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237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



背景技术:

LED灯以其节能、寿命长、亮度高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LED灯的照射角度往往是固定不变的,其灵活性差,无法满足一些需要调节照射角度场合的需要,使用范围有限。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包括灯体装置、位于所述灯体装置左侧的第一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下端的第二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上的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与所述灯体装置之间的连接装置,所述灯体装置包括灯罩、收容于所述灯罩内的反光镜、设置于所述反光镜上的LED灯、设置于所述灯罩内的玻璃板,所述第一支架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的光滑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方的第二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支架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上方的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杆上的顶靠杆、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下方的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顶靠杆下方的第三弹簧,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缸、位于所述电缸右侧的推动杆、位于所述电缸下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推动杆右端的推动块、设置于所述推动杆上下两侧的第四弹簧,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右侧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方的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端的滚轮、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四固定杆、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杆左侧的弹性杆、位于所述支撑杆左侧的第五弹簧。

所述灯罩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反光镜呈弯曲状,所述反光镜收容于所述灯罩内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玻璃板收容于所述灯罩内且与其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光滑块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灯罩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灯罩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杆贯穿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顶靠杆的左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右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

所述第一支架呈L形,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位于所述顶靠杆的下方,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顶靠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推动杆呈圆柱体,所述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推动杆贯穿所述光滑块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推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形,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电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

所述推动块的纵截面呈三角形,所述推动块的下表面呈斜面状,所述第四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右端与所述推动块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灯罩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枢轴连接。

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支撑杆枢轴连接,所述滚轮顶靠在所述推动块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五弹簧的右端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左端与所述推动块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呈弯曲状,所述弹性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的下端顶靠在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右表面上且顶靠在所述顶靠杆的上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能够方便的调节其照射角度,操作简单,使用便利,并且在调节照射角度时,其稳定性高,能够满足一些特殊场合的需要,灵活性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包括灯体装置1、位于所述灯体装置1左侧的第一支架装置2、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2下端的第二支架装置3、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2上的动力装置4、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2与所述灯体装置1之间的连接装置5。

如图1所示,所述灯体装置1包括灯罩11、收容于所述灯罩11内的反光镜12、设置于所述反光镜12上的LED灯13、设置于所述灯罩11内的玻璃板14。所述灯罩11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灯罩11的右端设有开口。所述反光镜12呈弯曲状,所述反光镜12收容于所述灯罩11内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LED灯13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LED灯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玻璃板14收容于所述灯罩11内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LED灯13发出的光线经过反光镜12发射后穿过玻璃板14照射出去。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支架装置2包括第一固定杆21、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21上的光滑块2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21上方的第二固定杆23、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23上的第一弹簧24。所述第一固定杆2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杆21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呈方形。所述光滑块22呈长方体,所述光滑块22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211内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光滑块22采用光滑材料制成,即采用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固定杆2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杆2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4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4的下端与所述灯罩1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支架装置3包括第三固定杆31、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31上方的第二弹簧32、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杆31上的顶靠杆33、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31下方的第一支架34、设置于所述顶靠杆33下方的第三弹簧35。所述第三固定杆3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杆21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2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2的上端与所述灯罩11固定连接,从而对其起到支撑作用。所述顶靠杆33呈长方体,所述顶靠杆33贯穿所述第三固定杆31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顶靠杆33的左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一固定杆21的右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支架34呈L形,所述第一支架34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4的下端呈水平状且位于所述顶靠杆33的下方。所述第三弹簧35的上端与所述顶靠杆3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35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34固定连接,从而对其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1所示,所述动力装置4包括电缸41、位于所述电缸41右侧的推动杆42、位于所述电缸41下方的第二支架43、位于所述推动杆42右端的推动块44、设置于所述推动杆42上下两侧的第四弹簧45。所述电缸4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电缸41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推动杆42呈圆柱体,所述推动杆42的左端与所述电缸41连接,使得所述电缸41可以带动所述推动杆42左右移动,所述推动杆42贯穿所述光滑块22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推动杆42可以左右移动,所述推动杆42的右端与所述推动块4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43呈L形,所述第二支架43的上端与所述电缸4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4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21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块44的纵截面呈三角形,所述推动块44的下表面呈斜面状。所述第四弹簧45设有两个,所述第四弹簧45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2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45的右端与所述推动块44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连接装置5包括第一连接杆51、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51右侧的第二连接杆52、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52上方的支撑杆53、设置于所述支撑杆53上端的滚轮54、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52下方的第四固定杆55、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杆55左侧的弹性杆56、位于所述支撑杆53左侧的第五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杆5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51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1的右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杆52呈长方体,所述第二连接杆52的右端与所述灯罩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52的左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1枢轴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连接杆52与所述第一连接杆51可以相对旋转。所述支撑杆53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杆53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5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3的上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滚轮54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支撑杆53枢轴连接,使得所述滚轮54可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旋转,所述滚轮54顶靠在所述推动块44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五弹簧的右端与所述支撑杆53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左端与所述推动块44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55呈长方体,所述第四固定杆55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52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56呈弯曲状,所述弹性杆56的上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55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56的下端顶靠在所述第一固定杆21的右表面上且顶靠在所述顶靠杆33的上端,从而对所述弹性杆56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弹性杆56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其可以弯曲变形。

如图1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使用时,所述LED灯13发出的光线经过反光镜12反射后穿过玻璃板14照射出去。当需要调节其照射角度时,此时打开电缸41的开关,使得所述推动杆42向右或者向左移动,进而使得所述推动块44向右或者向左移动,所述推动块44向右移动时,由于推动块44的下表面呈斜面状,使得所述滚轮54向下移动,所述支撑杆53向下移动,所述第二连接杆52围绕所述第一连接杆51的右端顺时针旋转,进而使得所述灯体装置1向下方移动,使其照射的角度调节到朝右下方,所述弹性杆56弯曲变形,且向下推动顶靠杆33,使得所述顶靠杆33向下移动,所述第三弹簧35被压缩,直至将灯体装置1调节至需要的角度,当推动块44向左移动时,所述第五弹簧被拉伸,所述第五弹簧向左拉动所述支撑杆53,使得所述支撑杆53向左移动,所述第二连接杆52围绕所述第一连接杆51的右端逆时针旋转,进而使得所述灯体装置1向上移动,使其向右上方照射,直至将其调节至需要的照射角度。至此,本实用新型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