柔性电路板31延伸来与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相连接。

模块柔性电路板31可包括隐藏部32和延伸部33。隐藏部32在回形框37与支架36之间被回形框37隐藏。延伸部33可从隐藏部32延伸,并通过框体4的支架安装部41向框体4的前方延伸。

隐藏部32可以是模块柔性电路板31中的位于回形框37与支架36之间的部分。

延伸部33可以是模块柔性电路板31中的隐藏部32以外的部分。

模块柔性电路板31可与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相连接。模块柔性电路板31可包括连接器34。连接器34可装拆于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连接器34可设置于延伸部33。

连接器34在框体4的前方与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相连接。连接器34可通过形成于框体4的贯通孔44在框体4的前方与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相连接。

连接器34可在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中后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连接器63进行装拆。

连接器34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连接器63中的一个可以是凹连接器。连接器34及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连接器63中的另一个可以是能够装拆于凹连接器的连接器。

有机发光二极管35是利用能够在荧光性有机化合物中流通电流时可发光的自发光现象的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35具有反应速度快的优点,且具有在驾驶人员操作时,与其他光源相比能够更加迅速对应的优点。

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可选择性开启来形成多种照明模式。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可通过依次开启或依次关闭来形成动画照明模式。有机发光二极管35与卤素灯等其他光源相比反应速度更快,由此使对多种照明模式可较迅速地对应。

有机发光二极管35的整体形状可呈板状。有机发光二极管35的一面可与支架36相向。有机发光二极管35的另一面可与外透镜2相向。

在有机发光二极管35中,与支架36相向的面可安装于粘结件40。

在有机发光二极管35中,与外透镜2相向的面可以是发光面。

支架36能够以一部分插入于框体4的支架安装部41的方式安装。

支架36可包括倾斜部36c。倾斜部36c的至少一部分可插入并容置于扩张部45。

倾斜部36c可形成为当与外透镜2接近时逐渐扩张的形状。倾斜部36c可从框体4的扩张部45的后方向扩张部45的内部插入。

框体4可借助模具形成。扩张部45可呈逐渐扩张的形状,以使扩张部45从模具容易脱离。以向与外透镜2接近的方向逐渐扩张的方式形成的倾斜部36c可与扩张部45的内部的形状相对应,并紧贴于扩张部45的内部面。

支架36可包括用于安装粘结件40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固定部36a以及从有机发光二极管固定部36a凸出而安装于框体4的装配部36b。

装配部36b的一部分可插入于框体4的支架安装部41。倾斜部36c可以是装配部36b的一部分,可以是装配部36b中的插入于支架安装部41的部分。

支架36借助钩38暂时组装于框体4后,可借助螺栓等的紧固部件39固定于框体4。

可在框体4及支架36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有用于将支架36挂在框体4的钩38。

钩38可包括凸出形成于支架36及框体4中的一个的钩部38a。钩38还可包括将钩部38a弹性卡住的钩卡止部38b。钩卡止部38b可形成于支架36及框体4中的另一个。

紧固部件39可将支架36与框体4相紧固。在支架36借助钩38暂时组装于框体4的状态下,紧固部件39可将支架36与框体4相紧固。

回形框37可包括夹子部37a。夹子部37a可包围有机发光二极管35的一部分和支架36的一部分。

夹子部37a的剖面形状可呈“匚”形状。有机发光二极管35的一部分和支架36的一部分可插入并夹进夹子部37a的内侧。

夹子部37a可包括相向的两个板部。两个板部可彼此隔开。夹子部37a还可包括使两个板部相连接的一个连接板部。

当有机发光二极管35的一部分和支架36的一部分插入于夹子部37a的内侧时,夹子部37a的相向的两个板部能够以裂开的形状进行弹性变形。

夹子部37a的两个板部中的一个可通过有机发光二极管35向支架36的一部分加压。而且,夹子部37a的两个板部中的另一个可通过支架36向有机发光二极管35加压。

回形框37可包括遮蔽部37b。遮蔽部37b可从夹子部37a延伸。遮蔽部37b可从夹子部37a的两个板部中的一个凸出。遮蔽部37b可与支架36的装配部36b隔开。遮蔽部37b与装配部36b之间可形成缝隙g,以使模块柔性电路板31的一部分位于缝隙g。遮蔽部37b可覆盖位于装配部36b与遮蔽部37b之间的模块柔性电路板31的一部分,并且对其进行保护。

