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406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灯具,尤其涉及使用圆弧状的导光板的车辆用灯具。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如下的车辆用灯具,其构成为具有光源和引导来自该光源的光的圆弧状的导光板,并且使得从导光板的一端部射入并被引导向另一端部的来自光源的光的一部分被设置在导光板上的多个反射元件反射,并从导光板的正面(前表面)射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图1等))。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2287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车辆用灯具中,导光板的前表面(出光面)是平面,并且朝向正面方向。因此,在点亮了该车辆用灯具时,从相对于导光板的前方斜向观察时的辨认性会降低,存在作为车辆用灯具的性能降低的课题。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使用圆弧状的导光板的车辆用灯具中,能够提高从相对于该导光板的前方斜向观察时的辨认性的车辆用灯具。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具有导光部和使光入射至该导光部的至少1个光源的车辆用灯具。该车辆用灯具的特征在于,该导光部具有圆弧状的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一端部、另一端部、在所述一端部与所述另一端部之间呈圆弧状延伸的正面侧出光面、其相反侧的背面、内周面和外周面,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正面侧出光面呈同心圆状地设置有呈圆弧状延伸且朝向后方凹陷的多个透镜琢型面(朝向前方侧凸出的内表面),在所述导光板的所述背面设置有使在所述导光板内被引导的光进行扩散反射的结构物,以使得在所述导光板内被引导的光从所述正面侧出光面射出,所述导光板构成为外周侧被配置在比内周侧靠后方的位置上的大致圆锥台形状。

根据该方面,可提供在使用圆弧状的导光板的车辆用灯具中,能够提高从相对于该导光板的前方斜向的辨认性的车辆用灯具。

该效果基于,圆弧状的导光板构成为其外周侧被配置在比内周侧靠后方的位置上的大致圆锥台形状。

此外,根据该方面,可提供新颖且外观良好的车辆用灯具。

这是因为,圆弧状的导光板构成为其外周侧被配置在比内周侧靠后方的位置上的大致圆锥台形状、以及在导光板的正面侧出光面上呈同心圆状地设置有呈圆弧状延伸且朝向后方凹陷的多个透镜琢型面。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优选方面的特征在于,所述至少1个光源具有:

第1光源,其发出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一端部射入到所述导光板内并在所述导光板内被引导的光;以及

第2光源,其发出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另一端部射入到所述导光板内并在所述导光板内被引导的光。

根据该方面,能够使导光板的正面侧出光面均匀或大致均匀地发光。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优选方面的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圆锥台形状的中心轴作为导光板的轴线,设所述导光板的沿该导光板的轴线的厚度为lt,并且设所述导光板的沿该导光板的轴线的纵深为mt的情况下,处于lt≤mt≤3×lt的关系。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优选方面的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琢型面是圆柱透镜面,所述结构物是相对于所述导光板的轴线呈放射状设置的多个v形槽。

根据该方面,可抑制在导光板的正面侧出光面呈同心圆状设置的呈圆弧状延伸的多个圆柱透镜面与在背面呈放射状设置的多个v形槽重合的情况下发生波纹。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优选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光板上设置有第1延长部和第2延长部,该第1延长部的基端部被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一端部侧,并且该第1延长部朝向后方延伸,该第2延长部的基端部被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另一端部侧,并且该第2延长部朝向后方延伸,在所述第1延长部的末端部设置有供来自所述第1光源的光射入的圆柱透镜面,在所述第1延长部的基端部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一端部之间设置有第1反射面,该第1反射面被配置为倾斜姿态,以使得在所述第1延长部内被引导的来自所述第1光源的光在内表面被反射而从所述一端部侧射入到所述导光板内,在所述第2延长部的末端设置有供来自所述第2光源的光射入的圆柱透镜面,在所述第2延长部的基端部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另一端部之间设置有第2反射面,该第2反射面被配置为倾斜姿态,以使得在所述第2延长部内被引导的来自所述第2光源的光在内表面被反射而从所述另一端部侧射入到所述导光板内。

