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壁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4204发布日期:2018-09-04 21:2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太阳能壁灯,属于灯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灯具是采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供电,免维护的胶体电池存储电能,超高亮LED灯具作为光源,并由智能化充放电控制器控制,用于代替传统公用电力照明的灯具。具有无需铺设线缆,稳定性好,发光效率高,安装维护简便,节能环保等多种优点。广泛应用于城市主次干道,小区,工厂,旅游景点等多种场合;目前小区的壁灯由于依靠电力线路,线网投资大,其消耗的电量也非常大,增加了电网的供电压力,不利于节能环保,且由于其结构和灯具照明亮度的影响,经常会造成灯下黑,从而给行人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太阳能壁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太阳能壁灯,包括壁座、T形架、灯罩、照明系统、防雨罩和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是:所述照明系统由蓄电池、主灯、辅灯、反光凹面组成,所述辅灯设置有两个,且其位于主灯的两侧,所述主灯、辅灯上设置有叉形灯架,所述叉形灯架的上端固定在防雨罩的底面,所述灯罩位于叉形灯架的外侧,且其与防雨罩、T形架螺纹连接,所述蓄电池位于防雨罩的内侧,且其与太阳能电池板、主灯、辅灯电性连接,所述反光凹面设置有多个,且其镶嵌在防雨罩的底面,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可在太阳能电池板的底面滑动,且其下端与防雨罩铰接,所述T形架的左端延伸到壁座内,且其外侧设置有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包括插杆和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壁座的内径等于T形架的左端外径。

作为优选:所述插杆插入T形架的左端,所述T形架的右端底面设置有排水孔。

作为优选:所述主灯和辅灯采用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T形架采用空心钢管制成,所述灯罩采用高透明PC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与防雨罩之间的最大角度为6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此太阳能壁灯通过设置支撑杆来调节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从而使其达到最佳接收光照的角度,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蓄电可以节约电能,有利于环保,在阴雨天气通过电网给蓄电池充电,不会影响其使用,且反光凹面将光线聚集并反射到灯下,可以避免出现灯下黑而给行人带来不便,另外照明系统的主电路通过光敏电阻控制,而辅灯电路上还设置有声控开关,在光线达到一定暗度的时候,只有主灯发光,在行人通过时发声,此时辅灯发光,此方式既能有效节约电能,也不影响行人安全,实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壁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支撑杆;2、蓄电池;3、太阳能电池板;4、防雨罩;5、反光凹面;6、叉形灯架;7、辅灯;8、主灯;9、灯罩;10、T形架;11、固定器;12、壁座;13、弹簧;14、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壁灯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太阳能壁灯,包括壁座12、T形架10、灯罩9、照明系统、防雨罩4和太阳能电池板3,其特征是:所述照明系统由蓄电池2、主灯8、辅灯7、反光凹面5组成,所述辅灯7设置有两个,且其位于主灯8的两侧,所述主灯8、辅灯7上设置有叉形灯架6,所述叉形灯架6的上端固定在防雨罩4的底面,所述灯罩9位于叉形灯架6的外侧,且其与防雨罩4、T形架10螺纹连接,所述蓄电池2位于防雨罩4的内侧,且其与太阳能电池板3、主灯8、辅灯7电性连接,所述反光凹面5设置有多个,且其镶嵌在防雨罩4的底面,所述太阳能电池板3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杆1,所述支撑杆1的上端可在太阳能电池板3的底面滑动,且其下端与防雨罩4铰接,所述T形架10的左端延伸到壁座12内,且其外侧设置有固定器11,所述固定器11包括插杆14和弹簧13;所述壁座12的内径等于T形架10的左端外径,所述插杆14插入T形架10的左端,所述T形架10的右端底面设置有排水孔,所述主灯8和辅灯7采用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T形架10采用空心钢管制成,所述灯罩9采用高透明PC材料制成,所述支撑杆1与防雨罩4之间的最大角度为60°。

此太阳能壁灯通过设置支撑杆1来调节太阳能电池板3的角度,从而使其达到最佳接收光照的角度,利用太阳能电池板3蓄电可以节约电能,有利于环保,在阴雨天气通过电网给蓄电池2充电,不会影响其使用,且反光凹面5将光线聚集并反射到灯下,可以避免出现灯下黑而给行人带来不便,另外照明系统的主电路通过光敏电阻控制,而辅灯7电路上还设置有声控开关,在光线达到一定暗度的时候,只有主灯8发光,在行人通过时发声,此时辅灯7发光,此方式既能有效节约电能,也不影响行人安全,能够美化家园,实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