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灯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8527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灯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筒灯的固定结构,特别关于一种具有弹簧的筒灯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筒灯,通常在灯体两侧固定两个扭簧结构。扭簧通过轴向压缩固定在筒灯倒T字型卡槽结构上,目前该技术在行业上已经应用多年,存在的问题点为:扭扭簧安装较复杂,筒灯在生产线组装时无法用自动化设备进行扭簧的安装,只能通过人工进行手动安装,生产效率低。另外,用户在安装筒灯过程中,扭簧的一端可能会因为受力不均衡,而导致从倒T字型卡槽结构中松脱。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新的筒灯固定结构,可以具有弹簧固定的功能,又可以满足自动化生产组装,是业界所急迫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人在观察到上述的技术问题后,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筒灯固定结构,可以实现该筒灯固定结构的自动化安装,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自动化安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筒灯固定结构,可以让弹簧在安装之后,可以稳固地固定于筒灯壳体上,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扭簧可能会松脱的问题。

依据分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筒灯固定结构。所述筒灯固定结构包含筒灯壳体以及弹簧。所述筒灯壳体供容纳光源组件。所述筒灯壳体具有卡槽结构,所述卡槽结构位于所述筒灯壳体的侧边。弹簧包含弹簧圈,头端,以及尾端。所述弹簧圈,所述头端,以及所述尾端由同一条金属线构成。所述头端插入所述卡槽结构。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筒灯固定结构。所述筒灯固定结构包含筒灯壳体、弹簧固定盖以及弹簧。筒灯壳体供容纳光源组件。弹簧固定盖固定于所述筒灯壳体的侧边。所述弹簧固定盖设有上下两端开口的通槽,所述弹簧固定盖底部对应所述通槽位置设有卡扣。弹簧包含弹簧圈、头端以及尾端,所述头端插入所述通槽,所述卡扣卡住所述头端。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筒灯固定结构,通过设计一种弹簧及在筒灯壳体侧边设置可以放置该弹簧头端的卡槽结构,或者通过设计一种弹簧及在筒灯壳体两侧设置具有上下两端开口的通的弹簧固定盖,同时在弹簧固定盖底部对应所述通槽位置设卡扣,使得弹簧可以简单而且稳固地固定在筒灯壳体的两侧,既可以在筒灯组装过程中可以采用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弹簧的安装,又可以有效防止弹簧从筒灯壳体两侧松脱出来,装配过程简单、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例的筒灯固定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弹簧与筒灯壳体分开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筒灯固定结构沿A-A线方向的断面视图。

图4是另一实施例的筒灯固定结构爆炸图。

图5是图4所示筒灯固定结构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筒灯固定结构沿B-B线方向的断面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断面视图404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6所述的断面视图405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一实施例的筒灯固定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弹簧与筒灯壳体分开的立体图。参照图1以及图2,筒灯固定结构100包含筒灯壳体105,弹簧101以及弹簧102,所述弹簧101与所述弹簧102为相同的结构设置。筒灯壳体105具有卡槽结构106以及卡槽结构107,所述卡槽结构106与所述卡槽结构107为相同的结构设置。筒灯壳体105供容纳光源组件(图中未示)。卡槽结构106以及卡槽结构107位于筒灯壳体105的侧边。在这个实施例中,卡槽结构106的与卡槽结构107对称设置于筒灯壳体105的两侧。弹簧101包含弹簧圈108、头端103以及尾端104。在一些实施例中,尾端104的长度比头端103长。头端103以及尾端104呈现矩形的形状,且头端103以及尾端104是以形成弹簧的金属线进行弯折而形成。弹簧101的弹簧圈108、头端103以及尾端104是由同一条金属线构成。在本实施例中,筒灯壳体105为塑料材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筒灯壳体105的材质也可以是金属。

弹簧101的头端103的一端伸入弹簧圈108一侧内部的空间,所述头端103的另一个端直接接续于弹簧圈108。弹簧101的尾端104的一端点伸入弹簧圈108另一侧内部的空间,另一端直接接续于弹簧圈108。在一些实施例中,头端103伸入弹簧圈108一侧内部的部分达到5mm,而尾端104伸入弹簧圈108另一侧内部的部分达到5mm。弹簧101的头端103所形成的平面与尾端104所形成的平面呈现一锐角。当头端103与尾端104被扳开时,由于弹簧圈108具有弹力,所以整体弹簧101会出现一个向内的抗力,这个抗力可以将筒灯固定在天花板或者是墙壁上。参照图2,组装筒灯的时候,可以将弹簧101以及弹簧102以方向109分别直接卡进卡槽结构106以及卡槽结构107。

