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光导灯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8152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用于照明模块的LED光导灯泡。



背景技术:

照明装置是汽车、摩托车举足轻重的装置,尤其对驾驶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影响。当下LED(发光二极管)运用越来越广,其逐渐涉足汽车、摩托车领域,例如采用LED作为车头灯的光源。车头灯一般包括前大灯和位于前大灯侧部的车灯。车灯的形状多种多样,如弧形、线形或环形等。

现代车用照明模块纷纷选择升级更换LED光源,但是LED光源的发光特性与传统照明光源有所不同,这就面临着整个照明模块如反光碗,透镜等需要一起更换。对于传统灯泡光源的照明模块升级成本较大。

因此,现有的车用照明装置还有提升的地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光导灯泡,可直接替换传统光源,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光导灯泡,包括一散热器、一基板、若干个近光LED、若干个远光LED、一灯头和一光导管,其中的连接关系为:所述光导管覆盖所述若干个近光LED和若干个远光LED,所述灯头连接所述散热器;所述光导管包括一体制成的:一导管主体、一圆锥形反光碗、两个连接片和若干个肋边,其中,所述导管主体为一柱体,所述导管主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圆锥形反光碗和所述若干个肋边;所述导管主体连接所述若干个肋边的一端,为中空结构,中空内侧呈喇叭状,边缘为阶梯状,阶梯状界面的垂直法线与中心线的角度大于等于导管主体材料的临界角;所述圆锥形反光碗为一凹槽体,包括一弧形内表面、一侧壁入射面和一反射面,所述侧壁入射面包覆所述若干个近光LED和若干个远光LED的周围;所述反射面自所述侧壁入射面开始向外延伸,呈一定角度倾斜;所述肋边为一环形体;所述肋边凸出连接所述导管主体,位于中空内侧呈喇叭状的外表面;所述肋边的剖面为三角形;所述若干个肋边凸出所述导管主体的长度不一样;所述连接片为一片体,所述连接片的一端和所述导管主体连接,所述连接片的另外一端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和所述散热器以螺丝锁付连接。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LED光导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为一中间凹槽的环形体,所述基板以螺丝锁付在所述散热器的中间凹槽的底部;所述若干个近光LED和若干个远光LED和所述基板连接,所述光导管插入所述散热器的中间凹槽。

依照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所述的LED光导灯泡,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为一环形凹槽体,所述散热器对应所述灯头的凹槽开口,设置环形凸台,所述凹槽开口和所述凸台连接。

本申请的设计理念是,设计出一款LED光导灯泡,可直接替换传统光源。利用LED光源加导光装置获得虚拟映像,改变发光方式的同时,提高了照明效率,来替代现有不适用的灯具,给驾驶员提供更安全和舒适的照明装置,LED灯具是一个很好的选项。LED光线经过圆锥反光碗反射的光线和直接进入光导管的光线通过光导管的引导到达肋边,再经过肋边的作用形成LED光源的映像,是很好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近光LED和远光LED的切换,可同时实现远近光的功能;

第二、本实用新型将LED光线先进行汇聚,后实现光线的发散,可获得较高光效,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减少损耗;

第三、本实用新型可直接替换传统灯泡,不用增加其它零件。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内容的任何一个具体实施例,并不一定同时达到以上全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光导管剖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和图2,LED光导灯泡,包括一散热器2、一基板4、若干个近光LED5、若干个远光LED6、一灯头3和一光导管1,其中的连接关系为:所述光导管1覆盖所述若干个近光LED5和若干个远光LED6,所述灯头3连接所述散热器2;所述光导管1可以采用具有汇聚作用的光学玻璃作为材料,但并不作为限制。所述光导管1包括一体制成的导管主体11、圆锥形反光碗12、两个连接片13和若干个肋边14。

其中,所述导管主体11为一柱体,所述导管主体1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圆锥形反光碗12和所述若干个肋边14;所述导管主体11连接所述若干个肋边14的一端,为中空结构,中空内侧呈喇叭状,边缘为阶梯状,阶梯状界面的垂直法线与中心线的角度大于等于导管主体11材料的临界角;以光学玻璃为例,光学玻璃的临界角为40度,相比于空气,光学玻璃是光密介质,众所周知,当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由于折射率不同,当入射角(入射光线与界面法线的夹角)大于其临界角时,就会发生全反射现象,也就是,光线不会射向光疏介质,会全部从界面返回,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此外,如图所示,所述圆锥形反光碗12为一凹槽体,包括一弧形内表面121、一侧壁入射面122和一反射面123,所述弧形内表面121对应LED光源,所述弧形内表面121凸向LED光源,可以将进入光线的大部分沿着与中心线平行的方向前进;所述侧壁入射面122包覆所述若干个近光LED5和若干个远光LED6的周围;所述反射面123自所述侧壁入射面122开始向外延伸,呈一定角度倾斜,进入侧壁入射面122的光线,遇到反射面123的反射,光线会沿着与中心线平行的方向前进,因为,反射面123的表面为非光滑面,是由不断倾斜一定角度的小平面组成,以满足侧壁入射面122射入的光线均可以产生全反射,并且反射出的光线以平行于中心线为设计要点。另外,所述肋边14为一环形体;所述肋边14凸出连接所述导管主体11,位于中空内侧呈喇叭状的外表面;如图所示,所述肋边14的剖面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中,靠近所述圆锥形反光碗12的线,与纵向光轴夹角范围为85°-90°;所述远离圆锥形反光碗12的线与纵向光轴夹角范围为30°-89°;所述若干个肋边14凸出所述导管主体11的长度不一样。

在此设计下,由LED发出的光线,首先经过圆锥形反光碗12的作用,光线会沿着与中心线平行的方向在导管主体11内传播,直到遇到阶梯状界面,由于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满足全反射的条件,所以光线即会反射向肋边14,由于各肋边14的倾斜角度,各不相同,则经全反射反射的光线,会在肋边14上,分别以不同的折射角,向光导管1的外围空间照射,或前,或后,当设置肋边14的个数尽可能多时,即可实现光线的全角度照射。这种利用光学传输特性,经过精密设计,采用全反射和折射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实现LED的光发射方向实现360度发射。

另外,所述连接片13为一片体,所述连接片13的一端和所述导管主体11连接,所述连接片13的另外一端具有通孔,所述通孔和所述散热器2以螺丝8锁付连接。

优选的,所述散热器2为一中间凹槽的环形体,所述基板4以自攻螺丝7锁付在所述散热器2的中间凹槽的底部;所述若干个近光LED5和若干个远光LED6和所述基板4连接,所述光导管1插入所述散热器2的中间凹槽。

优选的,所述灯头3为一环形凹槽体,所述散热器2对应所述灯头3的凹槽开口,设置环形凸台,所述凹槽开口和所述凸台连接。优选的,所述灯头3为BA20D双爪直插灯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近光LED和远光LED的切换,可同时实现远近光的功能;

第二、本实用新型将LED光线先进行汇聚,后实现光线的发散,可获得较高光效,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减少损耗;

第三、本实用新型可直接替换传统灯泡,不用增加其它零件。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