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毛刷和光阑的水下光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5008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带毛刷和光阑的水下光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光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带毛刷和光阑的水下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科研工作者在做水下光学实验时,经常需要测量无光照时的背景光和有光照时的实验数据,但是,大功率光源在水下工作时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测量时选择开闭光源不仅会浪费时间,降低效率,还会引起光源工作状态不稳定,带来试验误差;在水下工作时经常会有水珠或浮游物附着在灯壁上,这也会引起光源光照情况的改变,将放入水下的光源取出到水面清洗十分不便而且不能做到及时。

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尚未出现带有毛刷和光阑的可及时清理灯壁附着物,并在光源打开的情况下测量背景光的水下大功率光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了一种带毛刷和光阑的水下光源装置,该装置可及时清理灯壁附着物,并在光源打开的情况下测量背景光。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毛刷和光阑的水下光源装置,用于带光源的水下光学实验,包括光源、步进电机、转轴、光阑系统、摆杆;所述转轴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相连,转轴上有摆杆,转轴旋转带动摆杆摆动控制光阑系统的开闭;所述光阑系统紧贴在光源上,用来控制光源光照的通过和不通过,以及清扫光源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光阑系统包括光阑、毛刷以及弹簧;所述毛刷附着在光阑的挡光片上,毛刷延伸到光源表面,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光阑的控制杆相连,弹簧的另一端与光阑的外壳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位于第一密封舱内部,与光源相连的第一线束通过第一水密接插件与外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线束末端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与水密电源相连,给光源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步进电机位于第二密封舱内部,与步进电机相连的第二线束通过第二水密接插件与外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线束的外部数据线路转接为USB线,用于地面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舱和第二密封舱通过抱箍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水下进行含有大功率光源的光学实验,通过控制光阑的开闭来控制光源光照的通过情况,实现了在光源工作的情况下测环境背景光,有效避免了光源功率较大(大于100W)时因开关带来的工作状态的不稳定和较大电流通断所带来的危险,节省了等待光源工作状态稳定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实验效率,且利用毛刷及时清理光源表面,避免灯壁上水珠、浮游物等附着物对光照的影响,使得水下光源实验所得结果更加准确,实验流程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阑系统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光阑系统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光源1、步进电机2、第一水密接插件3、第一线束4、光阑系统5、摆杆6、抱箍7、转轴8、密封胶9、插头10、第一密封舱11、第二密封舱12、第二线束13、第二水密接插件14、毛刷15、挡光片16、控制杆17、弹簧18、外壳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毛刷和光阑的水下光源装置,包括光源1、步进电机2、转轴8、光阑系统5、摆杆6、抱箍7;转轴8上有摆杆6,转轴8旋转带动摆杆6摆动控制光阑系统5的开闭;所述光阑系统5紧贴在光源1上,用来控制光源1光照的通过和不通过,以及清扫光源表面。

如图2-3所示,所述光阑系统5包括光阑、毛刷15以及弹簧18;本实用新型中的光阑与市面上现有的光阑结构相同,比如日新SK12,但不限于此,它具有壳体19、挡光片16、控制杆17等部件,挡光片16有多片,每片之间存在缝隙,均安装在壳体19上,通过控制杆17实现挡光片16的开合;本实用新型在每片挡光片16上均分布毛刷15,毛刷15质软,其长度可以延伸到光源1表面,所述弹簧18的一端与光阑的控制杆17相连,弹簧18的另一端与光阑的外壳19相连。在光阑系统5打开时,毛刷15被挡光片16压缩,并随挡光片16收缩在四周;当摆杆6转动与控制杆17抵接时,带动控制杆17转动,使得挡光片16闭合,此时弹簧18被拉长;当摆杆6反向转动时,由于控制杆17失去了摆杆6的推力,此时弹簧18处于拉长状态,所以在弹簧18弹簧力的作用下,控制杆17反向转动,使得挡光片16打开,在打开的过程中,毛刷15随挡光片16的开闭对光源1的表面进行清扫。

如图1所示,所述光源1位于第一密封舱11内部,相连的第一线束4通过第一水密接插件3与外部连接,第一线束4末端有接线端子10,与水密电源相连,给光源1供电;所述步进电机2位于第二密封舱12内部,相连的第二线束13通过第二水密接插件14与外部连接,第二线束13外部数据线路通过防水胶9延长并转接为USB线,用于地面连接;步进电机2前端伸出有转轴8,转轴上固定有摆杆6,步进电机2带动转轴8转动,摆杆6随转轴一起转动;所述第一密封舱11和第二密封舱12通过抱箍7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光源1放入第一密封舱11,将第一线束4通过第一水密接插件3引出到第一密封舱11外面,将接线端子10与地面电源连接好;其次将步进电机2放入第二密封舱12,将第二线束13通过第二水密接插件14引出到第二密封舱12外面,将第二线束13外面部分灌入密封胶9,引出USB数据线,与地面计算机连接好;用抱箍7将光源1和步进电机2固定在一起放入水下,打开光源1,工作一段时间后光照稳定后进行具体实验项目;在地面输入控制信号到步进电机2,使得转轴8转动,带动摆杆6逆时针摆动,使控制杆17摆动到最左端,此时挡光片16从闭合到打开,光源1的光照可以通过,并且毛刷15伴随着挡光片16的运动对灯壁进行清洗,再次输入控制信号到步进电机2,使得转轴8反向转动,带动摆杆6顺时针摆动,使得摆杆6与控制杆17分离,控制杆17在弹簧18的作用下回到最右端,此时挡光片16从打开到闭合,光源1的光照无法通过,可以测量背景光,且毛刷15随着挡光片16的运动及时对光源1的灯壁进行清扫。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楚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以许多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因此,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不限于上文所述的实例,而是可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