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5332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照明装置中的线束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动车辆的照明装置中的光源需要与电源通过线束进行连接。线束布设的稳定性、可靠性涉及照明装置的正常运转。目前的线束主要通过一体形成在照明装置的壳体上的夹持结构或者固定至照明装置的壳体上的夹持结构被固定在机动车辆壳体的表面上。

但是,现有的线束固定装置存在一些缺点。一体形成在照明装置的壳体上的夹持结构很容易引起线束的脱落,并且在制造时不易进行脱模。固定至照明装置的壳体上的夹持结构部件多,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在两种类型的线束固定方法中,线束在被固定前和被固定后几乎整个暴露在外。处于非夹持部位或未与夹持结构对齐的位置的线束处于相对自由的状态,因而线束易于受到刮擦并受损。同时,线束可能暴露于高热区域,例如光源附近,使得线束容易过早地老化并最终使得照明装置的可靠性降低。线束的暴露也导致照明装置的外观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线束固定装置,其用在机动车辆的照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束固定装置包括:

照明装置的壳体;

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形成在照明装置的壳体中并沿壳体延伸,所述凹陷部用于容纳线束并且从壳体内部朝外部凹陷;和

线束盖,所述线束盖覆盖在所述凹陷部上,

其中所述凹陷部包括第一凹槽和从第一凹槽的底部朝壳体的外部凹陷的第二凹槽,

其中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形成沿凹陷部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两个台阶,并且

其中所述线束盖覆盖在所述台阶上以填充第一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台阶与线束盖彼此面对的表面为平坦表面或其它形状配合的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或椭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束盖的外表面与壳体的表面齐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束盖通过粘合剂粘合在所述台阶上或通过螺钉或卡扣紧固在所述台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束盖由隔热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束固定装置,能够将线束隐藏在壳体中,改善了与线束布置相关的外观,并且避免了线束在照明装置的组装过程中被刮擦受损。由于线束与车辆的高热区域隔离,延长了线束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照明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束固定装置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 线束固定装置

2 凹陷部

21 第一凹槽

22 第二凹槽

23 台阶

24 台阶

3 线束盖

4 壳体

5 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附图1中的部件并没有按比例绘制,而是示例性地示出。各部件的尺寸和比例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合理地调整。

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说明,用在本文中的方向性短语,例如但不限于,顶部的、底部的、左边的、右边的、上部的、下部的、前面的、后面的以及它们的派生词涉及在图中示出的元件的定向,且并不是对权利要求书的限制。事实上,根据部件的位置不同,详细的方向性描述也将随之改变。需要理解的是,在描述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等的术语并不是将相关元件顺序排列,而是旨在区分相关元件,因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束固定装置1的剖面图。线束固定装置1包括凹陷部2、线束盖3和照明装置的壳体4。

在该实施例中,凹陷部2形成在照明装置的壳体4上并沿壳体延伸。所述凹陷部2用于容纳连接电源和光源的线束5并且从壳体4的内部朝外部凹陷。所述凹陷部2包括第一凹槽21和从第一凹槽21的底部朝壳体的外部凹陷的第二凹槽22。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 之间形成沿凹陷部2的延伸方向延伸的两个台阶23和24。

第一凹槽21具有大致长方形的横截面形状。线束盖3也具有对应的大致长方形的横截面。所述线束盖3覆盖在所述台阶23和24上以填充第一凹槽21。所述台阶23和24与线束盖3彼此面对的表面为平坦表面。但对台阶23和24与线束盖3的彼此面对的表面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只要能够使台阶23和24与线束盖3的表面形状配合,使得线束盖3能够被牢固地固定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束盖3在安放在第一凹槽21中之后,其外表面与壳体4的表面齐平。值得注意的是,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地表示壳体4与线束盖3以及凹陷部2的结构,线束盖3的上下两侧并没有紧邻壳体4,而是留有一定间隙。在实际应用中,线束盖3的上下两侧通常邻近壳体4,使得线束盖3能够整个地填充第一凹槽21 并且线束盖3与壳体4的表面齐平。此时,线束盖3和壳体4在外观上呈现一体形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束盖3通过粘合剂粘合在所述台阶23和 23上。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所述线束盖3也可以通过其它紧固装置例如螺钉或卡扣紧固在所述台阶23和24上。

尽管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1示出为具有长方形横截面,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这并不构成对第一凹槽21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情况下,第一凹槽21可以具有圆形、椭圆形、正方形等形状,只要其与线束盖3的外部形状配合,使得线束盖3与壳体4的表面齐平即可。

第二凹槽22可以具有大致正方形的横截面形状并且用于容纳线束5。当然,第二凹槽22也可以具有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的横截面形状,只要其能够容纳待固定的线束5即可。

线束盖3由隔热材料制成。这样,在光源附近的高热区域,线束可以远离热能,避免了过早地老化。

在组装时,首先将线束5放置于第二凹槽22中,然后将线束盖 3放置并固定于第一凹槽21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线束固定装置,将线束固定在相对封闭的凹槽中,使得线束在安装时免受刮擦而受损。线束盖与壳体的表面齐平,从而改善了照明装置的外观。采用隔热材料的线束盖,使得线束远离热能,避免了过早地老化。

虽然为了例举说明的目的而根据当前被认为是最实际并且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要理解的是,这些细节仅仅用于那个目的,并且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但是相反本实用新型打算涵盖落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型和等同装置。例如,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考虑到,在可能的范围,任意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与任意其它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