如图5所示,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可具有重叠区间o1,上述重叠区间o1使沿上下方向隔开的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与位于其上侧的另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的一部分重叠。在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中,沿上下方向隔开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的一部分区域可在前后方向上重叠。

能够以隔开的方式沿上下方向配置至少两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如图5所示,下面对三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a、3b、3c以沿上下方向隔开的方式配置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三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a、3b、3c以沿上下方向隔开的方式配置,当然两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或四个以上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也可以沿上下方向隔开的方式配置。

下面,为了说明的便利在沿上下方向隔开的三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a、3b、3c中,将位于上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称为上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a,将位于下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称为下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c,将位于中间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称为中间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b。

中间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b与上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a可沿上下方向隔开。而且,中间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b的上部可遮蔽上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a的下部的一部分。

上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a的回形框37可包围上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a的支架36的下部和上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a的有机发光二极管35的下部。而且,中间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b的支架36的上部可遮蔽上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a的回形框37的至少一部分。

在上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a和中间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b同时开启时,从沿上下方向隔开的两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a、3b照射的光可最大限度地显示为一体。即,可使从上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a产生的光和从中间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b产生的光之间可看到回形框37或框体4的情况最小化。

并且,下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c与中间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b可沿上下方向隔开。下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c的上部可遮蔽中间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b的下部的一部分。

中间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b的回形框37可包围中间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b的支架36的下部和中间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b的有机发光二极管35的下部。而且,下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c的支架36的上部可遮蔽中间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b的回形框37的至少一部分。

在中间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b和下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c同时开启时,从沿上下方向隔开的两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b、3c照射的光可最大限度地显示为一体。可使从中间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b产生的光与从下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c产生的光之间可看到回形框37或框体4的情况最小化。

如图6所示,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可具有重叠区间o2,上述重叠区间o2使沿水平方向隔开的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与位于其旁边的另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的一部分重叠。

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能够以隔开的方式沿水平方向配置至少两个。下面,为说明的便利对位于相邻的两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中位于左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d与位于右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e的重叠进行说明。为说明的便利两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中位于左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d称为左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d,将两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中位于右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e称为右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e。

如图6所示,相邻的两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d、3e能够以沿水平方向隔开的方式配置,右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e可与左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d沿水平方向隔开。而且,右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e与左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d中一个可遮蔽位于其旁边的另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的一部分。

右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e的支架36能够以遮蔽左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d的右侧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

在左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d和右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e同时开启时,从沿水平方向隔开的两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d、3e照射的光可最大限度地显示为一体。可使从左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d产生的光与从右侧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e产生的光之间可看到框体4的情况最小化。

框体4可包括多个支架安装部41。多个支架安装部41能够以隔开的方式形成于框体4。多个支架安装部41能够以沿上下方向隔开的方式形成,也能够以沿水平方向隔开的方式形成。

在多个支架安装部41上,沿着第一方向上,支架36的安装角度相同。在多个支架安装部41上,沿着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支架36的安装角度彼此不同。

在第一方向是上下方向的情况下,第二方向可以是水平方向。此时,如图5所示,沿上下方向隔开的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可向彼此平行的方向放出光。而且,如图6所示,沿水平方向隔开的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可向在水平方向上彼此不同的方向放出光。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可向水平方向放出更宽的光,可向车辆后方的大范围放出光。

在沿水平方向隔开的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当与车辆的中央接近时其背面越朝向车辆的后方方向。

在沿水平方向隔开的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当与车辆的侧面接近时其背面越朝向车辆的后方的侧方的倾斜方向。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还可以是水平方向,第二方向还可以是上下方向。此时,沿上下方向隔开的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a、3b、3c可向上下方向上互相不同的方向放出光,沿水平方向隔开的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d、3e可向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向放出光。