根据该方面,能够将第1光源和第2光源配置于导光板的背面侧。

此外,在上述发明中,优选方面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反射面和所述第2反射面形成有朝向后方凹陷的多个圆柱透镜面。

根据该方面,能够使被第1反射面(第2反射面)在内表面进行反射而从一端部侧(另一端部侧)射入到导光板内的来自第1光源(第2光源)的光的宽度方向的光量变得均匀(或大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有车辆用灯具10的车辆v的主视图。

图2是从正面侧观察的车辆用灯具10的分解立体图。

图3的(a)是车辆用灯具10的主视图,(b)是背视图。

图4是图3的(a)的c-c剖视图。

图5的(a)是图3的(a)的c-c剖视图(正面侧出光面20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b)是图3的(b)的d-d剖视图(背面20d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的(a)是图3的(a)的a-a剖视图,(b)是图3的(a)的b-b剖视图。

图7是第1反射面24a的示意图。

图8是第1比较例的剖视图。

图9是第2比较例的剖视图。

图10是第3比较例的局部主视图。

标号说明

10:车辆用灯具,20、20a、20b、20c:导光板,20a:一端部,20b:另一端部,20c:正面侧出光面,20c1:圆柱透镜面,20d:背面,20d1:结构物,20e:内周面,20f:外周面,20f:外周面,20g:延长面,20g1:v形槽,22a:第1延长部,22aa:圆柱透镜面,22b:第2延长部,22ba:圆柱透镜面,24a:第1反射面,24aa:圆柱透镜面,24b:第2反射面,24ba:圆柱透镜面,30:辅助反射镜,30a:通孔,32:正面侧开口端面,34:筒状部,40a:第1光源,40b:第2光源,42a、42b:半导体发光元件,44a、44b:基板,50:顶面部,52:主光束用灯具单元,54:光束用灯具单元,56:转向灯,a:发光区域,ax:轴线,ax40a:光轴,ax40b:光轴,s1:切口部,s2:切口部,v: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进行说明。对于在各图中对应的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在没有特别指出的情况下,本说明书中的各方向以本车辆用灯具被搭载于车辆上的状态作为基础,其“前方方向”指的是主要由车辆用灯具发光的方向。

图1是搭载有车辆用灯具10的车辆v的主视图。

图1所示的车辆用灯具10是作为指示灯(或drl)发挥功能的标志灯(或信号用灯等),被搭载于车辆v的前端部的左侧和右侧。

在车辆v的前端部的左侧和右侧除了搭载有车辆用灯具10以外,还搭载有外透镜的顶面部50、主光束用灯具单元52、光束用灯具单元54和转向灯56。

车辆用灯具10在正面观察时具有圆弧状的发光区域a。发光区域a被配置为将其他的车辆用灯具(图1中举例示出光束用灯具单元54)的周围包围起来的状态。这里,车辆用灯具10具有由导光板20构成的导光部。该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构成发光区域a。

图2是从正面侧观察的车辆用灯具10的分解立体图。图3的(a)是车辆用灯具10的主视图,图3的(b)是背视图。图4是图3的(a)的c-c剖视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灯具10具有导光板20、辅助反射镜30、第1光源40a和第2光源40b等。作为车辆用灯具10,虽然未作图示,被配置于由外透镜和壳体构成的灯室内。

如图2、图3所示,导光板20是圆弧状的导光板,其包括一端部20a、另一端部20b、以及在一端部20a与另一端部20b之间呈圆弧状延伸的正面侧出光面20c及其相反侧的背面20d、内周面20e和外周面20f。

导光板20在一端部20a与另一端部20b之间包括切口部s1。

如图4所示,导光板20构成为外周侧(例如,外周面20f侧)被配置在比内周侧(例如,内周面20e侧)靠后方的位置上的大致圆锥台形状。具体而言,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和背面20d构成为外周侧(例如,外周面20f侧)被配置在比内周侧(例如,内周面20e侧)靠后方的位置上的大致圆锥台形状。