图3是图1所示筒灯固定结构沿A-A线方向的断面视图。参照图2及图3,卡槽结构106具有一槽口110。弹簧101的头端103可以直接经由槽口110插入卡槽结构106。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槽结构106有凸起结构111。凸起结构111为向内凸起。当弹簧101的头端103插入卡槽结构106时,凸起结构111可以协助固定头端103,让头端103不会向上松脱。也就是说,凸起结构111可以卡住头端103。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结构111是一个倒勾结构,可以勾住并固定头端103。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结构111两侧以及下方有开槽。也就是说,凸起结构111两侧有纵向缝隙112,而凸起结构111下方具有横向缝隙113。这纵向缝隙112和横向缝隙113可以让凸起结构111更具弹性,因为凸起结构111会有更大弹性弯曲幅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纵向缝隙112的宽度优选为1mm,凸起结构111下方横向缝隙113的宽度优选为2mm。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结构111的两侧没有开槽。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结构111的下方没有开槽。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结构111为筒灯壳体105的一部分,凸起结构111和筒灯壳体105是一体成型,使用相同的材料。

由于凸起结构111具有弹性,弹簧101的头端103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直接插入卡槽结构106,实现弹簧101的固定。如此一来可以实现自动化安装,降低人工成本。

实施例2

图4是另一实施例的筒灯固定结构爆炸图。图5是图4所示筒灯固定结构组装后的示意图。请参照图4及图5,筒灯固定结构200包含筒灯壳体40、两个弹簧20以及两个弹簧固定盖30。所述弹簧固定盖30固定于所述筒灯壳体的侧边。所述弹簧固定盖30整体呈片状,所述弹簧固定盖30的一侧面设有凹陷部302,所述凹陷部302左右两端与所述弹簧固定盖30一体连接,所述凹陷部302的上下两端具有开槽,从而,所述凹陷部302与所述弹簧固定盖30共同形成具有上下两端开口的通槽301,所述弹簧固定盖30的底部对应所述通槽301位置设有卡扣303。所述弹簧固定盖30、所述凹陷部302以及所述卡扣303为一体制成。所述弹簧20包含弹簧圈208、头端203以及尾端204。头端203以及尾端204呈现矩形的形状,且头端203以及尾端204是以形成弹簧的金属线进行弯折而成。在一些实施例中,尾端204的长度比头端203长。弹簧20的弹簧圈208、头端203以及尾端204是由同一条金属线构成。所述弹簧20的头端203的一端伸入弹簧圈208一侧内部的空间,所述头端203的另一端直接接续于弹簧圈208。弹簧20的尾端204的一端伸入弹簧圈208另一侧内部的空间,弹簧20的尾端204的另一端直接接续于弹簧圈208。所述弹簧20的头端203伸入所述通槽301,并通过卡扣303卡住头端203,这样,头端203被的限位固定于所述通槽301内,不会从所述的弹簧固定盖30中松脱出来。

请参照图4,所述筒灯壳体40内部具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腔体(图中未示),该容置腔体用于放置光源组件(图中未示)。所述筒灯壳体40可以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制成,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由金属材质制成。弹簧固定盖30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或塑料,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由金属材质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筒灯壳体40、弹簧固定盖30为不锈钢板制成,不锈钢板的厚度为1mm左右。两个所述弹簧固定盖30通过点焊方式固定于筒灯壳体40的两侧,优选地,两个所述弹簧固定盖30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筒灯壳体40的两侧。

图6是图5所示筒灯固定结构沿B-B线方向的断面视图。图6中包含了第一局部结构404以及第二局部结构405。图7是图6所示的断面视图的第一局部结构404的放大图。图8是图6所示的断面视图的第二局部结构405的放大图。

参照图4至图7,第一局部结构404包含弹簧固定盖30的凹陷部302以及卡扣303。所述卡扣303上端与弹簧固定盖30相连接,所述卡扣303左右以及下方具有开槽,卡扣303大致是一个由上至下逐渐向内弯曲的片状结构。这样,使得卡扣303具有弹性弯曲功能。当弹簧20的头端203的最前端部分2031到达卡扣303的下方时,由于卡扣303具有弹性,且卡扣303下方具有空间,所以弹簧20的头端203的最前端部分2031会直接卡入卡扣303下方的空间。如此一来,弹簧20的头端203被卡扣固定住,不会松脱。

参照图4至图8,第二局部结构405包含弹簧固定盖30的凹陷部302以及卡扣303。当弹簧20的头端203的最前端部分2031到达卡扣303的下方时,由于卡扣303具有弹性,且卡扣303下方具有空间,所以弹簧20的头端203的最前端部分2031会直接卡入卡扣303下方的空间。如此一来,弹簧20的头端203被卡扣固定住,不会松脱。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扣303具有倒勾的结构,可以更稳固地卡住弹簧20的头端203。在组装生产过程中,通过自动化设备将弹簧20的前端203从的弹簧固定盖30的通槽301插入后就可以很好地固定,实现自动化安装。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尽量用上述的实施例加以说明,但熟悉此技术领域中的人员应该可以根据上述的说明进行适当的替换或修改,这些替换或修改或组合包括省去一个元件或是增加元件,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