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扩散罩以及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8326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光源扩散罩以及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源扩散罩以及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LED光源(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发光装置采用LED光源为光源,大的方面如道路照明、楼宇照明等,小的方面如微型主板指示灯。LED光源之所以受到广泛的认可和青睐,是因为LED光源具有低功耗和长寿命的优势。LED光源虽然有很多优点,也有不容忽略的弊端,例如眩光等。目前,多数LED灯具处理眩光最常用的方式是在LED光源上加扩散罩。现有的大多数扩散罩都是板材直接裁切的,呈表面光滑或者晒纹状态,光线经过扩散罩折射和散射扩散出来,由于光线经过的路径比较少,发出的光线较为刺眼,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源扩散罩以及发光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光源扩散罩,包括:扩散板;在所述扩散板的外表面和/或内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在所述凸起部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平面或弧面,以使所述凸起部能够对LED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散射、反射、折射。

可选地,所述多个凸起部在所述扩散板的内表面上均匀分布。

可选地,所述多个平面或弧面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0。

可选地,所述凸起部由至少一个规则的几何体构成。

可选地,所述凸起部为由底部到顶部呈收缩状的锥状凸起。

可选地,所述锥状凸起包括上锥段和下锥段;所述上锥段和所述下锥段的外侧面数量相同,所述上锥段的外侧面与所述下锥段外侧面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上锥段的顶部为弧面或平面。

可选地,所述上锥段和所述下锥段的外侧面的数量都为6个。

可选地,在相邻的凸起部底部之间没有间隙。

可选地,所述多个凸起部的高度都为0.1-0.5mm,所述多个凸起部的底面面积都为1-3mm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光源扩散罩。

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扩散罩以及发光装置,在扩散板表面上设置多个凸起部并且在凸起部的外表面上设置多个面,对光线进行散射、反射、折射,使扩散板出射的光线更加均匀,更加柔和舒适不刺眼,能够有效保护眼睛;并且扩散板出射的光线方向性更加不规则,不会在某个方向有很强的眩光,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扩散罩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扩散罩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扩散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扩散罩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扩散板上的凸起部的示意图;

图4A为现有的光源扩散罩的扩散板表面光线均匀度效果图,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扩散罩的扩散板表面光线均匀度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各个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方面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源扩散罩,包括:扩散板1。在扩散板1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起部2,也可以在扩散板1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都设置有多个凸起部2。凸起部2形成微结构,呈颗粒状。在凸起部2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平面或弧面,使得凸起部2能够对LED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散射、反射、折射。

扩散板1的外表面是指扩散板1与外界接触的表面,扩散板1的内表面是指扩散板1位于LED灯具等内部的表面。扩散板1表面上的每个凸起部2都有多个平面或弧面,每个平面或弧面都对光线进行散射、反射、折射,光线经过的路径比较长,经过扩散板1上的多个凸起部2对光线的层层处理,使得光源有颗粒感,从扩散罩射出的光线更加均匀、柔和、舒适。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凸起部1在扩散板1的内表面上均匀分布,以免存积灰尘和指纹等杂物,影响整灯效果。多个凸起部1在扩散罩的内表面上可以有多种分布方式,例如采用横列且竖列都为均匀排列的方式等。

凸起部2外表面上的平面或弧面越多,则扩散板1柔化光线的效果越明显。凸起部2外表面上的多个平面或弧面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0。凸起部2由至少一个规则的几何体构成,规则的几何体可以为五棱锥体、六棱锥体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凸起部2为由底部到顶部呈收缩状的锥状凸起。锥状凸起可以由多个锥段组成,例如,如图3所示,锥状凸起包括上锥段22和下锥段21。上锥段22和下锥段21的外侧面数量相同,上锥段22的外侧面与下锥段21的外侧面一一对应连接,上锥段22的顶部为弧面或平面。

上锥段22和下锥段21的外侧面的数量都为5、6、7等个。例如,上锥段22和下锥段21的外侧面的数量都为6个时,每个凸起部2都有13个面,每个面都可以对光线进行散射、反射、折射。

在相邻的凸起部2的底部之间没有间隙。凸起部2紧密排布,凸起部2之间的间距为0,能够使光线经过凸起部2时充分散射和反射。凸起部2的形状和高度可以都一致。例如,凸起部2的高度都为0.1-0.5mm,凸起部2的底面面积都为1-3mm2,高度和尺寸较小的凸起部2对整灯的透光率几乎没有影响。

扩散板1与凸起部2的材质可以为玻璃、塑料、硅胶等。扩散板1与多个凸起部2可以为一体成型。

现有的扩散板光线经过扩散板的散射、折射后就发出光线,光线经过的路径比较短,没有达到充分柔化光线的目的,如图4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扩散板1的每个凸起部2的外表面都有多个面,每个面都对光线进行散射、反射、折射,经过扩散板1上均布的凸起部2的对光线的层层处理,使得扩散罩出射的光线更加柔和,如图4B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如各种灯具等,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的光源扩散罩。

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光源扩散罩以及发光装置,在扩散板表面上设置多个凸起部并且在凸起部的外表面上设置多个面,对光线进行散射、反射、折射,使得从扩散板出射的光线更加均匀,更加柔和舒适不刺眼,能够有效保护眼睛;并且扩散板出射的光线方向性更加不规则,不会在某个方向有很强的眩光,能够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度。

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外,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同时,上述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