在将所述圆锥台形状的中心轴作为导光板20的轴线ax(参照图2~4),将导光板20的沿该导光板20的轴线ax的厚度设为lt,并且将导光板20的沿该导光板20的轴线ax的纵深设为mt的情况下,导光板20构成为满足lt≤mt≤3×lt的关系。

在mt<lt的情况下,来自外周面20f的泄漏光会增加,因此随着从导光板20的一端部20a(和另一端部20b)远离,从正面侧出光面20c射出的光量会降低而变暗,观感变得不均匀。

此外,在3lt<mt的情况下,正面侧出光面20c的倾斜角β变大,出光方向变为广角,因而正面亮度会降低。

因此,优选满足lt≤mt≤3×lt的关系,若考虑到良好的辨认性和观感,则优选满足lt≤mt≤lt×2~lt×3的关系。

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与背面20d大致平行地配置。两者间的厚度为3mm左右。

如图4所示,主要考虑到外观性,在正面侧出光面20c的外周缘设置有相对于正面侧出光面20c而以角度θ(锐角)向后方倾斜的外周面20f。同样地,在背面20d的外周缘设置有相对于背面20d以角度θ(锐角)向后方倾斜的延长面20g。

图5的(a)是图3的(a)的c-c剖视图(正面侧出光面20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的(b)是图3的(b)的d-d剖视图(背面20d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如图3的(a)、图5的(a)所示,在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上,呈同心圆状地设置有沿导光板20的外形呈圆弧状延伸且朝向后方而具有凹部的(作为朝向前方侧的凸部的内表面的)多个圆柱透镜面20c1。另外,图5的(a)中示出c-c剖面中的3个连续的圆柱面透镜剖面。

例如,各个圆柱透镜面20c1的曲率半径r是3mm,间距p1是1mm。

在导光板20的背面20d设置有使在导光板20内被引导的光进行扩散反射的结构物20d1,以使在导光板20内被引导的光从正面侧出光面20c射出。

例如图3的(b)、图5的(b)所示,结构物20d1是相对于导光板20的轴线ax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v形槽28。

例如,各个v形槽28的深度d是0.04~0.1mm,宽度w是0.06~0.14mm,间距p2是0.5mm。

图6的(a)是图3的(a)的a-a剖视图,图6的(b)是图3的(a)的b-b剖视图。

如图2、图6的(a)所示,在导光板20设置有第1延长部22a。第1延长部22a的基端部设置于导光板20的一端部20a侧,并且该第1延长部22a朝后方延伸。

在第1延长部22a的末端部设置有供来自第1光源40a的光射入的圆柱透镜面22aa。圆柱透镜面22aa在与第1延长部22a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在图6的(a)中是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延伸。此时,也可以配置为使得凸形状的圆柱透镜面的顶点成为朝向第1光源40a的中心的位置。

来自第1光源40a的光从圆柱透镜面22aa射入到第1延长部22a内。此时,来自第1光源40a的光被圆柱透镜面22aa会聚到第1延长部22a的厚度方向(在图6的(a)中是上下方向)上。

另外,来自第1光源40a的光不在与第1延长部22a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在图6的(a)中是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会聚,而进行扩散(参照图6的(b))。

在第1延长部22a的基端部与导光板20的一端部20a之间设置有第1反射面24a。

第1反射面24a被配置为倾斜姿态,以使得在第1延长部22a内被引导的来自第1光源40a的光在内表面上反射而从一端部20a侧射入到导光板20内(参照图6的(a))。如图7所示,在第1反射面24a上形成有朝向后方凹陷的多个圆柱透镜面24aa(内部反射用)(朝向后方凹陷、即朝向第1延长部22a的基端部的外侧(图6的(a)中的纸面右侧)呈凸形状的圆柱透镜面24aa)。