如图5及图6所示,多个支架安装部41分别包括朝向外透镜2凸出的凸出部42和用于插入并容置支架36的一部分的支架容置部43。

凸出部42可在框体4的主体部47朝向外透镜2的方向凸出形成。凸出部42能够以中空桶形状凸出,其内部可形成用于容置支架容置部43的一部分的空间。

支架容置部43在凸出部42向外透镜2相反方向凹陷,位于凸出部42的内侧。

支架容置部43在凸出部42的后端向凸出部42的内部凸出形成。支架容置部43的背面可开放。

在支架容置部43,可形成有用于贯通模块柔性电路板31的贯通孔44(参照图2及图5)。

模块柔性电路板31的延伸部33及连接器34由贯通形成于框体4的贯通孔44来向框体4的前方脱离。连接器34可在框体4的前方与安装于框体4前部面的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相结合。连接器34可与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连接器63相结合。

支架容置部43可包括当与外透镜2接近时逐渐扩张的扩张部45。支架容置部43还可包括与支架36相紧固的支架紧固部46。

支架容置部43可形成为能够从用于使框体4成型的模具(未图示)中容易脱离的形状。框体4通过扩张部45的逐渐扩张的形状能够使从用于成型框体4的模具(未图示)中容易脱离。

支架紧固部46可与扩张部45形成为一体。支架紧固部46可在支架36的安装时发挥阻止支架36的过度插入的挡止部的功能。

支架紧固部46中钩部38a和钩卡止部38b中的一个可凸出。在支架紧固部46可形成有使得紧固部件39贯通的紧固部件贯通孔。紧固部件39通过贯通形成于支架容置部43的紧固部件贯通孔来与支架36的装配部36b相结合。紧固部件39可与形成于装配部36b的凸台部螺纹结合。

另一方面,如图3及图4所示,车辆用灯组件还可包括框体头部49。框体头部49可包围框体4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

框体头部49能够以钩等的卡止部或螺栓等的紧固部件与框体4相结合,还可与框体4形成为一体。

驱动模块5可包括电路板51及设置于电路板51的用于控制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的控制部件52。

驱动模块5可包括与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相连接的连接用柔性电路板连接器53。

连接用柔性电路板连接器53能够以可分离的方式与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的后述的主连接器64相结合。

连接用柔性电路板连接器53可设置于电路板51。连接用柔性电路板连接器53及主连接器64中的一个为凸连接器。而且,连接用柔性电路板连接器53与主连接器64中的另一个可以是插入且夹住凸连接器的凹连接器。

驱动模块5可与发光二极管模块8及发光二极管驱动模块9中的一个通过导线91相连接。在驱动模块5可形成有用于连接导线91的导线连接器54。

导线连接器54可设置于电路板51。导线连接器54可对设置于导线91的副连接器92进行装拆。导线连接器54与副连接器92中的一个可以是凸连接器。而且,导线连接器54与副连接器92中的另一个可以是插入且夹住凸连接器的凹连接器。

驱动模块5可与连接器电路板55相连接。驱动模块5可通过副导线56与连接器电路板55相连接。驱动模块5可包括与副导线56以可分离的方式相结合的辅助导线连接器57。

辅助导线连接器57可设置于电路板51。辅助导线连接器57与辅助导线56的驱动模块连接器58以可分离的方式相结合。辅助导线连接器57及驱动模块连接器58中的一个可以是凸连接器。而且,辅助导线连接器57及驱动模块连接器58中的另一个可以是插入且夹住凸连接器的凹连接器。

如图2至图4所示,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可包括多个第一柔性电路板61。多个第一柔性电路板61与模块柔性电路板31相连接。多个第一柔性电路板61可在框体4以彼此隔开的方式配置。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还可包括与多个第一柔性电路板61相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二柔性电路板62。

如图3所示,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可安装于框体4前部面。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借助双面粘结件等来安装于框体4的前部面。

