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阵列式LED前大灯和尾灯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4590发布日期:2018-06-23 00:1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车辆阵列式LED前大灯和尾灯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照明领域,具体是一种轨道车辆阵列式LED前大灯和尾灯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车辆前大灯一般采用大功率的卤素灯或氙气灯,部分采用LED大灯。它们普遍具有以下缺点:卤素灯电光转换率低、能耗发热量大,使用寿命短;氙气灯灯泡点亮速度慢,需要高压电路和安定器,电路结构复杂、故障率高;LED大灯采用双芯片上下贴合,光线通过反光杯折射实现远/近光,加工精度及定位精度要求高,热量集中散热困难、制作工序繁琐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亮度高,能耗低,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光源结构简化,制作工时短的轨道车辆阵列式LED前大灯和尾灯总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轨道车辆阵列式LED前大灯和尾灯总成,包括前大灯灯组、尾灯灯组、驱动电路板、支架、壳体、后盖和面盖;所述前大灯灯组包括前大灯基板、灯珠透镜板和散热座A,所述前大灯基板上安装有多颗呈阵列式分布的白光LED灯珠,所述灯珠透镜板上对应各颗所述白光LED灯珠分别设置有灯珠透镜,所述灯珠透镜板安装于所述前大灯基板的前侧,各个所述灯珠透镜分别罩于对应的所述白光LED灯珠前,所述散热座A安装于所述前大灯基板的后侧;所述尾灯灯组包括尾灯基板、反射镜板和散热座B,所述尾灯基板上安装有多颗呈阵列式分布的红光LED灯珠,所述反射镜板上对应各颗所述红光LED灯珠分别设置有反光碗,所述反射镜板安装于所述尾灯基板的前侧,各颗所述红光LED灯珠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反光碗内,所述散热座B安装于所述尾灯基板的后侧;所述前大灯灯组和尾灯灯组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面盖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其前侧对应所述前大灯灯组和尾灯灯组分别开设有前大灯灯光出射孔和尾灯灯光出射孔,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前大灯灯组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前侧,所述驱动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后盖的前侧,所述后盖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后侧,所述红光LED灯珠和白光LED灯珠均通过线路与所述驱动电路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利用阵列式灯珠布置的所述前大灯灯组和尾灯灯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亮度,并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能耗,结合所述灯珠透镜和反光碗,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效率,使用寿命长,光源结构简化,制作工时短。

进一步,所述支架呈方框状,所述散热座A穿过所述支架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连接所述支架,并驱动所述支架带动所述前大灯灯组上下俯仰或前后俯仰,从而调节所述前大灯灯组的上下照射角度或左右照射角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所述前大灯灯组的照射角度可调。

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前大灯上下调节螺丝、前大灯左右调节螺丝和定位支杆,所述支架相对的两个角处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右上方,所述支架其余两个角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下方的一个角处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嵌接有具有内螺纹孔的第一卡扣,所述前大灯上下调节螺丝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后侧壁上,其螺杆与所述第一卡扣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通孔内嵌接有具有内螺纹的第二卡扣,所述前大灯左右调节螺丝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后侧壁上,其螺杆与所述第二卡扣螺纹连接;所述第三通孔内嵌接有具有球形腔的第三卡扣,所述定位支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后侧内壁,另一端一体成型有球头,所述球头位于所述第三卡扣的球形腔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具有一定的形变量,正反旋转所述前大灯上下调节螺丝,实现所述前大灯灯组以所述定位支杆为支点对其上下照射角度的调节,调节稳定可靠;正反旋转所述前大灯左右调节螺丝,实现所述前大灯灯组以所述定位支杆为支点对其左右照射角度的调节,调节稳定可靠。

进一步,还包括灯罩,所述灯罩通过密封件与所述面盖的前侧。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避免外界杂质进入所述壳体内,对所述壳体内的结构件造成破坏。

进一步,所述白光LED灯珠设置有12颗。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所述前大灯灯组的亮度。

进一步,所述红光LED灯珠设置有36颗。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所述尾灯灯组的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灯罩;2-密封件;3-前大灯灯光出射孔;4-面盖;5-灯珠透镜板;6-白光LED灯珠;7-前大灯基板;8-散热座A;9-第一卡扣;10-第三卡扣;11-支架;12-驱动电路板;13-后盖;14-定位支杆;15-壳体;16-前大灯上下调节螺丝;17-前大灯左右调节螺丝;18-第二卡扣;19-散热座B;20-尾灯基板;21-红光LED灯珠;22-反射镜板;23-尾灯灯光出射孔;24-灯珠透镜;25-反光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轨道车辆阵列式LED前大灯和尾灯总成,包括前大灯灯组、尾灯灯组、驱动电路板12、支架11、壳体15、后盖13和面盖4;前大灯灯组包括前大灯基板7、灯珠透镜板5和散热座A8,前大灯基板7上安装有多颗呈阵列式分布的白光LED灯珠6,灯珠透镜板5上对应各颗白光LED灯珠6分别设置有灯珠透镜24,灯珠透镜板5安装于前大灯基板7的前侧,各个灯珠透镜24分别罩于对应的白光LED灯珠6前,散热座A8安装于前大灯基板7的后侧;尾灯灯组包括尾灯基板20、反射镜板22和散热座B19,尾灯基板20上安装有多颗呈阵列式分布的红光LED灯珠21,反射镜板22上对应各颗红光LED灯珠21分别设置有反光碗25,反射镜板22安装于尾灯基板20的前侧,各颗红光LED灯珠21分别位于对应的反光碗25内,散热座B19安装于尾灯基板20的后侧;前大灯灯组和尾灯灯组均设置于壳体15内,面盖4安装于壳体15的前侧,其前侧对应前大灯灯组和尾灯灯组分别开设有前大灯灯光出射孔3和尾灯灯光出射孔23,支架11安装于壳体15内,前大灯灯组安装于支架11的前侧,驱动电路板12安装于后盖13的前侧,后盖13安装于壳体15的后侧,红光LED灯珠21和白光LED灯珠6均通过线路与驱动电路板12电连接。

支架11呈方框状,散热座A8穿过支架11与支架11固定连接;还包括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连接支架11,并驱动支架11带动前大灯灯组上下俯仰或前后俯仰,从而调节前大灯灯组的上下照射角度或左右照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前大灯上下调节螺丝16、前大灯左右调节螺丝17和定位支杆14,支架11相对的两个角处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位于第二通孔的右上方,支架11其余两个角位于第一通孔下方的一个角处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一通孔内嵌接有具有内螺纹孔的第一卡扣9,前大灯上下调节螺丝16可转动地连接在壳体15的后侧壁上,其螺杆与第一卡扣9螺纹连接;第二通孔内嵌接有具有内螺纹的第二卡扣18,前大灯左右调节螺丝17可转动地连接在壳体15的后侧壁上,其螺杆与第二卡扣18螺纹连接;第三通孔内嵌接有具有球形腔的第三卡扣10,定位支杆14的一端固定于壳体15后侧内壁,另一端一体成型有球头,球头位于第三卡扣10的球形腔内;还包括灯罩1,灯罩1通过密封件2与面盖4的前侧;白光LED灯珠6设置有12颗;红光LED灯珠21设置有36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