在第1延长部22a内被引导而入射到第1反射面24a的来自第1光源40a的光被配置于第1光源40a的光轴ax40a附近的圆柱透镜面24aa散射。另一方面,在第1延长部22a内被引导而入射到第1反射面24a的来自第1光源40a的光被配置于从第1光源40a的光轴ax40a远离的位置上的圆柱透镜面24aa准直(或大致准直)。图7中的箭头表示这种情况。

由此,能够使被第1反射面24a在内表面进行反射而从一端部20a侧射入到导光板20内的来自第1光源40a的光的宽度方向(在图6的(b)、图7中是左右方向)的光量变得均匀(或大致均匀)。

如图2、图6的(a)所示,在导光板20设置有第2延长部22b。第2延长部22b的基端部被设置于导光板20的另一端部20b侧,并且该第2延长部22b朝后方延伸。

在第2延长部22b的末端部设置有供来自第2光源40b的光射入的圆柱透镜面22ba。圆柱透镜面22ba在与第2延长部22b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在图6的(a)中是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延伸。

来自第2光源40b的光从圆柱透镜面22ba射入到第2延长部22b内。此时,来自第2光源40b的光被圆柱透镜面22ba会聚于第2延长部22b的厚度方向(在图6的(a)中是上下方向)上。

另外,来自第2光源40b的光不会聚于与第2延长部22b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在图6的(a)中是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而进行扩散。

在第2延长部22b的基端部与导光板20的另一端部20b之间设置有第2反射面24b。

第2反射面24b被配置为倾斜姿态,以使得在第2延长部22b内被引导的来自第2光源40b的光在内表面进行反射而从另一端部20b侧射入到导光板20内(参照图6的(a))。如图7所示,在第2反射面24b形成有朝向后方凹陷的多个圆柱透镜面24ba(内部反射面)。

在第2延长部22b内被引导而射入到第2反射面24b的来自第2光源40b的光被配置于第2光源40b的光轴ax40b附近的圆柱透镜面24ba散射。另一方面,在第2延长部22b内被引导而射入到第2反射面24b的来自第2光源40b的光被配置于从第2光源40b的光轴ax40b远离的位置上的圆柱透镜面24ba准直(或大致准直)。图7中的箭头表示这种情况。

由此,能够使得被第2反射面24b在内表面进行反射而从另一端部20b侧射入到导光板20内的来自第2光源40b的光的宽度方向(在图6的(b)、图7中是左右方向)的光量变得均匀(或大致均匀)。

上述结构的导光板20例如通过使用模具对丙烯或聚碳酸酯等的透明树脂进行喷射成形而成形。

如图2所示,辅助反射镜30被配置于导光板20的背面20d侧。辅助反射镜30是圆筒状部件,其包括与导光板20的背面20d对置(或紧密贴合)的正面侧开口端面32、以及从该正面侧开口端面32的外周缘向后方延伸的筒状部34。

其中,辅助反射镜30并非完全的圆筒,还包括在与导光板20的切口部s1对应的位置上形成的切口部s2。其结果是,正面侧开口端面32成为包括切口部s2的圆弧状的面。

正面侧开口端面32构成为与导光板20的背面20d大致相似的形状。具体而言,正面侧开口端面32与导光板20的背面20d对应地构成为外周侧被配置在比内周侧靠后方的位置上的大致圆锥台形状。

正面侧开口端面32被实施了蒸铝,以反射来自导光板20的背面20d的泄漏光并使其再次入射到导光板20。另外,还可以对导光板20的背面20d实施蒸铝。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辅助反射镜30。

上述结构的辅助反射镜30例如通过使用模具对丙烯或聚碳酸酯等的合成树脂进行喷射成形而成形。

上述结构的导光板20构成为,导光板20的第2延长部22b被插入于在辅助反射镜30中形成的通孔30a(参照图2)中,并且在导光板20的背面20d与辅助反射镜30的正面侧开口端面32对置(或紧密贴合)的状态(参照图6的(a))下,该导光板20被固定于辅助反射镜30。