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可包括能够对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进行装拆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连接器63。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连接器63可设置于第一柔性电路板61或第二柔性电路板62。

多个第一柔性电路板61能够以沿水平方向彼此隔开的方式配置。

可在多个第一柔性电路板61分别设置有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连接器63。例如,在第一柔性电路板61设置有三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连接器63的情况下,第一柔性电路板61可与三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相连接。

设置于第一柔性电路板61的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连接器63沿第一柔性电路板61的长度方向以彼此隔开的方式配置。

第二柔性电路板62用于使互相邻近的两个第一柔性电路板61相连接,可在两个第一柔性电路板61之间至少配置有一个。

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可通过第二柔性电路板62来连接沿水平方向隔开的多个第一柔性电路板61。

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可由多个柔性电路板的组合体来构成。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可将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与驱动模块5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可使用导线来代替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但是,在此情况下,车辆用灯组件的内部结构会过于复杂,从而导致导线的配线结构复杂。

相反地,在使用如本实施例的作为多个柔性电路板的组合体的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的情况下,可简化车辆用灯组件的内部结构。而且,可使车辆用灯组件整体实现小型化(紧凑化)。

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可包括在驱动模块5进行装拆的主连接器64。主连接器64可设置于第一柔性电路板61或第二柔性电路板62。第一柔性电路板61或第二柔性电路板62的一侧可延伸有延伸部65,主连接器64可与延伸部65相连接。

其中,优选地,延伸部65具有考虑到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与驱动模块5的距离差的长度。优选地,延伸部65相比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与驱动模块5之间的距离更长。

另一方面,反射镜7可将从发光二极管81照射的光向外透镜2反射。反射镜7可位于外透镜2与外壳1之间。反射镜7可借助钩等的卡止部或螺栓等的紧固部件与框体4或外壳1相紧固。

反射镜7可以是能够对发光二极管模块8及发光二极管驱动模块9进行装拆的装配件,并且可保护发光二极管模块8及发光二极管驱动模块9。

可在反射镜7形成有透射从发光二极管模块8的发光二极管81照射的光的透射孔71。透射孔71可沿水平方向延伸形成。透射孔71可在发光二极管模块8的后方或周边向前后方向开放形成。在反射镜7可设置于用于插入发光二极管模块8的一部分的发光二极管模块插入部。发光二极管模块插入部可大于发光二极管模块8后方部。发光二极管模块插入部以与发光二极管模块8的后方部相同的形状开放。

发光二极管模块8以对反射镜7进行装拆的方式构成。发光二极管模块8可包括发光二极管电路板83。可在发光二极管电路板83安装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81。

发光二极管模块8可包括以彼此隔开的方式配置于发光二极管电路板83的多个发光二极管81。多个发光二极管81可分散配置于发光二极管电路板83的上部面和发光二极管电路板83的下部面。多个发光二极管81可包括配置于发光二极管电路板83的上部面的至少一个上发光二极管及配置于发光二极管电路板83的下部面的至少一个低发光二极管。

可在发光二极管模块8及发光二极管驱动模块9中的一个设置凸连接器82。而且,可在发光二极管模块8及发光二极管驱动模块9中的另一个设置与凸连接器82相结合的凹连接器92。凸连接器82可在发光二极管模块8与发光二极管驱动模块9中的一个朝向另一个凸出配置。而且,凹连接器92可在发光二极管模块8与发光二极管驱动模块9中的一个朝向另一个凸出配置。

发光二极管驱动模块9可包括以与发光二极管模块8隔开的方式配置的驱动电路板93。驱动电路板93可通过凹连接器92及凸连接器82来连接。

发光二极管驱动模块9的大小可小于发光二极管模块8。发光二极管驱动模块9可与发光二极管模块8平行配置。

车辆用灯组件还可包括配置于反射镜7的后方的光学透镜96(opticlens)。可在反射镜7的背面以覆盖透射孔71的方式配置光学透镜96。从发光二极管81照射的光可通过反射镜7向光学透镜96反射,光通过透射光学透镜96后向外透镜2照射。

