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1657发布日期:2018-06-30 05:01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墙角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角灯。



背景技术:

墙角灯的安装一般分为两部分,先将底座固定于墙体内,然后将墙角灯的灯体嵌入底座内,最后将底座和灯体固定。现有墙角灯一般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实现灯体和底座的固定,这种安装方式操作效率低。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6398528U)所公开的一种模块式组合墙角灯,它利用预埋件内设置密封圈,在灯体嵌入底座时利用密封圈将两者卡紧,这种方式虽然解决了螺丝固定的繁琐安装步骤,但是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密封圈在灯体嵌入底座时易脱落,也密封圈使用的材料在灯具使用过程中受热受潮会老化,留下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墙角灯,它不仅安装方便,且灯体与底座的固定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墙角灯,它包括灯体和底座,灯体前端面为灯罩,所述底座套接在灯体的后端,所述灯体的外壁上设有第一连接支架,所述底座的内壁设有第二连接支架,底座套接在灯体时第一连接支架与第二连接支架卡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安装灯体到预埋在墙体内的底座时,第一连接支架与第二连接支架卡接使灯体与底座固定,无需螺丝固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支架上设有若干个平行的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上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起,底座套接在灯体时凸起与凹槽卡接。这样的设置后,凸起与凹槽的配合使得卡接列牢固,多条凹槽的设置可调节灯体固定在墙体内底座的不同深度。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凸起的长度方向平行。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凸起的长度方向均是垂直于底座套接灯体的套接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支架或第二连接支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第一连接支架的数量与第二连接支架的数量一致。第一连接支架对称分布或者均布在灯体的外壁上,底座内壁对应第一连接支架的位置处设置有相同数量的第二连接支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支架的上端设有两片支脚,所述支脚与第一连接支架垂直,所述支脚与灯体后端面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墙角灯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第一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二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灯体,2、底座,3、第一连接支架,31、凹槽,32、支脚,4、第二连接支架,4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墙角灯,它包括灯体1和底座2,灯体1前端面为灯罩,所述底座2套接在灯体1的后端,灯体1的外壁上设有第一连接支架3,第一连接支架3上设有八条平行的凹槽31(凹槽31的条数可以是一条、两条、三条、四条、五条、六条、长条、九条、十条等等);底座2的内壁设有第二连接支架4,第二连接支架4上设有与凹槽31配合的凸起41。安装使用实用新型产品墙角灯时,底座2固定在墙体内,将灯体1插入底座2内,底座2与灯体1连接后时第一连接支架3的凸起41与第二连接支架4的凹槽31卡接。

多条凹槽的设置可调节灯体固定在墙体内底座的不同深度。凹槽31的长度方向与凸起41的长度方向平行。凹槽31的长度方向和凸起41的长度方向均是垂直于底座2套接灯体1的套接方向。

第一连接支架3或第二连接支架4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第一连接支架3的数量与第二连接支架4的数量一致。第一连接支架3对称分布或者均布在灯体1的外壁上,底座2内壁对应第一连接支架3的位置处设置有相同数量的第二连接支架4。比如本例的灯体1为长方体时,第一连接支架3的数量是两个,对称地设置在灯体1的外壁上(第一连接支架3的数量也可以是四个,分布在灯体1的四个侧面的外壁上),也或者灯体1为圆柱体时,第一连接支架3的数量是两个、三个、四个或者五个等等,沿圆外周均布在灯体1外壁上。

第一连接支架3的上端设有两片支脚32,支脚32与第一连接支架3垂直,所述支脚32与灯体1后端面连接。

凸起41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以上实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允许有其它结构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要求范围内变化的,均属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