如图2所示,第1光源40a包括:led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42a,其发出从导光板20的一端部20a射入到导光板20内并在导光板20内被引导的光;以及安装有半导体发光元件42a的基板44a。第1光源40a在半导体发光元件42a与第1延长部22a的圆柱透镜面22aa对置的状态(参照图6的(a)、图6的(b))下被固定于辅助反射镜30等。

第2光源40b包括:led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42b,其发出从导光板20的另一端部20b射入到导光板20内并在导光板20内被引导的光;以及安装有半导体发光元件42b的基板44b。第2光源40b在半导体发光元件42b与第2延长部22b的圆柱透镜面22ba对置的状态(参照图6的(a)、图6的(b))下被固定于辅助反射镜30等。

在上述结构的车辆用灯具10中,来自第1光源40a的光从第1延长部22a的圆柱透镜面22aa射入到第1延长部22a内。此时,来自第1光源40a的光被圆柱透镜面22aa会聚于第1延长部22a的厚度方向上。该被会聚的来自第1光源40a的光在第1延长部22a内被引导,并被第1反射面24a在内表面进行反射,从而从一端部20a侧射入到导光板20内。

射入到导光板20内的来自第1光源40a的光被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背面20d、内周面20e和外周面20f在内表面进行反射,从而被引导向导光板20的另一端部20b。此时,导光板20构成为外周侧(例如,外周面20f侧)被配置在比内周侧(例如,内周面20e侧)靠后方的位置上的大致圆锥台形状,因此射入到导光板20内的来自第1光源40a的光主要被呈同心圆状地设置在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上的各个圆柱透镜面20c1中的外周侧的面在内表面进行反射而被引导至更远处。

并且,在导光板20内被引导的来自第1光源40a的光的一部分被设置在背面20d的结构物20d1进行扩散反射,一部分从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射出。

同样地,来自第2光源40b的光从导光板20(第2延长部22b)的圆柱透镜面22ba射入到第2延长部22b内。此时,来自第2光源40b的光被圆柱透镜面22ba会聚于第2延长部22b的厚度方向上。该被会聚的来自第2光源40b的光在第2延长部22b内被引导,并被第2反射面24b在内表面进行反射,从而从另一端部20b侧射入到导光板20内。

射入到导光板20内的来自第2光源40b的光被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背面20d、内周面20e和外周面20f在内表面进行反射,从而被引导向导光板20的一端部20a。此时,导光板20构成为外周侧(例如,外周面20f侧)被配置在比内周侧(例如,内周面20e侧)靠后方的位置上的大致圆锥台形状,因此射入到导光板20内的来自第2光源40b的光主要被呈同心圆状地设置在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上的各个圆柱透镜面20c1中的外周侧的面在内表面进行反射,并被引导至更远处。

并且,在导光板20内被引导的来自第2光源40b的光的一部分被设置在背面20d的结构物20d1进行扩散反射,一部分从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射出。

如上所述,从导光板20的一端部20a射入到导光板20内且在导光板20内被引导的来自第1光源40a的光、以及从导光板20的另一端部20b射入到导光板20内且在导光板20内被引导的来自第2光源40b的光从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射出,由此使得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发光区域a)在正面方向和正面斜向(前方斜向)的两方都均匀或大致均匀地发光。因此,具备上述结构的导光板20的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从前方斜向的辨认性提高。

接着,对于上述结构的导光板20的效果,与第1比较例~第3比较例进行对比并说明。

图8是第1比较例的剖视图。

如图8所示,第1比较例的导光板20a与上述导光板20相比不同之处在于,构成为正面侧出光面20c和背面20d各自的外周面20f侧和内周面20e侧关于导光板20的轴线ax方向被配置在相同或大致相同的位置上的平板形状。除此以外,都是与上述导光板20同样的结构。