车辆用灯组件还可包括光学透镜框体97。光学透镜框体97可以是用于遮蔽从反射镜7反射的光的光遮蔽部。光学透镜框体97可与反射镜7相结合。光学透镜96的下部可放置于框体光学透镜97之上。光学透镜框体97能够以包围光学透镜96的边缘的方式形成。可在光学透镜97框体形成有使透过光学透镜96的光通过的开口部。

从反射镜7向后方方向反射的光能够透过光学透镜96,但不能透过光学透镜框体97,可通过光学透镜框体97的开口部向外透镜2照射。

图9为在图3示出的c-c线剖视图,图10为在图3示出的d-d线剖视图。

在发光二极管模块8及发光二极管驱动模块9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有钩84及用于使钩84的弹性变形的狭缝86。钩84可与形成于反射镜7的模块安装部72相结合。

钩84和狭缝86可形成于发光二极管模块8,可用于发光二极管模块8的安装及分离。

模块安装部72可与反射镜7以一体方式凸出形成,或者,以与反射镜7独立的部件来构成,通过钩等的卡止部或螺栓等的紧固部件来安装于反射镜7。

反射镜7的模块安装部72可向前方方向凸出,在模块安装部72的前后方向的一侧可形成有插入并卡住钩84的钩孔73。

钩84可在发光二极管模块8的发光二极管电路板83的侧端向侧边方向凸出。

狭缝86可沿钩84凸出的杆部85的周边延伸形成。在安装及拆卸发光二极管模块8时,形成有钩84的杆部85可向狭缝86弹性变形,钩84可沿模块安装部72移动。

另一方面,发光二极管驱动模块9可在反射镜7的模块安装部72进行装拆。可在发光二极管驱动模块9的驱动电路板93及模块安装部72中的一个形成有钩74,可在另一个形成有插入并卡住钩74的钩孔94。在对发光二极管驱动模块9进行装拆时,在模块安装部72形成有钩74的部分可进行弹性变形,并帮助发光二极管驱动模块9的插入,若钩孔94与钩74相对应,则钩74可插入于钩孔94,发光二极管驱动模块9可安装于模块安装部72。

图11为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组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的纵向剖视图,图12为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车辆用灯组件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的横向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可分别包括与模块柔性电路板31相连接的有机发光二极管35及安装于框体4并与有机发光二极管35相结合的支架36。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3分别还可包括配置于有机发光二极管35与支架36之间的粘结件40。粘结件40可使有机发光二极管35与支架36相结合。

模块柔性电路板31可与连接用柔性电路板6相连接。

支架36可包括遮蔽模块柔性电路板31的一部分的遮蔽部37’。

如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支架36可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固定部36a和装配部36b,遮蔽部37’可以以延伸的方式与有机发光二极管固定部36a及装配部36b中的一个形成为一体。有机发光二极管固定部36a及装配部36b中的至少一个与遮蔽部37’之间可形成用于容置模块柔性电路板31的一部分的缝隙g。

模块柔性电路板31的一部分可在缝隙g的旁边插入于有机发光二极管固定部36a及装配部36b中的至少一个与遮蔽部37’之间。

遮蔽部37’可包括第一遮蔽部37c和第二遮蔽部37d,上述第一遮蔽部37c用于遮蔽模块柔性电路板31的一侧端31a,上述第二遮蔽部37d以从第一遮蔽部37c弯曲的形状来形成,用于覆盖模块柔性电路板31的一面31b。

第一遮蔽部37c与有机发光二极管固定部36a及装配部36b中的一个延伸为一体。

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导线或辅助导线为被覆盖的金属线的线束(wiringharness),为说明的便利将称其为导线、辅助导线来进行说明。

以上的说明仅用于例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工作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本质特性的范围内进行多种补充及变形。

因此,本发明中公开的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非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不被这些实施例限定。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根据发明要求保护范围来解释,应解释为与其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均包括在本发明的要求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