本发明人在实际制作出第1比较例的导光板20a并研究得出的结果为,判明了在第1比较例的导光板20a中,与本实施方式的导光板20相比,无法使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发光区域a)在正面方向和正面斜向(前方斜向)的两方都均匀地发光(在发光区域a产生不均)。

其原因在于,在第1比较例的导光板20a中,外周面20f相对于正面侧出光面20c以角度θ向后方倾斜,因此射入到导光板20a内的来自第1光源40a和第2光源40b的光在外周面20f在内表面进行反射而在较早期间就从导光板20a的外周部(即,外周面20f与背面20d的延长面20g之间的部分)射出到外部(参照图8中的箭头gin和gout)。

图9是第2比较例的剖视图。

如图9所示,第2比较例的导光板20b与上述导光板20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外周面20f相对于正面侧出光面20c以90度向后方倾斜。除此以外,都是与上述导光板20同样的结构。

在第2比较例的导光板20b中,设置有相对于正面侧出光面20c以90度向后方倾斜的外周面20f,因此可抑制射入到导光板20b内的来自第1光源40a和第2光源40b的光在较早的期间就射出到导光板20b外部。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导光板20中,与第2比较例的导光板20b相比,能够使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发光区域a)在正面方向和正面斜向(前方斜向)的两方都均匀地发光。即,能够提高从前方斜向观察时的辨认性。

关于这一点,推测为是因为导光板20构成为外周侧(例如,外周面20f侧)被配置在比内周侧(例如,内周面20e侧)靠后方的位置上的大致圆锥台形状、以及在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上呈同心圆状地设置有呈圆弧状延伸的多个圆柱透镜面20c1,由此使得在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上呈同心圆状设置的各个圆柱透镜面20c1中的外周侧与第2比较例的外周面20f(参照图9)同样地发挥功能。由此,射入到导光板20内的来自第1光源40a和第2光源40b的光与第1比较例的导光板20b相比,在导光板20内被引导到更远处,其结果是,能够使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发光区域a)均匀地发光。

图10是第3比较例的局部主视图。

如图10所示,第3比较例的导光板20c与上述导光板20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正面侧出光面20c上设置有多个四角锥状的结构物。通过在正面侧出光面20c上以一定间隔形成互相垂直的多个v形槽20c2来设置多个四角锥状的结构物。除此以外,都是与上述导光板20同样的结构。

本发明人实际制作出第3比较例的导光板20c并进行研究而得出的结果为,判明了在第3比较例的导光板20c中,与本实施方式的导光板20相比,无法使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发光区域a)均匀地发光(在发光区域a内产生不均)。

其原因在于,在第3比较例的导光板20c中,射入到导光板20c内的来自第1光源40a和第2光源40b的光被多个四角锥状的结构物进行乱反射,在较早的期间就从导光板20c的外周部(即,外周面20f与背面20d的延长面20g之间的部分)射出到外部。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导光板20中,与第3比较例的导光板20c相比,能够使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发光区域a)在正面方向和正面斜向(前方斜向)的两方都均匀地发光。即,能够提高从前方斜向观察时的辨认性。关于其原因已进行了说明,因而不再重复。

此外,本发明人实际制作出第3比较例的导光板20c并进行研究得出的结果为,判明了在第3比较例的导光板20c中,在第1光源40a、第2光源40b熄灭时,设置在导光板20c的正面侧出光面20c上的多个四角锥状的结构物和设置在背面20d上的多个v形槽28会重叠,因此产生波纹(moire)(其结果是,导致观感降低)。

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导光板20能够抑制产生波纹。

这是因为,在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上未设置有多个四角锥状的结构物,而是呈同心圆状地设置有呈圆弧状延伸的多个圆柱透镜面20c1。

本发明人确认到,在第1光源40a、第2光源40b熄灭时,即使呈同心圆状设置在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上的呈圆弧状延伸的多个圆柱透镜面20c1与呈放射状设置在背面20d上的多个v形槽28重叠,也能够抑制产生波纹。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可提供在使用圆弧状的导光板20的车辆用灯具10中,能够提高从相对于该导光板20的正面方向和正面斜向观察时的辨认性的车辆用灯具。

这是因为,圆弧状的导光板20构成为其外周侧被配置在比内周侧靠后方的位置上的大致圆锥台形状。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可提供观感新颖的车辆用灯具10。

这是因为,圆弧状的导光板20构成为其外周侧被配置在比内周侧靠后方的位置上的大致圆锥台形状、以及在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上呈同心圆状地设置有呈圆弧状延伸且朝向后方凹陷的多个圆柱透镜面20c1。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具有:第1光源40a,其发出从导光板20的一端部20a射入到导光板20内且在导光板20内被引导的光;以及第2光源40b,其发出从导光板20的另一端部20b射入到导光板20内且在导光板20内被引导的光,因此能够使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均匀或大致均匀地发光。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上呈同心圆状地设置有呈圆弧状延伸且朝向后方凹陷的多个圆柱透镜面20c1,并且在导光板20的背面20d设置有相对于导光板20的轴线ax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v形槽28,因此即使呈同心圆状设置在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上的呈圆弧状延伸的多个圆柱透镜面20c1与呈放射状设置在背面20d上的多个v形槽28重叠,也能够抑制产生波纹。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如图6的(a)所示,构成为利用第1延长部22a和第1反射面24a使来自第1光源40a的光大致直角地偏转后射入到导光板20,并且利用第2延长部22b和第2反射面24b而使来自第2光源40b的光大致直角地偏转后射入到导光板20,因此能够将第1光源40a和第2光源40b配置为被隐藏于导光板20(和辅助反射镜30)的背面侧的状态。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1反射面24a和第2反射面24b上形成有朝向后方凹陷的多个圆柱透镜面24aa(24ba),因此能够使被第1反射面24a(第2反射面24b)在内表面进行反射而从一端部20a侧(另一端部20b侧)射入到导光板20内的来自第1光源40a(第2光源40b)的光的宽度方向(图6的(b)、图7中左右方向)的光量变得均匀(或大致均匀)。

下面,对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上呈同心圆状地设置有呈圆弧状延伸且朝向后方凹陷的多个圆柱透镜面20c1的示例,然而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在导光板20的正面侧出光面20c上呈同心圆状地设置呈圆弧状延伸且朝向后方凹陷的多个v形槽、以及其他的透镜琢型面。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导光板20的背面20d使用相对于导光板20的轴线ax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v形槽28作为结构物20d1的示例,然而不限于此。结构物20d1只要是能够使在导光板20内被引导的光进行扩散反射并从正面侧出光面20c射出的构造即可,可以为任意结构,既可以是三角锥形状、四角锥形状、六角锥形状、半球点状形状、圆锥点状形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此外,关于结构物20d1的排列也不做特别限定,例如既可以排列为梳齿状,也可以排列为列状,还可以随机排列,还可以按照其他方式排列。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作为第1光源40a、第2光源40b而使用led等的半导体发光元件的示例,然而不限于此,还可以使用半导体发光元件以外的例如灯泡光源。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第1延长部22a和第1反射面24a、以及第2延长部22b和第2反射面24b的示例,然而不限于此。例如,可以省略第1延长部22a和第1反射面24a以及第2延长部22b和第2反射面24b。

这种情况下,通过使第1光源40a与导光板20的一端部20a对置,并且使第2光源40b与导光板20的另一端部20b对置,由此能够使来自第1光源40a和第2光源40b的光直接射入到导光板20。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用第1光源40a、第2光源40b这2个光源的示例,然而不限于此,可以仅使用其中任意一方。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本发明的车辆用灯具应用于指示灯(或drl)的示例,然而当然也可以将其应用于转向灯等其他的灯。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各数值均为例示,当然可以使用与之不同的适当数值。

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所有方面均仅仅为例示而已。不应通过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记载对本发明进行限定性解释。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的范围内通过其他的各种方式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